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春夏謹防野生蘑菇中毒!

中國消費者報 發佈 2020-03-20T05:54:41+00:00

從左到右依次是灰花紋鵝膏、裂皮鵝膏、亞稀褶紅菇 誤區二:長在潮濕處或家禽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錯!

春季萬物復甦,自南向北開始長出野生蘑菇,防疫期間久未戶外活動的朋友,心中惦念著外出採摘野生蘑菇。據湖南省疾控中心監測信息,今年全省誤食野生蘑菇中毒已發生6起!為此,郴州市市場監管局溫馨提示:雨季要警惕,路邊蘑菇不要采!

  • 誤區一:鮮艷的毒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

錯!根據顏色與形狀不能簡單區別蘑菇是否有毒,比如褶孔牛肝菌是顏色鮮艷的食用菌,而灰白色的灰花紋鵝膏是毒蘑菇。

從左到右依次是灰花紋鵝膏(不可食用 劇毒)、裂皮鵝膏 (不可食用 劇毒)、亞稀褶紅菇 (不可食用 劇毒)

  • 誤區二:長在潮濕處或家禽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

錯!乾淨的樹下一樣可以長毒蘑菇,比如鵝膏、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可以生在松林中。

  • 誤區三:毒蘑菇跟銀器、生薑、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顏色不變則無毒

錯!「銀針驗毒」是小說和電視情節,可以驗砷化物(比如砒霜、硫化物,但蘑菇毒素多為生物鹼,不能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不能產生顏色變化。

  • 誤區四: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

錯!有不少毒蘑菇受傷後,不分泌乳汁,也不變色。而有的食用菌,比如多汁乳菇,可以分泌液體並變色。

  • 誤區五:被蟲叮咬過的蘑菇沒有毒

錯!許多劇毒的鵝膏成熟後同樣會生蛆、生蟲。

  • 誤區六:表面粗糙、突起,菌柄有環或有菌托的是有毒的

錯!許多毒蘑菇看起來很普通,比如劇毒的毒粉褶蕈。

  • 誤區七:毒蘑菇水一泡就變渾,無毒的泡在水裡是清澈。

錯!變渾是因為蘑菇含有漿液,既可能是有毒的,也可以是無毒的。很多毒蘑菇泡水也不會變渾。

  • 誤區八:毒蘑菇有土豆或蘿蔔味,無毒蘑菇為苦杏或水果味

錯!蘑菇的氣味不僅和品種有關,也和生長的環境有關,毒蘑菇和無毒蘑菇的氣味無法分辨。

  • 誤區九:毒蘑菇做熟就沒有毒了

錯!毒蘑菇毒素毒性穩定且耐熱,一般烹調方法根本無法破壞,加入其它的作料,比如大蒜、生薑等,也不能破壞毒素。

  • 誤區十:我以前年年在這棵樹上采蘑菇都沒有毒。

錯!曾經有一家四口人全部被毒蘑菇毒死,就因為他們年年在同一棵樹采同一種蘑菇,從來沒有出現問題,但是偏偏有一年可能受環境變化的影響,出現了毒素,造成慘劇。

已知的有毒蘑菇有400多種,其中含劇毒可對人有致死危險的蘑菇有40多種。野蘑菇種類繁多,辨別是否有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即使專業人員也很難看準。

因此,預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辦法就是——不要採食野生蘑菇!


毒蘑菇中毒症狀的5種類型:

毒蘑菇中毒的類型有不同的劃分方法,可按中毒的症狀分為胃腸類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臟器損害型和日光性皮炎型等5個類型。

1.胃腸類型

潛伏期一般半小時至6小時,多數在食後2小時左右發病,表現為劇烈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不發熱。該型病程較短,恢復較快,預後良好。

2.神經精神型

表現複雜多樣,潛伏期一般為半小時至6小時,表現為多汗、流涎、流淚、脈搏緩慢、瞳孔縮小等。重症患者出現精神錯亂、幻視、幻聽、狂笑、動作不穩等。中毒病程為1-2天,死亡率低。

3.溶血型

潛伏期6-12小時,最長可達2天。最初為噁心、嘔吐、腹瀉等胃腸症狀,發病3-4天後皮膚變黃,肝脾腫大,肝區疼痛。少數出現血紅蛋白尿。病程一般2-6天,死亡率不高。

4.臟器損害型

最為嚴重,病情兇險,搶救若不及時,死亡率極高。病人的潛伏期一般為10-24個小時,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繼而出現休克、昏迷、抽風,全身出血、呼吸衰竭,在短時間內死亡。病人在病程中有的會出現假愈期,導致誤診誤治,如經過積極治療,可痊癒。

5.日光皮炎型

潛伏期24小時左右,在手指、腳趾、上肢和面部出現皮疹,甚至疼痛、腫脹。


誤食毒蘑菇後的自我急救方法:

1.立即呼叫救護車趕往現場;

2.要立刻進行催吐,可先讓誤食者服用大量溫鹽水,5-10ml一次,然後用手指(最好用布包著指頭)刺激咽部,促使嘔吐,以減少毒素的吸收;

3.孕婦慎用催吐;

4.如果中毒者出現昏迷,則不宜進行人為催吐,否則容易引起窒息;

5.加蓋毛毯保溫;

6.凡同食用過同樣蘑菇者,無論是否發病,同樣需立即到醫院進行檢查;

7.食用過的剩餘蘑菇,應留存以供檢驗,查明中毒原因。

遠離毒蘑菇的幾個建議:

  • 不採摘

大家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慾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對於路邊草叢的野生蘑菇,由於鑑別毒菌並不容易,大家最好不要輕易採摘不認識的蘑菇。

  • 不買賣

注意勿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 不食用

欲避免類似中毒事件,家庭飲食關鍵在於不隨意食用野生蘑菇。集體聚餐、餐飲服務、民俗旅遊等儘量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確保飲食消費安全。

  • 預警宣傳

不要輕信民間或網傳的一些沒有科學依據的毒蘑菇鑑別方法,做到人人知曉隨意採食野生蘑菇的危害性,尤其是具有潮濕土壤適合菌類生長的公園、植物園、旅遊區、林場等地需做好警示,防止誤采誤食毒蘑菇,必要時可定期清理。



來源:郴州市場監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