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醫生陳博馳援武漢「這是我職業生涯的光輝時刻」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發佈 2020-03-21T10:22:07+00:00

但是,作為為數不多的重症醫學專業的醫生,能到武漢前線戰「疫」,陳博說那是他一生的榮光。他相信,我們走出了至暗時刻,不久一切都會好起來的。走進武漢重症病房他是聊城市人民醫院派出的首批醫生3月18日,武漢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零。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不過,此時的武漢,

來源:聊城新聞網

全媒體記者 劉敏

陳博和同事在武漢戰「疫」一線。

2020年2月20日,山東省派出第十二批援助湖北醫療隊,聊城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專業主治醫師陳博是其中的一員。

從出發至今,陳博已在武漢「重災區」堅守了將近一個月。從武漢三院首義院區,到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都有他忙碌的身影。

鮮為人知的是,陳博自1月30日就進入聊城市人民醫院的發熱隔離病房,去武漢前也沒能回家。

但是,作為為數不多的重症醫學專業的醫生,能到武漢前線戰「疫」,陳博說那是他一生的榮光。

他相信,我們走出了至暗時刻,不久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走進武漢重症病房

他是聊城市人民醫院派出的首批醫生

3月18日,武漢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為零。毫無疑問,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不過,此時的武漢,街上依然冷清。陳博說,坐在上班的公交專車上,除了運輸防控物資的車輛,街上基本上看不到人。

「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付出和犧牲都特別多。」陳博說,不來到這裡,就無法體會那種感覺。

好在,我們走出了至暗時刻。3月10日,武漢14家方艙醫院全部休艙。「現在,沒有多少新增確診病例了(截至採訪時間),一切都會過去的。」陳博對記者說這句話時,剛下夜班回到酒店。

陳博的夜班,從晚上12:00到早晨8: 00,要上8個小時。交接完班,回到酒店,要將近10點。

「晚上10:30下樓,乘坐公交車55分鐘到醫院門口。」陳博說,他現在所在的醫院是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負責新冠重症隔離病房。

陳博告訴記者,山東省第十二批援鄂醫療隊員,在經過嚴格的培訓後,分別分到了金銀潭醫院、武漢三院光谷院區和首義院區。

當時,陳博被分配到武漢三院首義院區。「武漢三院,是當地有名的燒傷專科醫院。」陳博說,大部分患者出院後,首義院區剩下的病人於3月8日上午轉走,首義院區恢復了其燒傷專科特色綜合醫院的職責。

隨後,陳博和來自菏澤、淄博等地的50餘名醫護人員轉戰到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全部進入重症病房。

據統計,1月24日到3月8日,全國有346支醫療隊4.26萬人抵達武漢和湖北,其中重症專業醫務人員1.9萬。陳博是聊城市人民醫院第四批馳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也是聊城市人民醫院第一批派出的醫生。

熟悉重症領域最高端技術 他從死神手裡搶救患者

現在,陳博所在的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重症專業醫生並不多,只有7人。「開始只有5名重症醫生,每天都在上班,夜班也沒有休息。」陳博說,因為工作強度特別大,時間長了身體受不了。

後來,新冠重症隔離病房又增加了兩名重症醫生,下夜班終於可以睡一會兒。

陳博告訴記者說,對於輕症患者,一個醫生管二三十個人很輕鬆。但對重症患者,一個醫生管5個病人,忙得不行。在重症病房,有些儀器對從基層抽調來的護士來說是十分陌生的,以前基本沒有操作過。

「現在的工作量,是原來的好幾倍,體力一度達到了極限。」陳博說,有的護士沒有重症經驗,以前護士能幹的活,現在有時需要醫生去教,一刻都不敢鬆懈。危重型患者全身各種臟器都很差。面對各種問題,醫生能不能第一時間正確處理,是決定著病人生死的關鍵。

對普通人來說,危重型的醫學定義晦澀難懂。但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大家都懂:病人死亡之前按下的暫停鍵。

「對於新冠肺炎,眼下還沒有確切證明有效的治療藥物。病情發展到危重型,常規治療手段無效時,要給予器官支持治療,幫助患者渡過最艱難的時刻。」陳博說,體外膜氧合(ECMO)技術,就是重症領域最高端技術,代表一個醫院、一個地區,甚至一個國家危重症水平。

「給病人一個自愈的時間,也是給醫生一個糾錯的時間。」陳博表示,但是,ECMO的維護需要專業的隊伍。在聊城市人民醫院,已有多例患者使用該技術搶救成功。不過,能熟練掌握這一技術的醫生,需要很強的綜合能力。

走進病房,忙碌起來,陳博有時會忘記時間。面對生死,甚至沒有時間去悲傷。他說,對於江夏區第一人民醫院,很多人是陌生的。但是,延遲婚期、已經殉職的彭銀華醫生的事跡,感動了很多人。

陳博說:「我工作的病房,曾經就是彭銀華倒下的地方。」

從聊城戰「疫」一線轉戰武漢「紅區」 他還沒回家就再次出發

休息的時候,陳博會和家人視頻連線,報個平安,和年幼的女兒說說話。

工作再辛苦,陳博都覺得沒什麼。提到家人,他感覺有些心酸。因為,自從1月30日被抽調至醫院的隔離觀察病房重症組,他就一直沒回過家。

隔離觀察病房重症組,除了治療確診患者,還負責疑似待排和確診病人。在聊城時,陳博還參與了對本地唯一一例危重型患者的救治。

「當時,對於這一新的病毒,我們都不太了解,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再結合著國家的診療方案邊摸索邊治療。」陳博說,這位患者,也是全省首例從危重型、重型轉為普通型的。

陳博告訴記者,在聊城戰「疫」兩三周後,醫護人員進行輪換。輪休了兩三天,新冠病毒檢測沒問題,他就去了武漢。

作為重症醫學專業的醫生,能去武漢一線參與救援,陳博說,這是自己職業生涯的光輝時刻。

而以前,陳博是一名麻醉醫生。而重症醫學大夫,被稱為醫療界的特種兵。於是,他考了急診醫學重症方向的研究生。

看著患者能平安出院,是讓陳博感到最欣慰的事情。在武漢三院首義院區時,一位患者曾拉著他的手不讓他走。出現這種情況,其實傳達出的是焦慮與恐懼。這時他只能坐在床邊,握著患者的手,一遍遍地勸導,哪怕是善意的謊言。

「這種耐心與愛傷意識恰恰是我們這個年齡的醫生所欠缺的。」正如他的科主任曲愛君教授說的一句話:這是一次對你各方面素質的鍛鍊與提升。

陳博說,臨出院時,這位患者的家屬給山東醫療隊送來了一封感謝信。在信里,患者家屬說:「希望疫情結束了,你們來武漢遊玩,去看看武大的櫻花、武漢的黃鶴樓,吃吃戶部巷(的美食),夜晚的長江二橋也非常美麗。」

現在,陳博有一個心愿:等疫情結束回家後,要去拍一張全家福。因為,最新的一張全家福還是5年前的,當時還不到兩歲的女兒,如今已經7歲了。

來源於聊城日報、聊城晚報、聊城新聞網的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處和原創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