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這樣看待為人處世的,確實精闢,值得所有人學習

慶余 發佈 2020-04-05T14:35:40+00:00

公元1084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途徑九江時,曾與友人參寥一同游廬山。總的來說,蘇軾這首詩道出的看待為人處世的方法很精闢,值得所有人學習,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眾所周知,蘇軾一生宦海浮沉,歷經挫折與坎坷。但他卻能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從客觀事物中找到規律。簡單來說,就是在蘇軾眼中,很平常的生活內容和自然景物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譬如,《惠崇春江晚景二首》中的「春江水暖鴨先知」,就啟迪了人們:凡事都要親歷其境,才會有真實的感受。而這也是蘇軾為人處世的一種方法。

所謂為人處世,就是指一個人生活在世上對待事情的處理方法,有積極的、也有負面的。本文要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題西林壁》,便是和蘇軾為人處世的方法息息相關。正如前面所說,就算是很平常的自然景物,在蘇軾眼中也會蘊含深刻的道理。這首詩就是其中典範,它的內容便是通過對廬山景色的描繪,從而表達出一種為人處世的感悟。

公元1084年,也就是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途徑九江時,曾與友人參寥一同游廬山。面對廬山瑰麗的自然美景,蘇軾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集理、景、情於一體的千古名作。那麼蘇軾這首詩中,究竟寫了哪種為人處世的方法呢?下面我們便來具體看看蘇軾這首《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首先,我們來看詩的前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即從正面和側面看廬山,它是丘壑縱橫、峰巒起伏,而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它則又呈現出不同的樣子。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去旅遊觀看自然景物,就能體會到這種情景,也就是所處的位置不同,看到的自然景物也就各不相同,各有千秋。

而廬山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之譽。並且自古命名的山峰就多達171座,群峰間更是散布岡嶺26座,壑谷20條,岩洞16個,怪石22處。因此蘇軾的這兩句詩,便概括而形象地寫出了移步換形、千姿萬態的廬山風光。不過「遠近高低各不同」似乎並沒有什麼獨到之處,因為這種道理可謂世人盡知。

但詩的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所體現出來的道理就少為人知了。它的意思是說,我之所以不能看清廬山真正的面貌,那是因為我身處在廬山之中。我們說遊歷山水,人人都喜歡,但又有多少人能夠在遊歷山水的同時,又能感悟出理性認識呢?所以蘇軾的這兩句詩,才顯得難能可貴。那麼它到底蘊含了什麼樣的道理呢?

即它啟迪了人們看待為人處世的一種方法:由於每個人所處的地位不同,看問題的出發點自然就不同,最後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也就難免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要想知道事物的真相和全貌,就必須要擺脫主觀成見,摒棄狹小的目光,超越認識條件的限制。簡而言之,也就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想這點大家都深有感觸。

綜上所述,這首《題西林壁》不僅僅是蘇軾的一首寫景詩,同時它還是一首哲理詩。「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試著想想,是不是我們很多時候都被局限在了一座山中呢?總的來說,蘇軾這首詩道出的看待為人處世的方法很精闢,值得所有人學習,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