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告別的儀式感,給脆弱一個出口,讓孩子理解死亡

kris心理時間 發佈 2020-04-05T01:03:03+00:00

2020年4月4日,一個值得被銘記的日子。寫這篇文章時,外面的警報響起,我默默停止了敲字,默哀三分鐘。北京的天空格外湛藍,網絡是黑白的,為那些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祭奠,為他們亮起燭光。 生離死別,我們很難去接受這些殘酷的現實。

2020年4月4日,一個值得被銘記的日子。寫這篇文章時,外面的警報響起,我默默停止了敲字,默哀三分鐘。北京的天空格外湛藍,網絡是黑白的,為那些犧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祭奠,為他們亮起燭光。

生離死別,我們很難去接受這些殘酷的現實。但我們要去學習人們是如何應對生命的逝去,了解情緒的變化過程,學習應對哀傷,也不能忽略對孩子的照顧。

1. 成年人的脆弱從不輕易展露

《請回答1988》中有這樣一幕:德善的奶奶去世了,一家人連夜趕了過去。到了奶奶家,發現院子裡的大人們都在推杯換盞,吃吃喝喝。


幾個小孩子看到爸爸在陪前來弔唁的親戚朋友們談天說地,媽媽在忙著給各桌上菜。一向體諒父母的孩子們,充滿了困惑和不解:奶奶去世了,為什麼大人們看起來一點都不傷心,反而有些開心?

不知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家人去世時,白天由於親戚朋友前來弔唁,父母一直忙著去接待。要記錄每個親友的禮金,要準備輓聯香燭,要去辦理各種手續:死亡證明、銷戶。


直到夜深人靜,親友散去,獨自站在門口的父母可能才會突然愣住,你喚他,卻毫無反應。

「怎麼就走了呢?」

「媽媽沒有媽媽了……」

這時,你才知道,大人也是父母的孩子啊。可他們不只是孩子,他們要忍耐,要回去工作、賺錢養家,要給孩子準備飯菜。只有在晚上,他們才能卸下擔子,得一絲空閒,放聲大哭。

劇中,德善爸爸的大哥大嫂終於從美國回來,爸爸和姑姑們抱著大哥,哭得泣不成聲。德善他們這才知道,大人們不是鐵石心腸,只是故作堅強。

小孩子才能任性,大人們哪能隨便脆弱。


2. 儀式感給情緒一個出口

可能有些人會疑問,為什麼在面臨死亡時,我們需要一些告別儀式?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研究,讓參與實驗的志願者完成一項會引發他們悲傷情緒的任務,之後讓一部分人做一些無意義的撕紙活動。結果發現,那些撕紙之後再離開實驗室的志願者,感受到的悲傷程度要低於什麼都沒做就離開實驗室的人。

在實驗室中的一個簡單儀式,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負性情緒。在生活中,對於生命的告別,我們也需要儀式給情緒一個出口:哀悼死者,紀念逝者,撫慰生者。

中科院心理所的龍迪教授在武漢精神衛生中心/武漢心理醫院組織了「危急時刻,我們同在」的公益課程。在課程中,龍迪教授介紹了一首正念的歌曲來轉化哀傷的方法,通過調整呼吸,感受內心的祥和。歌詞寫得很好:

吸進來,呼出去;

吸進來,呼出去;

好似盛開,一朵蓮花;

我清涼,如一滴露;

一如高山,屹立不移;

像大地,一般穩厚;

我自在。

吸進來,呼出去;

吸進來,呼出去;

我是凈水反照著,

什麼是真,什麼是實;

在我覺得,心裡深處;

空間滿溢,在其中;

我自在,我放下,我自在。

通過呼吸,胸中的憤懣得到釋懷,讓空氣進入身體,給內心一個空間。身體上肌肉的伸展,讓心靈得到舒緩。讓壓在胸口的那塊石頭,變得輕了一些。

3. 哀傷沒有結束,只是我們學會了共行

每個人都經歷過與親友的生離死別。雖然生物醫學領域不斷進步,生而為人,依舊避免不了死亡。死亡,是必然的終點,也是每個生者難以坦然接受的終點。

在美劇《良醫》中,那些見慣了生死的醫生,當面臨病人已經無法搶救,宣告死亡時,也會感到生命的脆弱與無力。死生亦大矣。

哀傷不會突然結束,我們應該學會與之同行。美國學者伊莉莎白·庫伯勒-羅斯是哀傷與臨終關懷領域的知名學者,她在20實際70年代就提出了哀傷的五個心理階段。

(1)否認

身邊親友的突然離世,會給我們造成強烈的衝擊。此時,我們的心理防禦系統就會激活,這時就會誘發保護性的反應——否認。我們會難以接受這個事實,甚至去反覆確認。


(2)憤怒

因為難以接受親人的離世,我們會將其歸因於有人做錯了事情。我們可能會遷怒自己,覺得自己如果當時早點發現,家人可能還有機會被治癒。可能會遷怒家人,甚至是醫護人員,覺得他們沒有盡力。憤怒情緒,可能會導致惡語相向,甚至一些不妥當的行為。


(3)討價還價

這個階段的情緒反應會稍稍緩解,更多的是內疚與反思。針對已經過去的事情,我們會想出很多「假如」,會慢慢將激烈的否認和憤怒轉化為思考。但這個階段的思考依然是情緒化的,並非理性的。


(4)沮喪

無力、無奈、無助,覺得未來沒有希望。有些人會在這個階段陷入強烈的抑鬱情緒,感覺內心被挖走了一大塊,生命不完整了。


(5)接受

最終,我們會接受現實,帶著這些回憶與經歷,生活也將繼續。

每個人可能會經歷其中的幾個階段,可能會經歷全部,甚至會反覆經歷幾個階段。無論處於哪個階段,都是正常的現象,不要慌張,也不要懷疑自己。

4. 給孩子一場生命教育

鄰居家的小孩子剛上幼兒園,聽見外面的警報,有些緊張,抱緊媽媽。此時,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Kris身邊一名同事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鑑。


4月3日,有同事在微信群中問起,附近哪裡能看到降半旗,想帶著孩子去看看。三四歲的小孩子,對死亡並沒有清晰的概念。需要家長從生活中的一些特殊事件出發,去引導孩子理解生命的意義。

首先,家長要做到的就是不要忌諱談論死亡,讓孩子知道死亡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給孩子講一講落葉的故事,通過養一些植物和小動物(比如魚)來幫助孩子理解生命的發展與凋零。

其次,要讓孩子知道如何去面對死亡。孩子面臨的第一次死亡,很有可能就是家中長輩的離世。這個時候,要配合孩子的年齡,以及認知和情緒發展的階段,以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告訴孩子。並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此時,家長的表現就是孩子的榜樣。

最後,讓孩子知道生命是珍貴的,從而珍愛自己的生命。比如,讓孩子了解這次警報是為什麼響起,為誰響起。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要與孩子去交流對這件事情的感受,尤其要注意傾聽孩子的想法。讓孩子去理解生命的美好,以及烈士犧牲自己生命的神聖。

人生在世,沒有人能陪你走完全程。那些逝去的親友教會我們的是面對死亡的從容與坦然。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就是為了各種各樣的體驗,有快樂、就有悲傷,有喜悅,便有痛苦。正是因為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那一分兩分的甜蜜才值得反覆體味。我們要帶上逝去的親友送給我們的禮物,無懼生死,把握現在。

願你依然愛這個世界!


此文為@Kris心理時間原創,如需轉載請私信獲得授權。


Kris,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碩士生導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最新的心理學研究成果,專業的解讀與分析,用心理學知識指導育兒與職場,講心理,我是認真的!

歡迎關注@Kris心理時間,喜歡的朋友,點個讚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