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備用 軍事地形學(簡)——假裝看懂軍用地圖

藍光加特林 發佈 2020-04-05T09:09:02+00:00

通過對地形對軍隊戰鬥行動的影響;地形圖基本知識;現地使用地圖等內容的學習,了解地形在戰鬥中的作用和影響,掌握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學會識圖和用圖通過對行軍、宿營、野外生存等內容的學習,了解行軍、宿營的基本程序、方法,培養野外生存能力。

通過對地形對軍隊戰鬥行動的影響;地形圖基本知識;現地使用地圖等內容的學習,了解地形在戰鬥中的作用和影響,掌握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學會識圖和用圖通過對行軍、宿營、野外生存等內容的學習,了解行軍、宿營的基本程序、方法,培養野外生存能力。

主要內容

  1. 地形對軍隊戰鬥行動的影響
  2. 地形圖基本知識
  3. 現地使用地圖
  4. 行軍
  5. 宿營
  6. 野外生存

什麼是軍事地形學

簡單地說,軍事地形學就是軍事上識別研究、利用地形的一門學科。其中識別是基礎,研究和利用是最終目的。包括地形圖的識別與使用、航空航天照片的判斷、戰場簡易地圖的繪製、現地使用地圖等內容。

(一)、地形、地物、地貌的概念及分類

1、什麼是地形?

簡單地說,地形就是地物和地貌的總稱。地物是指地表面人工或自然形成的固定性物體(如居民地、道路、江河湖泊等)地貌一一是指地表面平坦起伏的自然狀態(如山、丘陵、平原等)如根據地貌的狀態可分為平原、丘陵、高原根據地物的分布和土壤的性質,可分為居民地、水網稻田地、江河湖泊、山林地、石林地、黃土地、沙漠、戈壁、草原、沼澤地根據對作戰行動的影響可分為開闊地、隱蔽地、斷絕地等。

我國地形類型

我國是個地形多樣化國家,地形地貌複雜多樣,從軍事角度主要分為14類。

1、平原

2、丘林地

3、山地

4、山林地

5、石林地

6、高原

7、黃土地

8、島嶼和海岸

9、居民地

10、水網稻田地

11、江河與湖泊

12、沙漠與戈壁

13、草原

14、沼澤地

2、地形對軍隊行動的影響

地形對軍隊行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四大類

1、對機動的影響

2、對射擊條件的影響

3、對軍事工程的影響

4、兵力部署和火力配置的影響

平原地形對作戰行動的影響

平原地形,以平坦廣闊的地貌要素為主導要素形成的地形。般指海拔在200米以下,高差在50米以下,坡度平緩、起伏很小的以平坦廣闊的地貌為主的地形,其地形要素的特點是:河渠較密,水源豐富,水利設施較完善;居民地密集,經濟發達;道路成網,交通便利,農田耕地成片森林覆蓋較少,但經濟作物發達。

平原利於機動,便於裝甲部隊從行進間發起進攻,交通樞紐,道路交叉口、橋樑和居民地對控制對方的作戰行動具有重要意義,小高地、土堆、土堤具有一定的制高和掩蔽作用。裝甲車輛和其他戰鬥車輛暴露行駛的距離長,有利於反坦克武器及其他武器的瞄準射擊,土質利於構築工事,便於改造地形限制對方機動。我國主要有東北平原、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等。

山地地形對作戰行動的影響

山地是高差大於200米,坡度較大的地表形態。這種地形上,起伏連綿,多絕壁懸崖,河谷深溝,水流湍急;居民地區沿河谷分布,密集的大居民地稀少,道路網不發達,主要幹線公路少且等級低,坡度方向變化大;山地地貌上覆蓋有森林時,則形成山林地形。在熱帶則形成熱帶山林叢林。

山地障礙作用強,便於防守以阻滯敵人,延緩敵人的進攻速度,隱蔽條件好;不便於觀察。山地坡陡谷深,影響部隊機動,不利於機械化部隊行動和展開;進攻力量難以集中,有利分散徒步,不利於協同作戰,因而指揮不便,難以速決,故不利於進攻。

丘陵地地形對作戰行動的影響


丘陵是丘崗起伏,高差小,一般在200米以內、坡度和緩,沒有明顯脈絡聯繫的地貌形態。丘陵地地形是以丘陵地貌為主疊加其他各地形要素的地形。

丘陵坡緩谷寬,道路較發達,便於機構化部隊作戰,利於穿插、迂迴分割;丘崗間觀察射擊條件好,便於相互支援,陣地的堅韌性強;便於隱蔽和偽裝;便於直射火器作超越射擊,便於通信聯絡的指揮。所以丘陵地形宜於守,也宜於攻,是適合於大兵團作戰的地形。

居民地地形對作戰行動的影響

人類的集聚定居的地區叫居民地。居民地按其性質與人口數量的多少分為城市、集鎮、村莊。城市通常是某一地區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也是當地交通樞紐。人口眾多建築高大密集而堅固,建築設施較多交通方便。集鎮相對城市而言,範圍較小、人口較少、村莊是較小的居民地,人口不多,房屋矮小,多平房院落。

居民地形,建築物密集,障礙作用強;不便發揚火力,不便於指揮;極易隱蔽;高層現代建築,結構堅固,有一定的防護能力,但戰時房屋易於倒塌、起火燃燒;水管、煤氣管道容易破裂,引起火患,爆炸和中毒;城市便於組織立體防禦,攻防均易形成巷戰,戰鬥進程緩慢,使得進攻者兵力增加等。

沙漠和沼澤地

沙漠地區人煙稀少,水源和農產品缺乏,人們難以長途行進和生存。氣候乾燥、風沙較大,氣溫變化劇烈,冬季溫度低達零下20°C-30°C,夏季酷熱時氣溫可達50°C一-60°C。因此通過該地區時必須充分準備水和食物以及交通工具、嚮導,選擇合適的路線。

沼澤地是地勢低洼,土壤較肥沃,但滲透性很差的地區。一般有彎曲的河流和水塘,水塘四周有漂筏,地面潮濕,除少有的旱路和沼澤小路外,通行很困難。但在乾旱和冰凍期間障礙程度有可能減輕。

研究地形的方法

1.現場偵察進行現場偵察可以真切的了解地形狀況,判斷其對戰鬥行動的影響,使自己的決心符合與客觀實際,實施正確的組織指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偵察可以進行多次。

2.使用地圖利用地圖研究地形,是常採用的一種方法,通常在現地偵察前或不易進行現地偵察時採用,大比例地形圖顯示的地形較為詳細、準確。

3.空中照片利用空中照片研究地形,可以獲得詳細、真實的地形狀況,判明敵人火器配置、工程設施、兵力集結等情況。

4.沙盤研究沙盤能形象的相識實地的高低起伏,表示敵我工事、兵力和兵器的配置情況。利用沙盤研究地形。不受敵情、天候、時間、地點等條件的限制。沙盤既是平時戰術訓練,又是戰時指揮員研究和判斷地形、敵情,定下決心,制定作戰方案,組織協同和戰前練兵的良好工具。

地形圖的基本知識

(一)什麼是地圖?

將地面的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要素,按一定的投影方法和比例關係,用規定的符號、顏色和註記,綜合測繪於平面圖紙上的圖稱為地圖。

1.地圖分類

①按其內容分: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

②按比例尺分:大、中、小比例尺地圖

③按用途分:教學圖、政區圖、軍用圖、飛行器、航海圖、交通圖、遊覽圖

地圖的組成要素

圖名、圖廓、圖例、比例尺、坡度尺、偏角圖、經緯度註記、直角坐標系的註記、接表圖、出版單位及時間、高程系。

軍事上常用的有地理坐標和平面直角坐標。

地圖比例尺及圖上量取距離

什麼是地圖比例尺?

地圖上某線段長與相應實地水平距離之比,叫地圖比例尺。

比例尺的表現形式

比例尺的特點

  1. 比例尺的大小:比值大的比例尺就大
  2. 比值小的比例尺就小

如1:10000>1:15000

  1. 比例尺越大地圖所包括的面積越小
  2. 比例尺越小地圖所包括的面積越大

圖上距離的量讀

實地距離=圖上長度X比例尺分母

方法:目估法厘米尺量算

(1)用直尺量算:先用直尺量取圖上兩點長度,然後依據地圖比例尺按公式計算。

計算公式為:實地距離=圖上長X比例尺分母

如在1:10000地圖上量取兩點長度為1.2CM,則實地水平距離=1.2X10000=120(M)

(2)目估法:即先估計圖上兩點長度,爾後按公式計算。

定向越野時,一般是在運動中求實地距離,主要是採用目估法。圖上距離越長,估計誤差就越大,可以採用分段目估。

圖上量取的距離,都是水平距離,而實地總是起伏不平的,實際距離往往大於水平距離。因此在計算實地距離時,須將圖上量得的距離加上適當的改正數。定向越野時通常是按地貌的起伏程度,依據經驗數據改正。

不同比例尺圖上距離與實地距離

計算公式為:實地距離=水平距離+水平距離X改正係數

三.地圖識別

地物符號

用來表示地球上各種物體的圖形叫地物符號

  1. 地物符號的特點
  2. 地物符號的分類
  3. 地物符號的顏色

(一)地物符號的特點

(二)地物符號的分類

  1. 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
  2. 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
  3. 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
  4. 說明符號和註記

1、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

特點:

圖例與實地相似

可以在圖上判定大小

轉折點可作為檢查點

2、半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

特點:

與實地一致

量長不量寬

轉彎交叉處是很好的檢查點

3、不依比例尺表示的符號

特點:

在實地面積很小,在定向越野中和軍事上有重要的方位意義,圖例不表示其大小,在圖上用定位點來表示其在實地中的位置。

4、說明符號和註記

在軍事地形圖和定向越野圖中都有說明和註記符號

(三)地物符號的規定

地圖上的地物符號都有統的規定,這些規定是製圖的用圖人員必須共同遵守的。主要規定有定位、方向、顏色、尺寸等。

說明和註記符號的種類

地物符號的規定(顏色規定)

  1. 黑色:表示人工地物的部分
  2. 自然地物及說明註記
  3. 藍色:表示水系類地物
  4. 綠色:表示植被類地物
  5. 棕色:表示地貌類地物

地物符號的識別一般要領和注意問題

  1. 按象形特點識別並記憶
  2. 按形意相方法識別和記憶
  3. 對所有獨立地物應定位準確屬性明確
  4. 對線狀地物的定位和識別
  5. 對面狀地物其輪廓、轉折點、位置準確

地物符號的規定(方向規定)

(四)地貌判讀

地貌符號是用來表示地表起伏及變形特徵的符號。通常是採用等高線表示地貌起伏和地貌變形特徵。

1、用等高線表示地貌的基本原理

等高線是地圖上用來表示地面高程相等的相鄰的各點相連而形成的閉合曲線。用來表示地貌的各種特徵。

等高線顯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線顯示地貌的原理

用等高線顯示出來的軍用地圖

等高線的特性

  1. 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高程相等
  2. 等高線間的間距越小現地坡度越大
  3. 等高線的形狀與現地對應
  4. 同一幅地圖.上等高線線越多高程越高

2、等高距及其規定

地形複雜等高線過密地區,經批准可將基本等高距離放大。

等高距是指地形圖中相鄰等高線間的高差。等高距的選擇根據地形圖比例尺、地面的坡度和用圖的目的而定。基本的公式是:

H=0.2mmXM

其中H為等高距;M為地圖比例尺

等高距的規定

等高距

3、等高線的種類

  1. 助曲線:以1/4基本等高距加繪於局部,描繪間曲線不能說明的地貌。
  2. 半距等高線(間曲線):以1/2基本等高距加繪於局部,以長虛線表示。
  3. 基本等高線(首曲線):根據規定的等高距描繪的等高線。
  4. 計曲線:加粗等高線,為快速計算高程,從基準面開始每隔4條等高線加粗形成計曲線。

4、示坡線

為了便於辯明山頭或凹地以及山坡的方向,在這些部位的等高線上一般繪有與等高線垂直的短線,線的另就指向下坡方向。

5、高等起算與註記

6、山的各部形態

斜面:從山頂到山腳的傾斜部分

野外定向

我們學習了地形圖的基本知識,其目的是要學會使用地圖。本章主要是圍繞如何使用地圖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和探討。

  1. 方位判定
  2. 標定地圖
  3. 確定站立點
  4. 現地對照
  5. 按圖行進

方位判定

方位判定就是在現地判明方向。這是使用地圖的基礎。主要方法有:利用指北針判定;利用北極星判定;利用太陽判定利用自然特徵判定等。

方位角及其種類

方位角從某點指北方向線起,沿順時針方向線至目標方向線的水平夾角,程為方位角。在軍事行動和定向運動比賽中都用其來作為標識方向的量指北方向線的規定(三北方向)。

在小比例尺地圖中,東西圖廓線或任意對同名經度分度帶的連線為基準的子午線方向一真子午線方向(真北)。

以高斯平面直角坐標網中的任意一條坐標縱線及其平行線方向一坐標北向。

本幅地圖平均磁偏角作為北向一磁北方向。

利用指北針判定方位

判定方位時,先將指北針放平,待磁針靜止後,磁針塗有夜光劑的一端(或黑色尖端)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如果面向北,則背後是南,右邊是東,左邊是西。

利用北極星判定方位

利用太陽和手錶判定方向

利用自然特徵判定方位

在自然界很多地物地貌都有方位意義。

例如:樹樁的年輪、樹葉等。樹樁上的年輪,北面間隔小,南面間隔大,即南稀北密。花草樹木皆有向陽的特性,因此,葉面所朝的方向即為南邊。

利用地物特徵判定

  1. 北方地區農村民房正門朝南
  2. 古代廟宇、寶塔均座北朝南
  3. 南方潮濕地區向陽面的土堤、高坡較乾燥無青苔,而背向卻生長
  4. 獨立大樹南面枝葉茂密樹皮光滑
  5. 積雪朝南易化

標定地圖   

標定地圖就是使地圖與實地的方位一致,標定地圖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概略標定

先在實地判明方位,方位確定後,將地圖的上方對向實地的北方,地圖即已標定好了。   

2.用指北針標定

先用指北針的直尺切於地圖子磁子午線,並使準星的一端朝向北圖廓,然後水平轉動地圖,使磁針對正指標,即刻度盤的"0"分劃,地圖就標定好了。   

3.利用直長地物標定

直長地物是指開頭直長的線狀地物,如鐵路、公路、電線等。首先在圖上找到直長地物符號,對照兩側地形,使地圖與現地的關係位置概略相符,再轉動地圖,使圖上的直長地物符號與現地的直長地物方向一致,地圖即已標好。   

4.利用明顯地形點標定

首先確定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再從遠方選定一個現地和圖上都有的明顯地形點,如山頂、獨立地物等,並用直心肝切於圖上的站立點和該地形點上,然後轉動地圖,使遠方地形符號在前,通過直尺,向遠方實地相應地形點瞄準,地圖即已標定。   

5.利用北極星標定

標定時面向北極星,並使地圖上方概略朝向北方,然後通過東(西)圖廓瞄準北極星,地圖方位就標定好了。

確定站立點

確立站立點,就是把自己的實地位置在圖上找到。通常有以下幾種方法:

1.利用明顯地形點確定

當站立點在明顯地形點上時,從圖上找到該地形點的符號,即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當站立點在明顯地形點附近時,先標定地圖,然後根據站立點與明顯地物的相互位置關係,判定出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2.利用截線法確定

當站立點位於道路、河渠等線狀物上時,先標定地圖,在線狀物的一側選擇圖上和現地都有的明顯地形點,然後將直尺邊切於圖上該地形點上,轉動直尺,瞄準現地地形點,並瞄畫方向線,方向線與線狀地物符號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3.利用後方交會法確定

首先標定地圖,在遠方選擇兩個圖上和現地都有的明顯地形點,將直尺分別切於圖上兩個明顯地形點符號的定位點上,再依次瞄準現地的相應地形點,並向後畫出方向線,兩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4.利用磁方位角交會法確定

先攀上便於通視遠方的樹上,在遠方選定現地和圖上都有的兩個明顯地形點,分別測出到這兩個點的磁方位角。然後在樹下近旁標定地圖,交指北針直尺邊依次切於圖上的兩相應地形點的定位點上,轉動指北針,使磁針北端指向所測得的相應的磁方位分劃,並沿尺邊分別畫方向線,兩方向線的交點就是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

現地對照地形

現地對照地形,一般是在標定地圖和確立了站立點的基礎上進行。其順序是:先主要方向,後次要方向;先對照大而明顯的地形,後對照一般的地形;由左至右(或相反),由近及遠;從圖上到現地,再從現地到圖上;以大帶小,由點到面,逐段分片進行對照。對照地形,主要根據站立點與目標點及其附近地形的相互關係位置,分析比較,反覆驗證。當地形重疊不便觀察時,應變換位置或登高觀察。

按圖行進

按圖行進,就是利用地圖選定行進路線,並在行進中不斷與現地對照,以保證沿選定的路線到達預定地點的行進方法。

(一)行進前的準備

在行進前必須要事先選准好行進路線。選擇路線時,應充分考慮和研究行進路線上可能對行進造成影響的地形因素,如地貌起伏,沿線居民地,橋樑等。部隊行進時,通常要選擇多條路線,以便分路行進。選擇線路時應注意把握以下原則:一是有路不越野。儘可能利用道路行進,這樣不僅省力,耐用不易迷失方向;二是選近不選遠;三是提前繞行。在起伏大、樹林密集、多障礙的地段,應提前選擇繞行線路。

路線選定後,應將路線及沿線選定的較明顯的地物、地貌作為方位物,如轉彎點、橋樑、居民地等,並用彩筆在圖上作出標記,以便行進時快速查找。

路線和方位選定後,應按行進的順序,把每段的里程、時間,經過方位物的順序、數量、名稱、關係位置和地形特徵記熟,力求做到"心中有圖,未到先知"。

(二)行進的方法步驟: 關鍵

行進途中,應邊走邊對照地形,預知前方要通過的方位物。在經過 每個岔口、轉彎點、居民地進出口等,應仔細對照地形,隨時了解自己在圖上的位置,做到"人在實地走,心在圖上移"。具體的行進方法步驟是:

1.靠記憶行進

按行進的順序,採取分段或連續或一次記憶的方法,記住路線的方向、距離、經過的地形點。通過記憶,使現地的情景能夠不斷地與記憶內容"迭影"、印證。通常情況下,對初學者,易採用分段行進法,即在最佳線路上能通視的地段,不對照地形,而選擇在輔助目標點上對照,這樣一段一段對照前進;對有一事實上基礎者可用連續行進法,即把各輔助目標點要做的工作提前。在將要到達一個輔助目標點之前,邊行進邊分析下段能通視地段的地形,在圖上找到下一個輔助目標點,然後不作停留,連續行進;對於經驗豐富者可用一次記憶行進法,即在出發點,把在地圖上選擇的從出發點到第一目標點的最佳線路一次性記住,不再選擇輔助目標點,在將要到達第一目標前,又一次性記住到下一個目標點的最佳線路,直至終點。

2.依點、線行進

當目標點位於高大、明顯的點和線狀地形或其附近時,在明確站立點後,可利用這些易於辨認的地形,作為行進的引導。

3.按方位角行進

按方位角行進是按圖行進的輔助方法。在地形起伏不大,無道路,有定植被,觀察不便或夜間、濃霧、風雪等不良天候條件下的地區行進,可在圖上測出站立點到目標點的磁方位角,然後量出兩點之間的實地距離並換算成復步數或時間(復步數=實地距離的米數/復步長,復步長一般為1.5米)。出發時,首先平持指北針,轉動身體,使磁會北端指向下一點的方位角密位數,這時沿照門至準星的方向就是前進的方向,然後按照方位物的方向,照直前進。行進中,隨時用指北針檢查前進方向,記清復步數或時間。到達目標點後,再按上述要領逐段前進,直到終點。

4.糾錯方向

行進中,如果走錯路線,應立即對照地形,確立站立點在圖上的位置,回憶走過的路線,然後選擇迂迴路或原路返回,待回到正確的線路後,再繼續前進。如果條件允許,也可選擇新的行進路線,向預定目標前進.

地圖比例尺是指圖上某線段的長與相應的實地水平距離之比。即:地圖比例尺=圖上長/相應實地水平距離。比如,一幅地圖的比例尺是1:5萬那麼圖上兩點間為1厘米,實地該兩點的距離應為50000厘米。

根據用圖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地圖比例尺也有大小之分。通常按比值的大小來徇。比值的大小可按比例尺的分母確定,分母小則比值大,比例尺就大;分母大則比值小,比例尺就小。圖幅大小與相同的地圖,比例尺越大,圖幅所包含的實地面積就越小,但顯示的地形就詳細,精度也就越高。因此,大比例尺地圖比較適合於初級指揮員使用,小比例尺地圖則適合於中、高級指揮員使用。

地圖比例尺常以圖形結合文字、數字表示,一般繪注在圖廊的下方中央。其中以數字表示的為數字比例尺,它是用比例式或分數式表示的。以圖形表示的為直線比例尺。

根據地圖比例尺,可以從地圖上量取實地相應的距離。如果是量取兩點間的長度,然後把量得的長度移到直線比例尺上去比,從而得出實地兩點間的距離。

另一種是根據數字比例尺換算。先用直尺在圖上量取兩點之間的距離,然後用公式換算。換算的公式是:實地距離=圖上長度×比例尺公母。

如果要量取兩點間的曲線距離,則要使用專用的里程表。

需要注意的是,在地圖上量取計算的距離實際上只是水平距離。如果實地的坡度較大時,還應按比例加上適當的坡度和彎曲改正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