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關人」的戰疫24小時

中國吉林網 發佈 2020-03-22T20:24:59+00:00

這些病例發現和處置中,每一環都有深圳灣海關衛生檢疫專家組組長鄭茜的身影:從無到有設置醫學排查室、重新啟用傳染病排查室、發現異常立即上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3月15日,一架泰國入境航班降落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有旅客發熱,伴有咽痛症狀。」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旅檢一處衛生檢疫科帶班組長唐書俊和同伴們一路小跑到測溫通道,平時同事間互相苦練采咽拭子的「功夫」派上了用場。

深圳市衛健委通報了數例經深圳灣海關進境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這些病例發現和處置中,每一環都有深圳灣海關衛生檢疫專家組組長鄭茜的身影:從無到有設置醫學排查室、重新啟用傳染病排查室、發現異常立即上報、及時啟動應急預案……

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內,拱北海關所屬大橋海關監管五科黨員謝志斐負責流行病學調查,每天都要和入境旅客「嘮家常」。一個個細節串聯起來,就是一份完整的、可供追溯的「疫情檔案」。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境外輸入確診病例增加,海關衛生檢疫成了廣東「防疫戰線」最前沿。在廣州、深圳、珠海等入境廣東客流較大的口岸,越來越多「海關人」穿上防護服走進「戰場」,堅守著國門第一道關。

8時:深圳灣口岸

3小時建起一堵「防疫牆」

早晨的深圳灣口岸很安靜,入境旅客還不多。像過去2個月的每一天,鄭茜穿好防護服、戴好護目鏡和口罩,早早到現場檢查「防疫牆」的每個環節,確保客流高峰時運轉順利。

鄭茜在現場詳細了解旅客旅居史

這堵「防疫牆」是鄭茜帶隊建立的。作為深圳灣海關法規科科長,她不但熟悉法規政策,還有醫學特長和防控甲流的經驗,疫情期間兼任該關衛生檢疫專家組組長。

最近,一輛輛大巴載著旅客集中開往深圳灣口岸,入境旅客猛增。在深圳灣海關發現和處置確診病例過程中,每一環都有鄭茜的身影:穿梭在出入境大廳和車道、檢查「防疫牆」各運轉環節、發現異常立即上報、突發時啟動應急預案……

早在疫情發生之初,擺在鄭茜面前的第一道難題是,深圳灣海關衛生檢疫處置場地有限,但口岸進出境人流量卻很大,必須儘快建起牢固的「防疫牆」。

「大家都放心把健康交付到我們手裡,我們必須守牢陣地!」接到這項緊急任務,鄭茜走遍了出入境大廳、客運車道的每個角落,不到3個小時,從無到有設置了旅檢出境車道醫學排查室,旅檢出境大廳傳染病排查室也重新啟用。

「每天100多個電話、微信記錄2萬多步數,都算少了。」鄭茜說,雖然是「三班倒」,但自己24小時開手機,無論站哪一班崗,都要及時接聽同事和其他聯防聯控部門人員的電話,時刻準備應對突髮狀況。

12時:港珠澳大橋口岸

「嘮家常」嘮出詳細可追溯的「疫情檔案」

「有疑似病例從香港返回,請做好準備!」午間,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大橋海關旅檢一科副科長邵梁的對講機里傳來急促的喊話。邵梁立刻駐足,堅定回應:「好的,我來接他們回家!」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成了嚴防境外輸入的重點口岸之一。1月27日以來,隨著港澳特區政府同時調整入境安排,大批旅客滯留港澳,經港珠澳大橋返回內地。

每當有湖北籍旅客入境,大橋海關關員王蕾都沖在前面。「我們是老鄉入境見到的第一個親人。」儘管隔著層層防護服,但這位湖北妹子仍希望能在嚴格的衛生檢疫過程中,讓老鄉們感到溫暖。

拱北海關所屬港珠澳大橋關員邵梁在旅檢現場收驗健康申明卡

境外旅客到達珠海口岸後要過三道關,第一關就是海關衛生檢疫。旅客一入關,邵梁和同事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收驗健康申明卡,按照風險高低組織旅客逐一測量體溫,對高風險旅客進一步做流行病學調查,有發熱跡象的,還要及時採樣。

負責流行病學調查的是謝志斐。他不但要耐心引導旅客複測體溫,還要口才好,能「嘮家常」。

「去往的城市、住過的酒店、搭乘的交通工具、接觸過的人……全都要聊。這是一份完整可供追溯的檔案,關鍵時刻可以保護『一串人』。」謝志斐說,對於高風險旅客,無論是否發熱,流行病學調查都必須詳盡。

從檢疫台到醫學負壓隔離室,整條路線經過科學設計,一旦發現體溫異常的旅客,將立即留觀或送醫。接力的下一環,更多大橋「海關人」將旅客分類、分批轉移,守護他們平安回家。

17時: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采咽拭子就像在危險邊緣試探」

3月15日17時許,一架泰國入境航班降落廣州白雲國際機場。對講機里響起同事的呼叫聲:「有旅客發熱,伴有咽痛症狀。」

唐書俊迅速趕到測溫通道。不一會兒,大批旅客湧入。唐書俊和同事們一起引導旅客佩戴好醫用防護口罩和乳膠手套後,又將旅客帶到負壓排查室,一邊耐心安撫,一邊迅速開展流行病學調查,接著複測體溫、採集鼻咽拭子樣本。

「非典時我上小學,受到很多人保護。這一次,該輪到我來做保護者。」疫情發生時,「90後」唐書俊毅然擔起責任。和他一同戰鬥的,還有數十名一線「海關人」,最小的是剛剛參加工作的「95後」,最大的是臨近退休、從關區其他崗位前來「火線」支援的老同志。

採樣時,隔著厚厚的防護服和護目鏡,唐書俊汗如雨下,每一次呼吸都伴隨著護目鏡里的水霧。「就像在危險的邊緣試探,病毒好像就在眼前飄浮,要抓住它,也要防好它。」唐書俊形容,要保證採樣的質量,也要避免刺激旅客的鼻咽導致噴嚏或乾嘔,每一根神經都緊繃著

「戰場」之外,唐書俊做得最多的,就是輪休時和同事互相採集對方的咽拭子,一遍遍練習。「練多了就熟悉,可以減輕心理負擔,對旅客採樣時成功率才能提高。」他說,畢竟每次採樣都可能遇到情緒緊張或不配合的旅客,還要克服自己內心的壓力,只能用苦練這個「笨辦法」。

春節前後,人們「宅家抗疫」時,唐書俊和戰友們每天要面對4萬人次左右的出入境人流,與每個旅客打交道。如今,面對疫情全球蔓延,他們不敢有絲毫停歇,再次投入到更大的「戰場」中。

23時—次日1時:廣州白雲國際機場

「下一個早高峰是凌晨3點,我們趕緊準備」

凌晨時分,一個入境檢疫小高峰襲來:廣州白雲國際機場T2航站樓內,高峰期每小時起降超過10個國際航班,約1600名旅客同時通關。

廣州海關所屬白雲機場海關全員進入「作戰」狀態,一個個問題向值守的白雲機場海關副關長楊傑「砸來」:

——12條自動測溫通道已全部開啟,但旅客要逐一進行健康申報和測溫,通道擁堵怎麼辦?楊傑當機立斷:「加開人工通道!」於是,多名關員緊急到位,手持測溫儀對旅客測溫。

——填報台也不夠用了怎麼辦?楊傑馬上通知即將進境的航班,在抵達前向旅客派發《健康申明卡》進行填寫,儘量減少人員通關滯留造成的集聚。

——發現多名發熱旅客,負壓排查室即將飽和怎麼辦?楊傑又馬不停蹄,協調機場方迅速加建臨時排查室、設置等候緩衝區……

一波小高峰過去,楊傑走進休息室,沒有休息,而是對剛剛奮戰一輪的同事們說:「下一個早高峰是凌晨3點,在T1航站樓,我們趕緊準備。排查不能漏掉一人,但也要確保防護,不感染一人。」

這段時間,楊傑幾乎住在了機場。她從部隊醫院轉業到海關,堅守旅檢口岸19年,對病毒險惡有著比常人更深的認知。

大年初六,楊傑接到丈夫心梗的消息,匆忙趕回家。守在病床前照顧丈夫,手機卻響個不停:多個國際航班取消或返航、旅客要辦理退關手續、各單位派到白雲機場衛檢崗位支援的幹部在等工作安排……

僅僅3天後,在丈夫大力支持下,楊傑又回到一線。「誰都不容易,只有『大家』都安全了,千千萬萬個小家才能安穩。」她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