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豐銀行裁員3.5萬人:反脆弱力,讓你成為那個不可替代的人

壹點靈 發佈 2020-02-22T21:02:35+00:00

2月8日,北京最大KTV,K格之王決定與全公司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2月10日,曾是胡潤全球獨角獸企業的新潮媒體,開工第一天宣布裁員500人,高管降薪20%。


疫情之下,大中小企業都很難過。


2月8日,北京最大KTV ,K格之王決定與全公司200多名員工解除勞動合同。

2月10日,曾是胡潤全球獨角獸企業的新潮媒體,開工第一天宣布裁員500人,高管降薪20%。

2月18日,滙豐銀行宣布大規模重組,其中包括裁員3.5萬人,震驚金融圈。

時代的一顆灰,落在普通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最近,就有一位程式設計師在網上講述了自己在深圳打工遇到的一件糟心事。他月薪3萬5,之前花了600萬按揭了一套房,月供2萬1

但開工後,他被裁了。

他老婆是全職太太,一家老小全部指望他的收入開飯,除此之外,他每個月要還高額月供。

但吳曉波說,裁員可能只是一個開始。

這意味著,你我或許是下一個。

大公司,給不了我們任何穩定。


或許,有人會想,我只要選擇更大、更好的公司就可以避免。

但在2019年,就陸續傳出美團、膜拜、京東、滴滴等網際網路大公司裁員的消息,一波接著一波。

就此,前央視主持人張泉靈還做了一個演講《時代準備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在朋友圈被一次次地刷屏。

這個演講,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講訴的開頭:

一個東北老大爺,火急火燎地給孫子打電話:「你們倆夫妻別在北京混了,趕緊回哈爾濱吧,這兒的環衛局在招環衛工人。並不是臨時工,是正式的,而且一個月2000多塊。」

有人或許會嗤之以鼻,才2000塊,至於嘛?

至於!

在上一代以及這代人的潛意識裡,「體制內、有保障」是非常誘人的。很多人都喜歡找這樣的對象。

不信,問問你的父母。

想想背後的原因,也是非常簡單的。我們中國人太苦了,太渴望一個不變的體制、一個不變的單位,這可以給予我們最大的安全感。

別以為,只有年紀大的會這樣想,年紀輕的也一樣。

因為,人的本性都是追求「確定性」的,只有「確定」才能讓我們有安全,這似乎是我們的一種本能。

哲學家羅素曾說:「對確定性的追求是人性的本性,也是一種思維的惡性。」

還記得唐山市路橋收費員失業的故事嗎?

因為唐山市所有路橋收費站停止收費,司機們拍手叫好,但收費員們就要面臨失業。

收費員們接受了相應的經濟補償後,要求政府解決工作問題。

視頻中,兩個女士言語激烈:

我今年36歲了,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學習什麼都不比二十多歲的了。也沒有用人單位喜歡我們這樣的。要是在飯店裡,我干到現在,起碼還會報菜名,現在什麼都不會了,只會收費。

她們要求包辦工作的原因,是因為收費站把我養廢了。

可悲可嘆。

哪有什麼鐵飯碗,哪有什麼穩定。

鄭淵潔說過:「真正的鐵飯碗,不是在一個地方吃一輩子飯,是一輩子走到哪兒都有飯吃。

我們追求看似穩定的大企業背後,是基於犧牲子系統的不穩定之上的。

就像之前提到的滙豐銀行,為了讓公司可持續發展 ,就需要切掉一些冗餘的部分,犧牲一部分人的利益。這個人可能是基層員工,可能是中層員工,也有可能是高管,甚至是公司總裁。

大公司真的給不了你想要的任何穩定。

被裁、降薪等失控狀態,或許將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

我們該如何面對裁員等失控狀態?


對於被裁、降薪,我們就毫無招架之力嗎?

想要更好面對生活的各種未知風險,我們就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反脆弱力

反脆弱與脆弱相反,他是指面對不確定、危機等狀況,仍舊可以受益的狀態

在疫情暴發後,餐飲、旅遊、影視等行業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

但上海一家知名酒吧的老闆,藉助自己酒吧的場地,在抖音平台上進行了一場DJ打碟直播,4個小時在線人數最多時達到7.1萬人,打賞總收入達到72萬元

這老闆,在關鍵時刻,能夠起死回生,就是具有很強的反脆弱力。

增強反脆弱力,可以從高頻使用非對稱性原理和槓鈴策略開始。

關於非對稱性原理,就會想到樊登父親的故事。

樊登父親是一個大學數學教授。從小到大都給兒子灌輸:利潤有多高,風險就有多大的線性模式。所以,他爸從來不羨慕有錢人,因為他覺得有錢人承擔的風險要大很多。所以,他爸拒絕任何有可能的風險,這輩子唯一買過的理財產品就是定期5年。

有一天,樊登父親給兒子交代自家財產。樊登才知道老父親從80年代開始,省吃儉用,攢的錢只有50W。

他百感交集。

如果父親早點拿錢做投資,可能早就買了幾套房。

但現在,50W在西安,連一室一廳都買不起。

樊登的父親,是一個大學教授,一個收入相對可以的群體。

那收入更低的群體呢?

一輩子靠攢錢,又能攢多少?

心酸的背後,只因為他們一直堅信風險和利潤是呈線性正比的。

事實上,世界是非線性的,真正按照線性模式發展的情況少之又少。

非線性帶來的就是大量不對稱性,比如損失和收益不是完全對應的。

我們稱呼損失小,但可能收益高的事件叫「凸性事件」。這是值得我們去關注和把握的機會所在。

《反脆弱》的作者塔勒布,曾講過哲學家泰勒斯的故事。

泰勒斯,曾被嘲笑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哲學家。

為了證明自己,他就曾用大膽利用「凸性事件」賺錢。

他預付給橄欖油壓榨機的擁有者一筆訂金,並和對方協定:

如果橄欖油大豐收,對方就要把所有橄欖油壓榨機的使用權給予他;

如果橄欖油收成不好,他就不再租用橄欖油壓榨機。

這對於他來說,最壞的結果是損失一筆小小訂金,最好的結果就是贏得巨大收益。

最後,橄欖油大豐收,很多人向他租用橄欖油壓榨機。

他在賺了一筆的同時,也證明了自己。

除了非對稱性原理的高頻使用,我們還需要槓鈴策略增強自身的反脆弱力。

這是將積極主動與保守偏執做組合,以此來消除不利因素,保護自己免受極端傷害。

還記得寫《三體》的劉慈欣嗎?他就是在沒有什麼具體工作內容的電廠工作,一邊寫作。

他一邊參與著「低風險「的工作,一邊嘗試為自己的」高風險「工作投資,槓鈴兩端一個都不落。

這給予他們的未來更多的可選擇性,也具備了「反脆弱」的結構。

最後,把管理大師德魯克的一句話送給大家,「無人能夠左右變化,唯有走在變化之前。在動盪不定的時期,變化就是準則。


- THE END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