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社交禁令」產生效果 疫情出現趨緩跡象

歐洲華人街 發佈 2020-04-02T18:48:29+00:00

自上周日以來,德國的新增確診感染病例數已連續數天走低;隨著治癒病例的增加,現存感染人數甚至已開始出現下降趨勢。

自上周日(3月29日)以來,德國的新增確診感染病例數已連續數天走低;隨著治癒病例的增加,現存感染人數甚至已開始出現下降趨勢。在最開始爆發疫情、一度成為「震中」的北威州Heinsberg縣,據該州州長拉舍特表示,「曲線已經在變平」。當地病例的「倍增時間」已經達到16天,遠遠超過默克爾提出的10天目標。


這些跡象基本可以證明,德國政府的「社交禁令」正在產生效果。鍾南山也在4月1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全球疫情拐點估計將於4月底出現。


然而,德國還遠不到能鬆口氣的時候……一方面,德國在疫情初期被全球關注的超低死亡率正在迅速抬升,已經超過1%;病逝者的平均年齡也在下降,已出現28歲的年輕死者。口罩等防護物資仍然存在缺口、一些被感染者需要暫時退出醫護隊伍。另一方面,社會「放慢腳步」帶來的經濟後果也已開始浮現,如何進行「災後重建」,已是聯邦政府迫切需要著手處理的問題。


在防護物資方面,衛生部發言人稱,聯邦政府截至上周已經分發給了各州約2000萬個口罩、1500萬副手套、13萬套防護服、2.3萬個護目鏡和91000升消毒劑。但這顯然還不夠,各個州政府、各個大型企業也都在忙於籌集物資。比如巴符州就在保時捷的幫助下訂到了3000萬個口罩,戴姆勒也捐贈了11萬口罩。各州還在動員企業改造生產線自行生產相關物資。


不過,在這樣緊迫的時刻,仍有不和諧的聲音存在:雖然「北巴伐利亞網」援引一名藥劑師的言論,批評稱連普通藥店都能在5天內從中國訂購10000個口罩,而聯邦政府的工作卻如此拖延;但《圖片報》則爆料表示,負責採購的聯邦政府部門並沒有與中國直接溝通,而是讓巴斯夫、漢莎等大企業出面。並且聯邦政府的目標是,「不依賴世界市場(尤其中國)上定價過高、甚至質量不達標的產品」……


不知道《圖片報》這一爆料是否屬實,但從德媒近日多次出現的「中國口罩飛抵德國XX州」之類報導來看,持「真香」觀點的恐怕不在少數。畢竟,布蘭登堡州議員Helmut Barthel今天出席會議,還只能戴著自製的咖啡濾紙口罩……



另一方面,德國即將面臨的經濟衰退也令政府相當心焦。根據聯邦政府經濟顧問委員會的分析,2020年德國GDP最多可能下跌5.4%!儘管政府推出了一攬子經濟援助措施,不僅直接撒錢,還向企業提供「短時工補貼」和貸款,但這也畢竟不是萬能靈藥。德國工商會(DIHK)最近對15000家本國公司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八成企業都認為今年的營業額將出現暴跌,五分之一擔心將要破產。


並且,「短時工津貼」雖然能夠救助企業,但這些企業的員工也將真切面臨收入的(暫時)下降,更別提意料之中的「裁員潮」的到來……而降薪和裁員都會觸發消費意願的收縮,扼制流動性,反過來又不利於經濟的發展。這樣一個死結,不知道德國要用多久才能解得開。


從這個最新的例子中,或許能夠看出德國企業目前的處境:今天德媒報導稱,繼阿迪達斯、H&M等連鎖品牌之後,德國老牌百貨商場Galeria集團也宣布不打算交房租了。不僅一欠就是3個月(4到6月),還計劃把3月份已交的租金討回來一半!該集團一邊表示,因為房東「沒有滿足該集團對租賃物的使用權」,無權獲得租金;一邊要求房東理解,「考慮未來解決方案是雙方共同的責任」。只能說,體面果然還是需要豐厚的物質來維繫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