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世界》:締造一個完美的世界,需要人類的集體善意

小微影評 發佈 2020-03-11T11:57:56+00:00

《完美世界》劇照《完美世界》里的「不完美」在世界影壇上,探討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電影很多,《告白》、《捆著我,綁著我》、《被監禁的時間》、《斯德哥爾摩》等電影里都有探討過。


《完美世界》是由導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執導, 凱文·科斯特納 、蘿拉·鄧恩、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聯合主演的一部美國犯罪片,在1993年上映後引起全球轟動,至今依然被影迷津津樂道的電影,豆瓣評分高達9.1分。

看這部電影,極容易將它與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聯繫起來,因為電影講述的正是這樣的情節:20世紀60年代的德州,兩名罪犯越獄成功,劫持了8歲男孩菲利普作為人質,向德州邊界逃竄。正面臨大選的州長為了挽回自己的聲譽和拉選票,立刻命令警方追捕逃犯,雙方在德克薩斯州境內展開了一場公路競技賽。

但導演的野心並不在於講述一個罪犯的犯罪過程,藉此刺激觀眾的腎上腺素,而在於探討犯罪過程中「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產生的原因,以及這種成因下人性的「善良之光」。


《完美世界》里的「不完美」

在世界影壇上,探討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電影很多,《告白》、《捆著我,綁著我》、《被監禁的時間》、《斯德哥爾摩》等電影里都有探討過。

出於好奇,在百度百科裡找到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註解: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斯德哥爾摩效應,又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或者稱為人質情結或人質綜合徵,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情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情結。這個情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依賴心、甚至協助加害於他人。

在《完美世界》里集中反映在從監獄裡越獄的布奇和被綁架的小男孩菲利普身上。布奇和同夥普越獄之後,本來打算再搶劫一輛車的兩個罪犯,無意間來到菲利普家,普試圖調戲菲利普的母親,布奇阻止了他,卻被菲利普的鄰居發現,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不再被抓入獄,布奇和普只得劫持了菲利普作為人質,準備逃出小鎮。


在布奇帶著人質菲利普逃亡的過程中,導演向觀眾拋出了一個拷問靈魂的問題: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

在農場一戶黑人家庭里,布奇在沒有被識破身份時,和這一家人相處和諧,後來黑人家庭的男主人通過收音機得知布奇是越獄逃犯時,對布奇產生了戒心。布奇不得不準備「殺人滅口」,女主人哀求說:別這樣,我知道你是個好人。

布奇那一瞬間對自己也產生了猶豫:我到底是個好人,還是個壞人?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我不是個絕對的壞人。

這個世界任何事物都並非非黑即白,人都是有兩面性的,善良和邪惡並存,就像鏡子的兩面,一面是陰,一面是陽,一個人的身上,總是陰陽交融。在極端的環境下,人惡的一面會被放大,同樣,善良的一面同樣會彰顯出來。


在善與惡之間,人往往面臨艱難的抉擇。就像在是否選擇殺害農場黑人一家的時候,布奇內心同樣面臨著考驗,出於保護自己的需要,他得殺人滅口,可是,內心的善良又讓他矛盾重重。這時候,想必導演的內心也是矛盾的,只得藉助於人質菲利普突然開槍,來為布奇解脫。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在盡力追求一個完美的世界,而矛盾的是,這個世界往往是不完美的,就像《完美世界》里的主人翁布奇和菲利普,他們的世界同樣不完美。

菲利普在一個單親的家庭裡面成長,因家庭信仰的問題,菲利浦的成長過程和普通家庭的孩子並不太一樣。他沒有吃過糖,也沒有坐過山車,更沒有在萬聖節夜裡,玩搗蛋遊戲,單親家庭的教育下,導致了菲利普的懦弱、猶豫、循規蹈矩,但同時又渴望著尋求一些刺激和對未知世界的嚮往。

菲利普的世界,是不完美的。而布奇的世界同樣如此,他和菲利普有著類似的家庭,甚至通過州長派來的心理諮詢師的側面講述,他的經歷比菲利普更加悲慘。所以,在劫持菲利普時,才會對他關愛有加,在同夥試圖欺負菲利普時,毅然開槍將其射殺。在逃亡的過程中,培養出類似父子的親情關係,教會菲利普很多從母親那裡學不來的東西,包括勇敢、獨立、打破常規、和只有父親可以做到的性啟蒙教育。

那麼,面對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他們該如何與之達成和解?


這個世界很骯髒,但我們依然要相信她的美好

在電影里,布奇帶著菲利普來到一個農場,和菲利普玩「搶劫」的遊戲,走到一戶人家,向對方討要禮物。對方看到布奇手上的槍時,戰戰兢兢把一堆食物和一些零錢給了菲利普。臨走時,布奇對菲利普說: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一個人的善良。隨後,他掐斷了對方家裡的電話線。因為他知道,對方很可能在他們離開後立馬就會報警。

作為成年人,布奇更加深諳現實社會中成年人世界人性的複雜,但面對年幼的菲利普,他保持了固有的溫柔與善良。他有自己善良的準則:雖然是搶劫犯罪者,但他依然告訴菲利普,偷竊是不對的。而對於自己的犯罪行為,他也有自己的底線,那就是除非有必要,不然絕不會輕易殺人。

他在中槍時說:「我只殺過兩個人,一個是傷害我媽媽的人,一個是想傷害你的人。」


作家李海鵬曾說過:

「我們是小孩的時候,肯定不是完美的小孩,但是應該得到愛與保護,當我們得不到的時候,刻下了生命的傷痕。我們是大人的時候,也不是完美的大人,但那傷痕不是教我們要刻薄報復,而是要擁有阻斷它再次傳遞的勇氣,所以更要為新一代的小孩們提供愛與保護。」


現實世界或許是骯髒的,但布奇依然相信這個世界是存在美好的。他將這份美好投射到人質菲利普的身上,並沒有因為自己童年的不幸而對這個世界進行報復,這也是作為人質的菲利普對他從恐懼轉變到信任並依賴的誘因。面對這個並不完美的世界,面對不完美的布奇,菲利普也選擇了信任。這也是他們與這個不完美的世界和解的方式。



完美的世界,來源於人性的善良

電影的結尾,導演依然沒有給觀眾一個完美的結局:布奇被趕來的警察團團圍住,最終,在給小男孩菲利普掏出禮物時,卻被警察誤認為會傷害人質而擊斃了布奇。

魯迅先生說: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毀滅給你看而導演則是把最美好的事物撕碎了給你看,還有你不動聲色地接受。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一個「完美的世界」,都希冀著自己有個完美的結局,但完美和不完美之間總是相對而生的。

布奇在菲利普的世界裡找到了擺脫罪惡後的自己,徹底得到了「完美的救贖」,而菲利普則在布奇為他創造的自由中,體驗了之前從未體驗過的幸福。他們彼此得到的,是共同創造的「完美世界」的產物。

電影的結局固然不完美,但起碼給了觀眾一種啟示:締造一個完美的世界,需要的是人類集體的善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