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小金人如探囊取物,細數奧斯卡歷史上的電影大師

配音經典 發佈 2020-03-23T14:12:34+00:00

如果說,一次獲獎還有著濫竽充數的嫌疑,那麼,拿獎拿到手軟絕對不是幸運或是炒作這麼簡單的。在奧斯卡的歷史上,就有這樣一群台前幕後的高手,拿小金人如探囊取物,更有心高氣傲者棄獎以明心志。到底何許人有如此本事,讓我們慢慢細數。

如果說,一次獲獎還有著濫竽充數的嫌疑,那麼,拿獎拿到手軟絕對不是幸運或是炒作這麼簡單的。

在奧斯卡的歷史上,就有這樣一群台前幕後的高手,拿小金人如探囊取物,更有心高氣傲者棄獎以明心志。到底何許人有如此本事,讓我們慢慢細數。


  沃爾特·迪斯尼(Walt Disney,1901—1966)

  沃爾特·迪斯尼是個傳奇,他創造了米老鼠這個經典卡通形象,被稱為「米老鼠之父」。他製作了電影史上第一部完整的動畫片,創建了迪斯尼主題公園,為全世界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兒童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迪斯尼一生參與製作了600部電影和動畫短片,獲得過26次奧斯卡個人獎項,是奧斯卡歷史上獲獎最多的人。他還保持著在同一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中獲獎最多的個人紀錄:1953年的第26屆奧斯卡,他的4部動畫片分別捧回了兩個最佳短片、最佳長紀錄片、最佳短紀錄片4項大獎。

  對於迪斯尼來說,去奧斯卡捧個小金人就如同探囊取物般輕鬆,而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獎項並不在奧斯卡上,1965年美國總統詹森曾授予他「總統自由勳章」,以表彰他對世界藝術的特殊貢獻。


  威廉·惠勒(William Wyler,1902—1981)

  是他撮合了銀幕上最經典的金童玉女,是他讓格里高利·派克和奧黛麗·赫本共同演繹了一段永恆的浪漫情懷,他是電影史上獲奧斯卡提名最多的導演。他曾12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提名,3次獲獎,3部影片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並將12位演員送上了奧斯卡影帝、影后的寶座。

  惠勒是締造好萊塢電影王朝的最大功臣,從1933年執導的《律師》到1968年的《滑稽女郎》,35年里他從未拍過一部平庸的影片,從《呼嘯山莊》、《黃金時代》一直到《羅馬假日》、《賓虛》,回顧他的作品,就是一次對好萊塢「黃金時代」的最經典、最美好的「全面回憶」。


  約翰·福特(John Ford,1897—1973)

  喜歡西部電影的影迷一定對大導演約翰·福特所執導的電影如數家珍。這位愛爾蘭裔的美國西部片大師四捧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小金人,是好萊塢最多產的導演。20歲以演員身份踏入電影圈的約翰·福特在他23歲時開始了導演工作,30歲時便執導了早期西部片經典《鐵馬英豪》,一片成名。

  1935年他以自己家鄉為背景的影片《告密者》為他贏得了第一尊小金人。1939年的《關山飛渡》奠定了約翰·福特西部片大師的地位。隨後的《憤怒的葡萄》、《青山翠谷》、《蓬門今始為君開》讓約翰·福特三捧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小金人,成就空前絕後。約翰·福特一生拍攝了超過150部影片,他超越自我的精神讓觀眾驚嘆不已,他在影片中所書寫的西部世界的快意恩仇值得每一位影迷珍藏。

  約翰·福特一生執導超過130部長片,為影壇創立了西部片這一類型電影,是美國電影少數原創的藝術類型之一。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作為一個以西部片聞名的大導演,他的4次獲獎中沒有一次是西部片。而被推崇為福特西部片藝術成就最高的《搜索者》,甚至連一項提名也沒有得到。


  伍迪·艾倫(Woody Allen,1935—)

  伍迪·艾倫被稱作「卓別林之後最傑出的喜劇天才」,他集編、導、演於一身,且奇蹟般地樣樣都取得了成功。

  一向反對「藝術競爭」的伍迪·艾倫認為,奧斯卡之類的評獎是「對藝術的打擊」。但是奧斯卡還是不敢忽視這位特立獨行的大導演,1977年的《安妮·霍爾》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著劇本、最佳女主角四項大獎。然而,頒獎典禮的當天,他卻獨自一人在紐約的小酒吧吹奏黑管爵士樂,因為他堅信一件事:「成功是自我證明,而不需要藉由錢財、名利去肯定。」1985年的《漢娜姐妹》也獲得了3個大獎,影評人和觀眾把他稱為「描摹人間喜劇的大師」。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1930-)

  在好萊塢,像克林特·伊斯特伍德這樣年逾古稀卻仍活躍在影壇的人並不多見,而同時擔任導演和演員並能取得卓越成就的更是鳳毛麟角。

  伊斯特伍德曾做過伐木工,最初以一個打工仔的身份闖蕩好萊塢。伊斯特伍德從前輩身上學到了許多寶貴的東西,例如懂得用視覺細節彌補影片場景的空白,知道通過一些小噱頭來增加影片的戲劇性效果。這些技巧與他本身內斂的表演風格相結合,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1992年的西部片《不可饒恕》將這些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他也因此獲得當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從此他在好萊塢的事業如日中天。

  1995年伊斯特伍德執導並主演了由暢銷小說《廊橋遺夢》改編的同名電影,他與梅利爾·斯特里普合作演繹了一場精彩的對手戲,並獲得巨大成功。此後的多部影片也都有不錯的票房。他在2003年拍攝的《神秘之河》讓兩大男演員西恩·潘、蒂姆·羅賓斯分別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與男配角。2005年的《百萬美元寶貝》則被認為是顯示他電影才華的一個新高峰,囊括4項奧斯卡大獎。


  斯蒂文·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1946—)

  稱史匹柏為「電影奇才」一點也不為過,這位以史詩片《辛德勒名單》和《拯救大兵瑞恩》而兩度榮獲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電影藝術家,他的知名度卻以大製作的商業娛樂片和充滿幻想的導演風格為更多的電影迷們所知。

  史匹柏是20世紀90年代最偉大的商業導演,他為20世紀末的好萊塢電影樹立了新的典範。《大白鯊》第一次將他送上世界票房排行榜首位,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票房驚人的電影:《奪寶奇兵》、《ET外星人》、《印第安納瓊斯》系列、《侏羅紀公園》系列等。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1939—)

  科波拉是20世紀70年代名震世界影壇的大導演,1970年他就因《巴頓將軍》一片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1972年的《教父》實現了這位曾是電影場上的勤雜工的夢想,也造就了科波拉難以撼動的「電影教父」的地位,36歲的科波拉憑藉此片在第47屆奧斯卡中捧得5項大獎,但是最佳導演獎的意外旁落是科波拉的惟一遺憾。

  隨後1974年他導演的《教父續集》獲得了更大的成功,在第49屆奧斯卡頒獎禮中獨攬7項大獎,其中更是包括了科波拉夢寐以求的最佳導演獎。好萊塢電影的續集多是狗尾續貂,而只有《教父續集》是贏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惟一一部續拍的影片。


  奧利弗·斯通(Oliver Stone,1946一)

  奧利弗·斯通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活躍於好萊塢影壇的傑出人物,他曾做過各種嘗試:製片人、編劇、攝影、導演甚至是演員。1978年,他就是以影片《午夜快車》的編劇身份登上了奧斯卡的領獎台,從此斯通聲名鵲起。

  斯通最輝煌的傑作當屬「越戰三部曲」,其中前兩部《野戰排》和《生於七月四日》分別為他贏得了奧斯卡第59屆和第62屆兩次最佳導演獎。此外他執導的《刺殺甘迺迪》、《尼克森》等政治題材的影片也大受好評,斯通被認為是好萊塢歷史上最成功的戰爭片和政治片大師。


  約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1932—)

  約翰·威廉斯是電影配樂家中的佼佼者,曾經24次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配樂提名,並5次獲獎。同時,他的配樂還15次獲得葛萊美獎。其著名代表作有:《侏羅紀公園》、《拯救大兵瑞恩》、《星球大戰》三部曲、《辛德勒名單》、《大白鯊》等。

  自約翰·威廉斯成為史匹柏的御用配樂大師後,兩人合作長達20餘年,是當代公認最成功的好萊塢「導演/配樂」組合。主題式變化是威廉斯配樂的慣用手法,儘管有人抱怨他的音樂聽起來都像一回事,但其氣勢磅礴的配樂,確實無可替代。


  塞德里克·吉本斯(Cedrtc Gibbons,1893—1960)

  塞德里克·吉本斯是美國卓越的美工師。早年他曾當過愛迪生的助手,1924年以後他一直在米高梅公司工作。1927年5月,在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成立的宴會上,當時參加會議的吉本斯在桌布上畫了個草圖,後由著名藝術家喬治·斯坦利雕刻成銅像,這就是奧斯卡小金人的來歷。

  吉本斯一生在數百部影片中擔任過美工師,其中包括《傲慢與偏見》等傳世名片。作為奧斯卡小金人的設計者,吉本斯共獲11次奧斯卡最佳藝術指導獎,是歷史上獲得一個獎項次數最多的個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