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數據分析師有哪些特質(一)?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佈 2020-03-31T06:05:41+00:00

績效、年終獎、晉升、調薪都擠到到這一兩個月,每到這個時候,脈脈上的輿論也變得活躍,吐槽的,炫耀的,裝x的什麼聲音都有。

優秀的數據分析師對業務具有深刻地洞察,從而從更高更廣闊的視角定義要解決的問題。這是優秀數據分析師的第一個特質。

一年一度的網際網路晉升季又到了!每天的春季都是網際網路的多變之時。績效、年終獎、晉升、調薪都擠到到這一兩個月,每到這個時候,脈脈上的輿論也變得活躍,吐槽的,炫耀的,裝x的什麼聲音都有。畢竟辛苦勞作一年,員工們看重的也就是這幾件事情了,爆出各種嘰嘰喳喳的聲音也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我司而言,今年的春季對所有人都是一個milestone,因為我司首次公測晉升啦。我是一直鼓吹儘快建立晉升制度的, 這倒不是我勢利老想著升職加薪,而是我從心底里認為,晉升制度的設置對員工的成長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有晉升,就必須有晉升標準,這個標準可是很有講究和學問的,它對員工的成長方向有著直接的引導作用,尤其對於初入職場的新人無異於是個指明燈。就像我們打遊戲升級, 裡面每升一級都有詳細的標準,而我們平時的遊戲操作自然而然也會向這些標準靠攏,成長和升級自然更快。

所以一套科學的晉升標準,不僅給員工明確的指導,讓員工少走彎路,而且對於其leader也能更好地評估、幫助下屬的成長。否則大家就是根據各自的理解,自由成長,難免很多人長成一顆歪脖子樹。

由於我司是首次嘗試晉升,對於數據分析師的晉升標準自然是還有很大優化空間的(我挺著大肚子當了四場juninor同學的評委,看了晉升標準後對HRBP提了一通建議) 。和HRBP吐槽完標準後,我覺得還不過癮,就打算在自己的公號里講講自己的看法,以示我對儘快完善這套晉升標準的期待和重視。

既然是數據分析師的晉升標準,自然要問的是,數據分析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項?

我們應該先有個framework,然後才好一一展開。對於這個framework,我其實很久之前就開始思考了,但是想來想去,發現百度的數據分析師晉升framework是最好的,如下圖:

為什麼是這四個能力項,我打算寫四篇文章一一討論,這期的文章我們就先講為什麼有」業務洞察」。

大家回顧下自己做的分析專題,通常會分為以下步驟(示意引用書籍《如何用數據解決實際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數據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要明確目的或者定義好要解決什麼問題。如果這一步都沒有搞清楚,後面的無論做的再fancy,都是白做,對真正想解決的問題沒有絲毫幫助。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比努力更重要的是方向啊!

重點來了,如何能夠準確地定義好要解決的問題呢?

具體如下圖所示,這就需要對業務有深刻的洞察。想要對業務有深刻的理解,只有兩個殺手鐧:一個是多問(加強對業務的了解),一個是思考(留意「問題之外的問題」,試著從高出自己一兩個級別的水平進行思考)。

問有兩問:

  • 第一問就是平時就要和業務多接觸,多聊天,問業務人員他們最近的項目,了解下項目的背景、進展和他們的看法。
  • 第二問就是當分析需求來的時候,要問下為什麼要做這個分析,想解決什麼問題。

尤其是第二問,特別重要,因為很多時候,需求方(無論是老闆還是產品經理)的需求都是在他們自己的假設下提出來的需求,有可能是片面的甚至不合理的。我在成甲《好好學習》書中看到的一個例子非常形象。這個例子是成甲為一個景區提供諮詢服務。我們來看下面的對話。

景區:「成老師,我們想新開發的景區二期項目,已經找了好幾個團隊做了策劃,但我們對選哪個策略方案,一直沒有拿定主意。您覺得哪個團隊的方案好?」

成甲:「能先問下,您為什麼要開發二期項目?」

景區:「因為我們一期項目雖然遊客不少,但是並沒有賺到錢。我們期望通過二期建設的項目來增加景區的收入。」

成甲:「我看了你們的收入數據,現有的景區有著非常好的客流量,只是目前僅僅依託門票經濟,客單價比較低。為什麼不想辦法提高客單價呢? 比如增加娛樂或者餐飲消費,這樣投資更少、更穩妥。」

很明顯,景區的問題實際上並不是判斷「做哪個方案更好」,而是「怎樣提升景區贏利能力」。開發二期是景區自己判斷出的一個解決方法,但很有可能不是最優解。成甲提供的思路給了景區很大啟發,他們一致同意先嘗試提高客單價,視情況再決定是否需要開發二期。

看了這個案例,大家再回顧自己的分析項目,是不是覺得自己也在類似情景栽過?

需求方經常急沖沖跑來說,我要看最近一年xx數據的變化趨勢。當你辛苦跑出來了,需求方發現數據和自己想的不一樣,又進一步提出其他的數據需求。這種反覆的工作不僅讓你煩躁,還在解決問題的道路上走了彎路。正確的做法是問清楚需求方提這個需求的背景,了解他想分析的問題,然後運用分析師專業的分析問題思路,拆解定位原因,全套地幫助需求方解決問題。

任何一個領域中的頂尖人才都不會僅僅停留在做的具體事情上,而會思考做這些事情背後的原因。在這裡,再分享下成甲總結的看透問題本質的利器-黃金思維圈。

具體如下面圖所示:最外的what就是我們日常工作中接到的指令,比如跑個數據,做個效果評估;第二層的how通常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做好這些工作;第三層是why,也就是我們為什麼做這樣的事情。從why入手進行思考和表達,聽起來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情。

然而我們都知道,說起來是一碼事,做起來又是另一碼事。我們大多數人在開始思考問題的時候,根本不是從why出發,而是從具體的what出發。只有從why上出發,才能激發更多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就是how(正如上述講的景區案例)。

另外一個提高業務洞察的方法是多思考。這裡的思考不僅僅是思考如何去解決定義的問題A。更重要的是在對要解決的問題A時,不只看問題A本身,而是試著從高出自己一兩個級別的水平進行思考,即留意「問題之外的問題」,例如問題B或者C。很多時候我們從更高級別思考的時候,會把原來定義要解決的問題A重新定義。

舉個例子,市面上很多app都有邀請拉新的活動,即給老用戶一定獎勵,讓其邀請新用戶,比如說趣頭條。假設小明是趣頭條的數據分析師,現在負責邀請拉新產品經理來給小明提需求,對話如下:

產品經理:「小明,我想看下最近邀請碼的填寫成功率是否有變化。能幫忙跑個數嗎?」

小明:「我們為什麼要看這個數據,是最近業務有調整嗎?」(comment:小明按照我們之前提到的多問的方法,沒有馬上去做,而是先問背景。)

產品經理:「不是。我們發現最近通過邀請來的新用戶在降低,想確認下是不是因為邀請碼填寫成功率降低,邀請者沒拿到相應獎勵,體驗不好降低了他們邀請積極性導致的。」

小明:「奧!那你想解決的問題是先定位邀請拉新人數降低的原因,再採取對應措施提升這個指標吧?」(comment:小明重新定義了問題)

產品經理:「對!Exactly」

小明:「當下業務的總目標應該是總拉新人數吧。邀請拉新只是渠道中的一種。我剛看了下數據,最近的總拉新人數是上漲的,但是邀請拉新人數確實在下降,是個有意思的現象。」(comment:小明從更高的角度來理解目標和業務)

產品經理:「我只關注邀請拉新數據了,沒有去看總拉新數據。這確實是個有意思的現象,或許它們之前有些關聯。」

小明:「恩,對的,新增渠道之間會相互影響。我覺得我們現在問題是,為什麼在總拉新人數上漲的時候,邀請拉新反而是下降的?」(comment:小明從更高的角度重新定義了問題)

看完上面的對話,是不是很有啟發?從更高或者更廣闊的視角定義問題,會防止我們漏掉真正的原因,所做的分析才能對業務更有指導意義!

最後總結下,優秀的數據分析師對業務具有深刻地洞察,從而從更高更廣闊的視角定義要解決的問題。這是優秀數據分析師的第一個特質。既然定義了問題,那就要定位產生問題的原因,下一篇文章我們就著重分享原因定位的方法論!

作者:阿嬌;公眾號:後廠村AJ

本文由 @阿嬌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