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用這8個字揭露中醫本質,卻被誤讀上千年,連辭典都解釋錯

一味藥食 發佈 2020-03-18T16:58:05+00:00

《漢書》,是「二十四史」之一,屬於一本紀傳體的斷代史,其中的內容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

《漢書》,是「二十四史」之一,屬於一本紀傳體的斷代史,其中的內容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共一百篇。《漢書·藝文志》記錄了當時存世的書籍,考證了當時各種學術別派的源流,其中有記錄了個各種醫藥學類書籍,分為醫經與經方兩類,並在這兩類書籍的目錄下對醫經和經方下了個定義。

在經方定義的末尾引用了一句諺語「有病不治,常得中醫」,正是這簡單的八個字,揭露了中醫的本質,可是隨著歷史的推移、古代各種經典書籍的散落、古代中醫技藝的失傳,對這八個字的理解是眾說紛紜,各種奇奇怪怪的理解都有。

網上有人說這句話是「有病不去治療,經常遇見的都是中等水平醫生」,也有人說是告訴病人「就醫要謹慎,選擇真正有水平的良醫,否則寧可不治療也不能冒險讓庸醫來耽誤自己」。

這樣說的源頭大概來自於《中華古諺語大辭典》(張魯原編著,上海大學出版社)說的此處的「中醫」是指中等水平的醫生。以上這些說法,都是望文生義,且斷句錯誤,混淆了古文與現代漢語的含義。

這8個字其實應該這樣來理解:

「有病不治」,這裡的「病」指的是表現出來的症狀和或體徵,比如頭痛、咳嗽、發熱、發癢、腰痛等,「不治」卻不是對這些症狀不管不顧不去就醫,而是要通過這些表現出來的症狀,搜集人體表現出來的各種信息,找尋出病機、病位、病勢等,對失調的身體機能進行整體的調整。

「常得中醫「斷句應該為「常/得中/醫」,是說「往往通過調整人體自身機能的平衡來達到醫治的目的」。指導思想是「得中」,是調整平衡,而不是有病(病症)治病(消除病症),舉個例子,比如麻疹,大醫郭生白曾經說過,發疹的過程就是祛邪透表的過程,長出了疹子就好了,而不是用各種手段不讓疹子長出來,若是邪不得透則疾病不會好。在「得中」的指導思想下,郭老的治病方式為祛邪透表,恢復機體自身本能系統。

「有病不治,常得中醫」表達的意思為:有病不要胡亂治療,只看到疾病的表現現象,不去推究背後的病理、病機、病勢、病位是是不對的,通常需要需要因勢利導,調整失衡的機能,從而恢復人體本能系統的平衡,從而達成治療的目的。

在《漢書·藝文志》中這句對所列經方類書籍的解讀,也可以作為這種解讀的印證,原文如下:「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辯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於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於外,是所獨失也。故諺曰:』有病不治,常得中醫。』 」

翻譯成現代漢語,這段話說的是:「經方,研究的是來自於自然的各種藥材(包括植物、礦物等)的寒熱溫涼之性,衡量判斷人體病位在什麼部位(包括病位所在的深淺)後,藉助藥材自身效能的滋養,以及藥材所蘊含氣性趨向相感應的助益,辨別藥材的性味歸經,調劑成方、煎煮成湯藥,用來疏通閉塞不通之處、疏解結聚癥結所在等,解除掉這些妨礙人體正常機能運轉的因素,使人體正常機能達到平衡狀態。

而那些不按照這個準則進行治療的,都是不妥當的,他們用熱性藥材助益熱性病證,用寒性藥材增益寒性病證,只會讓自身受到損害,組成人身本體的物質(陰精)與運轉平衡系統的能量(陽氣)在體內暗自耗損,這種耗損用肉眼又是看不到的,這是治療上的偏差錯誤。所以民間諺語常常這樣說:『有病症不要胡亂治療表面表現出來的病症,往往要通過調整人體整體機能的平衡來進行醫治。』 」

不由得感嘆,想要學中醫,還是得識文斷字啊,不然人云亦云的解讀會讓你學得稀里糊塗。


經典通讀系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