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魯鄭:法國抗疫中民眾節奏為何跟不上政府?

文匯網 發佈 2020-03-20T22:30:56+00:00

目前法國的防疫措施確實是在不斷的升級,尤其是這個星期一馬克龍發表第二次全國講話後,措施確實是一天天地升級,這也顯示了疫情在不斷發展。

當地時間3月16日,巴黎街頭。當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全國進入封鎖狀態15天(圖源:《紐約時報》)

歐洲成為全球疫情「中心」後,隨著各國措施的加大,與中國文化觀點不同的民眾是如何配合的?中國給予歐洲各國的防疫馳援有何影響?歐盟一體化在疫情後將會得到怎樣的推動?昨天晚上(19日),文匯報記者連線採訪了在巴黎的旅法學者宋魯鄭(文匯講堂第70期嘉賓)。

醫療系統採取「白色計劃」,法國防疫措施逐步升級和細化

文匯報:法國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在當地時間19日接近破萬,但低於德國的1.2萬,從媒體上看到,馬克龍總統當地時間15日就陸續宣布啟動軍隊、野戰醫院等強力措施,醫院還啟動了2014年就儲備的「白色計劃」,您怎麼評價目前法國的防疫措施?

宋魯鄭:法國確診人數從3月7日後開始迅猛攀升。目前法國的防疫措施確實是在不斷的升級,尤其是這個星期一(當地時間16日)馬克龍發表第二次全國講話後,措施確實是一天天地升級,這也顯示了疫情在不斷發展。當時只是宣布「封國」,邊境封起來,很多細節是在此後不斷地出台。

法國人口6500萬,和湖北差不多,但面積是湖北的三倍,地廣人稀,但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法國的衛生系統也有不少優勢,關鍵看如何轉化為有效治理。你說的醫院的「白色計劃」,是指當進入緊急狀態時,法國各家醫院45分鐘內響應,所有的科室都可以用作疫情診斷和治療,而醫院只是收治重症病人,輕症和無症狀的都採取居家隔離。這也是2014年以來不斷應對中東呼吸綜合徵等積累的經驗。

旅法學者宋魯鄭曾做客第70期文匯講堂

法國外出口子較大:採購、遛狗、健身、探望離異子女

文匯報:歐洲疫情防控和百姓的配合密切相關,您3月9日發文曾談到法國的國民性格和口罩文化,最近10天來,是否有所改變,為什麼?

宋魯鄭:當前法國民眾對政府措施的支持還是達不到既定要求的。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去海灘或者去公共場所,包括在巴黎那些常去的比較開闊的地方,比如艾菲爾鐵塔、凱旋門等。不少人在那裡跑步、健身。因為法律規定中這些事情可以存在。

現在在法國有幾種情況不會禁止出門:工作、採購、看病、健身、遛狗、離婚的父母探望孩子,法國的離婚率高達50%,這樣開的口子還是太大。法國的措施號稱是歐洲最嚴厲的,但是和中國比起來,確實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

3月14日,在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前豎立著「暫時閉館」的告示牌(圖源:新華社)

市民不戴口罩一則與政府宣傳有關,另因為供應無法滿足

這些措施,從法國人看來都是正常的。比如說10萬警察和憲兵在大街上監督隔離令,但又禁止警察戴口罩,理由是會顯得不禮貌,當然可能真正原因是法國現在沒有這麼多口罩。現在醫生、護士每周只能供應18個口罩,因此也沒有能力再給這10萬警察佩戴。

歐洲的文化和國民性格確實對疫情的防控形成了一個比較大的挑戰。法國民族比較浪漫或散漫,對疫情重視也是不夠。這也和當初政府的一些宣傳或誤導有關,認為新冠肺炎是大號的流感;死亡率也不高;政府從一開始就強調普通民眾戴口罩沒有用,而醫生、護士或者年長者是需要的。

從根本上來說,我認為其實歐洲也不具備戴口罩這個條件。整個歐洲只有三家口罩生產企業,中國的口罩生產占據了全球50%,中國疫情發生後,就全球採購防疫物資,華僑也大量採購後寄回去,法國政府也捐贈了17噸的防疫物資。

應該說,政府的措施或者意識比較容易改變,上周日(15日),政府還鼓勵大家去進行市長選舉投票,本周一(16日)就宣布全國「封國」。而老百姓不可能這麼快180度轉彎。這需要個過程。目前來看,雖然大家也意識到了疫情的嚴重性,但是配合程度確實還是達不到防疫的需求。

在街頭採訪中,很多法國民眾認為不需要戴口罩(圖源:介面新聞)

總體肯定和感謝中國對歐盟各國的馳援,也有不同聲音

文匯報:中國馳援法國的物資18日抵達巴黎,對於中國幫助義大利、馳援歐盟50噸物資等系列舉措,歐盟主席做了視頻感謝,法國朝野如何評價?您認為是否會推進中歐關係?

宋魯鄭:中國援助法國的口罩等物資已經分兩批於昨天(18日)和今天(19日)都抵達了巴黎,法國媒體都做了比較突出的報導,法國外長也親自表示感謝。我覺得法國政府這麼做也是安定人心,說明法國有足夠的防疫物資儲備,當然媒體也一定會註明,在中國發生疫情之時,法國也向中國進行了很多的援助。

中國在關鍵時刻對義大利、西班牙和歐盟的援助,會有兩個效果。從正面來看,會拉近中歐關係,表明在關鍵時刻,中國靠得住,中國在儘自己的力量在幫助歐盟。但也有負面的聲音,他們會認為,對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援助是否有藉機分離歐盟之效?因為義大利在歐盟中被視為有較大離心傾向的國家,中國這麼大援助是歐盟所做不到的,是否因此助長義大利國內的民粹主義呢? 關於「分裂」一說一直就存在,這次冒出來也並不奇怪。

另外,如果從中美長期博弈的角度來看,中國和歐盟的彼此走近確實是有必要。長期來看,歐盟不能完全跟著美國走,此時加強和中國的關係,在歐盟內部還是頗為看重和明確的。

中國援助法國一百萬套口罩和醫用手套(圖源:人民日報)

黃馬甲運動是否會持續,要看法令頒布後的本周六

文匯報:法國的黃馬甲運動在疫情中是否停歇?此次抗疫是否會彌合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

宋魯鄭:2018年下半年,黃馬甲狂飆崛起,一直持續到現在;目前是每周六上街抗議,上周六依然。本周一宣布了法國封城,要求大家呆在家裡,如果違反就要罰款等,所以還要看這個周六他們會不會依然占領中央街口,這也是一個衡量的指標。

法國的國民特性有時會導致小群體利益高於國家利益。比如,法國申辦2012年奧運會時,巴黎一路領先。但當奧委會前往巴黎考察時,巴黎交通系統大罷工。他們認為這個時候罷工效果最好,政府最容易讓步。 結果造成了巴黎後來輸給倫敦的轉折點。

又如,2003年一向涼爽的法國出現酷暑(37度),由於缺乏經驗,且當時官僚體系正處於假期,導致一萬多人死亡,連超市冷庫都騰出來存放屍體。2005年預報法國將再次出現高溫天氣,按說各界上下應該吸取教訓,結果法國醫療體系選擇這個時候進行大罷工——還是因為認為這個時候政府最容易讓步。

法國國內疫情愈來愈嚴重,但工會仍然在3月3日發起大罷工。雖然政府取消了原定3月1日舉行的巴黎半程馬拉松賽,但仍然有不少民眾自發參加,並對政府的措施感到憤怒。這就是法國的一些特點。

這次疫情並不能夠改變民眾對政府的不信任感,在很多地方,反而加大了對政府的不信任。現在的民調顯示,75%的人法國人認為,馬克龍維持第一輪的市長選舉是錯誤的,應該負有責任;57%的法國人認為是政府對防控疫情沒有做好準備。

再加上前天衛生部前任部長突然在《世界報》曝料說:早在一月份,他就向總理和總統提出警告,說疫情會很嚴重,建議取消這一輪市長選舉,但都沒有被採納。這次曝料讓政府非常被動。因為此前法國政府總是公開講:疫情不會在法國大流行,政府都做好了準備,而事實正好相反。

巴黎半馬因疫情取消,選手稱「沒比賽我們也要跑」(圖源:看看新聞)

法國媒體並未加入病毒污名化報導,嚴格執行世衛規定

文匯報:對於世界存在個別國家污名化中國的現象,法國媒體有否輿論?

宋魯鄭:法國媒體在污名化上是比較克制的。他只是做了客觀報導,但也沒有分析對錯,澄清事實,沒有去站隊,對疫情的說法嚴格按照世衛組織的口徑予以報導。對中國更多的分析和批評是停留在制度層面的剖析,認為做得不夠早等,和有些國家的推卸責任、甩鍋不一樣。

文匯報:各國都不同程度出現恐慌、搶購和謠言,從法國來看,該國政府如何應對的? 宋魯鄭:法國也發生了搶購、恐慌和謠言。就是上周四馬克龍第一次全國講話後,超市才有搶購現象,當地人不像華人早早就儲備了。政府能做的事,一是在媒體上宣傳,第二把物資儲備備足了,以此應對謠言。

在「封城」前夜,大批民眾在巴黎的超市排隊搶購生活必需品。(圖源:中新社)

抗疫中暴露出歐盟效率不足,法國或會帶頭促進一體化

文匯報:馬克龍總統一直想讓法國成為政治大國,在世界氣候合作上看出他的抱負,此番抗疫,有否可能加大法國在歐盟一體化中的推進作用?

宋魯鄭:這次法國在防疫中做得並不好,措施前後反反覆復。馬克龍第一次講話是在上周四,說不需要取消市長選舉,但周日大家投票後,第二天就馬上要實施最嚴厲的措施;在幫助他國上也沒有任何舉措, 並看不出法國有大國的擔當。所以這次抗疫中,法國的威信並沒有在歐盟上升。

但是疫情暴露出歐盟因為機構太龐大而導致行動太遲緩、一體化程度不夠,或許藉此強烈需求求推動一體化、加速一體化,有可能會得到各國的同意和支持。這或許會給一直有此主張的法國創造一個條件。

作者:宋魯鄭 李念

編輯:袁琭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