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世界觀·認識論·方法論

觀象思維 發佈 2020-04-01T11:45:39+00:00

自序《黃帝內經》在我們一般人的認識當中,應該是一本討論如何治療疾病的一部書,尤其是受過現教育的洗禮之後,總會覺得經書討論的概念過於玄幻,無法用現今的思維方式予以理解而達到融會貫通。

自序

《黃帝內經》在我們一般人的認識當中,應該是一本討論如何治療疾病的一部書,尤其是受過現教育的洗禮之後,總會覺得經書討論的概念過於玄幻,無法用現今的思維方式予以理解而達到融會貫通。

那麼問題或許是由於我們以腦海中已經固化了的漢字概念來理解的緣故,所以只有打破「只認漢字而不識漢字」的尷尬局面,才可重獲新知,並最終領悟其中的道·理

可能有的人會說漢字會有什麼道理可說的啊,只不過是通過象其形的嘛。那我們就通考察漢字的源頭,來領會「小字大義」的奧妙。


《說文》的解釋 : 從高下至地也。從一,一猶地也。象形。不,上去;而至,下來也。

那麼從至字的由來可知,這是倉頡(黃帝的史官)看著一隻小鳥從高處迅速落下地面的這幅圖景,而 象其形,並且是不再高飛而創造出了至字,可見「至」字還包涵了人內心的情感因素,不僅僅是取其形而已,而是通過心靈感悟而成,這種思維方式不單是理性的思考,憑空產生的,更是充滿著物我交感的靈心慧性。

這是鳥兒飛落地面而讓倉頡感悟思考而成至字,那麼如果鳥兒沖向於天空那會是什麼字呢?如下:

《說文》的解釋: 鳥飛上翔不下來也。從一,一猶天也。象形。

那麼從不字的由來可知,也是跟至字的創造有一曲同工之妙。


由以上兩個例子可知,參悟經典須從文字學入手,起碼應該知道漢字的「形音義」是三位一體的,它的發明基礎是在聖人們達到一定的境界,究竟宇宙之間的真理,從腦海之中呈現的智慧符號,也就是說漢字是承載著真理的

那麼《黃帝內經》經文之中的文字也必然遵循這上述規律,因而《黃帝內經》的方法不能僅僅是滿足對文字上面句意的理解,而是應該深深地領悟文字背後所蘊含的道理,最終進入聖人 「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