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男人想成大器,做到這2點,逆境變順境,你就是人生贏家

戲說歷史三六事 發佈 2020-03-28T04:16:12+00:00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乃至人際交往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發生,有句話說得好,"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前進的目標"。

生活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在我們的生活、工作、學習,乃至人際交往中,會有各種各樣的矛盾發生,有句話說得好,"不因幸運而固步自封,不因厄運而一蹶不振。真正的強者,善於從順境中找到陰影,從逆境中找到光亮,時時校準前進的目標"。所以男人想要有所作為,註定要經歷暴風雨,落魄的時候人的本能會選擇逃避,會因此而墮落,意識墮落可以,但不能一世。

身處逆境中的男人,欲成大器,跟著王陽明學會這兩點,讓你登上人生巔峰,成為人生贏家。

關於王陽明大家了解多少呢?

王陽明出身文人世家,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並以讀聖賢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己任。他的仕途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龍場悟道,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貶至貴州龍場。王守仁認為心是萬事萬物的根本,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心的產物(心即理)。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史稱龍場悟道。

男人一旦落魄,除了官場上深受排擠,就連親戚朋友也會各種嫌棄,做到王陽明的這兩點,讓你從逆境中重生,變身贏家。

第一點: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現在普遍的理解是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其實真正的意思並不是這樣。

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就是將知與行合作一處,才知便是行,能行便是真知。這裡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惡的良知 。良知人人都具有,人與其他動物的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人可以意識到並判斷自己的行為,能夠辨別善惡,並做出合理的選擇,而不是單純為自己的本能和外物所驅使。

例如,當你看到一個遇到困難的人,產生去幫助他的念頭,這便已經是行了;如果這個念頭只是一閃而過,你又沒有去幫助他,便是良知又被遮蔽。一善念產生,便已是行了,在王陽明看來,一惡念產生,便也是行了;而絕其惡念,同樣是行。很多道理人們自認為從小就知道,可是這些道理並沒有體現在他們的行為當中,在王陽明看來,這並不是真知。

所以身處逆境,知了之後我們就要去行動,不要畏手畏腳,知道如何去做,反而沒有去做,和不知沒有什麼區別。 這個世界上,絕大部分人失敗不是因為沒有思考,而是因為猶豫不決,遲遲沒有行動。

第二點:不要怕丟臉

中國人最典型的就是要面子。歷史上最有名的就是項羽因為要面子而烏江自刎,想成大事者,不要在乎面子問題,更不要怕丟臉。

不要臉並不是說厚臉皮,沒有自尊,而是說不要把自己看的過於重要,出來混的,最後看的都是結果,要的是你的能力和智慧,你能帶來的利益,而不是你的面子。只有當你處於高位,你才有面,沒有獲得成功,誰會去看你的臉?

同樣的,王陽明也是一個"不要臉"的人,平定寧王之亂之後,王陽明因為軍功卓著,遭到很多人的記恨,很多人故意散播謠言,對王陽明百般侮辱。但是呢,王陽明並沒有發火,而是學著去控制自己的脾氣,當別人故意損你的時候,誰認真誰就輸了。

越是身處逆境,越要讀一讀王陽明。


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黃宗羲: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

東鄉平八郎:一生低首拜陽明。

郭沫若:王陽明對於教育方面也有他獨到的主張,而他的主張與近代進步的教育學說每多一致。他在中國的思想史乃至日本的思想史上曾經發生過很大的影響。

一生中必讀王陽明

想要讀一讀王陽明,我推薦大家可以讀一下《傳習錄》和《知行合一》。

傳習錄》此書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裡面有很多經典語錄,讓人感覺醍醐灌頂。

知行合一》裡面記載了王陽明的生平事跡,立下斐然巍然戰績,更是有王陽明的思想智慧。

這兩本書都是白話文形式的,不用擔心會看不懂,理解起來很輕鬆,多讀一下王陽明,人生少走一些彎彎路。

這兩本書只需要89元,夜深人靜苦惱時拿出來讀一讀,相信你會有大收穫。

想看的朋友直接點擊下面連結就可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