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聯合國為什麼選擇騰訊?

南方plus客戶端 發佈 2020-04-02T15:03:10+00:00

同時,聯合國將通過微信和QQ、騰訊新聞、騰訊看點、騰訊視頻、騰訊微視和騰訊廣告等數十個平台,向全球公民發起1分鐘調查;《王者榮耀》、《和平精英》、《PUBGMobile》和《Arena of Valor》等多款遊戲也將參與到調查問卷的推廣中,匯集人們關於應對全球重大挑戰等關鍵議題

美東時間3月30日,聯合國在紐約總部宣布,騰訊公司成為其全球合作夥伴,為聯合國成立75周年提供全面技術方案,並將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和騰訊同傳在線舉辦數千場會議活動。

這意味著,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全球對話將在廣東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的技術支持下進行。同時,聯合國將通過微信和QQ、騰訊新聞、騰訊看點、騰訊視頻、騰訊微視和騰訊廣告等數十個平台,向全球公民發起1分鐘調查;《王者榮耀》、《和平精英》、《PUBG Mobile》和《Arena of Valor》等多款遊戲也將參與到調查問卷的推廣中,匯集人們關於應對全球重大挑戰等關鍵議題的想法。

為什麼聯合國選擇騰訊作為全球合作夥伴?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之際,騰訊能帶來哪些技術支持和產品?南方日報記者深入採訪,探尋粵企科技抗疫產品出海的新可能。

「集納不同地區的人群關於人類未來議題的聲音」

「3月24日凌晨,我們收到了來自聯合國紐約總部的一封郵件。聯合國在郵件中提及,為慶祝聯合國成立75周年,希望通過開展對話,加強國際合作,樹立並實現2045年聯合國成立100周年時的全球願景。」UN75騰訊聯合項目負責人李航介紹說。

「這是聯合國在2020年十分重要的年度項目,受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讓原計劃在線下舉辦的活動碰到了很大的阻礙,所以他們希望騰訊能夠在這一系列年度活動里提供包含數千場在線會議在內的全方位支持。」李航說。

「具體來說,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線會議的需求。聯合國希望合作夥伴、第三方和全球公眾,能通過騰訊會議、企業微信兩大平台,並藉助騰訊同傳技術,靈活組織和參與不同規模的在線會議。另一方面是發起1分鐘問卷,集納到更多不同地區、不同年齡、不同職業甚至不同興趣的人群關於氣候危機和人類未來等議題的聲音。」李航表示,這些來自全球的聲音將被總結提煉為報告,於今年9 月正式提交給世界各國領導人和聯合國高級官員,為各國間溝通、決策提供信息來源。

「本次與騰訊的合作恰逢其時。聯合國75周年也正在加強數字化領域的發展。」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活動籌備工作秘書長特別顧問法布里齊奧·霍克希爾德表示,「通過騰訊,我們能跨越國界,跨越年齡,連接全球各地的人,開展在線對話。而騰訊的技術和全球影響力對於擴展我們在青年群體中的影響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能滿足toB的會議需求和toC的用戶交流,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這既是聯合國的需求,也恰好是騰訊的優勢。所以雙方在跨時區工作的挑戰下,能迅速達成共識。」李航表示。

騰訊To B 產品在「奧運賽場」上歷練

接到聯合國的來函需求後,騰訊團隊在當天中午就迅速和公司總辦團隊有了共識,給予了聯合國積極回應。同時,在騰訊內部快速成立了UN75聯合項目組,囊括騰訊會議、企業微信等技術團隊和產品團隊,開始了與聯合國團隊的密切商討。「我們從3月25日開始,每天晚上在騰訊會議上與聯合國團隊討論我們如何去做這個事情。」李航說。

「比如將支持數千場聯合國會議的『騰訊會議』這款產品,自去年年底推出,到現在已經發布國際版,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如何能夠滿足聯合國全球化的需求,對於雙方都是一個探索和嘗試。」李航表示,雙方的技術團隊正在磨合中,將為初定於4月底開展正式活動做充足準備。

「作為在騰訊系產品里,成長時間並不長的騰訊會議和企業微信,很年輕就上了奧運賽場。」李航打了個比方,因為不同國家的用戶使用需求不完全一樣,如何在這個奧運賽場裡能夠努力滿足大家的需求,對騰訊產品本身是一個很大的鍛鍊。「我們也希望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的成長。」

目前,騰訊會議日活躍帳戶數超過1000萬,是疫情期間最多國人使用的視頻會議產品。40天更新14個版本,8天緊急擴容超過10萬台雲主機,投入計算資源超100萬核……騰訊會議已經支持東南亞電商公司Shopee、日本軟體開發公司易佰匹的捐贈項目與跨國會議,還幫助數十家海外駐華機構進行遠程協作。

協同辦公產品的易用性,在國際舞台上展示了騰訊的「技術肌肉」;而《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的產品出海,則讓聯合國看到了騰訊通過中國文化觸達海外年輕人的能力。「以聯合國1分鐘調查問卷為例,《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的海外版本都會參與到推廣里來。我們會用不同形態的創意和互動方式,通過QQ、朋友圈廣告、騰訊遊戲、騰訊新聞、騰訊看點、騰訊微視等幾乎所有騰訊to B和to C的產品,做針對不同人群的傳播,了解更多人對於國際重大議題的想法。」李航說。

可以看到,來自科技領域的「廣東經驗」輸出,正以多種形式馳援全球戰疫。

【記者】張秀娟

【作者】 張秀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