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將導致全球糧食緊張,趕緊囤3個月米?別!我國糧食可自給

上觀新聞 發佈 2020-03-31T03:40:41+00:00

據稱,隨著海外疫情的爆發,全球多個糧食出口國已叫停出口,這將可能導致市場上糧食供應緊張,號召囤米正是為了提前應對。

3月30日起,多個微信群中都看到有人在號召群友「空下來去超市買點米,囤三個月的量」。一問原因,原來傳聞疫情將可能引發全球的糧食危機。據稱,隨著海外疫情的爆發,全球多個糧食出口國已叫停出口,這將可能導致市場上糧食供應緊張,號召囤米正是為了提前應對。

疫情會導致上海糧食供應緊張嗎?市民有沒有必要囤米應對?

△傳言截圖。

我國糧食基本自給,上海糧油儲備充裕

全球多個糧食出口國叫停出口不假,但這並不會影響到國內的糧食市場。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高級經濟師王遼衛28日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明確表示,我國實現了「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糧食供求總體寬鬆,完全能滿足人民群眾日常消費需求,也能夠有效應對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考驗。

據稱,2016年我國實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大米進口數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進口255萬噸,同比下降53萬噸,進口大米占我國大米消費約1%,主要用於品種餘缺調劑,如泰國香米,即使大米不進口也不會影響國內市場供給。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博士普蓂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我國有完備的國家儲備體系,是世界上擁有儲備糧食最多、調控能力突出、糧食保管水平居世界前列的國家。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主要省份新聞發布會上有提及糧食庫存情況,大多數省份糧食庫存處於歷史高位。從這個角度看,國內糧食保供穩價完全有基礎、有條件。疫情期間糧油價格維持高度穩定,也提供了佐證。國外糧食出口禁令對我國糧食供應和價格影響不大。從過去2008年糧食危機、2010年全球糧食價格上漲的經驗上來看,我國國內糧食供應和價格沒有受到太大影響。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我國糧食生產基礎紮實,庫存充裕,主糧對外依存度低,完全有能力應對國際糧食市場的風險。

另據澎湃新聞報導,3月30日,上海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也表示,目前上海糧油儲備非常充裕,不管是原糧還是成品糧油都儲備到位,市面上沒有出現搶糧的情況。「不管是原糧還是成品糧油,我們都按照國家的要求儲備到位,市民不用擔心。」另外,全市各糧油加工、倉儲和物流配送等企業也都復工復產,全面保障糧油市場供應需求。

此外,記者也搜索了多個在線購物軟體,發現大米銷量和價格均無明顯波動。

聯合國原話是「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

疫情會引發糧食危機嗎?記者查閱了相關新聞,發現這一說法來自於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不過,聯合國的原話是有「定語」的,是「可能影響一些國家和地區糧食安全」,原因在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勞動力短缺和供應鏈中斷」。

據新華社報導,聯合國糧農組織預計,糟糕情況預計將在4月和5月出現。判斷的依據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已經發現糧食在多方面遭遇多重挑戰,例如糧食運輸和家畜養殖等。但截至當前,食品供應依然充足,糧食產業所受衝擊頗小。不過,高附加值農產品漲價的幾率更大,例如肉類等易腐爛食品;主要糧食現在供應充足。

新華社的報導中還提及,美國惠譽諮詢公司認為,在發達市場,穀物種植通常在人口密度低的大型農場,比較不易受疫情影響;鑒於關鍵產區氣候條件良好,2020年至2021年莊稼收成前景樂觀,糧食相對充足。但勞動密集型行業,例如棕櫚油等種植業和鮮肉處理等加工業的人員感染風險較高,因而需要臨時封閉措施。如馬來西亞最大棕櫚油產地沙巴已命令關停3個區域的棕櫚園,原因是一些員工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不過,惠譽諮詢公司擔心,儘管某些種類的糧食供應充足,但可能出現過度囤積或限制交易現象,從而抬升糧食危機風險。

綜上所述,就全球範圍來說,糧食危機的確可能會出現;但一來僅限於一些國家,二來影響更多的可能是高附加值農產品,主要糧食供應是充足的。那麼,為什麼要去囤米呢?

事實上,本輪疫情以來,囤米應對的聲音就沒有中斷過。加上前陣子蝗災的新聞,更觸動了不少人「手裡有糧、心中不慌」的心理。在此,上海闢謠平台提醒市民們完全沒有必要去買米囤米。上海五六月份開始進入夏令時節,潮濕的天氣更容易讓米久放生蟲,若囤米過多吃不完,導致生蟲浪費,豈不太不應該了。

欄目主編:毛錦偉 文字編輯:毛錦偉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雍凱

來源:毛錦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