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遺書《死》,回顧自己一生,給家人留下7條忠告,喪事不收錢

靈楓歷史閣 發佈 2020-04-02T16:48:00+00:00

1936年9月,魯迅先生提筆寫下了一篇題為《死》的雜文。同年,先生也帶著希冀,離開了這個他又愛又恨的世界。對於魯迅的死,實在是說法不一,而對於《死》這篇文章,大多數人仍舊願意把它認為是魯迅的遺囑,或是一生的回顧。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里,這樣寫道:

「向死而生的意義是: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認並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擺脫對死亡的焦慮和生活的瑣碎。只有這樣,我才能自由地做自己。」

大部分人在一生中,都不曾無限接近過死亡,自然不會知道死亡的滋味。但今天,我們要來聊一聊一位作家,聊聊他對於死亡的態度。

一、反抗的一生,鬥爭的一生

魯迅先生,大概是很多中學生最「痛恨」的人吧。

晦澀難懂的語言,難以捉摸的態度,魯迅式的幽默,都讓眾多學生大呼救命。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在國家最黑暗的時候,企圖高舉火把照亮世人。也正是這樣的人,才能將死亡看得如此透徹。

1936年9月,魯迅先生提筆寫下了一篇題為《死》的雜文。同年,先生也帶著希冀,離開了這個他又愛又恨的世界。

對於魯迅的死,實在是說法不一,而對於《死》這篇文章,大多數人仍舊願意把它認為是魯迅的遺囑,或是一生的回顧。

文章沒有很多的廢話,開篇便是提到死亡。魯迅從珂勒惠的版畫談起,分析了國人對於死亡的態度。他在文章中這樣寫道:

「她早年的主題是反抗,而晚年的是母愛,母性的保障,救濟,以及死。」

這何嘗不是和魯迅的一生相似呢?

早年的反抗,棄醫從文,提筆想要喚醒沉睡的中華民族。一生都在鬥爭,批判社會的無情,批駁人性的可悲。等到了晚年,終於是到了要面對死亡的時候,主題自然而然就變成了死亡。

二、不懼因果,不畏死亡

緊接著,先生借著文字給家人留下了這樣的遺囑:

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殮,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

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塗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第一條,不收別人的錢。不得不說,這一條寫的就是「魯迅」。他一生最討厭的便是欠人情,收取別人的錢,便是有背自己的內心。但是不收朋友的錢,多少又讓人覺得不近人情。故而處於對朋友的尊重,在破折號後,魯迅又對這一條遺囑進行了補充。

受佛教的影響,中國人大多都是信六道輪迴的。而對於魯迅先生這種人來說,死後得隨便,或是死得安靜。就像遺囑中第二條和第三條所說的那樣,才是魯迅先生所追求的。這正好體現出他大無畏的精神,我們能看到的是一個平靜接受死亡的革命者。

三、精神永傳承

第四條中,魯迅先生希望家人能忘記他,這在大多數人看來,顯然有些不可思議。但是,這是魯迅真真切切的追求。

魯迅對死亡看得很淡,自然希望家人忘記自己好好生活。若是天天守著一個死去的人,而無法向前看,過好自己的生活。這在魯迅看來,真真切切是一件愚蠢的事情。

對於孩子的叮囑,立下不許做「空頭文學家」的規矩。

或許,這是魯迅教給孩子的最後一課。

魯迅一生都堅持著「踏實」這一件事。在他看來,做人必須是要不謀虛名,不圖私利。而空頭文學家,便是與空頭支票和空頭承諾一樣的,充滿了不務正業的味道。

現在多少「名人」,名頭極其響亮,但實實在在沒多少學識。這樣的生活在先生看來,還不如務實一點,做一點利於他人的小事。

而最後的兩點,我猜想大約是因為大病的關係,魯迅先生不僅想在文章中交代自己的後事,更想將自己的革命精神傳承下去。對於孩子的忠告,也恰恰是對後世之人,傳授自己的鬥爭經驗。

魯迅先生的一生,可以說是鬥爭的一生。而在這寫無盡的鬥爭中,先生體會最多的大概就是「對於敵人的寬容,就是對戰友的殘忍」。

所以,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也不肯寬容敵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