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款在售高端平頭耳塞橫評,字數近萬誠意評測

什麼值得買 發佈 2020-04-01T23:48:06+00:00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SMZDM.COM|作者:可憐的月亮這是年前計劃中的一篇帖子,卻因為疫情一下耽擱了兩個多月。開始以為橫評很簡單,所以用兩百元左右的一波目前賣的比較火的平頭塞打了頭陣,結果看了下反饋,還是有不少人推崇一些已經停產的或者價格為王的型號。

本內容來源於@什麼值得買SMZDM.COM|作者:可憐的月亮

這是年前計劃中的一篇帖子,卻因為疫情一下耽擱了兩個多月。

開始以為橫評很簡單,所以用兩百元左右的一波目前賣的比較火的平頭塞打了頭陣,結果看了下反饋,還是有不少人推崇一些已經停產的或者價格為王的型號。

老實說,橫評其實是個相當困難的活,選品本身就已經存在爭議,不同前端的表現又是一個無法把握的維度,所以我都不敢說自己是在做橫評。

不過既然立了FLAG就要堅持到底,不敢說是給平頭塞一個歷史記錄,僅僅只是自己在玩平頭塞的一個總結,當然對目前想要平頭塞的人還有些用。

這次個人的選品價格低至880元,高至3299元的瑞弦D3,880元的其實是有神塞之稱的宇音PK1.按理說它不應該出現在本專題內的,因為它出道的時間和其它的相比實在有些早,隨著時間的流逝,在神壇的地位也越加穩固。但這就是代表應該買它麼,答案未必。

為了方便敘述,個人還是選一款口碑公認度較高的耳塞作為參照,這便是小眾廠商瑞弦的D2+。凡是關注過平頭塞的應該都關注過甚至聽過此耳機,當初上市並沒有因為1999元的高價而慘遭口誅筆伐,相反在近三年的歷史裡它被越來越多的發燒友推崇,價格目前也落到1499元甚至更低,並且有過平頭塞天花板的美譽。

▲瑞弦D2+

這副平頭塞的獨特之處除了本身DMS大魔神單元以及精緻的線材、腔體和收納包,更多的還是在其音質上。和很多平頭塞一樣它用手機直推能聽,但是你能明顯感覺到推力不足的遺憾,另一方面卻又沒惡聲,相反會覺得信息量很大,就差驅動。我也看了下很多玩到極致的朋友說它在台機上可以發揮出天壤之別的實力出來,也就是遇強則強,上限不可限量。不過鑒於本文的橫評,個人並不打算上台機,僅說說它在乾龍盛QA361和樂彼L6下的表現。

低頻很正,量感一點不像平頭塞的羸弱,飽滿有立體感,器樂分離感明顯,出色的彈性讓其氛圍有不錯的質感,這種質感介於寬鬆與強勁之間,動態中規中矩,整體的味道略顯清淡但又很舒適,哪怕是《THE MASS》這種偏低頻的交響樂它也有流暢的節奏與震撼的氣勢。

瑞弦D2+的人聲是比較好驅動的,味道和低頻一樣偏中正,聆聽低苦艾的《蘭州,蘭州》,那顯而易見的西北腔並沒有過分渲染,厚實之中藏有綿軟,潤感看似不足卻不顯干硬,略帶暖聲亦有偏監聽的意思,密度較大,入耳還算舒適,只是很難讓人覺得印象深刻。

越到高頻越覺得D2+的聲音中正,但它又不是直白的那種呆板。器樂分離感和聲場定位就不說了,雖不是極致優秀的那種,就是叫你感覺不到瑕疵。相反恰合時宜的動態和瞬態讓它在聽管弦樂時倍感順暢,小提琴的泛音點到為止,絲毫不刻意,並且可清晰的感覺到管樂的厚度和亮度,和手機上直推的第一感一樣直觀,它可以更好,但即使這樣也足夠舒適。

所以關於瑞弦D2+的潛力部分本文並不打算做過多的探討,各位只需明白這是一副三頻較均衡,聲音中正卻不呆板的平頭塞即可。

▲宇音PK1

如果說瑞弦D2+看似好推其實難推,那宇音PK1則是看似難推其實更難推,所以在對比瑞弦D2+的時候我特意換了更高端的樂彼L6。

宇音PK1的低頻和瑞弦D2+的低頻風格基本一致,在樂彼L6直推下,瑞弦D2+自然顯得更有力道,動態更足,(好像是句廢話,其實個人聽PK1時特意把音量增加了一些)。PK1的低頻除了中正,比D2+多了幾分大氣,氛圍感略足一些,但細節略弱。

人聲之間的差別就要明顯一些,D2+的人聲相比略顯凸出一些,但像換氣、吞咽口水這些細節不如PK1那麼明顯。兩者都有一定程度的偏暖,PK1的溫潤感則要明顯一點,D2+的人聲偏低頻的多一點,立體感則要突出一些,齒音控制方面兩者都算自然,某種程度上PK1的人聲更為耐聽,只是對前端要求是在太高,在樂彼L6上仍顯得不夠明亮。

PK1的高頻有一項特製和D2+是一樣的,都有明顯的潛力,哪怕前端不夠也能保持雄風依舊,天賦可見的素質能在第一時間就顯現出來。在樂彼L6上擁有顯而易見的韻味和點到為止的通透,器樂分離感出色,小提琴的泛音尤為自然,動態雖受制推力有所折扣但不會讓你覺得掉鏈子,瞬態表現不錯;

D2+在樂彼L6上推的比較出色,動態足,瞬態優秀,器樂分離感表現出的聲場定位感極強,小提琴泛音部分雖然亮麗卻不如PK1那麼自然,它的管樂和弦樂之間相得益彰的關係處理的非常好,起伏感、錯落感清晰可見,同聽亨德爾的《水上音樂序曲》它表現出那種歡快愉悅的小調比PK1要明顯的多,瑕疵是聲場略顯侷促,整體氛圍雖然出來了卻欠那麼點自然。

前文說過宇音PK1是一副特別的耳塞,服役時間較長,優點很明顯,價格便宜,音質堪稱平頭塞的一座高峰,不過它的缺點亦很明顯,太考驗前端,再加上線材和腔體材質很一般,一般剛入燒的玩家除了獵奇,怕是很難說服去購買。

▲ZEVEXY東皇

說ZEVEXY估計很多人並不知道,說太古餘音應該能喚起一些人的記憶。這是國產一家規模很小的有著明顯DIY印記的耳機品牌,不過它並不像其它DIY那樣搞各種單元或者仿品,它做自己的小眾品牌,靠自己的粉絲支持,產品基本以平頭塞為主,價格很低。

在我之前的百元平頭塞橫評里分享過99元的黑炎,素質之高令人印象深刻,但比較吃推力。這款東皇是黑炎之前ZEVEXY最有名的一款平頭塞,阻抗高達493歐,個人本文展示的是舊版東皇,撰寫此稿時發現已經更新為新版東皇和銀皇了。

耳機本身沒什麼說的,雖然只有800來塊的定價,無論腔體的細膩還是線材的精緻感覺已經是國產千元級的了,這些小廠用料基本上都是很奢侈的。

低頻方面我覺得可以跳過不說,東皇的低頻實在太難推,在樂彼L6的2.5平衡口上估計連一半實力都沒推出來,只覺的低頻有厚度有勁道卻沉悶不堪,還是改天上台機時專門和本文幾款潛力股聊聊。

中頻部分是令人比較詫異的,和推不開的低頻相比基本上是吃飽了,個人煲機時無意聽了下許巍北京《留聲十年》版的《故鄉》,頓時被驚詫到了。要知道瑞弦D2+的人聲本身中正偏監聽,細節上有些偏低頻的醇厚感,個人感覺東皇比它更中正,它沒有那麼明顯的醇厚感,在這個度上它把握的比D2+更為準確,有那麼一絲乾澀卻又很順滑,聽許巍時可以感受它爆發的氣息是非常柔順、真實,一點都不強調細節,D2+相比則有點過度醇厚而失去那種真實感。

東皇的低頻和高頻一樣有著明顯推力不足的沉悶和昏暗,我能斷定的這是一副素質流耳塞,除了在人聲方面可以與D2+一爭高下,它的聲場比D2+要開闊,只是在本文個人沒太多精力和條件來分析這款耳塞。順便提一句,它比PK1難推,在目前推力不足的情況下,個人依然覺得它的人聲比PK1更耐聽,齒音控制,中低頻樂器的音色的細膩堪稱有毒。

▲凱聲白鈴E

凱聲大概是目前做平頭塞最專注的耳機品牌,瑞弦雖有D2+和D3,但也有入耳式耳機,凱聲則是平到底。前兩年分享凱聲的平頭塞時還有人吐槽這是哪裡來的小作坊,時至今日,凱聲鈦鈴和小黑鈴拉起來的口碑已經讓HIFI燒友刮目相看。

凱聲白鈴E應該算作白鈴的升級版,外觀和凱聲的平頭塞幾乎一個調性,有興趣的可以扒一下凱聲,除了白鈴,小黑鈴,鈦鈴,還有藍色藍精鈴等等,這是一家被低估的耳機品牌。

白鈴我聽過,不過看到白鈴E的時候我還是有點懵,阻抗158歐姆,比宇音PK1還要高,註定又是難推的一筆,所以果斷上了樂彼L6。

不過白鈴E比PK1要好推一點,在樂彼L6上沒有PK1的沉悶,比D2+還要乾淨少許。儘管如此,個人覺得白鈴E的解析還不如D2+,除了不可預料的前端,在聆聽《天地孤影任我行》時,白鈴E的鼓點雖突出一點,但也導致鼓點以外的器樂不如D2+和諧,量感表現出的強勁沒有D2+那麼「實在」,我想這也是為啥白鈴E還有BASS版的緣故。除此之外,白鈴E的動態略弱,當然這一項也可算作前端影響,此處暫不考究。

人聲方面兩者在樂彼L6上基本上有著充分的解析,D2+略偏醇厚,白鈴E則略顯柔和,結象都很出色,且都努力控制著失真,適當的暖聲都較為自然;其次,白鈴E的齒音略微明顯,情感詮釋要比D2+豐富點,D2+始終有點偏監聽。

對比兩者高頻時會發現D2+的延伸感略顯保守,白鈴E是大開大闔的類型,動態完全足夠,瞬態出色,管樂奔放,弦樂張揚,所以小提琴雖然泛音亮麗卻難免暴露毛刺,器樂分離感不遜D2+,聲場還開闊些許,順滑度略遜D2+,某種程度比D2+更為抓耳且還不是就不耐聽。

所以在這兩款耳機對比上,中低頻我會選擇更為沉穩的D2+,高頻像我這種並不受古典樂薰陶的人反而喜歡白鈴E這種爽快的聲音。除此之外,白鈴E的佩戴是個小問題,說它像鈴鐺,其實更像鑼,尾巴太短,以至於佩戴會影響聽感,做工倒是很出色,金屬腔體光溜光溜的毫無毛刺,線材亦不錯,關於耳機本身官方有詳細說明,此處暫略。

▲阿思翠天琴座自然版

阿思翠好像和本文的其它品牌有點格格不入,論品牌知名度阿思翠屬於大眾品牌。不過我也見過有人把阿思翠當做新品牌的,總之關於阿思翠的品牌足以寫一篇探討性文章來聊國產耳機的發展與壯大。

阿思翠做平頭塞其實很有歷史的,就這款天琴座自然版已經是第五代更新了,如果阿思翠的品牌,其平頭塞總有點不溫不火的樣子。本文只拿了這款自然版,主要是阿思翠其它的平頭塞已經停產或者停售。

天琴座自然版的外觀別具一格,目前這麼幹的也就另一個國產品牌BGVP,腔體已經屬於半入耳式,金屬機身外加換線加持,這是平頭塞的一大進步。另一個顯著特點是其容易出聲,手機直推也能獲得亮麗飽滿的聲音,這也算是順應時代的需求。

和瑞弦D2+相比,阿思翠天琴座自然版其低頻顯得乾淨、清新,聲底雖然不薄,但是沒有D2+這種厚實之中藏著綿軟的滾滾洪流版的力量;在信息量上D2+明顯更勝一籌,背景略暗,風格大氣;阿思翠是乾淨利落,清新自然。

人聲方面兩者很像,D2+略厚實那麼一點點,細節上則沒有天琴座自然版那麼乾淨利落,在聽STING、LEONARD、Johnny cash這種年紀越大的老爺子時,D2+的人聲優勢就越明顯,但是在聽女聲時天琴座自然版在齒音控制方面更為自然,兩者都能保持著不錯的柔和感和相對應的解析程度,天琴座自然版則多幾分輕盈。

高頻方面兩者風格也較接近,不過D2+的動態和信息量明顯要強一點,它的器樂分離感表現出的弦樂比例較為均衡,阿思翠天琴座自然版弦樂略多於管樂;除此之外兩者的延伸感都略顯保守,泛音D2+還多一點,整體上不會有太大的聽感差異,都有一定的音樂味,但又總覺得過於直白,這一點天琴座自然版還悅耳一點,通透感和亮麗程度反而不會有明顯差異。

一如高頻的差別,兩款耳機在中低頻上亦明顯太明顯的差異,天琴座自然版的中低頻儘管沒有D2+那種厚實感,但多數時候該有的強勁和厚度它都能表現出來,如果不是刻意去聽某個頻段的差別,兩副耳機我都願意推薦。

不過始終有個繞不過去的差別就是D2+的潛力和天琴座自然版的親和力,換句話說,初燒受制前端的預算可選天琴座自然版,但想徹底釋放D2+的實力,那屬於有前端設備的玩家。

▲森韻大黑

森韻又是一個典型的國產HIFI品牌,它有著不錯的研發力,且一直保持著不溫不火的活躍度,總覺得它可以做得更商業,卻又一直保持著較小的規模。國產耳機品牌一個個的說下來,它也應屬於可惜的那一部分。

在森韻大黑之前還有一款大白,人氣挺高的,基本上也沒得賣了。大黑不知為何還在售,春節期間好像聽說森韻又在鼓搗新的平頭塞,也未去求證,總而言之在低迷的HIFI市場,森韻重產品輕商業的態度值得敬佩。

用官方的話說大黑是一款既有現代耳塞的素質,又兼備老耳塞的味道不是沒有道理的。阻抗16歐姆,靈敏度115dB,典型的低阻高敏,比較好驅動,手機直推雖感推力不足的弊端,卻也能一窺其不凡素質。

低頻上,同樣是乾龍盛QA361的直推,兩者的厚度不相上下,大黑凝聚感略遜半分,D2+彈性更勝一籌;風格上趨於一致,都有著較黑的背景,整體氛圍介於寬鬆與緊緻之間,動態足夠勝任《天地孤影任我行》這種大漠孤煙的寂寥意境。

儘管D2+比大黑要難推一點,但在QA361同等音量下,D2+要推得更亮那麼一點點,大概也是其密度較大的原因吧。除此之外兩者都保持著幾乎相同的偏暖程度,且同樣略偏低音,同樣有些偏監聽,在細節方面譬如顫音大黑還要表現的明顯一些,也相對厚實一點,不過其人聲位置比D2+略靠前半分。

儘管森韻大黑比D2+有易推的優勢,不過在高頻上兩者的亮麗程度幾乎不相上下,且D2+的泛音部分還要圓潤一些,高頻聽起來更順滑;森韻大黑有著同等出色的通透以及器樂分離感,泛音部分略加明顯,此細節可算作其加分項;加上清晰的聲場定位,它還有聆聽大編制的潛力,這一點改天單獨換前端進行試聽,以目前的對比來看,除了人聲位置比D2+靠前一些,它甚至可以成為精編版的D2+,難能可貴的是它比D2+出道更早,更為易推,也更便宜。

▲水月雨花灑

水月雨是目前國產HIFI圈內炙手可熱的耳機品牌,可以說它的騰飛是從這款花灑平頭塞開始,形似花灑的全金屬腔體直接讓後來的凱聲平頭塞陷入模仿的論調之中。當時花灑成名之時,水月雨還算是規模不大的小廠,這兩年憑藉其它耳塞人氣大增,幾乎一年一個台階,而且在去年還推出了二代花灑夏空。

我已經不記得花灑是否有單端版了,目前售賣的僅2.5和4.4平衡版,個人收藏的是一副2.5平衡版。

對比D2+的低頻,花灑的厚度明顯要弱一兩分,後者彈性更出色,動態兩者其實不想上下,但後者的動態配合聲底的厚度展現出的氛圍更為自然,空間感更為開闊;花灑雖然彈性不如前者,但也算是出色的彈性,而且厚度也不是不夠,只是那厚度顯現出來的低頻有點過於乾淨而欠缺氛圍的自然。

在樂彼L6的平衡口下,花灑是推得很滿了,人聲位置略比D2+(單端)靠前,乾淨略微偏暖,不失厚度著實抓耳,雖然柔和度略少於D2+,但是聽流行人聲也不見乾澀,如果不計較失真(個人沒聽過現場無法分辨),其人聲確實堪稱一絕;兩者的人聲差別在聽Johnny cash這種老爺子和女聲的聲音時才會更明顯的差別,顯然D2+略偏低頻還帶點醇厚感的特性會展現出更自然的魅力,花灑聽女聲時的齒音控制更為自然,解析的優勢亦更為明顯。如果個人手裡有D2+的平衡版,這兩副耳機的人聲或許有更清晰的對比,不管怎樣,兩種人聲也不見得孰好孰壞,都有各自的受眾。

力大出奇蹟在花灑平衡口的高頻上表現比較明顯,亮麗程度明顯高於D2+,動態兩者沒有要明顯的差別,不過瞬態方面占優勢,再者花灑解析略顯犀利,有點像阿思翠天琴座自然版,弦樂較突出,毛刺略顯明顯,但泛音抓耳,不過它和D2+有同樣的瑕疵,音樂味不是很明顯,後者保持著溫婉的活力,有偏監聽的中正感;花灑則是青春飛揚的靈動,卻又恪守本分,雖有失真亦無傷大耳。

▲水月雨夏空

夏空的低頻相比花灑更接近D2+,擁有不相上下的醇厚,細節上下潛深度、器樂分離感和彈性幾乎也不相上下,但D2+相對好推一點,即使在樂彼L6直推下,夏空仍有一絲不易察覺的沉悶。大概是這個原因,在聽《天地孤影任我行》時,除了大鼓聲,D2+聆聽其它的樂器相對要清晰一點,動態也要飽滿一些。

人聲對比時我是D2+、夏空、花灑一起對比的,D2+那種略帶稠感的醇厚最為動人,花灑同樣有醇厚之感卻容易用力過猛,夏空醇厚感略好,偏暖,有一定的柔和度,所以相對略顯偏干卻不影響聽感,對比之下是其細節點到為止,沒有D2+表現細節時的遊刃有餘,如果聽不懂可聽陳奕迅,夏空是利落(個人在前面沒加乾淨,以免被誤認為是解析過度)的自然,擁有不錯的結象,瑕疵是齒音略微明顯;D2+聽陳奕迅時就會感覺到那股喉音發出的立體感以及鼻音換氣的氣息。

儘管在人聲對比上夏空落於下風,但在高頻對比上它並沒有那麼明顯的差距,要說直白的差距,夏空在高頻上的信息量略少於D2+。在信息呈現上,夏空沒有花灑那麼張揚,相反很沉穩,瞬態和花灑同樣優秀與D2+,瞬態可齊平,在聽管弦樂時的比例分配也能做到D2+那般和諧,泛音部分亮麗而不過分,音樂味較淡卻能聽得出調音的謹慎,這也是造就其自身的獨特性,沒有D2+那麼有潛力,也能獨樹一幟,屬於固定老燒的口味。

在前文對比完花灑和D2+後,個人並沒有下結論,因為之前個人對比過夏空和花灑,作為花灑的升級版,穩重的夏空更像是為老燒準備的,它和D2+一樣是一副三頻較均衡的平頭塞,只是其風格和D2+有明顯的差別,D2+能聽的風格它也都能聽,只是個人更偏重於D2+這種有一定厚度、信息量更多的耳塞。

不過有個無法逃避的問題是夏空的佩戴,和花灑幾乎一樣的造型,夏空應該更重一點,本身已超過正常平頭塞的重量,其雙絞單晶銅鍍銀線外裹一層彈性較足的材質,佩戴時較費心,佩戴不好則影響聽感上的細節。

▲凱聲鈦鈴、瑞弦D3、D2+

關於凱聲的鈦鈴我實在不大想介紹,有人用超旗艦定位它,我想這是對其最高的肯定了。總而言之,當初我介紹凱聲的平頭塞時遇到過一些人大放厥詞,小廠,野路子等等。鈦鈴的推廣其實不多,在去年好像和廣州智通合作,才斷斷續續出現在一些展會,就是這樣,它的口碑一下子起來了。

瑞弦D3有D2+珠玉在前,去年上市時關注度挺高,價格也高,3299元是目前本文出現的平頭塞里最高的。其美譽各位自己扒吧,這一段是寫完三者聽感加上去的,因為本身是一對一橫評,再摻雜一些對比,這樣方便敘述。不過在用D2+對比凱聲鈦鈴時,我想更多人關心鈦鈴和D3的對比,於是三款耳機一起橫評了,為了方便敘述,只能呈現下文這種文字,請見諒。

國產耳機里其實不乏這種研發能力極強,卻不知怎麼打通商業玄關的品牌!嗯,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目前和這些高端的國產平頭塞比起來,個人只是覺得鈦鈴的線材略顯平庸。

鈦鈴並不難推,考慮到瑞弦D2+、D3以及鐵三角CM200Ti,我還是用了樂彼L6為前端。

對比瑞弦D2+,後者本身是有密度的,但在低頻方面,鈦鈴既有超過它的氣勢,又比它更結實,下潛都不算很深,鈦鈴的大氣表現出來的空間感有音響的既視感,且器樂分離和聲場更好;和平衡板的D3相比,後者低頻下潛更深,力度更為強勁,且在彈性上不遜鈦鈴,但鈦鈴的低頻層次更為健康,氛圍更為自然。

人聲方面D2+、鈦鈴都略微偏暖,鈦鈴削去了D2+那多餘的一點醇厚,密度並不顯大,飽滿、舒展,齒音控制良好,順滑,偏中正,歌手的氣息感很自然;相比D3,後者人聲更有密度,齒音控制更好,沒鈦鈴舒展,鈦鈴舒展之餘還略帶溫潤,D3偏暖之餘還偏監聽,有點干但又不失柔和感,同樣沒有D2+那幾分過度的醇厚。

高頻部分咱直接上的大編制,以蠍子樂隊的《Hurricane 2000》為試聽曲目,三者高頻都是對前端有高要求的。D2+聽的最響,看似是最容易推,但通透感最弱,其動態堪稱凌厲,器樂分離感聽此曲並不覺得聒噪,糊的地方還是挺明顯,人聲和器樂層次感良好,聲場略顯侷促,大場面的氣勢足夠,細節優待改善;

▲凱聲鈦鈴

鈦鈴亮麗程度最低,甚至有可察覺的幾絲昏暗,不過通透感並沒跌下去,其動態和瞬態不相上下的, 撐得起這首搖滾交響曲,聲場夠寬闊,縱向橫向都不弱,但覺受推力影響明顯,人聲和器樂之間雖有層次感,整體讓人覺得離耳朵過遠,優點是一直很平穩,整體性好,細節均衡,人為調音痕跡明顯,換前端還有上限可破。

D3開聲最為驚艷,有音響既視感,亮度足夠,通透、順滑,延伸感出色,聲場貌似沒有鈦鈴那般開闊,但是分布健康,器樂分離感優秀,在如此複雜的器樂表現力,它的解析是最好的,弦樂泛音亮麗通透,管樂沉的下去收的回來,糊的地方最少,完成度最高,既能刺激耳朵又不乏音樂味。

▲瑞弦D3

瑞弦D3對於D2+的進步是顯而易見的,相對鈦鈴太說,就個人沒目前這前端,鈦鈴在中低頻表現是略勝一籌的,D3除了高頻上的精彩,它在低頻上的調教又是值得關注的,我看了下很多人上台機等高端前端摸到D2+和D3的上限說其在大編制古典樂上的表現會更出色,這一點我不懷疑,暫時也不打算去驗證,但我想說的它們在其它音樂上的風格也相當給力,比如用D3聽我最喜歡的搖滾樂,對器樂的表現一點不遜於同等價位的入耳式耳塞,它有飽滿亮麗的音色,有凝聚感出色的下潛,還有能聽細節的器樂分離;而D2+那略帶醇厚的人聲聽流行也是相當養耳,至於這種寬泛性本文是在難以照顧……

▲鐵三角CM200ti

在國際大廠里,除了森海塞爾,鐵三角是最熱衷於做平頭塞的了,不過像CM200ti這種旗艦級別的也就鐵三角一家了。眾所周知,平頭塞的市場並不大,國際大廠都是優先從商業角度考慮的,難得鐵三角還在意這個市場。

CM200TI應該是比瑞弦D3先出的,後者僅貴11塊錢,不知道是不是巧合,還是鐵三角定價時壓根沒考慮國內的市場環境,但瑞弦D3應該是考慮了,目前來看兩款耳機均沒掉價,同樣,本文的不少平頭塞幾乎都不跳水的。

鐵三角的CM200tI其實並不難推,不過它配了4.4平衡線暗示著大力出奇蹟,我還是用樂彼L6的單端作為前端直推。低頻方面CM200Ti聽《天地孤影任我行》這種民族器樂實在不大擅長,太薄,所以低頻就選了影子樂隊的著名曲目《Apache》,主要是吉他、架子鼓以及貝斯。在這種並不複雜的編曲里,CM200TI的器樂分離感不是問題,聲場定位不錯,架子鼓彈性很好,相比D3有著同等出色的下潛,後者更通透更亮麗更從容,CM200TI的吉他高音足夠亮麗卻有些尖銳,整體與D3比起來過於追求單個樂器,沒有那麼自然的氛圍,換句話說低頻真不是CM200TI擅長的。

▲鐵三角CM200TI、瑞弦D3

聽人聲的話會覺得CM200TI還是較吃推力的,個人不得不把D3音量調小一點以求公正。CM200TI的人聲多少還是有些偏冷的,密度很好,有線條感,些許乾冷和柔和感的比例勾兌的不錯,乾淨利落,厚度比D3略薄那麼一點,只是後者多少是有點偏暖的,所以CM200TI聽偏低音的男聲CM200TI還是落下風。在細節上,聽得出來CM200TI很講究,解析還算自然,不過和D3、鈦鈴包括D2+對比,總覺得其信息量和韻味都較簡單,沒辦法我還是去聽了蔡琴的歌,感覺就像是音響尺寸上的區別,CM200TI在基準上是不錯的,但沒有餘味可聽。

高頻在試聽亨德爾《水上音樂序曲》時個人是發現了CM200TI的端倪所在,在表現單個器樂時它有自己的獨特表現風格,有延伸感,弦樂部分有不大鮮活的泛音,小提琴的鋸齒感可以表現的很到位,但是管樂表現缺失,整體的通透感靠著良好的器樂分離感可表現出來,並且還有一定的音樂味,不過比D3就會發現整體有些單薄,聲場定位不弱,弱在弦樂過於突出,其它器樂均成背景。

▲Creative air

在寫百元級平頭塞大橫評時不少人點名要Creative air的橫評,但怎麼來說它也有599的定價(活動價可以便宜100塊左右),放到低端合輯里顯然不合適,放到高端合輯里則更不合適,所以在我這幾天連聽帶寫這篇合輯時竟把它給忘了。

好在它又是一款特別的耳塞,也是目前一直標榜同時被人認定是女毒的平頭塞,咱就放在末尾說一下吧。像Creative air這種帶耳掛的平頭塞,阿思翠出過,B&O也出過,說不定上市時間也都差不多,但Creative air到現在仍然有不錯的關注度,實屬難得。

Creative air其實並不大好推,手機直推勉強可聽流行,為了符合橫評的噱頭,這裡拿它和阿思翠天琴座自然版做個簡單的對比, 前端為乾龍盛QA361。

Creative air的低頻可忽略,人聲方面它很淡,舒展,柔和感過多,聽男聲過於綿軟缺乏密度,雖有醇厚但太清淡,細節較少,有線條感,比起天琴座自然版雲淡風輕的自然還有一定差距。聽女聲時,air確實讓人眼前一亮,它的齒音略微明顯,但控制的很好,不太厚的密度加上特有的柔和感聽女聲很順滑,在情緒演繹上點到為止,還有一個特點是其旋律感很好;對比阿思翠天琴座自然版,後者的齒音控制的也不錯,但是人聲略比air厚重,擁有更好的解析和更濃郁的氛圍,卻少了air對柔和度的把握,後者更輕盈,更能和旋律相互映襯。

關於Creative air個人並不打算說太多,畢竟屬於特別的偏科生,加上價位和本文其它耳機相差太大,哪天再找號稱女毒的耳塞進行對比吧。

▲總結陳詞

寫到此處時發現已經有9000字了,不知會不會嚴重影響各位看官的閱讀體驗。尤其個人還是個不大會做總結的人,上述聽感均為邊聽邊寫,廢了幾包煙、2L可樂以及跨度三天的伏案聆聽,著實傷身。

不過到最後肯定還得說下購買建議,第一類是初燒可以買的有阿思翠天琴座、森韻大黑、水月雨花灑、鐵三角CM200TI;像宇音PK1、白鈴E、夏空基本上就是老燒專屬了,這樣說並不是給它們貼標籤,只是我看到有些不錯的耳機在某些人看來不值一提,個人覺得主要原因是品味不夠,沒有發現它的魅力,比如宇音PK1和白鈴E,初燒買回去可能會覺得不好聽怎麼樣,然後給予差評。

至於高端平頭塞是不是就要支持換線,個人持保守意見,有些模具強行加入換線設計反而給人不大安全的憂慮,穩妥的做法還是有不同插頭版本。

在平頭塞固有的羸弱低頻方面,高端平頭塞帶來的新奇會令人興奮,作為這種簡易的動圈裝置,能在聲音上做出文章都是值得敬佩的,這話一說感覺又是朝入耳式對比來帶節奏的,傷不起,先就這樣吧,聆聽各位看官指點後,我看能不能再更正更正,這會得讓耳朵休息休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