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怎麼純粹由一個節氣變成祭拜先人節日的?

徒步上路的人文地理 發佈 2020-04-01T22:54:13+00:00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因"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所以叫作清明。現在一提起清明,就意為祭祖,掃墓,上墳,清明成了祭奠先人的節日,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因"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所以叫作清明。

清明,一般是在每年陽曆的4月4日—6日間的一天。現在一提起清明,就意為祭祖,掃墓,上墳,清明成了祭奠先人的節日,是中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但清明本來只是個節氣,與古代的農業生產活動密切相關。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量增多,正是春耕忙碌的季節。所以民間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的諺語。

清明期間,陽光明媚,草木泛綠,人們走出家門,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景色,古代叫踏青,所以清明節有時也叫"踏青節"。


清明演變成掃墓祭祖的節日,始於唐朝的唐玄宗。

掃墓祭祖在西周就受到重視,但沒有固定的節日,一般在節慶時,不忘先人,進行祭奠。普通百姓祭奠先人有兩種形式,家祭和郊祭。家祭是在家裡擺上牌位和祭品。郊祭是在埋葬先人的地方祭奠。

當時埋葬先人的墳墓是分開的,是有規定的。古人死之後,一般只挖好墓穴將人掩埋,掩埋之地是平的,叫墓,殷商之前不築墳堆,當時也不堆砌土堆。

到了周代,實行嚴格的宗法制度,對等級的規制,都有嚴格的規定,開始在墓上堆土,這種帶土堆的墓,叫作墳。墳堆的大小取決於爵位的高低。

為了區分等級,以及祭奠需要,築墳的同時,還要種樹,作為墓的標識。但築多大的墳頭,種什麼樣的樹,都有嚴格的規制,這些都是區分貴族爵位的標誌。甚至連稱呼都不一樣。《周禮•春官•冢人》"以爵等為丘封之度。"丘是王公之墳,封是諸臣之墳。

這種等級制度影響深遠,至今在我們的現實生活和思想觀念以及民族心理中,還大量留存。

中國各個民族的喪葬文化也大不相同。這與民族文化和宗教緊密聯繫在一起,少數民族有很多獨特的喪葬文化。漢族的墓葬文化,無論是帝王和老百姓,都有大量的規定。帝王的墓很大,也有專用稱呼,叫陵。陵的含義就是大墓。

舉辦喪葬的儀式和規矩也是五花八門,而且還因各地風俗不同,差異很大。現在墓葬一般很簡便了,儘管民間還有很多規定,但隨著年代的更迭,一般不那麼嚴格了。在農村地區,可能還有很多老規矩。喪葬制度和喪葬文明的演化,人們日益不那麼看重了。

但在古代打仗和祭祀是國家的大事,十分看重。《左傳》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現在的人們很難理解這樣的文化了。

漢族的墓穴方式有石桌墳、磚室墓、木槨墓、豎穴墓等形式,常見的就是磚室墓、木槨墓。儘管帝王和諸侯墓室很複雜,但也是這樣的形式,只是奢華罷了。

在墓地設有標誌物,一般立碑。古代的墓碑分立於墳墓前或埋於地下的兩種,以前是木質的,漢朝後改為石質的。東漢後立碑成風。現在很多書法精品就是在墓碑上保存下來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墓葬文化,我們很多書法精品很難保存。時間那麼長,兵荒馬亂,只有墓碑這樣的方式才能保存起來。

立於地上的墓碑包括神道碑、墓碣、墓表三種。墓前道路稱為神道,碑稱神道碑。《唐六典》,唐代五品以上立碑,七品以上立碣。碑碣只是形制有別,碑長方形,碣是圓頂。碑上刻錄死者的生平和功績,讓後代了解。埋在地下的碑,和死者一起埋葬,也刻錄生平和功績,稱墓志銘。

為什麼到了唐代,清明節變成祭祀祖先的節日了呢?這還得了解另外和清明節差一兩天的節日,叫寒食節。

寒食節在每年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恰是清明節的前一兩天。寒食節和清明節最初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後來唐朝唐玄宗將寒食節併入清明節,清明節就逐漸取代了寒食節。唐代,由於朝廷規定寒食節到清明節,祭掃祖墳三日,當時的"太學"清明節放假三天,"武學"放假一天,以便掃墓,這樣清明節便成為上墳掃墓的祭奠節日了。

掃墓時人們一般會給祖先的墳墓添新土,據說這是給祖先修繕房屋,以防止夏天雨大漏水。此外,人們還會給祖先供奉果品,焚燒紙錢,寄寓著對祖先的追思。

寒食節是我國古代重要的傳統節日,這一天,民間禁生明火,並要祭祀先人,上墳掃墓。儘管現在有資料說寒食節起源於新石器時期不同取火方式變更期間,需要吃寒食過渡一下,但我感覺很牽強。真正的寒食節與紀念介子推有關。這是歷史典籍都有記載的。

還有一個地名就是山西的介休,傳說與介子推有關,但也有人考證這是因楚漢相爭時而得地名"界休",恰巧又是介子推老家和殉難的地方,後來把"界休"傳訛叫介休。

不管怎麼樣,寒食節確實與介子推有關係。

介子推,生的年份不詳,死於公元前636年,又名介之推,春秋時期晉國晉國人。晉國公子重耳流亡時始終伴隨的忠臣之一。

介子推能被後人尊為士大夫的楷模和典範,為人所景仰,是他不求功名的精神。他也可能是對晉文公十分失望,選擇出走,寧願被燒死,也不願意出來,服務已經得勢的晉文公。

晉文公當國君前,名字叫重耳。他的父親晉獻公十分昏庸,寵幸一個妃子驪姬,為了討好美人,想要讓驪姬的兒子繼承王位,於是就把太子給逼死了,還要加害另一個兒子重耳。重耳為了避難,被迫流亡出走。在重耳流亡期間,只有少數幾個忠心耿耿的臣子一直跟隨著他,其中就有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在路上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竟然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煮成肉湯給重耳吃。若干年後,重耳歷經千辛萬苦回到晉國,並當上了晉國的君主,史稱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曾經和自己共患難的臣子大加封賞,卻唯獨忘記了對他有活命之恩的介子推。後來,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鳴不平,晉文公這才想起介子推來,但此時介子推已經背上行囊回老家了。

晉文公是個明白人,自然很羞愧,於是派人去找介子推,想彌補自己的過失,給他厚厚的賞賜,但是連派幾撥人去請介子推,都沒有找到人。晉文公沒辦法,親自前往尋找,心想我親自來找,你介子推也該出來了吧。此時,介子推隱居在綿山之上,山高林密,這麼大的地方,哪裡能找到人?

有人給晉文公出主意,說從三面燒山,可逼介子推主動沿沒有起火的一面下山。但是直到整座山被燒光,介子推也沒有下山。

等火熄滅後,晉文公急忙讓人上山尋找,卻看到介子推背著老母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悔恨不已,對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突然發現柳樹樹洞下有東西,掏出來一看,原來是半片衣襟,上面題有血詩"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復清明。"晉文公讀罷難過不已。

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便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規定每年的這天禁菸火,百姓只能吃寒食。第二年,晉文公率百官登山祭奠介子推,發現埋有血書的那棵老柳樹死而復生,於是賜名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昭告,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位清明節。


春秋時期,清明節和寒食節是分開的,到了唐代後,逐漸合二為一,發展成為一個盛大的民俗節日。

晉文公,公元前697生,公元前628卒,春秋時期晉國的第二十二任君主,選賢任能,最終也成春秋五霸之一,開創了晉國近百年的霸業。

歷史上晉文公聲名顯赫了,但在最艱難的時候,跟隨他的人沒幾個,介子推還救了他的命,他也感動過,但最後封賞時,還是忘記了介子推,這很讓人費解。所以介子推出走是英明的決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