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政府放鬆對西域地區控制的原因:沉重的財政壓力和下降的需求

清論歷史 發佈 2020-04-03T17:25:34+00:00

可是在不久之後,東漢政府就近乎主動放棄了對於西域的控制強度,這裡面既有主觀的原因,也有西域地區重要性下降的問題。


在中國歷史中,我們對於中國所處的地理位置的認知是在不斷進步的。在最早的時候我們認為中原地區就是天下的中心,而其餘的地方皆是蠻夷之地,是不需要在意的地區。

但是隨著地理知識的進步以及我們和周邊少數民族的不斷交流,中國人逐漸意識到世界的廣闊,政府也開始重視與周邊地區的交流,並試圖加以控制。

在中國歷史早期,我們的主要威脅來自於北方以匈奴為首的遊牧民族,但是後來我們和西方西域地區的聯繫逐漸密切,人們也意識到了控制西域地區的重要性。在西漢時期建立的河西四郡以及西域都護府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在那個時候中國也成為了西域各國的宗主國。

但是隨著王莽專權導致的中央權力結構混亂,西漢政府對於西域的控制力也逐漸下降,這給了匈奴人奪回西域控制權的機會。不過隨著東漢王朝的逐漸興盛和匈奴在正面戰場上的潰敗,在班超等人的努力下,東漢政府再次奪回了西域地區的控制權並在那裡建立起了妥善的管理體系。

可是在不久之後,東漢政府就近乎主動放棄了對於西域的控制強度,這裡面既有主觀的原因,也有西域地區重要性下降的問題。


西漢時期西域政策簡介

想要理解東漢時期西域政策的源流,就必須從最早經營西域的西漢王朝採用的政策開始說起。在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整體處於相對的分裂狀態,因此除了趙國,燕國這樣與北方遊牧民族接壤的諸侯國之外,國內的諸侯們大多將精力放在國內的鬥爭之中。而地處國家西陲的秦國也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東進之上,對於自己西方地區的開拓沒有太大的興趣。

而隨著秦始皇完成了國家的統一,留給他的政治難題也十分棘手,如何建立起一個集權制的國家耗費掉了他和整個國家的大部分精力,他沒有更多的心思去考慮周邊民族的問題。於是他採用了所謂一勞永逸的方法,那就是修建長城來抵禦北方匈奴的進犯,此時的大秦帝國對於西域地區依然沒有興趣。

事情的改變出現在西漢王朝,隨著劉邦在楚漢爭霸中取得了關鍵性勝利,他成為了中國第二個大一統王朝的天子。而西漢政府吸取了秦朝政府的教訓 ,他們採用了休養生息的發展策略,讓國家的實力得到了一定的恢復。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匈奴發動了對於西漢北部邊境的大舉入侵。劉邦此時對於西漢的軍事實力有著極強的信心,因此其親率大軍前去征討,不過卻落入了冒頓單于的包圍圈,險些喪命。

經此一役,西漢政府明白了兩個問題,首先僅僅依靠長城是沒有辦法抵擋匈奴的進攻的,其次就是現在的中原王朝的國力還不足以戰勝匈奴人。因此在此之後西漢採用了和親政策來維持自己與匈奴之間的和平關係,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匈奴還是會對邊境進行騷擾,但是都沒有演變成大規模的戰爭。

而在這一段時間中,西域諸國也逐漸走進了西漢政府的視野,因為在與匈奴長期的戰鬥之中,西漢政府發現匈奴人居然不從事農業生產,僅僅依靠遊牧和劫掠為生,但是卻似乎有著十分強大的財力支持。後來他們理解了這都是因為匈奴人對於西域的武力控制讓他們可以得到西域地區的大量稅收,這讓西漢的皇帝們十分頭痛。在漢武帝執政期間,他終於決定斬斷匈奴人的這個重要經濟來源,於是派遣張騫出使西域,希望能夠代替匈奴的地位成為西域諸國的宗主國。張騫提出的建議在《漢書·張騫傳》中有如下記載:

"今單于新困於漢,而昆莫地空。蠻夷戀故地,又貪漢物,誠以此時厚賂烏孫,招以東居故地,漢遣公主為夫人,結昆弟,其勢宜聽,則是斷匈奴右臂也。既連烏孫,自其西大夏之屬皆可招來而為外臣。"

但是張騫的出使沒有收穫太好的效果,不過其還是帶回了關於西域諸國的第一手信息。在此之後西漢政府明白了想要讓西域臣服就必須要通過武力征服的手段,讓他們明白自己是要比匈奴更加強大的。

於是在不久之後西漢政府發動了對於車師國的進攻,這裡是西域諸國中最靠近匈奴的,因此有著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在西漢取得此戰的勝利之後,他們才逐漸贏得了西域諸國的認可。而在此之後李廣利又完成了對於大宛的征服,西漢的軍事實力在整個西域地區得到了彰顯,這才讓大量的西域國家放棄向匈奴稱臣歸附了西漢。

而在與匈奴的正面戰場上,由衛青和霍去病領導的西漢將士們也在與匈奴的戰鬥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匈奴的渾邪王也向西漢政府投降,而他控制的正好是連接西漢與西域之間的河西走廊。於是西漢政府迅速將這一帶的匈奴人遷出,並在這裡建立起了酒泉,張掖,敦煌,武威四郡,即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河西四郡。這讓西漢政府對於西域的控制更加穩定了。

而在建立四郡之後,西域各國與匈奴的聯繫被減弱,西漢政府也正式接管了這一區域,隨著日後西域都護府的建立,西域正式被納入了西漢的版圖之中。不過與西漢的其他地方不同,西漢政府並不會對西域各國進行直接的管轄,西域都護也只是在當地監督各國的行動而已。不過為了穩定對於西域的統治,他們還是在那裡進行了屯田並且修建了寬闊的驛道。

西域各國雖然不需要向西漢政府繳納稅賦,但是他們要進行例行的貢納,即要向西漢政府進貢貢品,而西漢政府也會回贈錢帛等禮物作為回禮,這樣的行為一來體現了西域各國對於西漢政府的臣服,具有其政治意義,二來也是一種變相的貿易,對於雙方的經濟發展都有不小的幫助。

從西漢對於西域地區採取的種種政策中我們不難看出他們對於西域的管理在本質上是為了削弱匈奴的實力,因此西漢政府在西域地區的問題上不要求得到什麼回報,雖然他們會收穫來自西域各國的貢品,但實際上西漢政府的回禮才是價值更高的一方。這樣的納貢體系也給未來的東漢政府造成了不小的壓力,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才是讓東漢在其晚期放鬆甚至放棄對於西域的管理的原因。

東漢時期對於西域管理的重建

西漢與西域各國的穩定關係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王莽的篡權打破了,王莽上位之後發布了眾多新政,這引起了中國內部的極大動盪。百姓在混亂的局勢中難以維生,被逼入絕境的他們只能揭竿而起,反抗王莽的暴政,這讓中國進入了一個極為混亂的年代。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央政府自然無心管理遙遠的西域地區,因此延續了許久的西域都護府也變得形同虛設,中原王朝逐漸失去了對於西域地區的掌控。在不久之後,東漢光武帝劉秀完成了中原地區的統一,建立了東漢王朝,從道統上來說,其是西漢王朝的延續,因此西域各國也都來向其朝賀,並希望恢復納貢的傳統,並派遣新的西域都護。

然而劉秀卻拒絕了他們的建議,他不但沒有派遣官員前往西域,甚至連納貢的體系也沒有被允許。之所以劉秀會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基於東漢國內的狀況以及西域形勢的改變考慮的。

當時的東漢剛剛從長時間的戰亂之中恢復過來,之前國家的經濟和政治中心關中平原在過去的時間裡遭遇了極為嚴重的破壞,全國的其他地方也都或多或少遭受了戰火的影響,國內的經濟情況不容樂觀,如果在此時恢復納貢制度,那麼將會是對於國家財政的又一次巨大損耗,這是新興的東漢政府所不能承受的。此事在《後漢書·西域傳》中有如下記載:

"哀、平間,自相分割,為五十五國。王莽篡位,貶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與中國遂絕,並復役屬匈奴。匈奴斂稅重刻,諸國不堪命,建武中,皆遣使求內屬,願請都護。光武以天下初定,未遑外事,竟不許之。"

而當時的西域各國也和西漢時期不同,由於西域都護影響力的下降,導致西域各國之間出現了戰爭,而其中最為強大的莎車王國已經基本統治了整個西域。此時即使派遣西域都護也很難起到調和的作用,而且還可能與莎車王國產生直接的衝突。因此劉秀選擇將莎車國王冊封為漢大將軍,讓他進行實際的統治。

但是莎車王國在西域進行的統治太過嚴苛,引起了西域其他國家的不滿,西域各國之間再次爆發了慘烈的競爭。這時北匈奴趁虛而入,依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奪回了對於西域的統治權,並在此之後對於東漢王朝的河西一帶進行騷擾。

我們知道西漢之所以決定統治西域就是為了限制匈奴人的力量,而現在匈奴再次興起,這就逼迫東漢政府不得不做出反應,來與匈奴搶奪西域的控制權。現在的東漢政府也擁有了西漢時期的成功經驗,他們直接選擇了武力征服的方法。他們派出大將軍竇固對現在的哈密地區進行了征討,打敗了盤踞在那裡的匈奴士兵,之後又把吐魯番地區的匈奴人趕回了北方。

這兩個地區對於東漢來說是十分重要的,前面提到過吐魯番地區的車師是最接近匈奴的國家,因此占領吐魯番可以有效阻斷匈奴人對於西域的干預。而哈密地區則是整個西域最富庶的國家,占領這裡可以保證東漢士兵的糧草供應。之後東漢政府又在西域重新設立了西域都護,打算重建對於西域各國的統治體系,並且也恢復了停止已久的納貢制度。

但是匈奴人的頻繁騷擾讓這個制度不能平穩地運行,於是東漢派出大將軍竇憲,其與耿秉一起率領漢人和南匈奴組成的大軍在稽洛山大敗北匈奴,並且派人擊退了駐紮在哈密地區的匈奴人。可是由於之前西域各國已經很久沒有接受中原王朝的管理了,因此他們對於東漢派來了西域都護並不是十分信服,許多王國還和匈奴保持著一定的聯繫。

此時班超和班勇父子站了出來,他們不僅用武力震懾住了西域各國,還徹底占據了全部的吐魯番窪地,這完全切斷了匈奴與西域之間的聯繫。與此同時他們還在哈密地區開展了屯田,保證了東漢士兵的後勤補給問題,東漢再次完成了對於西域的絕對控制。

在東漢重奪西域控制權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看出引發東漢政府做出路線變化的依然是匈奴人對於東漢的騷擾,而隨著北匈奴在多次失敗之後徹底遠離了中國邊境,西域對於中國的價值便出現了新的變化,而這也促使東漢政府逐漸放鬆了對於西域的管控。

巨大的財政壓力導致東漢放鬆管控

如果我們縱觀東西漢對於西域各國的控制政策,我們不難發現這其實是漢朝政府與匈奴爭奪宗主國位置的鬥爭。而隨著竇憲在與北匈奴的戰鬥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將他們徹底趕離了中國邊境,中國在西域地區的宗主國地位也得到了保證。

而如此一來西域在東漢政府心中的重要性出現了明顯的下降,首先他們將西域都護改為西域長史,所有相關官職的俸祿都被減少,而且他們對於納貢制度也有了新的看法。在以前納貢的主要意義就是顯示西域各國對於中原王朝的臣服,而現在匈奴遠遁,這種臣服對於東漢王朝已經沒有特別大的意義了,與此同時東漢政府每年還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用來回禮,這對於當時的東漢財政來說是十分吃力的,因為連年的遠征已經幾乎將國庫掏空了。

而且為了加強對於西域各國的管理,東漢政府還要求他們派王子入京成為人質,但是這種人質顯然是要受到政府的優待的,為了接待他們,東漢政府在洛陽城內修建了不少宮殿來供他們居住,這些人的生活起居也要用掉不少錢財。在這樣的財政壓力下,不少東漢政府的官員都紛紛建議東漢政府關閉玉門關,斷絕與西域各國的往來,從而保證國內的財政用度。大臣毛軫的建議在《後漢書·班勇傳》中有如下記載:

"今若置校尉,則西域駱驛遣使,求索無猒,與之則費難供,不與則失其心。一旦為匈奴所迫,當復求救,則為役大矣。"

這樣的建議在東漢末年屢見不鮮,而且隨著東漢末年宦官與外戚之間的政治鬥爭愈發激烈,國家對於基層的控制出現了問題,導致國力出現了嚴重的下滑,因此在權宜之下,東漢政府也只能做出戰略性放棄對西域地區的建設和嚴格管理,而這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西域戰略意義的下降。


結語

在兩漢期間,中國中央政府的最大外來威脅一直都是北方的匈奴。而這一對主要矛盾的相對變化也體現在了中國其他政策的方方面面,其中兩漢政府與西域的關係就是其中最明顯的一個例子。

在西漢時期,統治者們逐漸認識到要想戰勝匈奴,就必須斬斷其與西域的聯繫,因此他們採取了積極的進取態度,多次遠征西域,終於擊敗了那裡的匈奴人,奪取了西域地區的實際控制權,並且興建了河西四郡以及西域都護府,完成了對於西域地區的統治。

但是到了東漢年間,匈奴分裂為南北兩部,其中南匈奴是歸附於東漢政府的,而北匈奴也被竇憲驅逐出了中國邊境。這就讓西域地區對於中國的戰略價值出現了明顯的下降。而東漢政府在與西域各國的交流中也沒有收穫太大的利益,反而因為納貢制度造成國家財政收入的不斷流失,這讓後期陷入衰落的東漢政府難以承受,他們在權衡利弊之下,只能放鬆對於西域的管控,這也是他們不得已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後漢書·西域傳》

2《後漢書·班超傳》

3《漢書·張騫傳》

4《後漢書·班勇傳》

文章內容來自本號 100%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存在疑義,請聯繫刪除。)我們將持續為大家輸出精彩的原創文章,歡迎小夥伴們訂閱轉發及評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