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太多的玩具會毀掉孩子的創新能力

兒童心理學研究 發佈 2020-03-28T13:02:56+00:00

「It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狄更斯這句在《雙城記》開篇寫下的話,套用在任何一個時代都非常經典。

「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 Charles Dickens, A Tale of Two Cities

狄更斯這句在《雙城記》開篇寫下的話,套用在任何一個時代都非常經典。

的確,「這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個最壞的時代」。

我們通過幾代人的努力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舒適環境,孩子們享受著我們的祖輩不曾享用過的富足資源,玩具更是達到了空前的豐富。但面對堆積成山的玩具,我們不禁要問,這麼多的玩具真的好嗎?真的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嗎?

研究表明,太多的玩具不僅不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反而會阻礙他們創新能力的發展,還會分散孩子們的注意力[1]。

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大學(The University of Toledo)的研究人員在2017年做了一項實驗,他們招募了36個年齡在18到30個月的孩子,邀請他們在一個房間裡玩半小時玩具。實驗把孩子們分成了兩組,一組孩子只提供4個玩具,而另一組提供了16個[1]。

研究人員發現,玩具更少的孩子發揮了更多的創造力。和擁有16個玩具的孩子相比,只有4個玩具的孩子花在每個玩具上的時間是前者的兩倍;玩具更少的孩子為了獲得遊戲的愉悅,發掘了每個玩具更多的功能。

研究人員還發現,當16個玩具同時擺在孩子眼前的時候,孩子們會頻繁地更換玩具,導致孩子玩一個玩具的持續時間大大減少,無法集中注意力。這表明太多的玩具降低了孩子的遊戲質量,多餘的玩具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使遊戲的深度降低。

所以,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父母和託兒所應該把大部分玩具收起來,只同時提供少量的玩具,但需定期更換,從而更好地發展孩子們的創新能力並提高他們的注意力[1]。

在這個實驗中,研究人員觀察到,孩子們會觀察並「調查」每一個擺在眼前的玩具,這可能反映出了孩子們天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環境的渴望[2]。也有可能是因為只有當孩子們了解了所有存在的玩具後,才能使孩子們在環境中感覺安全和舒適,並且基於對所有玩具的「調查」,形成他們對玩具最初的偏好[3]。

雖然18到30個月的幼兒的注意力已經得到了發展,但孩子們還是很難自己掌控注意力。由於上述提到的心理現象,孩子們就會在有更多玩具的環境中受到干擾,從而使注意力降低。

由此可見,太多的玩具非但沒有為孩子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反而干擾了孩子的注意力,還降低了創新能力的發展。

其實,這並不是第一個研究證明太多玩具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副作用。早在三十年前,德國的研究人員就曾將整個慕尼黑託兒所的玩具拿走了三個月,研究人員發現,失去玩具的孩子們並沒有因此而失去遊戲的快樂,他們在適應了沒有玩具的生活僅僅幾周後,就自發地發掘了更多新的遊戲,而這些遊戲變得更具創造性和社交性[4]。

所以,孩子的玩具數量和培養創新能力的平衡點到底在哪裡呢?

首先,讓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孩子在創新時的心理認知過程

根據讓·皮亞傑提出的「認知發展論」(該理論被公認為是20世紀發展心理學上最權威、最具影響力的理論)[5],孩子在12個月到18個月期間,就開始產生創新意識。在這個階段,每個孩子都是在做創新實驗的發明家,他們會為了目的窮儘自己能用到的一切環境資源來找到新的方法,無論是為了更輕鬆地拿到玩具還是更快速地吸引到媽媽的注意力。

這是孩子創新意識的萌芽階段,也是塑造孩子思維習慣的重要階段。孩子在這個階段會利用周圍的環境想方設法找到新的方法,這種由於「創新」給孩子帶來了這個階段特有的強烈愉悅感,這種愉悅感會成為一種驅動力,激勵孩子去做更多的創新,而獲得精神的滿足。比如發掘一個玩具的更多用途或者玩法,這種看似簡單的創新其實正是孩子形成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起點。

根據「認知發展論」的結論,就能很容易地解釋太多玩具會阻礙孩子創新能力發展的原因。顯而易見的是,要挖掘一個玩具的10種玩法,比發掘2種所要求的創新能力更高、也更難。比如:一套樂高積木可以通過拼接產生5種玩法,但發掘這5種玩法所需要的智力努力(也就是創新能力)卻不是呈線性分布的。也就是說,大多數小孩能夠輕鬆順利地拼出其中的2種,但如果要發掘第3種玩法可能就需要孩子做更多的嘗試,即:要付出更多體力上的和智力上的努力,這個「努力」就是創新思維裡面的一個瓶頸期。

在面對瓶頸期時,孩子們感覺到困難,並由此產生壓迫感,也就是壓力。根據「認知發展論」所提到的驅動力,孩子的本能是想消除這種壓力,目的是體會到創新帶來的愉悅感。所以,面對壓力的孩子這時有兩個選擇,一是:努力想辦法解決困難,從而突破壓力;二是:放棄這個令他產生壓力的玩具,選擇另一個新的玩具來產生新的愉悅感,以此來彌補和替代因為放棄上一個玩具而損失的愉悅感。

而這兩個選擇,就是玩具多和玩具少的小孩的心理分界點:

  • 玩具少的孩子,由於沒有多餘的玩具干擾注意力,他們會在同一個玩具上花費更多的時間。所以更容易做出第一個選擇,選擇通過持續努力突破這種壓迫感,在找到這個玩具新玩法的創新過程中體會到遊戲的愉悅感。成年人把這種體驗形容為「鍥而不捨」或者「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 玩具多的小孩,在需要集中注意力解決壓力時,更容易被多餘的玩具干擾,選擇放棄繼續玩手裡這個讓他「頭疼」的玩具,轉而投向新玩具的懷抱。這種嬰幼兒時期的「知難而退」,一旦遇到壓力和困難就退縮,就去選擇簡單容易的玩具來彌補遊戲的愉悅感,會讓孩子一直不能突破創新的瓶頸期,不能得到更多的智力開發。也就是說,玩具多的孩子在玩遊戲時,需要的智力努力一直徘徊在較低的水平,沒有進行深入的遊戲,因此智力開發就沒有得到突破。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思維定勢,產生創新的「惰性」,在長大後就會出現一種行為習慣:一旦遇到困難或者遭受打擊,就選擇逃避,不能持之以恆地靜下心來集中注意力克服困難,因為這樣的孩子從小就沒有體會過克服困難後帶來的愉悅感,只體會過放棄、逃避帶來的輕鬆愉悅。

所以,玩具多的小孩,選擇更多,反而更容易讓他們分散注意力,不能進行深入遊戲,對每一個玩具都只是淺嘗輒止,不能得到更好的創新能力開發。

那接下來,到底怎樣選擇玩具呢?該選擇多少數量的玩具呢?

與其考慮玩具的數量,不如先來了解一下玩具的種類。美國康復治療學會(AOTA)編寫了一份清單[6],用於幫助父母進行玩具選擇。

AOTA把玩具按照功能歸為四類:

1. 教育類(可以用於教授諸如形狀,顏色或計數等,用於學習概念的玩具)

2. 角色扮演類(用於主題遊戲場景、角色扮演遊戲的玩具)

3. 益智類(用於鼓勵幼兒進行探索的玩具,例如積木)

4. 交通工具(帶有輪子的玩具,幼兒可以推動而玩耍的玩具)

本文中提到的第一個實驗,只提供4個玩具的實驗組,就是從AOTA歸納的這4類玩具中分別選擇了一種,而提供16個玩具的實驗組,則是每類玩具選擇了4個。

根據實驗結論,在同一時期提供少量但能涵蓋上述4種類型的玩具可能會更好地為12個月後的孩子帶來更好的遊戲體驗,並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創新能力。



本文紅利:和您一起DIY心理學小實驗,確定最適合您孩子玩耍的玩具數量。

實驗:根據個體差異設計心理學實驗,為您的孩子量身制定最符合他(她)的玩具數量。

其實每一個父母都可以針對自己的孩子做一些心理學實驗,用於確定最適合您孩子的最佳玩具數量。而這個方法可以參考本文中提到的美國俄亥俄州托萊多大學的研究人員所做的實驗[1]:

  • 時間段:

當您的孩子滿12個月之後(幼兒開始產生創新意識之後)。

  • 方法:

在孩子玩耍時,分別為孩子提供數量不等的玩具,並根據玩具數量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實驗組,每天進行一組實驗。並按照測試指標進行觀察和記錄。

  • 變量控制:(排除干擾因素)
  1. 在同一地點,進行相同的遊戲時間。如:同一遊戲屋,玩耍半個小時。
  2. 在每天同一時間段進行實驗。如:每天上午10點。
  3. 孩子以相似的身體狀況和情緒進行實驗。如:若孩子出現情緒問題或者身體不舒適,應該暫停當天的實驗,選擇更合適的時間進行觀察。
  • 測試指標:托萊多大學的研究人員記錄了以下三個指標,我們可以作為參考:
  1. 切換玩具的次數。觀察並記錄孩子通過物理接觸或者用眼神對準別的玩具的次數。這個指標用於測試孩子的注意力是否被干擾。如果切換玩具次數越少,說明孩子玩遊戲的注意力越高。
  2. 玩耍每一個玩具的持續時間。從孩子有意識觸摸到玩具作為記錄時間的開始,如果孩子的注意力從玩具上移開,並且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另外的事物上時,算作結束玩耍一個玩具的時間點。
  3. 孩子玩耍玩具的不同方式。可以根據孩子玩耍時的不同動作來記錄不同的玩耍方式[6],例如:擊打,傾倒,探索,角色扮演,組合,收集、插入等動作。記錄孩子在玩耍玩具時使用不同動作的種類。這個指標用於測試孩子的創新能力,對一件玩具使用的動作種類越多,就說明孩子在嘗試不同的方式進行玩耍,創新的企圖也就越強烈[7]。

所以,當按照測試指標對每個實驗組(不同玩具數量)進行記錄後,對比實驗結果,就可以得到最適合孩子玩耍的玩具數量了。


小互動:您贊成減少孩子的玩具數量嗎?


參考文獻:

[1] Alexia E. Metz (2018).The influence of the number of toys in the environment on toddlers』 play. Infant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 50, 78–87

[2] Berlyne, D. E. (1979). Curiosity and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Emotion, 2(2), 97–175.

[3] Vaughn, B. E., Koop, C. B., & Krakow, J. B. (1984). The emergence and consolidation of self-control from eighteen to thirty months of age: Normative trends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Child Development, 55, 990–1004.

[4] Elke Schubert, Rainer Strick. (1996) Toy-free Kindergarten.

[5]Piaget, J. (1990).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he world. New York: Littlefield Adams.

[6] American Occupational Therapy Association (2011). How to pick a toy: checklist for toy shopping. [Retrieved April 20, 2012, from. http://www.aota.org/Consumers/ consumers/Youth/Play/Toy.aspx?FT=.pdf].

[7] Bjorklund, G., & Bjorklund, R. (1979).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oddlers』 satisfaction with their toy environments. [Retrieved June 5, 2012, from http://www.acrwebsite. org/search/view-conference-proceedings.aspx?Id=9584].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