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明朝亡於誰?假如歷史可以重來 崇禎皇帝會怎麼做

今古歷史 發佈 2020-04-03T17:20:54+00:00

假如歷史可以重來崇禎皇帝會怎麼做「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明朝的皇帝們給後世的印象。 然而,依筆者看來,上述這些說法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道理。

假如歷史可以重來

崇禎皇帝會怎麼做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這是明朝的皇帝們給後世的印象。是的。崇禎同志就是這樣。他為國家而死,誓死不投降,體現出一種態度,一種氣節,一種擔當。從這點看,崇禎確實不是孬種。比宋徽宗宋欽宗強之百倍。

然而,大明朝終於還是在他手裡滅亡了。

後人曾經從多個角度反反覆復的總結明朝滅亡的原因。有的說,明朝亡於嘉靖,有的說明朝亡於萬曆;更多的人說明朝亡於崇禎。也有人說明朝亡於黨爭。《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則認為是亡於氣數,說明朝是氣數已盡。這與李自成在的檄文「嗟爾明朝,氣數已盡」是一致的。

然而,依筆者看來,上述這些說法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道理。但是,筆者還有一點小小的補充,那就是明朝是亡於不識時務。

什麼叫不識時務?就是不能夠根據情況的變化進行變通死腦筋一根筋,死碰南牆。有時候後退是為了進攻。這應該是一個不難明白的道理。

大家都知道,崇禎接班的時候,接收的不是一個爛攤子,而是一個爛的不能再爛的爛攤子。外有後金的皇太極不斷的進攻和蠶食;內有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們的山呼嘯叫。而且,老天爺也不作美,一年到頭不是澇就是旱,還夾雜著蝗災和瘟疫。那時候,無論是當官的也好,也無論是當民的也罷,都覺著明朝是撐不下去了。而當時我們的英明領袖崇禎皇帝成天手裡拿著一支鋼筆,任憑誰借都不出借,還美其名曰「剛愎自用」

但是,無論鋼筆不給別人用也罷,還是不聽別人的意見也罷,總之,大明王朝的最後時刻來到了!

到了1643年,那時候,一切都已經很明了了。李自成、張獻忠們和皇太極們這些不速之客,正在往北京進軍。

奈何奈何奈若何?反覆權衡以後,崇禎這一次決定把鋼筆出借一次,借給了誰呢?當然是他最信任的楊嗣昌。楊嗣昌給他出了個注意——「攘外必先安內」。先穩住皇太極這一頭,然後集中對付李自成和張獻忠們。應該說這是一個好主意。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皇太極也願意和談,而且表示,如果和談成功,就馬上率軍撤回原地。

  然而誰承想,建議提出後,卻遭到了朝廷內部那些「愛國」官員大義凜然的痛罵。當時的朝廷內部,最不缺的就是這種拿愛國當飯吃的人,他們最不缺的是愛國的口號,但是卻缺少愛國的本領和辦法。不妥協、不退讓,寧願站著死,不願跪著生。他們不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只是一個勁的喊打喊殺。

好了,現在,他們給楊嗣昌扣上一頂「漢奸賣國賊」的帽子,說應該將楊嗣昌拉出去千刀萬剮,全家死光光。最典型的是一個叫黃道周的同志,這同志那不是一般的愛國,當著皇帝的面,直接跟楊嗣昌搞辯論,一通天理人慾,擺事實講道理,指出楊嗣昌主張議和,是天理難容,違背人倫等等。直接說的楊嗣昌基本沒有還手之力,崇禎雖然知道楊嗣昌是對的,但是在這種亢奮的氛圍中,卻也講不出什麼道理。於是,這條免於亡國的計策就這樣被廢了。

  很明顯,就軍事實力而言,談判是當時最好的選擇,然而沒有人選擇。談則存,戰則亡。如此簡單的到了,竟然遭到大家集體反對。說穿了,這種行為,說得好聽點,叫堅持原則,說得不好聽,叫不識時務。明朝最後生存下去的機會,就這樣被一群不識時務的人拒絕了。

如果用現在的觀點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說,這些人,他們選擇了政治正確!是的,一群正正正確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眼睜睜的看著國家淪喪,這是一種怎樣的悲哀啊!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些人(當然除了黃道周),在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後,有的去開城門有的去簞食壺漿迎接闖王,除了太監王崇恩之外竟然沒有一個人去跟隨崇禎為國盡忠。英明的崇禎皇帝知道這時候才明白,「群臣誤我,文臣皆該殺」

然而,實實在在的,這時候明白,已經太晚了。他只能走向那顆歪脖樹!

他死後,人們發現了他的遺詔:「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結束了,以一種想不到的方式結束了。是的,明朝本來是應該能夠苟延殘喘一段時間的。如果,我說的是如果,如果明清議和,然後各守疆界,就像當年的澶淵之盟或者宋金議和一樣,歷史也許會將改寫。然而,歷史沒有假設。歷史唯一的功能,只是提醒後來的人們,前車之鑑,不可不記啊!就讓我們用賈誼《過秦論》的最後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吧:「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