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雲開見磁星,我的磁場超乎你想像

天文在線 發佈 2019-12-23T10:42:18+00:00

據發現,磁星產生了宇宙中最強的磁場。現在我們也許已經了解它們是如何產生的。一項研究用大型複雜的計算機模擬表明,兩顆恆星碰撞會產生具有超強磁場的大質量恆星。如果這些恆星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最終就有可能變成一顆特殊的中子星-磁星。圖片來源:bokeyuan這並不是一套全新的理論。

據發現,磁星產生了宇宙中最強的磁場。現在我們也許已經了解它們是如何產生的。

一項研究用大型複雜的計算機模擬表明,兩顆恆星碰撞會產生具有超強磁場的大質量恆星。如果這些恆星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最終就有可能變成一顆特殊的中子星-磁星。

圖片來源:bokeyuan

這並不是一套全新的理論。但是現在我們通過計算機模擬心宿三的形成,找到了強有力的證據來佐證它。心宿三是一顆距離地球約500光年,質量約為太陽15倍的磁星。

馬克斯·普朗克學會計算中心的塞巴斯蒂安·奧爾曼(Sebastian Ohlmann)博士指出,「直到現在,我們還不能驗證這個假設,因為缺少必要的計算工具。」

先前已經有結果表明,心宿三極有可能是恆星合併的產物,因此研究人員使用了AREPO這一高度動態的仿真代碼將心宿三作為了首要研究對象。

圖片來源:tech.該圖像是軌道平面的剖面圖,其中的填色代表了磁場的強度,而淺色的剖面線則反映了磁場線的方向。

AREPO通過對數據的處理髮現,兩顆恆星合併過程中的強烈動盪會產生強烈的磁場,這種強烈的磁場我們在類似於心宿三的恆星周圍有觀測到過。

圖片來源:weibo

科學家們認為,這些大質量恆星在以超新星的形式爆發時最終會形成磁星。然而天文學家們很難觀測到磁星,因為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所產生的磁場能量僅持續幾個小時,而後能量消失殆盡。

海德堡理論研究所的弗雷德里希·勒普克(Friedrich Ropke)說:「磁星被認為是宇宙中磁場最強的天體,比人類產生的最強磁場強1億倍。」

恆星的合併相對頻繁。科學家認為,銀河系中約有10%的質量恆星是這種過程的產物,這與磁性大質量恆星的發生率非常吻合。

圖片來源:tech

雙星系統中大質量磁星的罕見誕生表明恆星中發生了某種合併,這也進一步驗證了上述假設。

經過漫長的研究探索,科學家們在1947年已經發現某些大質量的恆星表面會產生大規模的磁場,但迄今為止它們的起源仍然是個謎。類似於太陽的小恆星,他們周圍的磁場反而容易解釋。

毫無疑問,關於這些大質量磁星以及由此衍生而來的高強磁陀星,我們要探尋的遠遠不止於此。

磁星是中子星的一種,它們擁有極強的磁場,透過其產生的衰減,使之能源源不絕地釋出高能量電磁輻射,以X射線及伽瑪射線為主。磁星的理論於1992年由科學家羅伯特·鄧肯(Robert Duncan)及克里斯托佛·湯普森(Christopher Thompson)首先提出,但1979年3月5日發現了第一次有記錄的伽馬射線爆發,當時人們認為這是從一顆磁星發出的。在其後幾十年間,這個假設得到廣泛接納,去解釋軟伽瑪射線復發源(soft gamma repeater)及不規則X射線脈衝星(anomalous X-ray pulsar)等可觀測天體。

圖片來源:tieba

和其他中子星一樣,磁星的直徑約為20Km,質量是太陽的2-3倍。它們的內部密度非常大,一小勺磁星的物質就有10億噸重。磁星與其他中子星的區別在於它有更強的磁場和相對更快的旋轉速度。大多數中子星每一到十秒旋轉一次,而磁星每不到一秒旋轉一次。磁星的磁場產生非常強的X射線和伽瑪射線爆發。磁星的有效壽命很短。它們的強磁場在大約10000年後衰減,此後活性和強X射線發射停止。鑒於我們目前觀測到的磁星數量,可以推測銀河系中不活躍的磁星數量大概是3000萬餘顆甚至更多。

圖片來源:微博

相關知識

磁星(英語:Magnetar)是中子星的一種,它們均擁有極強的磁場,透過其產生的衰變,使之能不斷地釋出高能量電磁輻射,以X射線及伽瑪射線為主。磁星的理論於1992年由科學家羅伯特·鄧肯(Robert Duncan)及克里斯托佛·湯普森(Christopher Thompson)首先提出,在其後幾年間,這個假設得到廣泛接納,去解釋軟伽瑪射線復發源(soft gamma repeater)及不規則X射線脈衝星(anomalous X-ray pulsar)等可觀測天體。

圖解:畫家筆下的磁星想像圖

參考資料

1.Wikipedia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 DAVID NIELD- Puff-泡芙小姐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