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完十幾萬的國際幼兒園,我為什麼不送孩子去國際學校?

暖暖媽愛分享 發佈 2020-03-28T10:44:12+00:00

前幾天,看到一個媽媽在後台留言:說實話,作為一個從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在國內完成的典型中國學生,我對國外的教育方式一直是抱有嚮往的。


前幾天,看到一個媽媽在後台留言:


說實話,作為一個從義務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是在國內完成的典型中國學生,我對國外的教育方式一直是抱有嚮往的。因此,如果暖暖自己願意的話,我很希望她在大學階段能有機會接受海外的高等教育。但在義務教育階段,到底是讓她上公立學校還是國際學校,我糾結了很久,也認真地做過一番對比和思考。

我身邊有不少朋友,選擇讓自己的孩子從小接受國際教育,從國際幼兒園一路讀到國際學校,將來也準備直接去國外讀大學。所以當他們看到我把暖暖送到全外教的國際幼兒園,卻又在小學階段,依舊讓她回歸了公立教育體系的時候,很多人都表示了詫異。

我所接觸的國際學校,在對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動手實踐能力、STEM教育等方面,的確比很多公立學校做得更好,我也非常認同他們的國際化教育理念。但真正促使我下定決心,讓暖暖在義務教育階段留在公立學校的,是基於對中國傳統文化學習的考慮。


1


關於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我想不用多說,爸爸媽媽們應該已經很了解了。這幾年,在國家和教育部門的倡導下,學校增加了很多傳統文化的學習內容,很多以「國學」為主題的教育機構也應運而生。

大家可能都看過這樣的圖片:

這些三四五六歲的小豆丁,穿著漢服,在各種私塾里,在先生的教導下,搖頭晃腦地背《弟子規》《三字經》,以此來培養孩子們的中華傳統美德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公立學校也會不定期組織孩子們參加國學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暖暖一年級時,學校也組織過國學教育活動

這樣的畫面看多了,導致很多家長一提到國學教育,首先想到的就是穿著傳統服裝的讀經班,又或者,把國學簡單地理解為背誦詩詞歌賦。但是,我認為,如果就此定義「國學」,實在太狹隘了,更不用說有些不規範的教育機構,把國學教育變成了只重形式而忽視了內容的「花瓶」。

我曾經看過馬伯庸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表示,不會讓自己的兒子太早接觸《弟子規》這類古代給孩子用的大部分蒙學書籍。


在中國古代,孩子們沒有太多渠道和方式去獲取知識,教育理念也很狹窄,他們要完全依靠蒙書來啟蒙。它扮演的是教化之職,告訴孩子們如何認識這個世界和社會規則。所以我們能看到,裡面充滿了道德訓誡和規矩陳述,大多板著面孔,語氣生硬。

的確,且不說《三字經》《弟子規》這些傳統蒙書里不可避免有著一些陳腐內容,單是乾巴巴地強行誦記的方式,已經讓我覺得枯燥無味透了。試想一下,同樣是告訴孩子「愛父母」的道理,背幾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或是讓他看《我爸爸》《我媽媽》這樣的繪本,哪種方式更容易被孩子接受呢?

不可否認,這些蒙書可以培養孩子的道德觀和行為習慣,可古人選擇這樣的方式來做道德啟蒙,是因為那時候並沒有更多選擇。而現在這個時代,如果僅僅為了培養孩子的傳統道德修養,完全可以選擇更寓教於樂的方式。讀一本繪本,看一部童話,也許就能讓孩子以更輕鬆的方式,更深入地領悟到這些道理。

2


那麼,我希望暖暖學習到的傳統文化,應該是什麼樣的呢?

教育部曾經發過一個《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特別明確地寫出了要如何「分學段有序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比如說,像暖暖這種處於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是以培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為重點,開展啟蒙教育,主要目的是培養他們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

基於這樣的學習目標,設定的學習內容就是:認識常用漢字,學習獨立識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誦讀淺近的古詩,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了解一些愛國志士的故事,知道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節日,了解家鄉的生活習俗,明白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初步了解傳統禮儀,學會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初步感受經典的民間藝術,等等。



固有觀念總覺得,國家教育大綱規定的學習內容往往是很死板的應試之舉,但其實,你們看,教育部圈定「傳統文化教育」的範圍,遠比「國學班」開闊得多。


事實上,比起狹義的「國學教育」,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有很多方式能夠讓孩子學習傳統文化。


漢語韻律之美


中國語言文字之美,也是音律之美。漢字分四聲,不同韻律間,還有詞句的押韻。當我們念出「雲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三尺劍,六鈞弓,嶺北對江東。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的時候,能真切感受到那種漢語的音律之美。

這種從一字對到多字對,層層推進,鏗鏘有力,節奏分明的美感,不涉及任何德行教育,卻展現了與其他語言的韻律節奏不盡相同的、屬於中國語言本身獨有的魅力。

我已經有很多年不看央視的節目了,唯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中國詩詞大會》。而且不僅自己看,還會帶著暖暖一起看。我最羨慕的是選手們能在形容一個人、一件事,甚至一種感受的時候,都能飛快找出一句詩詞。

例如彭敏在形容自己的對手鄭坤健時,說: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而我,只會說:啊啊啊!小哥哥好帥!

一個從小浸潤在詩詞歌賦中的孩子,他的內心是豐富的,情緒是豐滿的。當孩子們擁有這種情緒的自愈能力,無論他此後一生中去到哪裡,經歷過什麼,那種美好都會與之同在,溫暖他內心,賦予他力量,使他治癒傷痛,重拾希望。

中式藝術之美


中國的傳統文化之美,除了語言,還有在審美意識上有深刻的體現。在藝術作品中所蘊含的中國文化意趣,只有通過不斷地薰陶培養,才能體會其中的獨特美感。

例如書法。


與表音文字不同,漢字是表意文字。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詞語中,又表達了不同的意境。書法之美,體現的正是書寫者的內在志趣。楷書的剛正,行書的寫意,草書的不羈……每一種書寫方式,都表達了作者不同的心境和情感。

例如繪畫。


過年前,我帶暖暖去了一趟《瑰麗·猶在境》藝術展。這個展覽從《千里江山圖》《洛神賦圖》等傳統藝術名作中,選取了最能代表中式藝術的「意象」元素,通過裝置、互動、演繹等技術手段,用聲、光、影的現代美學語言重新闡釋了中國古典寫意畫。

中國古代繪畫在表現空間的時候通常採取「散點透視」的首發,講究「移步換景」。暖暖的美術課其實講過這個概念,不過在她這個年紀,也就是聽聽而已,完全理解不了這個概念。但是當親眼看到《千里江山圖》的層巒流影、山色青綠,點染成趣時,她對我說:「媽媽,我感覺這裡美得我有點想哭。」

意境之美、家國之思、天人共存,這就是獨屬於中國意趣的審美。我想,像這樣淋漓盡致的藝術教育,是任何國畫班、書法班都無法比擬的。

歷史起源之美


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是: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底蘊。《舊唐書·魏徵傳》中有載:「以史為鏡,可知興替;以人為鏡,可明得失。」歷史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它不僅可以告訴孩子如何智慧、理性地看待世界,賦予他們決定將來成就的氣質與慧識,同時對我們自身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很多家長都會認為,沒必要這麼早讓孩子接觸歷史,特別是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學歷史根本沒意義,等孩子在學校對歷史有了初步的理解後,再學也不遲。我曾經發過帶暖暖去國博參觀的照片,有媽媽留言說:暖媽,我也很想帶孩子去博物館受受薰陶,奈何我家娃完全沒興趣,進去沒幾分鐘,就一個勁兒催著離開。

在我看來,學習歷史,是從小培養傳統文化底蘊的一個極佳途徑。不僅可以讓孩子對自己的認識更加明確,更能讓孩子不論今後身處哪個國家,都保持著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歷史和人文的歸屬感。

至於孩子不感興趣的問題,四個字就能解決:「投其所好」,我相信,他們一定能在眾多歷史知識中找到自己最喜歡的部分。比如暖暖在參觀國博的時候,最喜歡的是古代樂器和服飾的部分,我們就在有這些展品的展廳停留久一點,像青銅器、陶瓷這些她還不能體會其中價值的展廳,就快速掠過——反正國博也不會跑,大不了等她長大點,我們再來唄!

3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最關注的,還是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文化認同。這也是我為什麼堅持要讓暖暖在義務教育階段上公立學校的根本原因。我希望她能在價值觀和文化認同正在形成的階段,接受到原汁原味的傳統文化教育。這種教育本身,並不僅僅是簡單的語文學科,而是一種價值觀和道德認同的同宗同源。

我有一個遠房表妹,因為成績優異,很小就去了英國讀書,大學畢業後留在英國工作和生活。沒想到,因為長期處於不同文化環境中,她跟父母的交流卻出了很大的問題,甚至到後來,她父母跟她的所有溝通,都需要我來傳話。

有一年國內的春節假期,剛好和英國的假日有幾天重合,對表妹來說,這幾天是難得的休息日,可以去休假旅行,但對父母這一輩人來說,卻認為過年就應該回家,因為這是家庭團聚的日子。其實跟表妹和表舅溝通之後,我很理解他們雙方。這件事談不上這是誰的錯,只不過因為表妹從小就接受了以尊重個體和獨立為核心的西方教育,而舅舅所堅持的是中國傳統道德體系,核心指向的是家族和聚攏。

由此,我也想到了我和暖暖未來的溝通方式。當然,我並不是要求暖暖長大以後,必須要無條件孝順或者以我的生活為中心,我希望的是,她在長大之後,依然能在思想根源里,跟我擁有共同的文化認同,讓彼此可以互相理解。

傳統文化里,有平實的底蘊,也有含蓄的情調;有餘音繞樑三日不絕的陽春白雪,也有充滿柴米油鹽煙火之氣的日常之道;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人生觀,也有樸素而令人振奮的價值觀。

正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有這樣豐厚的內涵,才能歷經千百年,成為中國民族的精神資源。我想,這才是「國學教育」真正的意義所在。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暖暖媽愛分享

北大碩士畢業。中科院兒童教育心理學博士班在讀。

當媽後,更關注科學育兒,親子教育,倡導有品質的生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