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太極拳的「急應緩隨」

太極那些事 發佈 2020-04-01T21:03:28+00:00

世上學練任何一種技能都要求踏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一招一式,由慢到快,由淺入深,決不可粗枝大葉,不求甚解,囫圇吞棗,馬虎從事。

循序漸進原則

俗語曰:欲速則不達,慢工出好活。世上學練任何一種技能都要求踏實認真,一步一個腳印,一招一式,由慢到快,由淺入深,決不可粗枝大葉,不求甚解,囫圇吞棗,馬虎從事。太極拳的風格特點,拳理體道決定了學練者要對各種手型、步型,虛實轉換,上下運行等基本要領悉心體會,反覆揣摩,深刻理解。可見,快速學練是不成的,只能從緩慢開始,認真盤架子,待招熟後適當快練。

在鍛鍊時,由始至終應該順從自然慢慢地運行,不宜於快,但也不宜過慢,形成前後不清或上下不接現象。只有在緩慢運行中才能思想集中,全神貫注,精心去思考、揣摩運行規律,內勁轉換,腰背圓活等。當姿勢趨於正確、定型,運行納入規律後,是可以適當變快的。在快的運動中,大小轉關必須認真,不可一帶而過,形成錯亂無章。

快而後再慢下來,就這樣慢慢快快,快快慢慢,快慢相間地進行鍛鍊,但必須做到快而不亂,慢而不散。總而言之,學練時,應持以「此在平居,去其欲速之心」。

前輩說:「急求速效,忽略而成,未經一載,拳、劍、刀、槍皆已學會,雖能依樣畫葫蘆,而實際未得此中三味,一經考究其方向動作。上下內外,皆未合度,如欲改正,則式式皆須修改,且朝經改正,而夕已忘卻。故常聞人曰:「習拳容易改拳難。」此語之來,皆由速成而致此。如此輩者,以誤傳誤,必致自誤誤人,最為技術前途憂者也。

可見,習練太極拳要遵循循序漸進原則,慢慢練拳,細心模仿;式式深體會,招招有內容。不怕重複,持之以恆,快慢相間,深受其益。若無其事,原來是最狠的報復。

修身養性原則

由於太極拳應用了道家的吐納導引術,講究意念引導動作,氣沉丹田,以氣運身的鍛鍊方法,也結合古代陰陽學說和中醫經絡學說,依託適應人體生理的動作,結合五行八卦的哲學思想,動靜虛實,剛柔內外,辯證依存。因此,對祛病健身、修養品行、延年益壽具有特殊的功效。

太極拳外型鬆軟慢,內勁輕靈活,發力急快猛,制敵穩准狠,松而不懈,緊而不僵,內固精神,外示安逸;練起來松空通,立身中正,氣遍全身。

要練功,在盤拳時必須要慢,短時間當然練不出效果來。盤架子要緩慢運行,用意不用力,時間一長,渾身氣感明顯,手掌麻熱脹,全身氣鼓盪,采挒內勁功夫倍增。同時也使我心境開闊,性情愉悅。《太極拳十要》中說:「練架子愈慢愈好,慢則呼吸深長,氣沉丹田,自無血脈僨張之弊,學者細心體會,庶可得其意焉。」功夫在無斷續無稜角的慢中產生了,身心健康也在這種緩慢而重複的運動中得到了。這種年輕而健康的體魄就是太極拳給的。

當然,也不是一味地慢練。慢練有慢練的好處,快練有快練的樂趣。在慢練的過程中,有時情不自禁地發力,也是很愜意的。

總之,快是慢里練的,硬是軟里練的;慢到浮雲晤動,快到打閃穿針。快慢是相輔相成的。太極拳的修身養性原則決定了「急應緩隨」的拳論。

慢練快用原則

太極拳的以意行氣、圓弧纏絲、周身相隨、剛柔相濟、快慢相間、蓄髮並用、彈抖爆發的自衛技擊技術是廣大武術愛好者歡迎的重要原因。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慢練的目的全在於快用,剛猛彈抖的爆發勁必須在長期纏繞綿綿的輕柔慢練基礎上才能獲得。慢才能柔,快才能剛。有柔不可無剛,無剛則催敏不捷;有剛不可無柔,無柔則失去輕靈圓活,有剛有柔,剛柔相濟,陰陽開合,變化無間就是太極。

慢練是基礎,是蓄勢,快用才是效果。慢練是為快用。形如搏兔之鶻,「神如捕鼠之貓,靜如山嶽,動如江河,蓄勁如開弓,發勁如放箭」就是說得這個道理。

太極拳需要慢練才能得到真諦。掌握一種套路,精雕細刻,堅持不懈。慢練是養生頤性的靈丹妙藥,是增長技擊功夫的最佳途徑。

慢練是養,快練是發,慢練像十年寒窗,快練似金榜題名。以慢練為主,以快練為輔,相輔相成,碩果定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