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水之盟」還是「渭水之恥」:揭秘「天可汗」李世民的至暗時刻

資深人士說文史 發佈 2020-03-21T12:27:24+00:00

若談起中國歷史上大有作為的皇帝,總是繞不開這幾個名字: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玄宗李世民,如果按照網路遊戲中,流行的段位排序,他們都是王者的段位,他們都是一代雄主,或激盪江山、一統六合、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或戎馬倥傯,開疆拓土,驃騎踏破賀蘭山闕,天下盡入彀中。

若談起中國歷史上大有作為的皇帝,總是繞不開這幾個名字:秦始皇嬴政、漢武帝劉徹、唐玄宗李世民,如果按照網路遊戲中,流行的段位排序,他們都是王者的段位,他們都是一代雄主,或激盪江山、一統六合、號令天下,莫敢不從;或戎馬倥傯,開疆拓土,驃騎踏破賀蘭山闕,天下盡入彀中。

然而,正如每個人一生中總有跌宕起伏,總有波濤洶湧,皇帝作為一國之君,儘管擁有無上的權力,也有自己的煩惱和憂愁,正所謂「長纓在手,敢縛蒼龍。」歷史上強如李世民這位揮斥方遒的「天可汗」也曾經被逼迫到不得不向異族稱臣朝貢,這背後,到底是謀略隱忍,還是刻骨恥辱呢?

唐王朝的建立,得益於中華民族宏大的包容力

唐朝,建立在隋朝的廢墟之上,而隋唐之前的南北朝,天下四分五裂,中原群雄逐鹿,南方也是紛爭不斷;時勢造英雄,藉此機會,北方諸多的異族不斷崛起,大量少數民族勢力開始強盛起來。

早在晉朝中後期,便有鮮卑、氐、羌等少數民族趁著司馬皇室內部混亂,入侵中原,其勢力在中原潛滋暗長,不斷積累,這便是歷史上的「五胡侵亂華夏」;隨著其融合程度的提高,也逐漸和中原民族融為一體,得益於中華民族宏大的包容力,大量的北方族裔在中華大地紮下了根。

南北朝中,北方朝代如北魏、西魏、北周等,都是由鮮卑族的拓跋氏、宇文氏等部族建立而來,由此也可以看出大量北方少數民族勢力在中華大地的繁衍、結合;而隨著隨州人楊堅完成了對中國南北的統一,國內的政局得到了短暫的平息和安定,擺在隋朝統治者面前的便是如何應對北方依然存在的異族勢力。

突厥人異軍突起,勢力涵蓋西北地區

北方遊牧異族勢力中,最應該重視的便是不斷興起的突厥人,突厥人起源於葉尼塞河上游,也就是現在西伯利亞地區的中部草原地帶,南北朝時期,突厥人不斷南遷,逐漸遷入到了當時的西域地區,也就是現在的大西北地區。

突厥人在阿爾泰地區建立起了遊牧性質的地方政權,並衍生出了突厥語為代表的語言,也就成為了獨立的文明體系。而由於突厥文明尚不成熟,儘管已經擺脫蒙昧,卻沒有褪去野蠻的習性。

突厥人設立了狼圖騰,並且尊奉狼為其始祖,據傳說,突厥大王的王帳外便設立著一幅巨大的「狼旗」,突厥人在南北朝時期大量的向中華大地遷徙,並且在原始慾望的驅使下不斷劫掠中原,以此為生。

  • 隋朝採用恩威並濟手段,臣服突厥

隋朝作為中原新興的統一王朝,內亂既平,自然要將目光朝向關外,隋朝憑藉極強的軍事實力和富有韜略的政治手段,對突厥進行深入的打擊;而此時,方興未艾的突厥王室內部也開始分崩離析,多個汗王爭權奪位,於是整個突厥汗國分裂成了東部突厥和西突厥兩股勢力,突厥也由此臣服於隋朝。

眾所周知,隋朝的第二任皇帝,即隋煬帝楊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昏庸之君;大業十一年,隋煬帝到北部邊塞狩獵,早已有狼子野心的突厥人首領始畢可汗帶著數十萬騎兵向南進發,意欲襲擊隋煬帝,為躲避災禍,隋煬帝不得不進入雁門尋求躲避。突厥人的大軍一舉攻下了雁門郡幾乎所有的城池,而突厥人的箭,也已經射到了隋煬帝面前,據說,昏庸的隋煬帝楊廣被嚇得痛哭流涕,眼睛都哭腫了。

  • 隋朝內部混亂,突厥趁機壯大,將西北地區納入勢力範圍

到了隋煬帝統治的末期,民生凋敝,百姓怨聲載道,隋朝內部於是爆發了大量的農民起義和地方割據,就連隋煬帝統治的中心——隋都的朝堂里,都有著宇文化及、劉文靜等叛逆。內亂和分裂,在極大程度上削弱了華夏大地的實際軍事實力,帝國萬里,卻已經只是一個空殼,外強中乾,這便給了突厥人壯大的可乘之機。

突厥人在完成了內部的統一後,將契丹、土谷渾、高昌等東部西域的國家全都囊括進自己的疆域,並且通過壓迫性的力量收攏了竇建德、王世充、李軌等隋朝地方勢力,這些地方勢力紛紛向突厥稱臣,一為自保,又為自壯。

唐朝脫穎而出,突厥畏懼三分

到了唐朝在眾多的分裂勢力中脫穎而出,完成華夏統一時,突厥則稱雄塞北,掌握著長城以北的百萬里土地,治下的小國多如牛毛,軍事實力剽悍,內部政局穩定,可以說是鐵板一塊。突厥的勢力使得唐高祖李淵也不得不敬畏三分,唐高祖武德年間,曾在朝堂內部爆發了一次大爭論,關於是否對突厥出兵的問題,成為各方討論的焦點。

儘管大量的武將在平定國內局勢後,為求取軍功,大肆要求發兵北境,唐高祖還是聽從了文臣們的意見,與北方的突厥人議和,並且以和親等手段促進兩國間的情誼,但是,突厥人的野蠻本性,也註定了他們不可能有效地遵守和唐朝締結的和約。

唐高祖武德二年,曾經數度侵犯隋朝的始畢可汗病死,由於兒子年紀尚小,始畢可汗的弟弟即位,是為處羅可汗,又過了一年,處羅可汗死,繼位者是前兩位可汗們排在老三的弟弟,也就是後來的頡利可汗。

  • 突厥頡利可汗趁中原之亂,染指唐朝勢力範圍

有意思的是,這三位可汗雖是同胞兄弟,然而按照突厥人的傳統,可汗死後,王后將會毫無爭議地成為下一任可汗的妻子,也就是說這兄弟三人的王后都是一個人,而這個人,正是前朝隋朝的宗室——義成公主。

新繼位的頡利可汗是一個無比暴虐、侵略慾望極強的君主,而此時唐朝新建,頡利的妻子又是前朝隋朝王室的公主,所以,無論是出於對唐朝豐厚的農耕產出的覬覦,還是出自於對大唐覆滅隋朝的憤恨,頡利都有著自己的理由不斷對內地的財富和人口進行瘋狂掠奪。

唯獨不需要考慮的,就是對原本訂立契約的遵守,而唐高祖李淵此時卻對突厥的入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僅僅剿滅了留在中原並且已經臣服突厥的中原人勢力,如劉武周、王世充等,對於突厥的本部,則按照原本的和約始終貫徹之,於是,頡利可汗的突厥軍隊對大唐邊境的掠奪愈演愈烈。

  • 李世民趁突厥入侵,發動「玄武門之變」

大唐武德九年,由於突厥長期的入侵,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被李淵派遣征討,就在此時,李世民悍然發動「玄武門之變」;最後,這場宮廷內變以李世民的勝出,太子李建成的失敗告終,而李淵也不得不從皇帝位上「榮休」,成為太上皇,取而代之、繼承大寶的,則是唐太宗李世民。然而,就在李世民即位後不久,正準備施展拳腳,勵精圖治時,北方傳來了突厥大舉入侵的消息。

  • 突厥頡利可汗,趁唐朝權力更迭,入侵中原

李世民登基,唐朝的權力結構變更,善於洞察的頡利可汗,自然是不會放過這等良機,於是調遣了二十萬人的浩蕩大軍,向南進發,一路攻占了并州等一系列邊境城市,並且趁機掠奪了約五千餘名中原人男多女少,運回突厥作為奴隸和生產力,至於老弱則一應屠戮,手段殘忍。

然而頡利的野心卻不能僅僅止於此,他又親率大軍一路向南挺進,相繼打下了朔州、太原等重鎮,進軍武功城,下一步再往南便是唐朝的帝都——長安。打下武功後,頡利可汗的軍隊直逼渭水,黑壓壓的軍隊,駐紮在便橋之北,距離長安城僅僅只有四十里,可謂是一步之遙。

對於唐太宗李世民而言,輝煌的政治生涯還沒有真正開始,便迎來了當頭棒喝,二十萬的異族軍隊,仿佛一把懸在李世民、甚至懸在整個唐朝頭上的一把利劍,李世民仿佛迎來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李世民使用「疑兵之計」,與突厥簽訂「渭水之盟」

然而,久經沙場的李世民知道,消極潰逃不僅無濟於事,反而會刺激突厥軍隊的入侵野心。於是,李世民索性心一橫,用了一招「疑兵之計」。

這一招,類似於諸葛亮面對司馬懿時使出的「空城計」,李世民先將軍隊中最精銳的兵馬列陣於渭水一側,一應將士都是武裝到牙齒,並且軍容齊整,儀態威武。而唐太宗李世民,則親自帶著手下的文臣武將,隔著一道渭水河與頡利可汗對話,許諾以金銀布帛等財物與突厥結盟。

頡利可汗眼看著李世民氣度不凡,泰然自若,而唐軍陣容嚴整,固若金湯,持槍鵠立,不由得懷疑是否設有伏兵,並且到這時突厥軍隊已經作戰多時,已是疲憊不堪,這一切種種讓頡利可汗停下了前進的馬鞭。

然而頡利可汗一定不會知道,在他面前的已是整個大唐最精銳卻也是強弩之末的武裝,在他面前的看起來波瀾不驚,氣宇軒昂的太宗皇帝李世民以及那滿朝的文武,內心也是箭在弦上,極度緊張。

於是,一場唐朝的帝國危機便由突厥人的撤兵告終,頡利可汗大笑著與唐太宗訂立下了「渭水之盟」,且為酬答唐太宗許諾的大量財物,並表達自己的誠意,頡利「大方地」送給李世民一萬隻羊,三千匹好馬。

為什麼說,「威懾之盟」,李世民的至暗時刻?

「渭水之盟」訂立後,唐太宗李世民總算是熬過了這一場個人、朝廷乃至整個華夏帝國的「至暗時刻」,而在李世民心中,卻也紮下了一顆恥辱的刺,所以在史書中,這個苟且修葺的盟約,也被成為「渭水之恥」。我們知道,李世民既是一代明君,更是一位戰場上金戈鐵馬的驍勇猛將,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使得這不世出的梟雄也不得不大擺空城計,只得忍氣吞聲,姑息突厥大軍和頡利可汗呢?原因有四:

首先,就時代的大背景而言,歷經數百年的戰亂紛爭,從晉朝,到南北朝再到隋朝,大爭之世已然過去,而經歷了這幾百年風雨飄搖的生民百姓,天下蒼生已經不願再繼續原來顛沛流離的戰亂生活,此時的帝國最需要的,休戰止戈和休養生息,而絕非傾盡國內全部力量與突厥背水一戰,這是從國計民生和時代趨勢上分析得出的解釋。

其次,就李唐王朝而言,唐朝的建立僅僅歷時九年,無論是政治結構還是軍事力量,都尚處於不成熟的階段,此時的國力,若驅散國內謀反的叛軍,或者打擊小部分入侵中原的突厥散兵游勇則尚可;而若是長驅直入,直搗黃龍,破釜沉舟般對突厥給予徹底打擊則近乎不可能,對於這一點,從唐高祖李淵對於突厥人一以貫之的縱容策略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李唐皇室本也只是北方異族之一的鮮卑人與中原人的混血,所以從最初的民族性來說並不能全然代表華夏。歷史也最終證明了,一直到了幾十年後的唐高宗統治時期,唐朝軍隊才最終消滅了突厥的全部力量,進而完全解除了北方邊境的隱患。

再次,就李世民本人而言,「玄武門之變」中,雖然李世民獲得了成功,一舉奪取大唐皇帝寶座,但此時李世民更需要重視和面對的,是如何平息國內的憂患以及政壇上的反對聲音,畢竟以秦王而不是以太子的身份繼承皇帝位,可以說在正統性上具有明顯值得詬病的闕漏。

同時,李世民儘管已經在政治領域經營多年,但當國家現實真正擺在他面前時,李世民發現整個李唐王朝還是一個百廢待興的國度,正所謂「攘外必先安內」,所以對突厥還需韜光養晦、靜待時機。

最後,就突厥的實際而言,前面提到,突厥尚處於野蠻發展的時期,依舊奉行著「狼群法則」,就算唐朝以雷霆萬鈞之勢,舉國之力打下了頡利可汗率領的二十餘萬兵馬,就算唐朝剿滅了頡利可汗本人。

很快,突厥國內便會出現一位新的可汗,依舊是驍勇善戰,依舊是以隋朝的義成公主為妻,依舊是渴望侵襲中原。而且,突厥僅僅發兵了二十餘萬人南下,此時的突厥國內,尚留存大量的有生力量,作為長期對外作戰的將領,李世民不可能不清楚這一點,所以,對大唐而言,對突厥出戰最有利的時機尚未出現。

小結

綜上四點,唐朝一代雄主的李世民,文韜武略,雄心壯志,明面上咽下了「渭水之盟」這一奇恥大辱,擁有王者段位的李世民,在這場戰爭上卻是青銅的操作,但從長遠來看,乃是為整個李唐王朝保留了有生力量,更為之後的復仇和雪恥留下了充足的準備時間。

於是在三年後,天時地利人和一應俱全的大唐,悍然向北境突厥發兵,十萬鐵騎浩浩蕩蕩向北征伐,在「軍神」李靖的率領下,將突厥王室打得落荒而逃。不可一世的頡利可汗只能丟盔棄甲依舊成為刀下亡魂,而幅員遼闊、煊赫的突厥帝國,也由此再度分裂,塵歸塵,土歸土,終究在十年的苟延殘喘後,成為了歷史的一抹灰燼,而這,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參考文獻:《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