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疾病可能都是吃出來的,近期要小心!損腸胃、毀胰腺、致痛風

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發佈 2020-03-31T18:14:22+00:00

1,急性腸胃炎的輕重之分急性腸胃炎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等,根據症狀嚴重程度,可以分為輕症和重症:◎輕症患者:大便次數一般在一天10 次以下,建議臥床休息,適當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補充淡鹽水。

近段時間以來,國內疫情形勢好轉,各地餐館陸續開始營業。在家宅了這麼久,你是不是特別想念火鍋、燒烤、麻辣燙……恨不得立刻出去大吃一頓?當心,危險可能正在向你靠近!

案例

28歲的劉女士是火鍋的忠實粉絲,隔三差五就會去吃上一頓,但受疫情影響,她快兩個月沒吃火鍋了。最近火鍋店一開門,她就迫不及待地拉上朋友去了,邊吃火鍋邊喝冰可樂,十分愜意。

但晚上回家睡下沒多久,就被一陣劇烈的腹痛喚醒,隨後是長達一夜的腹痛、腹瀉。第二天一早,劉女士趕緊上醫院看病,結果被確診為急性腸胃炎。

1,辛辣、生冷飲食容易誘發急性腸胃炎

疫情期間,大多數人家中飲食清淡,腸胃調養得不錯,而一旦放開吃,辛辣、生冷飲食「雙管齊下」,腸胃勢必會面臨較大的壓力和刺激,難免承受不住,誘發急性腸胃炎。

1,急性腸胃炎的輕重之分

急性腸胃炎主要表現為腹痛、腹瀉、嘔吐等,根據症狀嚴重程度,可以分為輕症和重症:

◎輕症患者:大便次數一般在一天 10 次以下,建議臥床休息,適當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飲食,補充淡鹽水。

◎重症患者:大便次數一般在一天 10 次以上,還可能出現嘔吐較頻繁的症狀。如果腹痛超過2小時、嘔吐持續1天以上、便血或流膿等,應及時就醫。

2,不建議盲目服用止瀉藥

急性腸胃炎導致的腹瀉多與胃腸道菌群一過性失衡、病菌感染有關,而腹瀉可以將體內的致病菌和毒素排泄出去,從而減少其對人體的傷害。

如果需要止瀉,應選擇具有吸附細菌、減少腸壁分泌作用的止瀉藥,不要盲目使用抑制腸道平滑肌收縮、減少腸蠕動、延長腸道內容物滯留時間的止瀉藥,以免延遲病菌及毒素排出,增加毒素吸收,反而加重病情。

由於自己較難判斷不同止瀉藥的作用方式,因此不建議自行盲目服用止瀉藥,最好遵醫囑用藥。

日常飲食要有規律,儘量以清淡飲食為主;不要過度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還要注意飲食衛生,避免病菌感染。

2,暴飲暴食、大量飲酒容易誘發急性胰腺炎

胰腺是人體第二大消化器官,其分泌的胰液最初是沒有活性的胰酶,通過胰管輸送到十二指腸,與其他消化液混合後才被激活,用於消化脂肪、蛋白質。

1,暴飲暴食如何誘發急性胰腺炎

如果暴飲暴食或大量飲酒,就會促使胰液大量分泌,導致胰液排出不暢,十二指腸開口處壓力增高,易造成十二指腸液反流到胰腺,激活胰酶,從而反過來「消化」胰腺間質細胞,引發急性胰腺炎。據統計,我國三成以上的急性胰腺炎的發生與暴食有關,尤其是高蛋白、高脂飲食;9%~40%的胰腺炎由飲酒造成。而本身患有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謝疾病的人,以及腹型肥胖者,更易發生重症急性胰腺炎。

2,急性胰腺炎是「炎症之王」

急性胰腺炎,不僅可能造成胰腺壞死,還可引起全身器官的炎症反應,導致消化道出血、敗血症、呼吸衰竭、腎衰竭等併發症,給身體造成不可逆的影響,嚴重者甚至可能致命。

有數據顯示:普通的急性胰腺炎死亡率約為5%~10%,而重症的急性胰腺炎死亡率高達30%~50%。因此,急性胰腺炎也被稱為"炎症之王"。

如果急性胰腺炎反覆發作,還可造成胰腺組織纖維化或鈣化,誘發慢性胰腺炎,使胰腺癌的發病率增加10~20倍!

【急性胰腺炎的症狀表現】

如果飯後出現突發性的上腹部正中或偏左處鈍痛、刀割樣疼痛,呈陣發性加劇,並可能伴有腹脹、噁心嘔吐、發熱、黃疸等症狀,可能預示急性胰腺炎,應及時就醫。

所以,日常飲食一定要節制,每餐只吃七分飽,避免短時間內大量攝入高脂或高蛋白食物,儘量少喝或不喝酒。

3,啤酒、海鮮容易導致痛風發作

對於愛吃海鮮的人來說,啤酒幾乎是「標配」,但一頓啤酒加海鮮下肚,血尿酸平衡可能就維持不住了。

1,高嘌呤飲食增加痛風風險

首先,很多海鮮屬於高嘌呤食物,過量食用易造成血尿酸水平升高;其次,啤酒中也含有大量嘌呤,一瓶啤酒即可使尿酸升高一倍,而且酒精也會搶占尿酸代謝通道,造成血尿酸滯留,升高血尿酸含量。

雖然內源性嘌呤代謝(自身細胞核酸氧化分解)紊亂對血尿酸影響更大,但外源性嘌呤攝入過多,是我國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主要病因。所以,長期愛吃海鮮+啤酒的人,更容易患高尿酸血症。

當血液中尿酸含量的不斷增加,就容易形成尿酸鈉針狀結晶體,並結沉積在關節及其周圍組織中,比如:膝關節、腳踝、腳趾等處,但以第一跖趾最常見。

此時,免疫細胞會吞噬這些結晶,但同時也會釋放出大量發炎物質,引發炎性反應,造成關節劇烈疼痛、紅腫等,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痛風,時間可持續數小時或數日。

2,遠離痛風,正確飲食是關鍵

對大多數患者而言,痛風發作過一次,就會有第二次,時間間隔約6個月~2年。而避免痛風發作,除藥物控制尿酸水平以外,正確飲食也很重要。

①少吃高嘌呤食物

常見的高嘌呤食物主要有:①濃湯(濃魚湯、濃肉湯等);②部分海鮮(帶魚、沙丁魚、鳳尾魚、蛤蜊、牡蠣等);③動物內臟(雞肝、鴨肝、鵝肝、豬肝、小腸等)。生活中,這些食物要少吃,尤其是尿酸水平異常的人。

此外,細胞越密集的生物組織,嘌呤含量越高。而沒有細胞結構的食物(如:牛奶)、單細胞食物(如:蛋類)、組織相對疏鬆、體積較大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嘌呤含量就比較低,更適合血尿酸水平異常的人食用。

②食物焯水

嘌呤可溶於水,可以將食物先焯水再烹飪,有助於減少嘌呤攝入,輔助預防血尿酸水平升高。實驗表明,五花肉水煮10分鐘後,嘌呤含量下降30%。

③菊苣梔子茶

菊苣富含多種營養物質;梔子果實富含梔子苷,兩者搭配泡茶,可促進尿酸排泄,輔助降低血尿酸。但不要盲目替代藥物,由於個人體質差異,具體用法用量請遵醫囑。

4,貪食膳食纖維當心消化道出血

可能也有人比較「養生」,很少吃那些高油高鹽高嘌呤的不健康飲食,而是把目光聚集在了對人體有好處的膳食纖維上。但膳食纖維吃不對,也可能誘發危險。

案例

32歲的鄧女士趁著春筍上市,做了一道春筍燉雞,由於味道鮮美就吃了不少。晚上睡覺時,鄧女士感覺腹部不適,翻來覆去睡不著,第二天仍然感覺腹部隱痛,胃口不佳,還排出了黑便。因為正是生理期,鄧女士便沒在意。

但接連兩天,鄧女士每天都要拉四五次黑便,還越來越覺得乏力眩暈。家人這才將她緊急送醫,結果被確診為上消化道出血。

1,膳食纖維別多吃

春筍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不易消化。如果大量食用,可能會刺激腸胃、損害胃黏膜,出現消化不良、胃腹脹、反酸噯氣等不適,嚴重者還可導致消化道血管受損傷,引發消化道出血,出現嘔血、黑便等症狀。

因此,吃春筍時一定要注意細嚼慢咽、適量食用,尤其是本身就患有胃炎、胃潰瘍的人更要少吃。一旦出現上腹部不適、排黑便等症狀,建議及時就醫。

【肝硬化患者更要當心】

肝硬化患者肝內大量纖維組織增生,會阻礙腹腔中的靜脈回流,導致血液必須繞過肝臟,通過食管胃底靜脈等血管進行回流。如果分流到食管胃底靜脈的血液增多,可造成食管胃底靜脈高度擴張、變粗,形成靜脈曲張,甚至突出於胃、食管黏膜。

此時,如果患者進食粗糙、堅硬的食物(如:粗雜糧),就很可能因摩擦損傷靜脈,引起破裂出血,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2,這個攝入量較合適

膳食纖維被稱為「第七大營養素」,適當食用對人體好處頗多,比如可以降低糖尿病、冠心病、結直腸癌等的發生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和各國營養學界對膳食纖維的攝入量給出了統一的參考標準,建議每人每天攝入約25~35g。馬鈴薯、筍、玉米、豆類、小麥、魔芋、木耳、冬菇等食物的膳食纖維含量較高,變換著花樣適量食用即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