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痤瘡總是治不好 看皮膚科主任怎麼說

紅網 發佈 2020-04-01T21:00:29+00:00

長沙中科皮膚病主任陳洪表示,痤瘡的發病機理非常複雜,目前現代醫學認為痤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目前公認的參與痤瘡發病的因素包括,毛囊口的角化過度、皮脂腺分泌皮脂增加、細菌在毛囊內定植、由微生物抗原和細胞信號誘導的炎症和免疫反應。病程呈慢性經過,易反覆發作 ,青春

長沙中科皮膚病主任陳洪在為患者進行科普。

紅網時刻4月1日訊(通訊員 李曉蓋)痤瘡,就是我們俗稱的「痘痘」,是一種最常見的發生於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損容性皮膚病。各年齡段人群均可患病,但以青少年發病率為高。

中醫稱之為酒刺、肺風粉刺,是一種毛囊皮脂腺的感染性炎症。近年來痤瘡的流行性調查發現,12-24歲的青少年發病率達85%,而25-34歲的青年發病率達8%,痤瘡的發病率明顯增加。痤瘡給人們的生活,甚至心理都帶來了很多不良影響。

痤瘡是怎麼引起的呢?

長沙中科皮膚病主任陳洪表示,痤瘡的發病機理非常複雜,目前現代醫學認為痤瘡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所致的毛囊皮脂腺疾病,目前公認的參與痤瘡發病的因素包括,毛囊口的角化過度、皮脂腺分泌皮脂增加、細菌( 主要是痤瘡丙酸桿菌) 在毛囊內定植、由微生物抗原和細胞信號誘導的炎症和免疫反應。另外,還與遺傳及心理等因素有關。

一般臨床上最常見的是尋常型痤瘡

其主要表現在頭面部、上胸背部,主要表現為炎性丘疹、皮脂溢出增多和粉刺,也可出現膿皰、囊腫、結節,常有多種皮損並存。

粉刺是毛囊過度角化形成的皮損,包括黑頭粉刺和白頭粉刺兩種類型。病程呈慢性經過,易反覆發作 ,青春期後逐漸緩解自愈。但多數患者無自覺症狀,不痛不癢。

痤瘡的分級

痤瘡分級是痤瘡治療及療效評價的重要依據。

根據痤瘡皮損性質及嚴重程度可將痤瘡分為1- 4級:

1級(輕度):散發至多發的黑色粉刺,可伴散在分布的炎性丘疹;

2級(中度):Ⅰ度+炎性皮損數目增加,出現淺在性膿皰,但局限於顏面部;

3級(中度):Ⅱ度+深在性膿皰,分布於顏面、頸部和胸背部;

4級(重度):Ⅲ度+(除有粉刺、炎性丘疹及膿皰外還有)結節、囊腫或瘢痕形成。發生於上半身。

生活中,長痘的人其實特別多。而長痘最煩人的就是,長了又消,消了又長,醫生也看了,藥也吃了,但痘痘就是不消停!反反覆復,就是好不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痘痘,也就是痤瘡,為什麼會反覆長?最根本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引發痤瘡的本質因素還沒有得到解決。痤瘡是多因素的皮膚疾病,無論觸碰到哪個因素都有可能導致痤瘡的再次發生。真興健康家庭醫生今天為大家細數幾個長痤瘡的根本原因,長痘痘的朋友們可以看看自己最有可能是哪種,從而對症下藥護理好自己的皮膚!

首先,總的來說,痤瘡產生的因素有三個,皮脂分泌過多;毛囊導管堵塞;細菌感染和炎症反應等因素。這三個因素分別或共同作用都會引發痤瘡生成。那麼又是什麼會誘發以上三個因素?

內分泌問題

雄性激素~睪酮分泌旺盛在痤瘡發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青春期前,痤瘡很少發病也說明了雄性激素的重要性。

睪酮會刺激皮脂腺分泌增多,由於皮脂腺的發育和分泌功能直接受雄激素的支配,睪酮在皮膚中經5ɚ還原酶的作用轉變為組織細胞活性更強的雙氫睪酮,它能促進皮膚細胞內核蛋白的合成,並提供合成皮脂腺所需能量的糖酵解通道,刺激皮脂腺的細胞周轉及脂類的合成,引起皮脂分泌增多。

毛囊導管角化異常

毛囊皮脂腺導管角化過度,因此導管口徑變小,當毛囊壁脫落的上皮細胞與皮脂混合則栓塞在毛囊口,從而形成粉刺。

微生物感染

以痤瘡丙酸桿菌(PA)為主,其次為卵圓形糠皮孢子菌及白色葡萄球菌。PA通過激活補體系統產生C5a或低級肽引起引起白細胞趨化,吞噬破壞PA產生脂酶,分解甘油三酯產生較多的游離脂肪酸,其刺激毛囊及周圍組織發生非特異性炎症反應。當粉刺壁的極微崩潰及游離脂肪酸進入附近真皮後,加之細菌感染引起炎症,就會 丘疹、膿皰、結節和膿腫。

免疫因素

比如痤瘡患者的體液免疫中血清IgG水平增高,IgG可激活補體經典途徑,有介導溶菌的作用,參與細胞免疫並加重痤瘡的炎症反應。此外,慢性食物過敏與痤瘡也有密切關係。但因症狀出現的時間較慢且不具特異性,故較不易自行察覺臨床判斷需排查90餘種過敏源。

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包括飲食如脂肪、糖類、可可等可改變表面脂類成分或增加皮脂的產生,情緒緊張及某些化學因子,如礦物油、碘、氯、溴以及某些藥物如異煙肼、皮脂類固醇等的使用都可以引起痤瘡。

痤瘡是一種多因素引發的皮膚疾病,與人的年齡階段、飲食習慣、生活作息、精神壓力等密切相關,所以痤瘡特別容易此伏彼起,反覆生長。陳洪提醒,根據皮膚具體問題,通過專業醫美方式及多種身體調理方法解決痘痘肌膚、敏感肌膚等等皮膚問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