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1-2月移動網際網路流量暴漲,讓誰歡喜讓誰憂?

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 發佈 2020-04-03T12:23:09+00:00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稱,今年一至二月,全國移動網際網路累計流量達235億GB,同比增長了44.2%,2月份當月戶均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達到8.88GB,同比增長了45.5%,達到近12月以來的最高點。

來源:通信信息報

本報訊(記者 葉菁)2020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整個經濟的格局帶來一定的影響和變化。

在此之前,主流的論調是C端消費網際網路流量紅利消失,B端產業網際網路將成為「下半場」。而受疫情的影響,在線化、數字化推動了整個網際網路浪潮更進一步向前發展。

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韓夏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稱,今年一至二月,全國移動網際網路累計流量達235億GB,同比增長了44.2%,2月份當月戶均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達到8.88GB,同比增長了45.5%,達到近12月以來的最高點。

讓我們看看在這場流量盛況中,哪些行業和熱點應用受到了追捧,他們將帶來怎樣的產業變局?

三要素齊頭並進促增長

其實不難理解,一二月份行動網路流量的高速增長,是新冠疫情、運營商套餐和基站規模擴大三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自去年12月以來,新冠疫情在全國範圍內迅速擴散,從1月中旬開始疫情的嚴重程度達到頂峰狀態,並持續逾一個月之久,直到3月上旬才逐漸得到控制。在此期間,企業停工、學校停課、交通停運、商場停業,人們絕大多數的時間就處於居家狀態,由此強化或催生了一批宅經濟的應用場景,而其中之一就是移動網際網路。

與此同時,在4G流量紅利逐步消退的挑戰下,運營商也通過線上線下服務融合創新保持活躍,各類網際網路應用加快向四五線城市和農村用戶滲透,使移動網際網路接入流量消費保持較快增長。例如,運營商推出的青檸卡套餐月費19元,套餐中包含30G定向流量和1G通用流量,甚至對頭條系、百度系、網易系等免流,超出套餐外的流量為1元1G。這些套餐吸引大量消費者去「薅羊毛」。同時,運營商持續落實「提速降費」政策,手機上網流量單價同比大幅下降,刺激消費者進一步的進行流量消費。

除此之外,運營商在疫情期間逆勢而進,繼續基站建設,促進網際網路流量消費下沉。據工信部數據,截至3月25日,全國4G基站總規模達到548.8萬個,行政村光纖通達率、4G通達率均超過98%。基站覆蓋範圍擴大使得消費者對行動網路的使用更加便利,減少了原本偏遠地區無法使用行動網路的情況。

線上經濟:網際網路公司的新戰場

疫情期間,十億多人手機同時在線,超2億人在線辦公,超1億學生在線聽課……之所以有如此龐大的在線應用,並不都是突如其來的偶然,而是來自於近年來各大網際網路公司在遊戲、直播上的推進,在雲課堂、企業應用上的布局。可以說,在線應用流量激增是一種必然。

遊戲領域

過去的一年裡,諸多網際網路企業,如網易、騰訊、搜狐等都在發力遊戲消費板塊。2019年,網易在線遊戲凈收入464.2億元,同比增長了16%。在不久前App Annie發布的2020移動市場報告中也顯示,2019 年中國用戶支出排名Top10中網易遊戲就獨占4款。

騰訊在2019年第三季度網路遊戲收入達到了286億元,微信小遊戲也一路高漲。正如分析機構所言,雲遊戲或將重塑產業格局,頭部廠商份額持續提升。

網際網路企業在教育相關領域

網際網路企業在教育相關領域的推進也十分快速。疫情發生後,教育部統籌推行網絡雲課堂,全國多省市紛紛推出在線授課、在線答疑等方案。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號召,網際網路企業憑藉自身技術優勢打造在線教育平台。此前,艾媒諮詢發布的《2019~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行業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4041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538億元;在用戶增長上,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2.61億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9億人。

因此,從目前情況來看,今年的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和用戶規模都將大大超過這一市場預測。

可以說,在線教育市場已經被引爆。阿里巴巴的釘釘、騰訊的在線課堂、還有字節跳動等都已經全面布局在線教育市場。以騰訊為例,從搭建企鵝輔導、騰訊課堂等線上教育平台,到輸出教育雲、視頻雲、AI等支撐在線教育的技術,再到投資VIPKID、猿輔導等,騰訊針對在線教育可謂全面發力。

剛需漸消:後疫情時代的機遇與挑戰

伴隨此次疫情防控形勢逐步好轉,我國社會消費也將觸底反彈。屆時,不少線上消費會回歸線下,再次下沉至現實場景中去。如何繼續保持網際網路流量的增量,並進一步與線下消費結合而形成融合發展的勢頭,就成了「後疫情」時代亟待思考的問題。

以在線生鮮電商為例,在疫情剛需場景下,在線生鮮電商只要保障用戶在平台前端線上順利下單,及時對訂單進行線下配貨和安排配送即可。

但疫情總會過去,當人們走出家門,回歸菜市場,剛需場景消失,生鮮電商們又該如何應對變化贏來新的發展?業內專家強調,若無法及時抓住疫情帶來的在線經濟紅利,抓住激增的業務及客戶需求、做好客戶資產沉澱、了解客戶特性,疫情過後將可能面臨大量用戶的流失困境。

因此,作為新生業態,網際網路流量經濟未來的發展,需要克服自身短板,不斷探索創新服務內容,以更好地匹配人們的個性化消費需求,留住用戶、增加「黏性」。

更多數字經濟相關信息,請關注公眾號「通信信息報」(ID:txxx-news)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