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陽之旅行:賞的不只是美景,還有心情

瞰阜陽 發佈 2020-04-01T18:13:06+00:00

據市旅遊局統計,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期間,阜陽全市共接待遊客192.73萬人次,同比增長17.3%,實現旅遊...

摘要: 如今,旅遊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阜陽人外出旅遊和外地人到阜陽來旅遊的逐年增加。據市旅遊局統計,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期間,阜陽全市共接待遊客192.73萬人次,同比增長17.3%,實現旅遊 ...

如今,旅遊已經成為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阜陽人外出旅遊和外地人到阜陽來旅遊的逐年增加。據市旅遊局統計,就在剛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期間,阜陽全市共接待遊客192.73萬人次,同比增長17.3%,實現旅遊收入3.16億元,同比增長19.7%。這在40年前是不可想像的。

80年代:旅遊就是出差順便轉轉

翻開一本老影集,餘明道找到一張年輕時候的旅遊照,照片中的他穿著藍布褲子、格子襯衣、手提黑色公文包,筆直地站在鏡頭中間,身後的建築上寫著大大的三個字「北京站」。這是典型的上世紀80年代旅遊紀念照。「現在看來站姿太拘謹、表情太嚴肅,但那時基本都是這樣。」餘明道笑說。

今年53歲的餘明道曾在阜城某企業採購崗位上工作,經常要去外地出差,對他來說所謂的旅遊也就是出差時順便轉轉,在火車站門前留個影。「那時候,出差的火車票、吃飯、住招待所都是公費,也沒有旅遊購物這一說,出差回來帶點當地的特產就是很好的了。」餘明道說。

90年代:旅遊就是在周邊公園逛逛張彩雲是80後,上世紀90年代正值童年,在她的記憶里,旅遊就是周末父母帶著她在周邊的公園逛逛。張彩雲的父母是事業單位的雙職工,1995年國家調整假期制度,單休日變為雙休日,上班族閒暇時間由此增多。「那時公園並不多,文峰公園、青潁公園是常去的地方。」張彩雲回憶說。

因為姥姥家在淮南,對張彩雲來說,童年的旅遊還有一項就是去姥姥家。兩個多小時的火車之旅也足夠讓張彩雲期待的。「當然到姥姥家,還是繼續逛淮南的公園和小景區,那也是跟小夥伴們津津樂道的旅行呢!」張彩雲說。

2000年後:旅遊就是跟著導遊溜溜隨著經濟的發展,國慶、五一黃金周的確立,2000年後旅遊的主要方式就是跟團。常海霞是阜城某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2003年她和朋友第一次在旅行社報了一個去江西的團,感受到跟團旅遊的便捷。「吃住玩都有導遊安排好,退休後我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出門旅遊。」常海霞說。

常海霞是個資深的跟團游愛好者,兩大本厚厚的相冊記錄了她這些年跟團游的足跡,國內的大小城市基本上跑完了,近幾年開始涉足東南亞國家。「雖然跟團游有些走馬觀花,但我還是喜歡這種出門不用自己操心的感覺。」常海霞說。

2010年以來: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

近年來,旅遊已成為幸福生活的剛需。旅遊方式從單純的景點觀光,向休閒娛樂、深度體驗、戶外探險等個性化、多樣化的方式不斷轉變。市民李洪明就是一個資深的戶外深度遊行家。今年9月李洪民第二次來到甘肅最美邊界線蘇干湖,並在微信朋友圈留下了這樣的文字:「這裡是一片荒原上的湖泊,如天空之境般的存在,卻鮮有人游。」

近兩年,李洪名熱衷於探索未被開發的地域,並組織一支戶外旅遊團隊,用勇氣和腳步丈量著個性旅行路上的風景。用李洪明的話說,沒點耐心和運氣,很多景色你連知道的權利都沒有。於是,依著性子,李洪明對「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這件事上了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