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供應「短期危機」逐步化解

光明網 發佈 2020-02-29T06:42:52+00:00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特別是春節後,國內豆粕、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南方大部分地區養殖業出現「斷糧」危機。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特別是春節後,國內豆粕、玉米等飼料原料價格大幅上漲,南方大部分地區養殖業出現「斷糧」危機。在國家有關部門、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以及企業的共同努力下,由疫情引發的飼料供應緊張問題逐步化解。

在湖北養殖企業剛一出現「斷糧」危機時,中儲糧的一艘艘裝滿豆粕的貨船就緊急馳援湖北。截至2月28日,已累計向湖北發運豆粕22326噸、到港17876噸,有效緩解了當地部分飼料和養殖企業「斷糧」壓力。

為緩解前期南方少數地區飼料供應偏緊情況,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系統多措並舉增加糧源投放。2月7日至11日,國家糧食交易中心通過公開競價掛牌銷售方式投放296萬噸玉米,來自19個省份的351家加工企業參與競買,累計成交132萬噸,成交率44.6%。跟蹤督促「北糧南運」合同抓緊履約,有效促進產銷銜接,保障南方玉米需求。個別大型飼料企業近期有進口玉米到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市場供應。這一系列舉措極大緩解企業用糧緊張局面,同時也向市場發出保障供應信號,穩定了飼料價格。

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宮桂芬認為,因疫情造成的飼料供應緊張是「短期危機」,隨著強制停工停產、省際之間運輸不暢等問題逐步解決,湖北省乃至南方大部分地區的養殖行業飼料供應危機逐步得到化解。

從玉米供應來看,我國玉米連年豐收,2019年玉米產量26077萬噸,玉米庫存充裕,完全能夠保障今年國內玉米市場供應。根據我國加入WTO的承諾,我國對玉米進口實行配額管理制度,每年進口配額總量為720萬噸。2019年進口玉米479.3萬噸,同比增長36.0%。

從大豆和豆粕供應來看,預計2019年至2020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10510萬噸,其中,國產大豆1810萬噸,進口大豆8700萬噸。專家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對進口大豆影響不大,目前進口大豆到港船舶仍能正常報關、卸貨。預計2019年至2020年度我國豆粕新增供給量6981萬噸,預計年度飼用豆粕消費量為6740萬噸。

當前,我國糧食供需總體寬鬆,庫存充裕,但品種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大豆高度依賴進口。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李軍認為,保障國內飼料供應,要利用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我國大豆高度依賴進口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要在不斷提高國產大豆自給率的同時,構建大豆進口多元化格局,擺脫對單一市場依賴所帶來的市場風險。玉米是我國面積最大、產量最多的第一大糧食品種,應當穩定玉米面積,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強化科技支撐,穩步提高玉米綜合生產能力,同時充分合理地利用國際市場調節國內餘缺。

「我國幅員遼闊、自然災害頻繁、公共突發事件多發,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重要農產品應急管理機制,有效應對重要農產品供應危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塗聖偉說。目前我國已建立起完善的糧食儲備制度,形成了糧食應急儲備、加工和配送體系,在化解這次飼料供應危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要更加重視農業供應鏈應急協調機制建設,從畜禽飼料供應、畜禽養殖、屠宰加工、產品運輸、銷售等整個農業產業鏈的角度來設計和完善,加強大數據在農產品應急保供中的應用,避免再次發生類似的「斷糧」危機。

作者:本報記者 劉 慧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