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彈的起源,二戰德軍超越時代的「復仇武器」:V1飛彈和V2火箭

谷火平 發佈 2020-03-31T19:08:10+00:00

孟格菲兄弟原本是紙張批發商人,他們看到紙屑在火堆上飄舞而受到啟發,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諾內廣場做公開表演,一個圓周為110英尺的模擬氣球升起,飄然飛行了1.5英里。

人類飛天夢想催生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像鳥兒一樣自由自在的飛翔是人類自古以來的夢想。無論是古代的東方還是西方,都曾經有人效仿鳥的樣子,在自己身上綁上羽毛或者帆布製作的「翅膀」,並企圖以此翱翔天際。雖然這些人最後的結局都是很慘的,但是也從另外一面證明了人類確實有著「飛天」的渴望。

人類最早的飛行器是熱氣球。因為人類很早就發現空氣受熱後體積膨脹,重量變輕並會上升,我國古代著名的「孔明燈」其實就是一種熱氣球。而真正能夠載人的熱氣球是法國人孟格菲兄弟發明的。孟格菲兄弟原本是紙張批發商人,他們看到紙屑在火堆上飄舞而受到啟發,1783年6月4日,孟格菲兄弟在里昂安諾內廣場做公開表演,一個圓周為110英尺的模擬氣球升起,飄然飛行了1.5英里。同年9月19日,在巴黎凡爾賽宮前,孟格菲兄弟為國王、王后、宮庭大臣及13萬巴黎市民進行了熱氣球的升空表演。孟格菲兄弟把人類送上天空比美國的萊特兄弟早了整整120年,熱氣球也是人類第一種載人飛行器。

時間進入20世紀後,人類又發明了兩種足以「飛天」的裝置,一種就是1903年由美國人萊特兄弟發動名的飛機,另外一種,則是至今為止給人類同時帶來進步和災難的火箭。因為飛機使用的發動機必須要從空氣中汲取氧氣,然後再和燃料混合後燃燒並帶動發動機進而帶動飛機飛行,所以飛機的飛行高速和飛行速度是有上限的,也就時候必須以發動機能夠吸入的氧氣量為上限。

而為了探索大氣層以外的空間,人類想到了火箭。火箭的基本原理其實並不複雜,就是一台發動機,帶上分別裝氧化劑和燃料的兩個大罐子,外面再包裹上一層外殼,這就是最簡單的火箭。火箭的基本飛行原理就是利用燃料泵把燃料和氧化劑同時注入發動機,燃料和氧化劑在發動機燃燒室內被點燃並向外噴出強力燃氣,火箭就利用燃氣的反作用力進行飛行。由於火箭本身帶有氧化劑,不需要從空氣中汲取氧氣,所以可以適應近乎於真空的宇宙空間飛行。在20世紀初,俄羅斯的齊奧爾科夫斯基、美國的羅伯特·戈達德以及德國的馮·布勞恩等人都是火箭研究的先驅,正是這些人的不懈努力,才為火箭的發展開闢了全新的道路,不過火箭最初的發展卻是以武器的形式出現在二戰時期的納粹德國,而德國還給這種新式武器起了一個「復仇武器」的名字。

巡航飛彈的鼻祖——V-1飛彈

早在1920年代,德國就對火箭和飛彈這類新式武器非常感興趣。因為1919年的凡爾賽條約,作為一戰的戰敗國,德國被剝奪了研製坦克、自行火炮、新式戰鬥機、轟炸機和潛艇等武器的權力,同時處處受到法國的壓制。

為此苦悶的德國人其實很早就在醞釀對凡爾賽條約的復仇計劃。1930年代,希特勒通過合法途徑攫取了德國政權,成為德國政府的「總理」,於是他開始大規模擴軍備戰。而在科學技術領域,30年代德國恰好開始了無人駕駛飛機的研製工作,到1942年英國皇家空軍開始大規模轟炸德國本土,而德國轟炸機在轟炸英國時卻要付出更多代價時,V-1飛彈被迅速提上了議事日程。

V-1型飛彈外形上和現代的巡航飛彈已經非常相似,它使用了平直型機翼,既可以保持彈體的平衡,還能提供升力。同時V-1飛彈在尾部頂端安裝了一台獨特的脈衝式噴氣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僅限於V-1型飛彈,在後世的巡航飛彈再也沒有出現過。所謂的「脈衝式發動機」,其實有點類似於我們常見的內燃機發動機。其工作分為3個步驟:首先是發動機進氣口閥門打開,空氣流入發動機燃燒室;然後進氣門關閉,燃油閥打開噴出燃料,並與空氣充分混合;最後火花塞點燃油氣混合物,產生爆燃,同時爆燃氣體經過發動機的噴氣口高速噴出,一個周期完成。V-1飛彈就使用這種循環式的脈衝噴氣方式來驅動飛彈飛行。而V-1飛彈的發動機1分鐘之內可以完成42個這樣的循環。由於其噴出的燃氣是間斷性而不是連續性,所以V-1飛彈的尾噴管會發出一種獨特的低頻噪聲,從1944年年中開始,居住在英格蘭東南部的老百姓們會越來越熟悉這種噪音。

V-1飛彈整體上看,就像是在一個炸彈上安裝了機翼和發動機,從而得到的一枚會飛的炸彈。不過這也確實符合那個年代簡陋導航技術下所研製飛彈武器的特點。為了儘可能飛得更遠,V-1飛彈的彈徑為0.82米,但是翼展卻達到了5.3米,整個彈體長度為7.9米,飛彈發射重量為2180公斤,在彈體上方後部裝有一台脈衝式發動機,可以產生300公斤左右的推力。同時V-1飛彈使用專門的滑軌進行發射,發射速度為240公里/小時。V-1飛彈的巡航速度為644公里/小時,射程在240公里左右,最大可以達到280公里。

作為早期的巡航飛彈,V-1沒有精確的制導導航系統,因此其飛行高度比較高,通常在距離地面600米(約合2000英尺)的高度飛行。作為初代巡航飛彈,實際上V-1飛彈根本沒有任何所謂的導航系統,僅有一塊高度表,其飛行路線是發射前規劃好的,同時彈頭內裝的是定時炸彈,也就是飛行到一定的時間後,炸彈即會爆炸,所以V-1飛彈的爆炸地點有很強的隨機性。而且其主翼是固定式,不具備飛行姿態調整能力,控制飛機升高或者降低的是依靠飛彈內部的高度錶帶動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來控制飛彈的飛行高度。


為了確保飛彈能夠順利爆炸,V-1飛彈安裝了三重引信,除了剛才說的定時計以外,還裝有觸髮式和延時引信。觸髮式顧名思義就是在飛彈觸地時就會引發爆炸,而延時引信則是用來保證飛彈如果沒有在規定的時間爆炸時能夠自毀。因為有三重引信的保障,所以V-1飛彈很少出現啞彈。

V-1飛彈使用的是液體燃料,曾經分別使用過汽油和酒精,外加V-1火箭同時還攜帶有2個化學罐,分別用來裝過氧化氫和高錳酸鉀作為火箭助推器使用。在發射時,抽取過氧化氫和高錳酸鉀在反應室反應,從而產生高溫高壓熱蒸汽,利用熱蒸汽的反作用力將飛彈彈射出去。但是由於過氧化氫和高錳酸鉀都具備很強的腐蝕性,所以這些助推劑必須在發射前灌注,同時發射人員要務必小心,稍有不慎就有被灼傷的危險。

二戰時期德國全部的V-1飛彈都在德國東部的諾德豪森附近,由寶馬公司負責生產,在生產完畢後再打包裝運到位於法國加萊海岸的發射陣地,並由此發射打擊英國首都倫敦以及周邊地域。V-1飛彈的出現在英國國內引起了相當大的恐慌,而這種早期飛彈由於缺乏有效的制導系統,也鬧出很多離奇的笑話。例如曾經有1枚V-1飛彈在發射後在天上兜了一個U型的圈子,折回來擊中了發射場附近的一個觀察室,而這個觀察室原本是計劃等希特勒等人前來視察V-1飛彈而準備的。除此以外,V-1飛彈還曾經誤打誤撞,命中過盟軍最高統帥艾森豪在倫敦的指揮部,以至於盟軍情報人員誤以為德軍的V-1飛彈安裝了精密導航裝置。

為了攔截這些神出鬼沒的納粹飛彈,英軍組織了大量的雷達站、高炮團以及對空監視哨,專門用來提早預警來襲的V-1飛彈,英國皇家空軍則更多的使用噴火式戰鬥機來攔截V-1飛彈,因為V-1飛彈沒有制導裝置,也不具備閃避攔擊的能力,所以英軍飛行員最喜歡的動作就是和V-1飛彈平飛,再把噴火的機翼伸到V-1飛彈的彈翼下方,然後猛的抬起,用自己飛機的機翼將V-1飛彈掀翻,這樣V-1飛彈就會失控墜毀。而且由於V-1飛彈飛行速度較慢,只有644公里/小時,和噴火式戰鬥機的最大飛行速度大致相當,因此噴火式戰鬥機用機翼掀翻V-1飛彈是當時最靠譜的「反導」戰術。根據戰史記載,英國皇家空軍一位叫JosephBerry的24歲中隊長,在整個納粹V-1飛彈進攻期間一共擊落60枚來襲飛彈。

在位於法國和荷蘭的陣地被占領之前,德國一共向英國發射了大約1萬枚V-1飛彈,但是其中大約只有3531枚成功躲開了英國的攔截和飛行故障,而這些 「順利突防」的飛彈中有2419枚命中了倫敦,大約30枚命中了開普敦和朴茨茅斯,另外甚至還有1枚飛到了曼徹斯特!根據英國方面的統計,V-1飛彈炸死英國6184人,另外還有17981人重傷。這個傷亡和V-1飛彈的發射數量相比,實在不算多大的成果,而且V-1飛彈殺傷的大多是平民,而並非軍人,所以V-1飛彈對英美盟軍的軍事力量打擊極其有限,其更大的作用在於製造恐慌,因為發射它的德軍都不知道具體能命中哪裡,可想而知當英國人聽到其巨大的噪音時會產生什麼感覺。

彈道飛彈的鼻祖——V-2飛彈

因為V-1飛彈飛行速度慢,飛行高度低,而且航線呆板,容易被攔截。很快納粹方面又拿出了第二款「復仇武器」,這就是人類第一款彈道飛彈——V-2飛彈。它的出現改變了整個世界的發展軌跡。

儘管V-2飛彈在二戰時期有應急的意味,但是其最初的研製工作早在1937年就已經開始。其實早在希特勒上台前的1932年,德國就已經開始研製的大型液體火箭,當時的德軍上尉瓦爾德·多恩伯格為此招募了後來名震天下的德國火箭之父——馮·布勞恩。在1938到1941年之間,馮·布勞恩的團隊總共開發出A1、A2、A3、A4四種型號的火箭,而最終的A4火箭就是後來正式定型的V-2飛彈。

V-2飛彈全長約14米,直徑約1.7米,發射最大質量在13噸左右,其彈道最高點距離地面約100公里,已經完全飛出了大氣層,並且V-2飛彈最大射程可達320公里。V-2飛彈的彈頭重達1噸,由於採用的是拋物線彈道飛行,所以在最後攻擊目標時,V-2飛彈的最大速度高達4.8馬赫,所以在V-2飛彈攻擊目標時,通常都是先聽到驚天動地的爆炸,隨後才是滾滾而來的飛彈尾翼的呼嘯聲。

受技術水平限制,V-2飛彈並沒有採用彈箭分離技術,整個飛彈結構為一體式,所以V-2飛彈其發動機外裝有4片巨大的彈翼,在發射後依靠這四片彈翼來調整飛行姿態,整個飛彈看起來就好像是一枚巨大的航空炸彈。而在V-2之後的飛彈普遍開始使用燃氣舵或姿態調整發動機,因此再也沒有見到攜帶巨大彈翼的大型彈道飛彈了。

V-2飛彈的結構奠定了今天化學火箭的基本結構,即飛彈發動機位於飛彈尾部,往上是氧化劑罐和燃料罐,而在火箭的頭部,則是有效載荷。V-2飛彈的有效載荷是一部陀螺導航儀和1噸重的烈性炸藥。和V-1飛彈有巨大區別的是,V-2飛彈採用乙醇(酒精)和液氧分別作為燃料和氧化劑。這是因為二戰後期,德國唯一的石油來源地——位於羅馬尼亞的普洛耶什蒂油田被蘇軍占領,嚴重缺乏石油供應的納粹不得不另想辦法,而酒精可以由植物發酵提煉而來,自然是最為理想的燃料替代品。而且由於乙醇易於揮發,所以還被客串作為V-2飛彈發動機的冷卻液,以便防止發動機因為溫度過高而被燒毀引發爆炸。

和V-1飛彈幾乎是盲射的使用方式相比,V-2飛彈由於彈體空間較大,所以安裝了陀螺儀,因此具備了一定的導航能力。陀螺儀的基本原理和我們小時候玩的陀螺類似。當陀螺在高速旋轉時,會產生向心力,從而保證陀螺在地面上高速旋轉而不會翻倒。陀螺儀的原理也是一樣的,在陀螺儀中有一個自由陀螺,在飛彈發射後,陀螺在彈頭內保持旋轉,這樣陀螺本身就有確保飛彈維持原始航向的能力,一旦飛彈偏離航向,陀螺儀就會操控空氣舵把飛彈「修正」回來,因此V-2飛彈的命中精度要明顯高於V-1飛彈,不過在二戰那會兒V-2飛彈的圓機率偏差(CEP)依然是以公里計算,所以無法打擊堅固的點狀目標,只能打擊面目標。

V-2飛彈在二戰時期讓盟軍感到最為恐懼的是,由於它在落地時是超音速飛行,因此根本聽不到任何聲響,也沒有任何預警。這一點和V-1飛彈有天壤之別。V-1飛彈的飛行速度只有644公里/小時左右,而且其發動機還會發出獨特的低頻聲波,這樣英國的防空部隊和雷達系統都可以有效探測到V-1飛彈來襲,從而對其進行有效防禦。但是V-2飛彈不同,這種飛彈是走拋物線彈道,其最大飛行高度距離地面100公里,甚至連當時英軍裝備的雷達系統也無法有效探測到V-2飛彈,只有在其命中地面發生爆炸後,大家才知道:V-2飛彈來了。甚至不止是當年,即使在今天,防禦彈道飛彈依然是軍事科學技術中的難點和重點。

由於無法有效攔截V-2飛彈,盟軍只能使用大規模轟炸的辦法直接空襲德國位於佩內明德的飛彈生產工廠和發射場,英軍甚至使用重達7噸的「高腳杯」炸彈把德國人修建的鋼筋混凝土飛彈發射台炸得稀爛。不過一直到同盟國軍隊攻占佩內明德之前,德國一直持續對英國發動V-2飛彈襲擊。在整個二戰期間德國一共發射了3745枚V-2飛彈,其中1115枚攻擊英國本土,2050枚轟炸了比利時安特衛普、布魯塞爾、列日等重鎮,另外還有582枚用於各種試驗、改進和訓練。襲擊英國的1115枚V-2飛彈一共炸死2724人,炸傷6476人,總體來說,V-2飛彈的作戰效能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水平。

戰後發展

在二戰後,美蘇兩強都分別獲取了部分德國V系列飛彈的技術資料甚至是實物。因此雙方也都在德國飛彈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測試發展。如今美國和俄羅斯依然是全球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特別是兩國的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可以說是世界頂尖水平。

目前美國著名的戰斧巡航飛彈,俄羅斯的KH-101巡航飛彈都可以看作是德國V-1飛彈的子孫。和簡陋的前輩相比,無論是戰斧還是KH-101其射程都超過2500公里,並且同時使用GPS(俄羅斯使用「格洛納斯/北斗」系統),而且其命中精度都在10米以內,特別是在2015年俄軍高調介入敘利亞內戰時,遠程發射的KH-101型巡航飛彈全部準確命中目標,充分體現了現代巡航飛彈的巨大威力。

彈道飛彈就更是「枝繁葉茂」了。例如美軍裝備的民兵III型、三叉戟II-D5型彈道飛彈,以及俄軍的白楊M、布拉瓦、薩爾瑪特等重型彈道飛彈,其中特別是薩爾瑪特戰略飛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洲際戰略飛彈,其起飛重量高達200噸,有效載荷能力超過9噸,可以攜帶10枚7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最大射程可達16000公里,幾乎可以實現全球覆蓋。

從二戰時期最初的V-1、V-2型飛彈發展到今天,巡航飛彈和彈道飛彈已經形成了兩個巨大的家族,並且各自擁有著眾多的成員。作為人類目前威力最強的武器,這兩大飛彈家族還將會不斷地發展下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