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牟森:17年後再次排演戰疫劇目《致勇氣》

藝綻 發佈 2020-04-06T22:08:18+00:00

著名戲劇導演牟森當年曾以《犀牛》《零檔案》等作品開創中國實驗戲劇先河,並引領中國當代戲劇走向世界。在牟森看來,疫情期間,人們每天觀看和感受到的各種公共表現,就是最好的戲劇:「愛德華·邦德認為,戲劇的唯一目的,就是呈現人類的緊急狀況。阿瑟·密勒也說過,戲劇就是要面對和呈現重大社會問

著名戲劇導演牟森當年曾以《犀牛》《零檔案》等作品開創中國實驗戲劇先河,並引領中國當代戲劇走向世界。2003年非典期間,他曾應製作人王煒之邀排演過「抗非」劇目《最高利益》;十七年後,全球遭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大爆發,他將再次應王煒之邀,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合作,排演全新的「戰疫」劇目《致勇氣》。牟森導演說:「這是命運之約,我願意通過這個劇目,向勇氣致敬,向武漢的勇氣致敬,向中國的勇氣致敬,向世界的勇氣致敬,向人類的勇氣致敬。」

牟森如今是中國美術學院跨媒體藝術學院媒介展演系主任。今年年初,他剛剛帶領中國美院的學生們共同創作推出了「世界戲劇」計劃以及該計劃的第一個項目——莎士比亞《李爾王》的展覽版本:「失控-最後一局」。雖然展覽因為疫情影響提前結束,但整個展覽從題目到內容所具有的「預言性」,卻讓人感到深深震撼。牟森導演對「世界戲劇」計劃的項目描述,就是以產學研和產業鏈為手段,以跨媒介、跨學科、跨領域為方式,以世界戲劇史發生在中國現實為意義,以呈現人類行為模式、人類緊急狀況和人類命運圖景為目的。但讓他沒想到的是,「我們竟然這麼快、這麼切實地就體會到和面對著『人類的緊急狀況』。」

在牟森看來,疫情期間,人們每天觀看和感受到的各種公共表現,就是最好的戲劇:「愛德華·邦德認為,戲劇的唯一目的,就是呈現人類的緊急狀況。阿瑟·密勒也說過,戲劇就是要面對和呈現重大社會問題。疫情期間,我曾經痛哭過,也深深地感動過,有很多收穫,這是其中最重要的。我們所有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人類。我們面對著同一個緊急狀況。我們的面對,就是最好的戲劇。」這也是他答應現任廣東省藝術研究所所長的製作人王煒邀請,排演《致勇氣》的原因。

牟森介紹說,之所以給這部全新創作的作品命名為《致勇氣》,是因為「面對人類的緊急狀況,人類能有的,只有勇氣了。勇氣是什麼?勇氣是懂得恐懼,是掌握恐懼。人類的讚歌就是勇氣的讚歌。人類的偉大就是勇氣的偉大。這些是電影《JOJO的奇妙冒險》中的台詞,也是我在疫情中最深的感受和體會。」在這部跨媒介巨構作品中,牟森將利用演員、音樂、舞美、影像、多媒體等各種元素,表現中國人在人類緊急狀況中作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一部分,所展現出的力量和勇氣,以及釋放出的淚與痛。李京鍵擔任該劇作曲,信閣、馬原馳擔任舞美設計,朱朝暉擔任影像總監。

據牟森透露,《致勇氣》將和他17年前的抗非作品《最高利益》一樣,出現鍾南山的身影,但是呈現方式迥然不同。作品中還會呈現中國和世界抗疫的圖景;呈現逆行者的肖像、普通中國人的面孔;呈現武漢、廣東、中國、世界和人類的勇氣。在表演上,《致勇氣》將分為40個段落,音樂結構借鑑了《悲慘世界》10周年演唱會平均每兩分鐘的一個段落變化的節奏,將其轉化為「致勇氣」80分鐘演出中的表演節奏。

「我們的作品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戲劇,也不是晚會;音樂不是民族唱法,也不是民謠唱法或者美聲唱法。」牟森說:「它會以一種大片的樣式呈現人類的勇氣和偉大,而結尾則是開放的,因為人類的命運,還在進行當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