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科學家首次破解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肝臟和脂肪組織中的微生物特徵丨科學大發現

奇點網 發佈 2020-03-23T16:57:16+00:00

參考文獻:1.ANHê F F, JENSEN B A H, VARIN T V, et al. 2020. Type 2 diabetes influences bacterial tissue compartmentalisation in human obesity. Na

人體中的微生物這幾年來一直在刷新著人們的認知,什麼地方都有它的事。晝夜節律、肥胖、二甲雙胍的療效、免疫治療的效果,甚至恐懼等情緒,都被發現跟微生物有關。除了影響我們身體的各個地方之外,這些微生物還可能存在於我們身體的各個角落。

近日,魁北克心肺研究所的Fernando F. Anhê和André Marette等,在嚴格控制污染的條件下分析了40名肥胖患者的肝臟、血漿和三種脂肪組織,在其中都發現了多種細菌的成分。而且,患有2型糖尿病的人和未患糖尿病的人,組織中的細菌種類也有很大差異

這是首個利用16S rRNA對人體不同組織中微生物進行定量的研究,發表在Nature Metabolism上[1]。

人體里有沒有細菌這事,爭論了挺久了。不少研究都在人體中的血液等組織里發現了細菌的成分[2,3]。這些突破了人體表面屏障的細菌,還會觸發免疫反應,從而對葡萄糖穩態和心血管健康產生影響[4]。而細菌細胞壁中的肽聚糖和脂多糖,也被發現能對機體的免疫和葡萄糖穩態產生或有益或有害的影響[5,6]。

影響葡萄糖穩態,那沒準還跟2型糖尿病有關。畢竟2型糖尿病正是一種跟微生物關係十分密切的疾病2型糖尿病相關的低度慢性炎症和胰島素抵抗中,腸道菌群失調都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7]。莫非腸子裡的細菌穿過腸道屏障進入了人體,這才造成的2型糖尿病?

不過,或許是人體中存在微生物這點太過顛覆。總有人認為那些組織里檢出的微生物,都是污染造成的。所以這次,研究人員在嚴格控制污染的條件下,對組織樣本中的微生物進行了檢測。

(來自pixabay.com)

研究人員一共招募了40名肥胖患者,他們平均年齡42歲,平均BMI達到了50.5,有部分參與者已經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脂肪肝和血脂異常。參與者中有10名男性、30名女性,兩性中各有一半已經患上了2型糖尿病。

研究人員在無菌環境下提取了參與者們血液、肝臟、皮下脂肪、大網膜脂肪和腸系膜脂肪共5個部位的樣本,使用16S rRNA測序對其中的細菌成分進行了檢測。為了保證試驗嚴謹性,排除污染的影響,研究人員還在每一步操作中,提取了操作環境的樣本作為陰性對照

在這5種組織中,檢出的細菌成分真不少,而且信號強度跟陰性對照都相差了1000倍以上,足以保障檢測到的細菌確實來自組織樣本。其中變形菌門的細菌被檢出的最多,其次是厚壁菌門、放線菌門和擬桿菌門。其中最主要的是變形菌門的假單胞菌,在除血液外的4種組織里都廣泛存在。

(來自pixabay.com)

不同組織中的菌群也有所不同。比如肝臟中的節桿菌和瘤胃球菌明顯多於其它組織,而擬桿菌和糞桿菌都相對偏愛腸系膜脂肪,腸桿菌則多見於大網膜脂肪和皮下脂肪。這其中,擬桿菌、糞桿菌和腸桿菌都是腸道菌群的重要組分,很可能是從腸道遷移到這些組織器官中的。

在2型糖尿病患者和未患糖尿病的人間,5種組織里的細菌總量沒有顯著差異。不過,未患糖尿病的人的腸系膜脂肪中細菌種類更多,分布也更加均勻

腸系膜中的細菌多樣性和良好的血糖控制明顯相關!

具體來說,腸系膜脂肪中某些種類的嗜膽菌與更好的血糖控制相關來自水和土壤的兩類微生物Marinifilaceae和Xanthobacteriaceae,也多見於未患糖尿病的參與者

此外,肝臟中的水珠菌、皮下脂肪中的Sphingomonas、血液中的志賀桿菌和沙雷菌,都更常見於2型糖尿病患者。而肝臟中的莫拉克菌、大網膜脂肪中的節桿菌和伯克氏菌、皮下脂肪中的柄桿菌、血液中的奈瑟菌,則與未患糖尿病相關

這之中,志賀桿菌和沙雷菌所屬的腸桿菌科,與餐後高血糖負荷有關[8],志賀桿菌還是已知與2型糖尿病相關的腸道菌之一[9]。腸道中的這些有害菌進入人體,引起炎症,可能正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而糖尿病引起的高血糖又會減弱腸道屏障功能[10],讓更多的有害菌進入人體,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在接下來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計劃進一步深入研究,以明確這些組織中的微生物或微生物碎片,跟2型糖尿病有多大關係,以及誰是因誰是果。

編輯神叨叨

由奇點糕歷時3個月打造的音頻課程《小細胞肺癌8講》重磅上線啦~ 我們用8講的課程,幫您回顧了小細胞肺癌領域近30年來的重要探索和進展。只需80分鐘,即可縱覽小細胞肺癌領域的前沿學術進展。

長按識別下圖中的二維碼,即可購買這套超值的音頻課程。認證用戶,僅需9.9元!

此外,我們還準備了少量紙質版講義,購買課程後加主編微信即可免費申領,先到先得!

參考文獻:

1. ANHê F F, JENSEN B A H, VARIN T V, et al. 2020. Type 2 diabetes influences bacterial tissue compartmentalisation in human obesity. Nature Metabolism [J].

2. Païssé S, Valle C, Servant F, et al. Comprehensive description of blood microbiome from healthy donors assessed by 16 S targeted metagenomic sequencing[J]. Transfusion, 2016, 56(5): 1138-1147.

3. Lluch J, Servant F, Païssé S, et al.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novel tissue microbiota using an optimized 16S metagenomic sequencing pipeline[J]. PloS one, 2015, 10(11).

4. Amar J, Chabo C, Waget A, et al. Intestinal mucosal adherence and translocation of commensal bacteria at the early onset of type 2 diabetes: 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probiotic treatment[J]. EMBO molecular medicine, 2011, 3(9): 559-572.

5. Cani P D, Amar J, Iglesias M A, et al. Metabolic endotoxemia initiates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J]. Diabetes, 2007, 56(7): 1761-1772.

6. Denou E, Lolmède K, Garidou L, et al. Defective NOD2 peptidoglycan sensing promotes diet‐induced inflammation, dysbiosis, and insulin resistance[J]. EMBO molecular medicine, 2015, 7(3): 259-274.

7. Delzenne N M, Cani P D, Everard A, et al. Gut microorganisms as promising targe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J]. Diabetologia, 2015, 58(10): 2206-2217.

8. Zeevi D, Korem T, Zmora N, et al. Personalized nutrition by prediction of glycemic responses[J]. Cell, 2015, 163(5): 1079-1094.

9. Thingholm L B, Rühlemann M C, Koch M, et al. Obese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type 2 diabetes show different gut microbial functional capacity and composition[J]. Cell host & microbe, 2019, 26(2): 252-264. e10.

10. Thaiss C A, Levy M, Grosheva I, et al. Hyperglycemia drives intestinal barrier dysfunction and risk for enteric infection[J]. Science, 2018, 359(6382): 1376-1383.

頭圖來自pixabay.com

本文作者 | 孔劭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