疫情下的血液病醫院:不能耽誤任何一個孩子治療

金台資訊 發佈 2020-03-17T04:47:34+00:00

北方網「疫情期間三個病區有100多名血液病患兒住院,90%患兒及家長來自於全國各地,往往1名患兒住院,陪同家長少則2到3人,多則4到5人,血液病患兒免疫力低下,如果防護措施不到位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疫情雖重,但也不能耽誤任何一個孩子的診療。」

北方網

「疫情期間三個病區有100多名血液病患兒住院,90%患兒及家長來自於全國各地,往往1名患兒住院,陪同家長少則2到3人,多則4到5人,血液病患兒免疫力低下,如果防護措施不到位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疫情雖重,但也不能耽誤任何一個孩子的診療。」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兒童血液病診療中心主任竺曉凡說。

很多住院患兒的家屬在醫院附近租房,不僅與外界接觸較多,更每日往返病房送飯,這是保護血液病患兒的一大難題。面對這樣複雜的情況,如何保護好病區內的血液病患兒,讓他們平安度過這一時期,就成了兒童血液病診療中心的頭等大事。

門診,我一個人承擔

「我一個人把門診工作全部承擔起來,讓其他同時管理病房的上級醫生安心在病房工作。」竺曉凡說,由於中心門診量很大,與前來就診患者及家屬的接觸就是第一道關卡。為了最大限度減少科內醫護與門診病人的交叉,在疫情初期、病毒情況不明時,一個人承擔起全部門診工作,既可以減少科內其他醫生與外來就診人員接觸,儘可能降低醫護人員的感染風險,也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病房抵抗力低的患兒的安全。

據了解,兒科收治的患兒絕大部分患有急性白血病,其中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患兒又占到約90%。初診白血病患兒往往起病急,臨床多有感染、發熱、出血;部分難治復發患兒需要儘快接受移植,否則患兒生命將會受到威脅;後期治療患兒要反覆接受階段性化療以確保被治癒。以兒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治療為例,其治療過程包括誘導緩解治療、早期強化及鞏固強化治療、延遲強化治療、維持治療等,總療程長達2到3年。

按照我院快速應對疫情措施最大限度降低門診接診感染風險的總體安排,竺曉凡主任轉為在線免費問診工作,短短10天,中心以竺曉凡主任、郭曄、鄒堯主任等高年資醫師累計為200多名患兒和家長提供了在線諮詢。同時,陳玉梅、郭曄醫師在兒科門診也為300多名在津患兒提供幫助。對於因疫情滯留外地的患兒,她們則通過網絡、電話等遠程指導,減少患兒和家屬不必要的往返,讓家長能夠安心。

孩子,一個不能耽誤

「對於排除新冠肺炎的患兒,我們按醫院的防控原則及時收治,不耽誤任何一個孩子診療。」竺曉凡說。疫情期間,對初診患兒,經過嚴密的流調、專家討論等排除新冠後,為其留備單獨病房進行收治,以保障他們能得到及時有效救治;對誘導緩解或早期強化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患兒,以及鞏固治療中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兒,尤其需要序貫化療,才能徹底地緩解病情,及時收治的同時需要嚴密觀察病情,做好防控預案。

令人揪心的情況還是出現了。移植倉里,有一名患超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的女孩,中性粒細胞基本為0,合併重症感染、感染性休克,但囿於孩子本病的原因,持續粒細胞缺乏,抵抗力差,儘管實施強有力的抗細菌、真菌治療感染控制欠佳,仍反覆發熱,血流動力學不穩定。如果再等下去,極有可能因為感染的原因死亡。

兒科醫生們反覆討論,權衡利弊:如果馬上進行移植,在這種每天仍高熱不退的情況下預處理(超大劑量的化療藥物應用),感染及藥物毒副作用很有可能加重病情,危及生命的風險極大;而且在疫情的大環境下,血製品極度緊張。竺曉凡最後果斷決定,儘快進行臍血移植,在告知患兒家長治療的利弊與風險時,也獲得患兒父母的理解與同意。在醫護人員及院所兄弟科室、臍血庫工作人員(還沒有復工)的共同努力下,這個女孩已經順利回輸,目前體溫正常,生命體徵平穩。

病毒,甭想從這進來

患兒免疫力低下,預防感染措施必須絕對嚴密。護士、護工們想盡了辦法,制定了「101安保策略——即1個患兒,0人探視,1人陪伴」。自疫情開始,每位患兒只保留一位固定的陪伴家長,完全謝絕探視。

兒科病區還首創了無接觸送飯:每個患兒準備2套餐具,送飯家長和病區陪護家長及醫護人員互不當面交接物品,家長之間有事採用電話或者視頻微信聯繫。病區門口準備了儲物架,根據床號進行分區,送飯家長把飯送來放在架子上,並取走上一次餐具立即離開,不允許在大廳停留、聚集聊天,由護士和護理員把飯拿進病區送到每個患兒家長手中。這樣,送餐送物的家屬均被隔離在科室大門一米以外。

三個病區,每天100多名孩子早、中、晚三餐,全部由護士、護工們在病區門口無接觸接收,並挨個病床分發。有的患兒挑食,不愛吃外邊家長做的飯,護士就用一起遊戲、講故事等方法千方百計的鼓勵患兒。

由於血液病患兒病情發展快,需要儘快救治,抵抗力低,極易發生感染,兒科患兒數量並未減少很多,治療護理的任務更為繁重,護理姐妹們不僅要承擔患兒的治療護理任務,還要承擔給患兒及家屬打水、送飯等任務,遇到特別小或者特別頑皮的孩子,1個家長看護不過來,護士、護理員輪流幫忙照顧患兒。嚴格管理隔絕了病毒,也更增加了醫患之間的信任,家長們都非常理解和配合管理。

感動,就在醫患身邊

疫情雖重,但患兒們的治療絕不能停。面對多例身患嚴重血液系統疾病的危重患兒,兒科醫生們對多名危重患兒果斷實施造血幹細胞移植術。他們中有復發的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有難治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有合併重症感染的超重型再生障礙性貧血,還有同時合併WAS及FA的罕見的先天性骨髓衰竭的9個月的嬰兒。經過科學診療、精心照料及兄弟科室、臍血庫工作人員的全力配合下,目前所有患兒生命體徵穩定,病情均有所好轉。

一名初診急淋的患兒,在化療期間,抵抗力差,而且應用了培門冬酶這個藥物,該藥有導致胰腺炎等不良反應,用藥後需低脂飲食。但是患兒媽媽在陪護,家裡其他人因疫情原因滯留在當地,很長一段時間沒辦法過來,給孩子做飯送飯。

為了解決孩子和媽媽吃飯問題,醫護人員與院所營養科、食堂商議,每天專門為他們獨家定製營養餐。這兩天患兒正好趕上化療後骨髓抑制期,中性粒細胞很低,為避免患兒感染,護士們每天用微波爐將飯菜消毒加熱後再給患兒。患兒沒有微波爐專用餐具,護士長又特意給患兒買來微波爐專用飯盒。

不久前,中心所有患兒都收到了一份珍貴的禮物——口罩。這份禮物來自於十幾年前的一位血液病患兒的媽媽,在疫情爆發的特殊時期,他們幾番周折購買了一批兒童口罩,通過醫護轉交,表達一份心意。這份珍貴的禮物,也讓醫護人員和患兒家屬們感動不已。

由天津市委宣傳部、海河傳媒中心主辦,津雲新媒體承辦的「天津戰『疫』中的感動」主題宣傳作品徵集活動已於2月14日正式啟動。截至目前,已徵集到1500餘件主題作品。目前,「天津戰『疫』中的感動」主題宣傳作品徵集活動正在進行中,在投稿作品中,有深處湖北一線的醫務工作者,也有堅守天津防疫一線的城市英雄,他們用實際行動講述著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描摹著新時代最可愛的人的畫像。徵集活動將到疫情結束截止。(記者王瑋 通訊員李寶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