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應台的《目送》: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還能回來

榮振環微書評 發佈 2020-03-31T03:46:48+00:00

6、媽媽是個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龍應台在書中有段文字:在回台灣的路上,母親在深夜的火車上又再一次的說要回家,可是這一次做兒女的都知道,母親想回的家,不是一個明確地址,也不是一個郵差可以找到的地方,而是一段時間,母親想回到那段時間裡,在那裡,母親還是個貌美的女孩,也許還在羞答答的想著

讀龍應台《目送》,我感受到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但我同時也給出智慧的態度。

唯有把愛灑當下,才能不愧有生年。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當看到龍應台這段文字之後,有心裡有種莫名的辛酸。

我想起了我遠在天堂的父親。

勾起了我對父親背影的回憶。

此刻,我似乎也感受到對時間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這句話的含義。

龍應台的這本書是由七十四篇散文組成,但是卻沒有矯揉造作的組裝風格,相反卻成就了一本極具親情、感人至深的文集。

她在書中用細膩的文筆描述了父親的逝世、母親的蒼老、兒子的離開、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共行、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等等話題。

每一篇文章都牽動人心,觸動靈魂。

所以,我今天不想用邏輯和結構來歸納本書,咱就說說哪些觸動我靈魂的文字吧。

1、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龍應台說到自己喜歡走路。她提到,兩個人一起走時,一半的心在那人身上,只有一半的心在看風景。要真正地注視,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

龍應台說:「有一種寂寞,身邊添一個可談的人,一條知心的狗,或許就可以消減。有一種寂寞,茫茫天地之間「余舟一芥」的無邊無際無著落,或許只能各自孤獨面對,素顏修行吧。」

所以,榮老師的體會是,一個人的修行,一個人走的路,能夠讓你更加清醒。

2、莫讓家變得寂寞

我曾經和朋友有過一次對話,我說我身邊的朋友大多數都是家庭和睦的,尤其是夫妻雙方鮮有分道揚鑣的。

我朋友就和我講了她身邊一個女孩,一直處於結婚和離婚的進程之中。並讓我給那個女孩介紹對象,我介紹了一個朋友給她,後來朋友給我的反饋是,她喜歡冷戰,他不想被控制。

我當時還不太明白。後來看了龍應台這段文字我似乎懂了。

「家,一不小心就變成了一個沒有溫暖、只有壓迫的地方那個。外面的世界固然荒涼,但是家卻可以更寒冷。一個人固然寂寞,兩個人孤燈下無言相對卻可以更寂寞。很多人在散了之後就開始終身流浪。」

幸運的是,我從來未曾遭遇冷戰,我和我老婆都是有啥說啥,相互體諒,陽光下溝通的人。

所以,家是我認為最為舒適的地方。

這裡,我也要奉勸喜歡冷戰的夫妻雙方,冷戰還不如一場暴風雨般的爭吵,然後來一個理智的相互認錯和擁抱。這會找回家的溫度。

3、不要對生活太用力

「一件事情的畢業,永遠是另一件事情的開啟。」人生就是如此,你以為已經從一個漩渦逃離,其實另外一個漩渦就在你的腳下。用力蹬一腳,就進去了。所以,不需要對生活太用力,心會帶著我們去該去的地方。

榮老師感悟:隨心所欲,順其自然,找到心指引我們前行的方向。

4、幸福在心中,就在一念之間

先生游南鎮,一友指岩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榮老師認為,這段話是關於心無外物。所有理解,關鍵在於心念。

所以,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人兒依舊。

幸福就是,早上揮手說「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常常地回來了,書包丟在同一個角落,臭球鞋塞在同一張椅下。

現在想起來,這種幸福,對於很多疫情期間失去至親的人,都是難以挽回的奢侈。

幸福就是當下轉變觀念,你就會享受下一秒的幸福。

5、別以為愛情的最高境界是親情

我經常聽到一些貌似過來人,懂愛情的人講,相愛時間長了,戀情就會轉化為親情,戀人就會成為親人。

我至始至終不認可這句話。

我認為愛情就是愛情,沒必要最後變成親情。

就如同龍應台這句話:「曾經相信過愛情,後來知道,原來愛情必須轉化為親情才可能持久,但是轉化為親情的愛情,猶如化入杯水的冰塊——它還是那玲瓏剔透的冰塊嗎?」

只不過,下邊這句話還並不太認同。

「曾經相信過海枯石爛作為永恆不滅的表征,後來知道,原來海其實很容易枯,石,原來很容易爛。雨水,很可能不再來,滄海,不會再成桑田。原來,自己腳下所踩的地球,很容易被毀滅。海枯石爛的永恆,原來不存在。」

我情願相信存在海枯石爛的永恆是存在的。


6、媽媽是個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龍應台在書中有段文字:在回台灣的路上,母親在深夜的火車上又再一次的說要回家,可是這一次做兒女的都知道,母親想回的家,不是一個明確地址,也不是一個郵差可以找到的地方,而是一段時間,母親想回到那段時間裡,在那裡,母親還是個貌美的女孩,也許還在羞答答的想著自己的夢中情人;也許是在某個新年,母親還在為團圓飯而忙東忙西,而外面,自己的子女還是想豆丁那麼大,吵著嚷著要發鞭炮,要吃餃子。

「媽媽是個搭了『時光機器』來到這裡但是再也找不到回程車的旅人」。

記住這句話吧,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我們,我們可以做的是,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著我們漸行漸遠。

既然父母找不好回程車,我們更要攜手下一程的幸福。

人生就是一個又一個瞬間:唯有把愛灑當下,才能不愧有生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