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朝皇帝都自愧弗如,清朝為何能將君主專制發展到頂峰

史料不輯 發佈 2019-12-23T15:40:15+00:00

正如乾隆皇帝曾說:「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未旁假。即左右親信大臣,亦未有能榮辱人、生死人者。蓋與其權移於下,而作威作福,肆行無忌,何若操之自上,而當寬而寬,當嚴而嚴。此朕所恪守前規,不敢稍懈者。」

相信很多人心中的帝王形象都源自於《詩經》中的這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總感覺他們高高在上,可以為所欲為。實際上,帝王的權利並沒有想像中大,他們不僅要與以宰相為首的士大夫共治天下,很多時候還受到「相權」的制約。

​宰相制度源自於戰國時期的「相府」,形成於秦漢時期。宰相「輔翼國家,典領百僚,協和萬國」,位望極尊、權利極大,以至於朝廷經常出現兩個權力中心,即「皇權」和「相權」。二者之間由於沒有嚴格的分界線,皇權時常受到相權的制約,有時甚至被相權架空。

朱元璋創立明朝後,為防止受相權掣肘,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那就是廢除宰相一職,仿照宋朝設立「華蓋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諸大學士」,「特侍左右,備顧問」。

​洪武時期,殿閣大學士只承擔參謀的工作,皇帝「自操威柄,學士鮮所參決」。之後內閣權力雖然不斷加重,中後期甚至出現夏言、嚴嵩等權臣,但因皆無善終,內閣始終未能對皇權產生衝擊。

清軍入關後,統治者有感於明朝的滅亡,對朋黨防範甚嚴。同時由於清朝入關前採取議政制,即各部首領共同商議國策,清朝統治者決定沿襲明朝的內閣制,將權力集中在皇帝手中。剷除鰲拜黨羽之後,康熙一度發出「天下大權當統於一」,「今天下大小事務皆朕一人親理,無可旁貸,若將要務分任於人則斷不可行」等感慨。

雍正元年,蒙古和碩特部首領羅卜藏丹津在青海爆發叛亂。叛亂雖然很快被年羹堯平定,但蒙古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卻也聞風而動,企圖將蒙古、西藏、青海和新疆分裂出去,清帝國遭到了巨大的挑戰。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為了高效處理軍情,同時也為了保密,雍正四年,怡親王允祥、大學士張廷玉、戶部尚書蔣廷錫奉旨在戶部組建「軍需房」,總管軍需事務。

軍機房的產生是臨時性的軍事需要而產生的,但西北用兵結束後,不僅沒有被裁撤,反而在雍正十年變為「辦理軍機處」,鑄造「辦理軍機印信」,從而成為常設機構。

乾隆即位之初,曾以軍機處以「前朝敗政」為由將其裁撤,同時成立以宗室親王為核心的「總理事務處」。總理事務處本質上與軍機處沒有任何區別,兩年後年輕的乾隆皇帝遂又令大學士鄂爾泰重設「軍機處」,並將「辦理「二字去掉,從此正式成為清政府核心權力機構。

​軍機處位高權重,卻始終不在清政府正式衙門編制之列,軍機大臣的所有權力均源自皇帝,僅以「秘書」機構的形象存在,「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

軍機處的出現直接導致皇權專制被清政府發展到了一個極端的狀態,但這卻是個意外的結果。皇權專制是清朝入關後的重要決定,軍機處成立之前,雍正因繼位的合法性問題受到多方威脅,而採取強硬手段將權力高度集中在皇帝手中。

​其實雍正並不需要軍機處來加強皇權,只不過在處理臨時軍務時,但雍正卻發現了軍機處作為「秘書」機構的好處。正如乾隆皇帝曾說: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來,一切用人聽言,大權從未旁假。即左右親信大臣,亦未有能榮辱人、生死人者。蓋與其權移於下,而作威作福,肆行無忌,何若操之自上,而當寬而寬,當嚴而嚴。此朕所恪守前規,不敢稍懈者。」

可即便皇帝如何勤政,心力體力總是有限的,康熙晚年諸事均以「寬仁為尚」,蓋因力不從心,無法面面俱到。雍正費勁千辛萬苦才將大權獨攬在手中,又怎肯下放給議政大臣和內閣學士,軍機處的出現正好破解了這一難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