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德統一,憑什麼柏林是首都?

東亞評論 發佈 2020-03-19T01:16:53+00:00

從表決結果來看,贊成遷都和贊成留在波恩的票數非常接近,這就意味著在遷都問題上德國分成了柏林派和波恩派,雙方各自也有著充分的理由。

文中內容不代表東亞評論觀點和立場

聯邦議院和總理府以及其他政府部門遷往柏林後,許多為聯邦政府工作的波恩人的生計又成了問題。

復都

校/一條人文主義狗 畫/捕風者 圖/地緣谷

1990年8月31日,東德(民主德國)與西德(聯邦德國)在柏林簽署統一合約。10月3日,東德正式併入西德,德國重新實現了統一。但是,新的德國面臨著選擇首都的問題:遷回曾經的首都柏林還是留在西德時的波恩?

在統一合約中,就有統一後德國首都設在柏林的條款,但條款中還說:「議院和政府所在地待德國統一後再議。」於是在1991年6月20日,德國聯邦議院就是否遷都柏林進行表決,經過長期激烈的辯論,最終以338票對320票達成歷史性的決定:將首都由波恩遷至柏林。

遷都已然成為了當時德國一個重要的社會議題。從表決結果來看,贊成遷都和贊成留在波恩的票數非常接近,這就意味著在遷都問題上德國分成了柏林派和波恩派,雙方各自也有著充分的理由。但遷都柏林的結果卻有著歷史的必然性,柏林有著許多波恩所沒有的優勢,這些優勢將直接影響德國長期的國家利益。

柏林派的理由

選中柏林作為統一後的德國首都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柏林自身有著悠久的歷史,其作為國家首都可以追溯到普魯士王國時期,1701年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一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定都柏林。1871年,德意志第二帝國建立,德國實現了首次統一,柏林上升為全國的首都。

腓特烈一世(1657-1713)霍亨索倫王朝的首位普魯士國王,

之前為布蘭登堡選帝侯兼普魯士公爵。

腓特烈一生的精力都在於獲得統一和建立普魯士王國。

冷戰時期德國分裂,柏林仍然是東德的首都。在國家地位上,柏林不僅是德國的政治、文化、教育中心,還是德國人心中統一的象徵。在德國,只有柏林能夠同倫敦、巴黎等大都市匹敵,也只有柏林才能同統一後的德國國際地位相稱。

而波恩與柏林相比就太小了,難以作為統一後德國經濟、政治中心的載體。即使是在西德時期,大多數人認為德國的分裂是暫時的,政治家們也只是把波恩看作臨時首都,他們一直強調:「只要經過民主、自由選舉,德國實現和平統一,那麼統一後的首都就是柏林。」遷都柏林意味著德國統一的最終完成、一個徹底擺脫戰後陰影的全新德國的誕生。所以論政治地位,波恩根本無法與柏林相提並論。

哪怕從規模來看,波恩也更像一座西部的寧靜小城

柏林有著更優越的地理位置。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是整個德國的交通樞紐,基礎設施更為齊全,是西歐和東歐間聯繫的紐帶,更是冷戰後北約、歐盟東擴的橋頭堡。政治家們的著眼點在於遷都後的德國將來要發揮的作用,德國會在歐洲一體化進程占據更重要的地位。

西歐和中歐的樞紐

時任德國總統魏茨澤克在備忘錄中指出:「在今後20年里,歐洲的地圖將發生決定性的改變,歐洲自由貿易區的國家以及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均將參加歐洲共同體或以類似成員國的形式與歐共體融合在一起,歐洲的中心將移到大陸,而德國『會起推動性的作用』。」而波恩位於德國的最西部,背靠西歐,就戰略位置來說,波恩在西德時期的主要優勢是安全。但德國業已重新統一,在將來的發展中,柏林比波恩要重要得多,波恩既難以在施政上輻射整個德國,更無法滿足未來德國領導歐洲的雄心。

時任德國總統魏茨澤克在柏林巡視(左一)

德國政府遷都柏林還有著更大的目標:柏林成為首都後,將會吸引跨國集團來此投資,柏林「不久之後將重新躋身歐洲乃至世界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市行列」,振興柏林被視為德國強大的標誌。IBM、索尼、奔馳等大型跨國集團也確實把全新的柏林視為向東歐開拓市場的基地,紛紛進駐波茨坦—萊比錫廣場。

不要小瞧了這現在看起來平淡無奇的廣場,

拍攝時間可是在2001年,

旁邊大大的奔馳標誌更說明了這一點

遷都柏林還引發了柏林大規模首都建設運動,統一之初的柏林,東西兩部展現出的是截然不同的面貌,這樣的城市是無法承擔新德國首都的重任。所以柏林政府希望通過重建首都來儘快消除東西德之間的隔閡,使雙方產生共同的國家歸屬感。柏林政府在城市設計競賽中明確要求:以新的空間結構將分裂長達數十年之久的東西兩半柏林重新焊接起來;而且要能體現出德國的自由與民主,將柏林塑造成為新德國的首都。

柏林被分為東(蘇占)西(美英法占)兩部分

時任聯邦議院主席莉塔·蘇斯慕特說:「德意志聯邦希望建立一個平易近人的議會——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具有開放性和高度的包容性的政治中心,我們希望這裡將來會成為柏林乃至德國民主制度的發源地。」而波恩作為一個小城市無法發揮出如此的政治影響力。

推倒柏林圍牆的人應當也是如此想的

遷都柏林有利於前東德地區的民眾在心理上平衡,有利於東德地區的復興。四十餘年的分裂使得德國東西部產生了巨大的差距。德國統一後,由於歷史原因,東德地區經濟困難重重,科爾總理對東德民眾生活水平不會下降的諾言無法兌現,結果就是統一之初東德地區經濟衰退嚴重,失業率居高不下,進而限制了整個德國經濟的增長。

電影《部長轎車的風波》就體現出當時東德內部

巨大的貧富差距,這絕對不能在統一後的德國重演

而西部發達東部落後的格局也使得東西德的民眾產生了巨大的隔閡與矛盾,德國政府對東部地區的大量投資讓西德民眾感到不公平,西德民眾認為自己是為政府向東德「輸血」埋單,而東德民眾也普遍有自己是「二等公民」的自卑感。因此,東德的人力主將首都遷回柏林。

民意調查顯示,東德地區有82%的人支持遷都柏林。如果再不遷都,德國人將不得不面臨更大的貧富差異,進而面臨著社會再次撕裂,而遷都柏林則可以起到刺激東部發展的作用。經過幾年的市場化改革,東部經濟逐漸回暖,已不再是限制德國經濟發展的因素,而成為德國經濟增長的帶動因素。波恩作為西德的臨時首都,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德國分裂的歷史,不利於兩德統一後的融合。

波恩派的擔憂

但是波恩派反對遷都的理由也不容忽視,這些都成為了德國遷都實際存在的困難。德國的未來雖然在柏林,但仍然有很多人不願意遷都。他們的主要理由是:遷都柏林耗資巨大、勞民傷財,給政府增加負擔。除了兩地之間600公里的距離外,遷都柏林還要顧及將龐大複雜的政府部門有序不紊地調遷、聯邦機構在柏林新地址的修建費、周邊建設費以及行政人員的補助費,這些都是巨大的財政支出。

光是新的德國公務員工資就是一筆龐大的支出

而德國統一之初的經濟衰退加劇了財政上的困難,為了平衡收支以刺激經濟,德國政府一度要推遲遷都。另一方面,波恩作為西德臨時首都也已經有40多年的歷史了,波恩為戰後德國的復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政府運作業已成熟,遷都談何容易。聯邦議院和總理府以及其他政府部門遷往柏林後,許多為聯邦政府工作的波恩人的生計又成了問題。

因此德國不能對波恩撒手不管,聯邦政府對波恩進行了一系列補償政策:1994年的《柏林——波恩法》中規定國防部、環境部、衛生部、教育部、發展援助部和農業部留在波恩,有3個從法蘭克福遷往波恩。目前,14個聯邦部門中有6個設在波恩。德國政府遷往柏林,按照慣例駐德國的外國使館也要搬遷到柏林,但是有一些駐波恩的外國大使館也拒絕遷往柏林,主要問題還是資金,因此外交部也將有較多的工作人員留在波恩,儘可能地減輕波恩以及波恩人因為首都搬遷而遭受的勞動崗位損失。

至今仍然留在波恩的政府機關

波恩派還有一個擔憂:遷都柏林後的德國會不會放棄聯邦制轉向集權制?德國會不會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普魯士王國、德意志第二帝國、納粹德國是德國歷史上的軍國主義時代,兩次發起世界大戰的德國首都都在柏林,遷回柏林很容易讓人想起納粹德國的歷史,進而引發其他國家的警惕。

實際上,早在德國統一的進程中,歐洲盟友已表達了類似的憂慮。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一面承認無法阻擋德國統一,另一面認為:「德國想在這樣一個機構(歐共體)里占據領導地位,因為一個統一的德國顯然過於強大,以致他不願只成為歐洲競技場上眾多平等的角逐者之一……因此從西方來看,德國在歐洲體系中與其說是穩定,不如說是一支動亂的力量。」她希望能延緩德國統一的步伐。而法國總統密特朗在與柴契爾夫人的會面中更加激烈地批評了德國總理科爾未經協商就擅自發布關於統一的十點計劃。

柴契爾:「德國要統一,誰贊成,誰反對?」

針對這種情況,德國政治家們一再強調絕不改變西德時期的制度。1999年7月1日,競選中失敗的前總理科爾在聯邦議院發表演講,他說:「我們遷往柏林,但並不是開始了一個新的共和國,我們應該放棄『柏林共和國』這一提法。」科爾的演講意在表達統一後的德國仍然是過去聯邦德國的模式,只是純粹的遷都,其聯邦制度、同歐洲國家的盟友關係,都不會發生改變。直到事實證明新的德國與過去的軍國主義德國確實不可同日而語,這種外交上的不良影響才漸漸消退。

德國前總理科爾(右二):行行行,我們不變

而德國政府對前首都波恩的補償政策也表明了其維護聯邦制的努力,遷都後的波恩仍然有著德國第二政治中心的地位。

1999年7月1日,德國聯邦議院在波恩舉行了最後一次會議,聯邦議院和政府也開始了搬遷,這意味著波恩的首都地位正式結束。

實際上在4月14日,德國就已經正式開始了遷都工作,直到2000年底搬遷工作才全部結束。德國遷都從籌備到完成歷時長達十年,整個遷都計劃預算高達200億馬克。

從中我們發現現代國家的遷都,除開巨大的財政開支,還要平衡相關地區和民眾的利益,更要認真考量國家利益,越是發達的國家,遷都越是一件麻煩事。

在未來的365天,東亞君將與各位朋友一起去分享110本曾在全球知識界產生過廣泛影響、同時也曾給予我諸多刺激的名作。

希望能以此為各位讀者帶去新的衝擊與啟示。期待各位加入東評學社,我們不見不散!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