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假髮發展史!

藝爾假髮沙龍 發佈 2020-03-18T02:03:32+00:00

觀賞歐洲16-18世紀背景的劇作,如法國讓·拉辛、比埃爾·高乃依的悲劇和莫里哀的喜劇,以及描寫那個時代的歌劇或電影,劇中那些王公貴族,都有著長長的捲髮,有的甚至一直披到肩下。那個時期的繪畫中,主人公往往也是捲髮披肩。其實,並不是他們的頭髮真的長得這麼長,而是那個年代,流行假髮。

觀賞歐洲16-18世紀背景的劇作,如法國讓·拉辛、比埃爾·高乃依的悲劇和莫里哀的喜劇,以及描寫那個時代的歌劇或電影,劇中那些王公貴族,都有著長長的捲髮,有的甚至一直披到肩下。那個時期的繪畫中,主人公往往也是捲髮披肩。其實,並不是他們的頭髮真的長得這麼長,而是那個年代,流行假髮。

這些假髮一般用他人的頭髮或馬鬃、羊毛、氂牛毛、水牛毛製作,一種比較短,只及頸項,另一種叫佩魯克假髮較長,兩側常作捲曲波浪形,並梳攏至頸後。今人或許會覺得這樣的假髮好古怪,但在當時,作為裝飾品、喬裝用品乃至職位的標誌,假髮被認為非常必要。

沒有地位的人或者窮人,還沒有戴假髮的資格。在巴爾扎克的《高老頭》中,真名約格·高冷的苦役逃犯伏脫冷總是戴著一頂假髮,目的就是要讓他人以為他是一個有身份的人。直至被捕時,"便衣警察頭頭徑直向他走去,迎頭一掌,把他的假髮擊落,使他露出了猙獰的面目……"

其實,假髮也不是17、18世紀才有的。據學者考證,古代的敘利亞人、腓尼基人、希臘羅馬人都以假髮為時髦。古羅馬詩人奧維德(公元前43-17年)在《愛的藝術》中甚至寫到,"有的女人呢,裝著她剛買來的茸厚的頭髮走向前來,而且只要花幾個錢,別人的頭髮就變成她們的了。"

英國的司法假髮從17世紀到21世紀,延續了300多年後,終於在2008年淡出歷史舞台

我們中的很多人,對捲曲假髮最初的印象都來自於TVB的律政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