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原《慶餘年》架空的歷史,從「雞腿姑娘」談古代雞肉做法

蘇黃米 發佈 2019-12-23T09:33:58+00:00

熱播電視劇《慶餘年》中,范閒與林婉兒一見鍾情,首次見面,婉兒手裡拿著一隻雞腿。因此,不知林婉兒真名的范閒稱她為「雞腿姑娘」。《慶餘年》是一部架空歷史的古裝劇,但是其劇情發生的時間卻不是古代,而是未來。經歷冰川期的人們再次發展,剛好發展到封建時期。巧婦剝泥同女講,牧齋大作慚雞黃。

熱播電視劇《慶餘年》中,范閒與林婉兒一見鍾情,首次見面,婉兒手裡拿著一隻雞腿。因此,不知林婉兒真名的范閒稱她為「雞腿姑娘」。

《慶餘年》是一部架空歷史的古裝劇,但是其劇情發生的時間卻不是古代,而是未來。經歷冰川期的人們再次發展,剛好發展到封建時期。

巧婦剝泥同女講,牧齋大作慚雞黃。脯絲淺映白瓷嫩,金翅尤滴碧荷香。——叫花雞

既然是封建王朝,奧爾良烤雞腿是沒有的,不過「雞腿姑娘」的雞腿,真像是烤的呢。雖然沒有奧爾良烤雞腿,但是早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上就記載有叫花雞的做法了。把叫花雞的雞腿,扯一個下來,還蠻像「雞腿姑娘」手裡的雞腿。

在漢代,這叫花雞怎麼做呢?首先,選用活蹦亂跳的黃母雞,先不要宰殺。從雞嘴給雞灌黃醬,等到雞吃了醬嘶吼把雞毛處理乾淨,用香茅把雞裹住,再將泥抹在香茅上,就可以開始燒烤了。待到烤到泥巴干透,去掉泥草就可以吃雞了。

然而,這一道雞可不僅是好吃,古人認為這樣吃雞還可以治病,即帛書上《五十二病方》所載:

痔者,以醬灌黃雌雞,令自死。以菅裹,塗土,炮之,塗干,食雞。

後來,叫花雞的做法發展成熟,可用荷葉與黃泥包裹。在金庸的小說《射鵰英雄傳》里,洪七公非常愛吃叫花雞。可能有些人認為叫花雞不好聽,於是改名為富貴雞。對此,有個傳說,當年乾隆皇帝微服出訪江南,不小心流落荒野。有一個叫花子看他可憐,便把自認為美食的叫花雞送給他吃。乾隆困餓交加,自然覺得這雞異常好吃。吃畢,便問其名,叫花子不好意思,就胡吹這雞叫「富貴雞」。

堂上十分綠醑酒,杯中一味黃金雞。——黃金雞

唐朝天寶初年,李白剛過四十歲,正是大好年華,得到唐玄宗的召喚,供職翰林院。幾十年來奔走謀求的努力沒有白費,入仕理想得以實現。黃雞被田裡的黍米餵的肥美,米酒也剛剛釀好。人逢喜事精神爽,這時候的李白吃什麼都好吃,還沒想到「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能開心顏」,於是寫下了「堂上十分綠醑酒,杯中一味黃金雞」 的詩句千古流傳。

黃金雞因李白而垂名後世,但是首次記載其做法是在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

燖雞凈洗,用麻油、鹽水煮之,入蔥、椒,候熟,擘飣,以元汁別供。或薦以酒,則白酒初熟、黃雞正肥之樂得矣。

有如新法川炒等制,非山家不屑為,恐非真味也。或取人字為有益,今益作人字雞,惡傷類也。每思茅容以雞奉母,而以蔬奉客,賢矣哉!《本草》云:雞小毒,補虛治滿。

如今做黃金雞,先將雞宰殺,去毛、去內臟,里外沖洗乾淨。深砂鍋中加入四分之三鍋水,大火煮開後,改小火。放兩勺麻油、鹽,滾幾滾,再把整隻雞放入沸水中。雞熟後,白斬,就著原湯或米酒一同吃。這個更像是白斬雞,不像是「雞腿姑娘」手裡的雞腿。

小扇撲過流螢去,乞巧互贈紅熬雞。——紅熬雞

北宋時期,七夕節前,婦人們要以紅熬雞以及其他的時新果品,互相饋贈,取吉慶之意。陳元靚編撰的《事林廣記》「禁中佳味」條目之下,引述了一份宮廷紅熬雞菜譜。做法十分細緻,幾乎所有用料都標明斤兩。

禁中佳味:肥雞一隻作十四五段,生薑半斤去皮切作薄片子、先煉油六兩候香熟,即下姜錢,俟炸得四唇焦,方下雞番覆勻,入水於雞上,高一寸已來,候水似魚眼,下好醬川椒末各一匙、鹽半匙、好酒一大盞,覆蓋,慢火熬之。臨樹,更用好醋調阿魏一皂子,塊油上為度。

選一隻肥雞,剁成十四五塊,半斤鮮姜去皮,切成薄片,往鍋里倒入六兩油,油熱後放入薑片,薑片香味出來炸焦後放入雞塊,反覆煸炒。之後倒入清水沒過雞塊一寸。等到水沸騰如魚眼狀,放入醬與椒,鹽與酒,蓋上鍋蓋,小火慢慢熬制。如此看來,這個做法有點像紅燒雞塊。大概因為燒的久,所以稱為熬。

綠蟻新焙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爐焙雞

冬日天氣寒冷,有些地方還有冬至日吃雞喝雞湯的習俗。北宋時期,「暖爐會」在開封流行一時。農曆十月一日,人們搬出暖爐,裝入通紅的煤炭,人們圍坐在暖烘烘的爐火邊上,圍爐小酌,聊天、烤火、吃烤肉,一起慶祝,意味著從這一天開啟了禦寒模式。當然,如果能在爐火上烤一隻雞腿,自然是極好。這在古代也不是不可能的,畢竟在《禮記》中就曾有「石燒雛鳥」的記載。

不過說到此種風雅處,便少不了爐焙雞,要做爐焙雞,應先把雞洗洗乾淨,浸入鍋中,八分熟時撈起,切塊,翻炒,加入醋與酒,燒煮數次,收汁。做好的雞肉十分酥軟鮮美,可謂脫骨鮮香,入口即化。南宋的《中饋錄》對此有所記載:

用雞一隻,水煮八分熟,剁作小塊。鍋內放油少許,燒熱,放雞肉略炒,以鏇子或椀蓋定,燒及熱,醋酒相半,入鹽少許,烹之。候干,再烹。如此數次,候十分酥熟,取用。

白酒新熟山中歸,黃雞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其他雞的做法

從古至今,雞十分受人喜愛。清代著名詩人袁枚還寫過一首《雞》詩:「養雞縱雞食,雞肥乃烹之。主人計固佳,不可使雞知。」把雞養肥了吃肉,還不能讓雞知道。這首詩真是俏皮有趣。

雞的做法真是太多,不勝枚舉。鹽焗雞、紙包雞、松仁雞、芙蓉雞、粉雞、蒸雞、左宗棠雞、大盤雞、白斬雞、椒麻雞、辣子雞、參雞湯、小雞燉蘑菇……清人的《養小錄》《調鼎集》對此都有所記載。而一些關於雞的菜餚,還有著背後的故事。

鹽焗雞

其實《慶餘年》里的雞腿,也蠻像鹽焗雞腿的。而關於鹽焗雞的創始,有著不同版本的故事。其中一個是這樣:鹽焗雞是客家傳統名菜。客家人不斷遷徙、逃亡,活雞不便攜帶,便將其宰殺,放入鹽包中,以便貯存、攜帶。到搬遷地後,這些貯存、攜帶的原料可以緩解原料的匱乏,又可滋補身體。鹽焗雞就是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運用智慧製作,並聞名於世的菜餚。起初,客家人將宰凈後的原只雞先用鹽堆醃製、封存,要食用時,直接蒸熟即可,即現在的「客家咸雞」。如今,塗以油鹽,墊上薑絲,用電飯煲就能做出美味的鹽焗雞。

紙包雞

梧州紙包雞,如今是梧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學者肖健考證,紙包雞作為宮廷貢品和日常主菜的歷史至少已有2200年,始創於嶺南地區,據考證,在見證了嶺南地區文明史的西漢南越王墓中,就發掘出許多類似於紙包雞的雞骨頭和殘紙。相傳,南越王宴就是以紙包雞作為主菜的,還將紙包雞獻與漢帝劉邦。民間流傳著賦作云:「南粵稱臣兮,歸一統;紙包金雞兮,定乾坤。」紙包雞遂成為南越國向西漢王朝年年進貢、歲歲來朝的貢品。

紙包雞以三黃雞為原料,切件後,配以老抽醬油、薑汁、八角、茴香、陳皮、草果、紅穀米、古月粉等調味料及蔥白粒醃製,綴以少量白酒,以玉扣紙逐件包裹,再以花生油入鍋浸炸而成。此種獨創的隔紙浸炸烹飪法,鎖住了雞肉及調味料原有的味道,能保持雞肉的鮮嫩甘滑、醇厚不膩,色澤金黃、氣味芳香。

左宗棠雞

最後,再說一個外國人喜愛的左宗棠雞。左宗棠和左宗棠雞其實沒有太大關係。1952年,美國太平洋第七艦隊司令訪問台灣,台灣官員要求廚師彭長貴在三天內菜色須天天不同。第三天時,眼看紅燒、清蒸、油淋等傳統做法都太普通,為讓客人換換口味,彭長貴靈機一動將雞肉切成大塊,先炸到金黃半焦狀,再下醬汁佐料,熱炒做成一道新菜。雷德福特品嘗後詢問菜名,彭長貴因為自己是湖南人,希望菜名響亮又能與湖南有點關係,就隨口起名:「左宗棠雞」。

1970年,蔣經國夜帶隨從到彭園餐廳用餐,廚師為蔣經國製作了左宗棠雞。蔣經國食後甚感美味,翌日起也向他人宣揚該菜的美味。此菜隨成為彭園的招牌菜。1973年,彭長貴赴美國開辦彭園餐廳。一次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在彭園宴客,吃過「左宗棠雞」後讚不絕口。此事經《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媒體大幅報導,這道菜因而名氣大震,逐漸成為美國人眼裡中餐「第一菜」

當時左宗棠雞的做法是取材於雞腿肉,去骨以後,以醬油、太白粉醃製,連皮切丁切塊,再下鍋油炸至「外干內嫩」。然後以蔥泥、姜泥、蒜泥、醬油、醋、干辣椒等調味料,下腿肉一起拌炒而成。雞肉帶皮,以醬油入味。後來,左宗棠雞才有裹麵糊的酥脆口感,並用西藍花墊底。

俗話說得好,「無雞不成宴」,大吉大利,今晚吃雞。雞的美味,無法細數。而李沁在《慶餘年》中扮演的「雞腿姑娘」,也是甜美可人,令人魂牽夢縈。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仿佛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回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