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狗三口銅鍘,包青天這麼安排有何大玄機

清風明月逍遙客 發佈 2020-03-20T01:48:00+00:00

真實的包拯判案,並不動用刑具,而戲曲和電視劇里的包拯卻有三口銅鍘:龍頭鍘對付皇親國戚,虎頭鍘對付文武百官,狗頭鍘對付地痞惡霸。

真實的包拯判案,並不動用刑具,而戲曲和電視劇里的包拯卻有三口銅鍘:龍頭鍘對付皇親國戚,虎頭鍘對付文武百官,狗頭鍘對付地痞惡霸。

按宋朝法律,除了抓捕時用的枷鎖鐵煉、審案時夾人手指的拶子,以及判決後打人屁股的板子、絞人脖子的繩索、砍人腦袋的大刀,其他刑具都是非法的。包拯在開封府審案,那是天子腳下,更不會胡來,絕不可能當堂鍘掉犯人的腦袋。戲曲和電視劇為什麼要給包拯三口銅鍘呢?因為要取悅受眾。

一個案子只要足夠離奇,查案的過程只要足夠撲朔迷離,就可以取悅受眾。例如我們看福爾摩斯偵探小說,一步一步跟著劇情往前走,解開一個又一個謎團,最後真相大白,好人獲勝,壞人慘敗,總能獲得智力與道德上的雙重快感。近些年,清官斷案的故事不斷被拍成電視劇,例如《包青天》、《新包青天》、《施公案》、《狄公案》、《海瑞傳奇》、《神探狄仁傑》等劇碼,收視率都很高,就是因為觀眾可以獲得這些快感。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同樣是偵探作品,西方作品更注重表現神秘莫測的偵查過程,而中國作品除了表現偵查過程,還要將壞人受審的結局用濃墨重彩的方式表現出來。特別是元代雜劇、明代唱本和清代小說里的包公辦案故事,案情並不怎麼複雜,大量筆墨都用到了包公刑求壞蛋和鍘掉壞蛋的細節上。

我們現在看古代包公戲,有時候會覺得包公很殘忍,但是古代中國的受眾卻特別喜歡,因為他們身處於特別專制、特別腐敗、特別不公正的時代,現實生活中得不到懲治惡人的機會,只能通過一個半真半假的清官,和一些完全虛構的刑具來發泄。

《宋史.刑法志》中記載南宋末年的司法黑幕:地方官員只有審訊和判決的權力,並沒有殺人權,可是一些官員判完案就殺人,以免犯人上訴;普通犯人不應該佩戴枷鎖,可是基層官吏為索取賄賂,故意將對付江洋大盜的重枷用在普通犯人身上,犯人家屬如果不來行賄,就得眼睜睜看著犯人死在枷鎖之下;朝廷要求看管監牢的官吏提供每一個犯人飲食和最基本的醫療設備,但是這些官吏將朝廷撥付的相關經費據為己有,不給犯人吃飯,如果家屬不來送飯,犯人會被活活餓死;獄卒向犯人索賄不成,會指派其他罪犯打人;法官明明知道犯罪嫌疑人受冤,仍然任憑獄卒將其虐待至死,然後再以病死的名義上報給朝廷;當事人認為司法不公,本來可以一級一級地上訴,從縣衙告到州衙,從州衙告到府衙,從府衙告到提刑司,從提刑司告到刑部、御史台、大理寺,直到登聞鼓院擊鼓告御狀,但是地方官會派人去「截訪」,將試圖上訴的犯人和犯人家屬謀害至死。

在這樣暗無天日的舊時代生活,平民百姓幾乎看不到一絲一毫的希望,幾乎沒有「沉冤得雪」的機會。他們渴望像包青天那樣公正判案的法官,他們更渴望通過包青天之手,狠狠報復使他們遭受不公的壞蛋,所以用來對付壞蛋的殘忍刑具,就在戲曲中登場。

包拯的銅鍘從元雜劇中開始出現。元朝的政治比南宋末年更腐敗,元朝的司法比南宋末年更黑暗,元雜劇中的包公不僅用鍘刀做判決,有時在判決之前,還要來一番血淋淋的刑求,以便讓受眾發泄憤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