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的電影市場為什麼值得懷念?

一起拍電影 發佈 2020-03-23T14:57:17+00:00

「當時我在做營銷,覺得有很多探索,很多可能性,很興奮。」說起2015年的國產電影市場,似乎很遙遠,回過頭來看,卻有太多。

「當時我在做營銷,覺得有很多探索,很多可能性,很興奮。」

「那會兒我還沒入行呢,還只是一個普通的小影迷。」

「那年啊,記得有《捉妖記》吧,特別火,帶著我兒子去看的,看完非得整個胡巴。」

說起2015年的國產電影市場,似乎很遙遠,回過頭來看,卻有太多值得說道的事情。

那一年,暑期的《捉妖記》和年末的《尋龍訣》讓我們見識到了「中國式大片」的魅力,《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夏洛特煩惱》《心迷宮》等以小博大的影片,讓我們看到了「自來水」的力量。

那一年,《see you again》縈繞在每個人耳邊,保羅·沃克成了影迷們心中的意難平;地鐵上人人都捧著手機追著《花千骨》,大家都在討論電影版的可能性。

那一年,陪伴了90後整個青春的周杰倫在英國古堡辦了一場世紀婚禮,范冰冰和李晨的「我們」體讓聯合國的官博都跟了風,來自台灣的「不良少年」徐太宇收割了又一波少女心。

那一年,白百何被稱為「票房女王」;以范冰冰領銜的漫咖啡四大神獸,鹿晗為首的PPT之神在影視從業者的朋友圈成功出道;李彥宏放下豪言,先拿個200億把百度糯米做好;從來不見30億以下投資對象的馬雲,破例見了王長田兩次,想看看影視行業怎麼才能做到3000億的市場。

那一年,國產電影市場以高達48.7%的增速發展著,縣級市影院數量以40%的速度激增,單片票房突破20億大關,新人導演輩出、新興影視公司開始嶄露頭角,所有人都覺得未來充滿了希望,渾身充滿了幹勁。

想想其實也不過五年時間,卻覺得和今日的市場氣象大相逕庭,尤其是在眼下的特殊時期。受疫情影響,整個電影市場在前兩個月幾乎全面停擺,可以想見的是,經此一疫,必定有些公司會被「淘汰」出局,身在其中,電影人們難免也會士氣受損。

因此,我們揀了2015年國產電影市場的種種做個簡單的梳理和回顧,由此及彼,也是表達對當下的一種期望。


年度現象:48.7%增速、

超20億單片票房、黑馬頻出、資本火熱

回到2015年,最令人驕傲的當然是那一串串亮閃閃的數字。

根據當時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數據,2015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440.69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48.7%,也是自2011年來的最高年度票房增幅。其中,國產影片整體表現不俗,拿下了271.36億元的總票房,同比2014年增長了68%,占比全年總票房的61.58%。

其中,單部影片的票房紀錄也被提高了上限。4月,觀眾們大概是不舍保羅·沃克的銀幕風姿,《速度與激情7》拿下了24.26億的總票房,成為我國影史上第一部突破20億大關的影片;緊接著在七月,此前因為柯震東事件不惜花了7000萬重拍的《捉妖記》,終於上映,且在之後以摧枯拉朽之勢刷新了200餘項票房紀錄,最終以24.4億的總票房成為當年的年度票房冠軍。

而在當年的年度票房前十榜單中,包括《捉妖記》在內有七部國產影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單部影片票房創新高,2015年也湧現了一批「黑馬」之作。年初春節檔七部影片分食大盤,首日排片僅有9.5%的《狼圖騰》,憑藉著高口碑後來者居上,到春節假期結束,單日票房已位居第二位,最終以近7億票房收官;一部少見的軍事題材影片《戰狼》則在冷清的4月初上映,憑藉著一群男性影迷「自來水」暗戳戳拿下了5.45億票房。

而真正讓「自來水」聲名大噪的則是暑期上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靠著點映積攢的口碑和強大的「自來水」安利,其自上映之後排片節節攀升,最終拿下了9.56億票房。也正是這部影片,讓當年的國產動畫揚眉吐氣,諸如「國產動畫元年」「國漫崛起」的口號振奮人心。

國慶檔上映的《夏洛特煩惱》,成為另一部靠著口碑逆襲的現象級黑馬影片。這部影片在當時算是沒有明星大腕,首日排片僅12.1%,卻從上映第五天開始穩坐單日票房冠軍之位,直到《蟻人》上映,但其熱度依然不減,最終收穫了14.41億票房。這部影片讓沈騰和馬麗的組合一夜成名,也讓「開心麻花」從小眾的話劇界,走到了大眾面前。

除此之外,也有如《心迷宮》、《一個勺子》等小成本影片,在當時獲得了相對不錯的市場回報。


可以說,正是這批影片的出現,讓國產電影市場看到了優質口碑的票房驅動力,讓一批真正用心做電影的人收穫了成功的喜悅。

影片票房的火熱,也刺激了資本市場。根據公開數據顯示,在2015年,A股市場有近90起標的為影視類的併購事件,總額超500億元,而在此前的2013年,此類併購還不到10起。

與此同時,2015年擬亮相新三板的文化傳媒類公司達到近150家,其中不乏楊冪、陳魯豫、蔣欣等明星股東的身影,而以「煤老闆」為代表的實體業主們,也大多在這一年磨刀霍霍向影視。凡此種種,使得2015年的國產電影市場呈現一派欣欣向榮之態。


迅速發展原因:基礎設施、

在線票務平台、內容供給三方發力

那麼,為什麼偏偏是2015年,國產電影市場會如此熱鬧,達到了近十年來增速的頂峰?

這大機率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不斷積攢能量的過程。國產電影市場自2002年《英雄》打開了市場化大門以來,不斷向前發展著,直到2010年隨著《阿凡達》的上映,才算真正掀起了全民觀影的熱潮。而這部影片更大的意義在於促進了國產電影市場基礎設施的發展。


就在當年《阿凡達》上映20天之後,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確立了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7個總體目標,其中一條提到了「從2013年至2015年基本完成縣級市和有條件縣城的數字影院建設改造任務」。

也就是說,從那會兒開始,全國各地尤其是三四線城市就在大興土木,搞電影院建設。到了2015年,全國總影院數量超過了6000家,總銀幕數31627塊;其中,縣級影院已經達到了3241家,同比2014年增長了40.4%。在當年的總票房中,三線及三線以下城市票房總計161.79億,貢獻率達36.7%。

當然,三四線城市票房的增長不僅僅在於影院基礎設施的覆蓋,更在於走進電影院的觀眾。就在前一年,也就是2014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上,博納的於冬總說了經典的那句「電影公司未來都將給BAT打工」。彼時,阿里巴巴成立了阿里影業,緊接著愛奇藝影業、合一影業接連成立,網際網路公司紛紛入局影視行業。

2015年,企鵝影業、騰訊影業相繼成立,阿里影業以24億元入股光線傳媒,成為當時光線傳媒的第二大股東;萬達院線則戰略投資了時光網,傳統影視公司和網際網路公司進一步交融。


與此同時,在線售票市場也在此刺激下迎來了新的格局。2015年上半年,如李彥宏砸下200億的豪言,百度糯米強勢入局,與貓眼分庭抗禮,再加上微信電影票、格瓦拉、淘寶電影、大眾點評等共同搶占市場份額,到年底,基本形成了四強局面——貓眼+大眾點評合併而成的「新美大」、微影+格瓦拉(騰訊系)、淘寶電影(阿里系)以及百度糯米(百度系)。

在此影響下,觀眾線上購票的觀影習慣已經逐步形成。2015年的在線購票占比已上升至54.8%,超過了一半份額;再加上自2014年起的「票補」策略依然在行進,拉入了很多觀眾,尤其是小鎮青年,自2014年《心花路放》通過貓眼票補下沉之後,其觀影人群進一步被拉動。

2015年,全國的總觀影人次達到了12.6億,同比增長51.1%。可以說,那段時間充分享受了觀眾增量的紅利。


從內容端來看,由此前《小時代》而起的IP熱潮,經過2014年大批青春片的熱鬧,在2015年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高潮,當年有近30部改編自各類IP的影片上映。此外,騰訊文學和原盛大文學也在2015年經過整合,成立了「閱文集團」,至此網文IP也進入了一個新的賽道。

當然,更值得說道的是國產電影市場的類型化發展在2015也得到了提升,如《捉妖記》《尋龍訣》等片樹立了國產工業化大片的標杆,《港囧》《夏洛特煩惱》《煎餅俠》等掀起了喜劇片浪潮,《心迷宮》《山河故人》等極具人文藝術氣質的影片也贏得了一席之地,多樣化內容供給的豐盛,也給了觀眾更多的選擇,從而促使更多的觀眾願意走進電影院。


懷念的:票房數字亮眼、

老牌公司出作品、新勢力出頭

當然,世間萬物從來福禍相依,危機並存。

2015年國產電影市場的繁榮背後也暗藏著隱憂。比如,在國產電影佳作頻出的同時,也不乏爛片當道;但也正是因為市場整體大盤的火熱,讓一些小成本影片能夠相對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


而繁榮自然也會催生大量泡沫。2015年總票房高速攀升背後也難免有「水分」存在,且處在「十二五」結束的當口,國產電影市場是趕上了發展的好時候。打開上帝視角,我們也知道,自2015年之後,國產電影市場的增速大幅放緩。不過,正是因為有泡沫存在,才能倒逼著國產電影市場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回顧2015年的種種,我們懷念的是在那一段蓬勃發展的時期,每個影視人的那一股積極向上、勢要大幹一場的精氣神兒,是那些代表著這個市場良性發展的好跡象。

比如,整體的票房大盤相比往年保持著相對穩定的增長率,在此之中,能有個別的影片創造新的票房紀錄,同時,也有一些影片能夠突破以往的「類型」偏見,獲得超出預期的成績。


誠然,票房數字並不代表一切,品質才是一部影片立足的根本。但若是每一部用心之作,每一個為了電影真心付出的人,都能夠獲得相應的市場回報,那自然是最好不過。

而那些負責出品電影的老牌影視公司,能夠發揮穩定,保持不錯的業績,繼續做著行業的表率。以2015年為例,萬達參與出品了《夏洛特煩惱》《滾蛋吧!腫瘤君》等片,光線主控的《港囧》拿下了16.14億票房,華誼的《老炮兒》在賀歲檔一路逆襲,博納也有《烈日灼心》這樣的口碑佳作,《尋龍訣》背後更是有著萬達、華誼、光線三家鼎力支持。


可以看到,這些民營公司的代表都在2015年各有收穫。

同時,一個電影市場的健康發展必然也少不了新勢力的推動。在2015年,我們也看到了行業湧入了很多新鮮血液。

一方面,新人導演輩出。這其中,既有像許誠毅(《捉妖記》)、閆飛、彭大魔(《夏洛特煩惱》)、田曉鵬(《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忻鈺坤(《心迷宮》)這樣有著各自專業背景的新人導演,也有像大鵬、陳建斌這樣從演員跨界而來的新人導演,雖各有不同,但卻共同凝聚成了一股新的導演力量。

另一方面,新的影視公司也開始嶄露頭角。尤以開心麻花為代表,這個話劇界的業界翹楚終於將業務觸角伸入到了影視行業,並且有了一個不錯的開局;此外,如阿里影業等剛剛成立不久的網際網路公司也開始入場。


不過,不管是老牌公司,還是業界新勢力,身在行業之中,最重要的是所有人都能夠同心協力,朝著同一個目標前進,大家互相為好電影加油喝彩,也為爭取更多電影的上映而努力, 共同助推中國電影更上一層樓。

比照當下,雖然「影視寒冬」論已被討論許久,再加上受疫情影響,更是打擊了不少人的士氣。只是,眼下短暫的低潮,並不代表未來都是如此,越是身處谷底,越有可能跳得更高。

回望2015年,即便再輝煌那也是過去,我們需要的是那股不服輸的幹勁,不氣餒的精氣神兒,朝著美好的目標,好好經營,以期收穫更多的美好。


ps:2015年的時候,你在哪裡?是否從事著和電影相關的工作?歡迎大家踴躍留言。

特殊時期,選題告急,拍sir為了保住雞腿絞盡腦汁,有什麼行業故事各位看官想要了解的,也歡迎積極留言,我們看著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