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投入後加碼AI,百度雲來到十字路口前

深響deepecho 發佈 2020-03-13T04:15:59+00:00

核心 要 點此前百度雲的內部架構與主流雲廠商並不一致,阿里雲、騰訊雲的技術與銷售同屬一個架構下,力出一孔,而百度雲技術和銷售是分開的。

核 心 要 點

  • 此前百度雲的內部架構與主流雲廠商並不一致,阿里雲、騰訊雲的技術與銷售同屬一個架構下,力出一孔,而百度雲技術和銷售是分開的。
  • 百度對雲業務的搖擺猶疑與自身處境有關,當前,盈利是百度的重中之重,而雲業務仍處投入期。
  • 技術出身的王海峰如何為百度雲搭建商業化能力,將是接下來觀察的重點。

©深響原創 · 作者|依民

歷經近一年的動盪調整後,張亞勤時代的百度雲發展路線迎來劇終。

兩天前,一則有關百度CTO王海峰發布內部郵件,對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ACG)進行組織架構調整的消息流出。疫情之下,這則行業動態並未引起太大關注。但對於百度雲這一百度曾寄予厚望的業務來說,相關調整可謂影響巨大。

內部郵件顯示:組織架構調整後,百度智能雲的雲計算、智能金融、智能客服、渠道生態等業務的負責人直接向王海峰匯報,尹世明、張志琦將另作安排。

尹世明和張志琦分別為百度智能雲總經理和副總經理,是百度雲業務的原一線負責人,為百度雲業務的核心銷售力量。銷售離場,猶如球隊失去前鋒。

從2017年開始發力的百度雲,曾定位於讓百度人工智慧技術在各行業落地的重任,尹世明的加入是百度加碼雲業務的標誌之一。

而自去年張亞勤宣布退休之後,這一曾與張亞勤聯繫緊密的業務開始經歷密集調整,如今,系列動作隨著王海峰直接接管尹世明、張志琦相關業務划下句點,百度雲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前。

在部分人眼中,信號已經十分明顯。一位接近百度雲高層的人士對「深響」表示,此番調整意味著,「歷經三年巨大投入後,百度雲又回到了原點」。

另類的百度雲

銷售派離場,技術派掌權,可能是百度雲命中注定的結局。

回到百度正式發力雲業務的2017年,彼時,陸奇任百度集團總裁兼COO,在其的定位下,百度大腦與智能雲是百度人工智慧的技術基石,百度雲是百度人工智慧戰略的基礎設施。同時,百度雲還承擔另一項重要職能:讓百度人工智慧能力在更多行業落地。

但事實上,被定位為百度人工智慧戰略基礎設施的百度雲,並不真正掌握核心技術,其更準確的角色,是集合百度體系內AI技術打包落地,也就是說,百度雲只是一個前端銷售窗口,正因如此,有蘋果和SAP職業背景,強於銷售的尹世明被任命為百度雲負責人。

時任百度總裁張亞勤曾對外介紹,百度雲集成了百度不同部門的能力。

「面向客戶、面向解決方案的東西是百度雲團隊開發的,比如AIstack、ABC一體機這些東西都是他(尹世明團隊)來做;有些AI算法、模型、平台,比如說PaddlePaddle這些是海峰(王海峰,百度副總裁,AIG總負責人)那邊開發的,這個要集成不同的東西;DuerOS就是在雲出生的,所有數據,包括計算能力都在雲裡面。

另外我還負責技術團隊(TG),包括數據中心,包括各種百度大腦都在裡面,那個也是支持工作,儘管不在雲的團隊,但是和雲這邊有密切合作。」

這意味著百度雲的內部架構與主流雲廠商並不一致——阿里雲、騰訊雲的技術與銷售同屬一個架構下,力出一孔。

百度雲的特殊業務架構有歷史原因。

長期以來,百度核心技術團隊均在原搜索公司、現移動生態事業群組中,百度現任CTO王海峰便是在大搜體系下成長起來並步步高升的,由百度核心業務搜索成長出的技術團隊在百度內部占有優勢地位,李彥宏曾親力推進的百度研究院也未能解決內部研究力量無法形成合力的現實。

為此,百度高層在內部多次強調一盤棋策略,在2017年開年內部會議上,李彥宏便對內表態:整個公司在打的是一場戰爭。從全盤的角度來講,人工智慧就是整個公司的一個技術的基礎,該沉澱的數據都要沉澱,該整合的技術都應該整合在一處,該開放的要向所有的業務部門去開放。這是一盤棋。

百度雲另類的業務架構是彼時百度高層試圖革新公司、打通資源的意志外顯。

但是技術和銷售分離的架構帶來的挑戰無可避免,衝突之一就是掌握核心技術的AI部門也想自己推動商業化落地。在2019年百度人工智慧大會上,百度大腦和百度雲分論壇都設置了行業落地分享環節,甚至百度大腦落地案例比百度雲還要豐富,百度雲的尷尬處境可見一斑。

不難看出,百度雲團隊需要極高的內部資源協調能力,更需要高層意志的助力推動。張亞勤在任期間經常親自為雲業務站台,除了對雲業務的重視外,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雲業務推廣期間需要克服的阻力。

起步晚,內部又有重重掣肘,百度雲試圖通過高增速來爭得內外認可,在過去幾年的百度雲智峰會上,百度雲都會對外披露業務增長數據。在2018年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百度首次披露百度雲的營收為1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200%。

得益於百度雲自身表現出的增長態勢,以及百度嘗試通過推動AI技術落地的大背景,百度雲獲得了兩年多發展窗口期,只是隨著張亞勤」退休「,這個窗口期很快便消失了。

走向何方?

身為百度雲的直接負責人,尹世明在百度的職業生涯軌跡與前任領導張亞勤的起落緊密捆綁。

2016年11月,尹世明初加入百度時,百度雲團隊只有200人左右,十個月後,這個團隊擴充至超千人規模,在尹世明以百度副總裁、百度雲事業部總經理身份第一次接受媒體採訪時,陪同參與採訪的張亞勤介紹到,團隊擴充除了新招人,也包括內部團隊整合,例如技術架構部、運維部等便被被劃入百度雲部門內。

在2019年3月15日張亞勤宣布從百度退休前,百度雲呈現著持續擴張的態勢:

  • 2018年上半年,百度人工智慧商業化落地團隊劃入張亞勤負責的新興業務事業群組(以下簡稱EBG),與百度雲一道承擔百度人工智慧To B端落地任務,與百度雲在一個大團隊里互相合作。
  • 2018年12月,百度宣布將智能雲事業部(ACU)升級為智能雲事業群組(ACG),同時承載AI To B和雲業務的發展。

而在張亞勤退休後,百度圍繞技術體系進行了系列調整,雲業務也隨之發生變動:

  • 2019年5月31日,百度晉升高級副總裁王海峰為百度集團首席技術官(CTO),同時繼續擔任AI技術平台體系(AIG)和基礎技術體系(TG)總負責人。
  • 2019年9月,智能雲與CTO體系融合,公司副總裁、百度智能雲總經理尹世明攜團隊向集團首席技術官王海峰匯報。
  • 2020年1月8日,百度對AI體系進行組織架構升級,將原來AIG(AI技術平台體系)、TG(基礎技術體系)、ACG(百度智能雲事業群組)整體整合為「百度人工智慧體系」(AI Group、縮寫為AIG)。新AIG包含技術中台群組(TPG)和智能雲事業群組(ACG)兩大群組,繼續由百度CTO王海峰負責。

一系列調整後,百度雲被徹底糅合進王海峰領導的AI技術體系。最後,在3月11日,王海峰發布內部郵件宣布百度智能雲相關業務負責人直接向其匯報,尹世明、張志琦另作安排。

至此,過去三年百度雲通過整合內部技術,尋求外部落地的發展路徑走到了盡頭。

尷尬的百度雲因初始業務架構設計存在先天不足,但這並不是其遭遇命運轉折的根本原因。

百度在雲業務上的搖擺猶疑,與其眼下處境密不可分。

當前,百度仍處復甦期,謀求盈利最大化是其經營上的主要目標。而雲業務雖然前景廣闊,但目前仍處投入期,即便是行業頭部阿里雲也仍處虧損狀態。也就是說,要擴大市場占有率,必須要忍受前期的虧損。但以百度今日之狀態,以巨額投入換得未來增長的策略顯得風險太大了。

雲業務並不符合百度當前的核心利益。只是,在以5G、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基建」大背景下,百度會否徹底放棄潛力誘人的雲業務仍存疑問。百度CTO的王海峰是技術派出身,雲業務非常強調TO B能力,這會要求王海峰將更多精力放在前端。

對於百度雲的未來,部分人士表示悲觀,認為從此次架構調整可以預見,百度雲將逐漸淪為一個二線團隊,做資源整合內部業務。

2017年夏末,在百度大廈的一間會議室內,面對來訪者,張亞勤曾對百度雲的未來充滿自信和期待,他認為:」在中國至少有三朵雲,BAT都能做成,每家都不一樣。」

如今,尷尬的百度雲走到了命運的十字路口,其下一步走向有待更多信息披露線索,但一個確定的事實是,在競爭激烈的雲市場,頻繁調整的百度雲時間已經不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