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河南名人#醫聖張仲景

鄉村振興看河南 發佈 2020-03-21T10:35:24+00:00

」錢乙笑了笑說,「沒有忘,張仲景這個方子是給大人用的,小孩子陽氣足,可以減去這兩味上火的藥,免得孩子吃了流鼻血。所以只用了六味。」 然而,可惜的是,由於年代久遠,《傷寒雜病論》最初的版本已經失傳。

時間回到北宋,有一天一位叫錢乙的太醫家裡來了一位同行。錢乙是北宋時期著名的兒科專家,以治好太子的病而聞名天下。俗話說同行是冤家,這位醫生拿出一張藥方略帶嘲諷的問道,「你不是名醫嗎?按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八味腎氣丸的方子,應該有八味藥材,您這個方子裡少了附子和肉桂,難不成是忘了?」錢乙笑了笑說,「沒有忘,張仲景這個方子是給大人用的,小孩子陽氣足,可以減去這兩味上火的藥,免得孩子吃了流鼻血。所以只用了六味。」這味藥就是我們現在常見的——六味地黃丸。

而它的配方就是從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里活學活用得來的。

張仲景,東漢末年出生於鄧州的一個豪門世家。父親張宗翰是個讀書人,也是朝廷命官。天資聰穎的張仲景自幼勤奮好學,被父親以及整個家族寄予厚望,希望他長大後步入官場,光宗耀祖。可是漸漸地,張宗翰發現自己的兒子並不熱衷於官場,而是對古代醫學著作十分著迷。


東漢末年正值漢皇帝林帝賢帝統治時期,當時的社會正值腐敗封建格局。人民都出生於水深火熱之中,那麼張仲景家族當時有二百多人,但十分之七的人都是死於傷寒,所以他決定勵志學醫 。

張仲景在11歲這年正式開始學醫。在鄧州拜當地的名醫為師,十幾個春秋過去,經他治療過的病人,十有八九都能痊癒。此時的張仲景在鄧州老家已經十分有威望,鄧州人都稱他為「小神醫」。

儘管張仲景從小厭惡官場,一心向醫。但由於父親對張仲景進入官場的期望始終沒有放下過。為了不讓父親失望,張仲景最終還是步入了仕途。在東漢建安年間,張仲景離開家鄉鄧州,一路南下到湖南長沙做長沙太守。雖然做了這個城市的最高行政長官,但是張仲景依然把自己定位成治病救人的大夫。然而按照東漢的規定,官員不能隨便進入民宅,接近百姓,這給張仲景行醫問診帶來了很大的麻煩。索性,他就在每個月的陰曆初一和十五 就在衙門的大堂上為百姓義務的看病。這個告示一經貼出,百姓便蜂擁而至,大堂外看病的隊伍宛若長龍,大堂內張仲景望聞問切,對症下藥。這成為中醫「坐堂」一詞的由來。後來人們把坐在藥房裡給人看病的醫生統稱為「坐堂醫生」。

大堂坐診的日子過了幾年,張仲景越發焦慮,他依然覺得仕途之路不適合自己,反而漫漫行醫路才是他理想的人生設定。於是他毅然辭掉官職,一邊行醫問診,一邊拜訪名醫,學習各種診療技術。慢慢地他發現,各家名醫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如果能把這些經驗和藥方收集起來,完全可以整理成一本書。

有了這本書,後世的醫生就可以系統的學習前輩的經驗,少走不少彎路。這是個造福後人的大事。於是他下定決心,一定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這本醫生著作給寫出來。但是問題來了,多數地方名醫還是秉承著「傳男不傳女、傳里不傳外」的思想,為了說服這些前輩,張仲景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相傳張仲景回到鄧州老家,拜訪一位名叫沈槐的老中醫,這位老中醫醫術高超,德高望重。可是他已年過七旬,膝下無子無女。老人家一邊惆悵後繼無人,一邊又不願意把自己的看家本領教給張仲景,心事糾結久了,竟然倒在了病榻上。張仲景知道以後, 就為他留下了一劑藥方,讓他五穀雜糧各一斤然後一頓就完全服用下去,這位沈槐聽完以後就覺得很可笑,牲口一頓都吃不完我怎麼呢吃完呢?他就把張仲景給他開的這個藥方掛在了屋檐的下面,逢人就說這就是張仲景為我開的藥方,然後來取笑張仲景。結果他每天就對著這個藥方說說笑笑,不久他的病痊癒了。等沈槐的病痊癒之後,張仲景再次登門拜訪,弄得沈槐既佩服又慚愧。最終沈槐把自己的醫術傳授給了張仲景和鄧州當地其他年輕的醫生們。經過多年的努力,一部中國醫學史上的鴻篇巨著《傷寒雜病論》問世了。而張仲景也以高超的醫術和深厚的醫學造詣成了後世中醫們尊崇的偶像。

然而,可惜的是,由於年代久遠,《傷寒雜病論》最初的版本已經失傳。到了晉朝,太醫令王叔和根據殘存下來的部分書籍整理成了《傷寒論》和《金匱guì要略》兩部書,盡最大可能的保留了傷寒雜病論中的各種藥方。也盡最大可能的去完成張仲景造福後人、醫治百姓的醫學理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