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故宮養心殿常年陰冷潮濕,掀開地磚,折服於古人的智慧

西芹文史 發佈 2020-04-03T12:15:10+00:00

燕雲十六州一、朱元璋結束元朝,朱棣登基之後正式遷都元朝時期,北京城曾經被作為都城來使用,在對中原的統治過程之中,這裡是絕對的前線。參考資料:《明史太祖本紀》《明史 地理志》

引言:

在古代的時候,北京還被稱之為是北平,這裡也一直都是重要的歷史名城和古戰場。在燕雲十六州當中,北京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間當中,這裡一直都掌握在少數民族的手中,在歷史當中可以看見,這裡占據了非常重要的歷史地位。

一、朱元璋結束元朝,朱棣登基之後正式遷都

元朝時期,北京城曾經被作為都城來使用,在對中原的統治過程之中,這裡是絕對的前線。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了元朝末年的時候。朱元璋率領軍隊打敗了元朝之後,一舉攻克了北平。戰爭勝利之後,朱元璋並沒有選擇在北平稱帝,而是去了南京,同時也將南京作為明朝的都城

但是對於南京這個地方,朱元璋卻並不是很滿意,因為他主要的政治重心還是處於北方,因此遷都成為了他的心頭大計。關於遷都的地點,朱元璋首先考慮到的是自己土生土長的鳳陽。但是因為這裡久經戰亂,早就已經破敗不堪,處於這樣的情況下,他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想法。

朱元璋去世之後,他的皇長孫朱棣繼承大統,之後就發生了大家所熟悉的靖難之役。雖然是謀朝篡位,但是朱棣的政績卻是大家不得不承認的,他開創了明朝的盛世,也就是歷史上著名的永樂皇帝。因為朱棣的崛起就是在北京地區,所以當著手遷都的事情之後,他所希望的都城也是在北京。終於在永樂十九年的時候,朱棣正式遷都,將北平改成了明朝的京師。

隨後在經過了不斷擴建與整修之後,才有了現在人們所看到的樣子。建國以後,故宮更是成為了人們打卡的旅遊勝地之一,這裡也成為了著名的風景區。如果來北京不去故宮看一看的話,確實是非常可惜的。但是在故宮當中,總是會發生一些比較奇異的事情,比如說養心殿常年都比較陰冷潮濕,而且不管外面的天氣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室內的環境一直都是這樣。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一奇怪的現象,也是一直縈繞在人們的腦海之中。

二、養心殿內常年潮濕陰冷

到目前為止,故宮的歷史已經超過600多年,所以其中有很多的結構也都在不斷進行翻修。即使這樣還是避免不了老化的情況,為了能夠讓這個歷史的奇蹟一直存在下去,所以對於翻修工作都是非常認真的。

但是養心殿常年都處於陰冷和潮濕的狀況下,這讓建築結構本身就受到了很大威脅,不管是門窗還是地面都很容易出現潮濕和變形的情況,所以養心殿的維修也要更頻繁一些。為了能夠改善這樣的問題,工作人員在一次維修和翻新的過程當中,決定要徹底改善它陰冷潮濕的環境問題於是就找來專家將養心殿的地面撬開了。結果撬開之後的情況讓很多人都吃了一驚,同時也不得不去感慨古人的智慧。

三、隱藏在地板下的秘密

眾所周知,養心殿占據了故宮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古代的皇帝是要在這裡辦公。在古代的時候為了能夠方便皇帝的工作,所以有很多皇帝不僅在這裡辦公,吃住都是在這裡。既然是皇帝常年生活的地方,那為什麼會有這樣陰冷潮濕的環境呢?

大家都知道陰冷潮濕的環境是非常不利於人們生活或者是長時間居住的,否則對於身體會有很大的影響,健康也會因此而受到威脅。對於皇帝這樣金尊玉貴的身份來說,長時間處於這樣的宮殿之內,難道真的不會擔心嗎?

之前因為宮殿內部比較潮濕陰暗,很多的專家學者都將重點放在了皇宮內的木材上面,他們認為是因為時間太長了之後,木材受到了水分侵害,才導致了變形,也影響了室內環境。

當打開了養心殿的地面之後,很多專家找到了這件事情的源頭:原來在養心殿的下面,並不是實心的地面,而是交錯縱橫的管道。這些管道之中殘存著很多的水汽,所以才會讓這一座宮殿,常年都處於潮濕陰冷的環境下。

而這些管道的作用,經過調查史料之後,專家們得出結論。發現這是一種古代的供暖系統,雖然在古代的時候,各種技術並不是很發達,但是為了能夠達到保暖的效果,很多的名人巧匠就想到了用地暖這個方式來向養心殿當中輸送熱量。這樣一來,就算是在冬季,養心殿內的溫度也是能夠溫暖如春的,但這樣就會有一個弊端,就是讓整個養心殿在沒有供暖的時候非常的潮濕。

所以,得到了這樣的結果,讓很多的人在吃驚的同時,也不得不生出敬佩之情。畢竟古人的智慧,遠遠要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強大。

參考資料:

《明史 太祖本紀》

《明史 地理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