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表面抗原不斷下降,表示有痊癒或轉陰的可能?肝病醫生這麼說

龍大夫的肝病課堂 發佈 2019-12-22T06:26:28+00:00

5個月前,患者檢查B肝兩對半,B肝表面抗原2.275 IU/mL,B肝表面抗體 0 mIU/mL,e抗原 0.02 PEIU/mL,e抗體>4.0 PEIU/mL,核心抗體>8.0 PEIU/mL。

有一位患者,38歲,男性,抗病毒治療10年,至少是B肝大三陽,一直規律複查,從未懈怠。

幾年來,他的B肝病毒DNA(HBV DNA)一直小於100 IU/mL,超聲波、甲胎蛋白、肝功能等檢查一直沒有特別的異常發現。

5個月前,患者檢查B肝兩對半,B肝表面抗原 2.275 IU/mL,B肝表面抗體 0 mIU/mL,e抗原 0.02 PEIU/mL,e抗體>4.0 PEIU/mL,核心抗體>8.0 PEIU/mL。

變成了B肝小三陽。


最近,患者複查B肝兩對半,B肝表面抗原 0.23 IU/mL,表面抗體 2.0 mIU/mL。

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幾個月來持續下降,眼看著就要轉陰了。

有的患者說,我也偶爾檢查B肝兩對半,B肝表面抗原每次總是顯示陽性,都不知道自己的B肝表面抗原是不是在下降。

這個肯定不會知道的,因為他們做的是B肝兩對半的定性檢查,而能看出B肝表面抗原的檢查是定量檢查。

兩種檢查方法的單位不一樣,定性檢查沒有單位,定量檢查的單位是IU/mL,是指每ml(毫升)血液中有多少個IU(國際單位)的表面抗原。

B肝表面抗原定量檢查有什麼用?今天,龍大夫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近年來,科學家做過很多研究,使人們對B肝病毒的生活史(就是病毒怎麼感染的過程)和發病機制,有了更多的認識。

這些認識應用於臨床檢測,大大促進了B肝的防治工作,有助於選擇更合理的治療策略。

比如,B肝病毒DNA的定量檢查,目前已經成為確定治療方案、做出抗病毒治療決定、藥物和治療方案選擇、觀察治療效果和預測耐藥等的重要手段。

不過,大多數人在定期的複查中,似乎對B肝兩對半的定量關心不夠,認為反正是大三陽或者小三陽,查不查都無所謂。

這種觀點有點消極,原因是人們對B肝兩對半定量的認識不全面。


臨床實踐證明,B肝表面抗原的檢測,其實還能夠有更多的用途。

B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可以反映肝組織內的cccDNA的水平。

我們知道,cccDNA又叫閉合、共價、環狀B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是其英文的首字母縮寫和簡稱。

這種cccDNA,是B肝病毒複製的大本營(相當於終極大boss),是B肝病毒進入肝細胞後和肝細胞內的基因組整合而成的。由於難以清除,cccDNA也是B肝難以徹底治癒的根源所在。

血液中檢測到的B肝病毒DNA,就是來自於cccDNA為模板的不斷複製。

患者在接受有效的抗病毒治療以後,血清中的B肝表面抗原水平,如果迅速下降或轉陰,肝組織內的cccDNA水平也會明顯下降,甚至檢測不到。

在臨床上,每個慢性B肝患者經過抗病毒治療以後,由於B肝表面抗原的下降速度和幅度是不一樣的,他們的結局可能完全不一樣。

有一部分人治癒,有一部分人自愈;有一部分人長期保持慢性B肝病毒感染狀態;有一部分人雖然病毒複製還存在,但已經達到了免疫控制的水平。

B肝表面抗原水平下降的速度和幅度,能夠反映治療的效果好壞;長期有下降趨勢的患者,和B肝病毒徹底清除有有一定的相關性。

我們既往檢測的B肝兩對半中,B肝表面抗原大多數是做定性的檢查。定性檢查的意思就是,確定這個東西是存在的,並不是知道這個物質的量有多少。

定量檢查能夠知道B肝表面抗原的量,能促進我們更多的了解慢性B肝患者的一些實際情況。

血清B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取決於B肝病毒複製和人體免疫之間的平衡狀態。

在B肝病毒感染的幾個階段中,B肝表面抗原的水平是不太一樣的,其水平變化以及波動是有一定規律的。

1.處於免疫耐受期,也就是B肝大三陽、B肝病毒DNA量非常高,但是肝功能又正常的一個時期,這時候B肝表面抗原水平是最高的。

2.當人體的免疫系統開始清除病毒的時候,B肝表面抗原的水平開始下降。

3.此後,患者的B肝表面抗原會逐漸下降,當e抗原轉為陰性的時候,B肝表面抗原又開始明顯的下降。

4.而在非活動性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當中,B肝表面抗原的水平是最低的。

當B肝病毒感染者因為各種因素引發肝炎發作的時候,特別是B肝小三陽發作的時候,B肝表面抗原水平又會開始重新升高。

B肝表面抗原水平能預測病情轉歸

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研究發現,對於B肝病毒基因型為D、B、C的小三陽患者,如果B肝表面抗原低於1000,B肝病毒DNA低於2000,能夠強烈的預測B肝最後的結局。D型的患者,有97%人的B肝表面抗原會轉陰,而B和C型則為74%。

對於在中國流行的B型和C型B肝病毒感染者來說,B肝表面抗原的水平如果≤10~100,B肝表面抗原轉陰的機率就比較大。

B肝表面抗原的水平還和疾病的進展有一定的關係。

研究表明,同樣是B肝病毒DNA低於2000的B肝病毒攜帶者,B肝表面抗原大於1000的患者和小於1000的患者發生肝炎活動、肝硬化和肝癌的風險,是不一樣的。相對來說,B肝表面抗原低於1000的患者,上述病情進展的風險要更小一些。

對於B肝的功能性治癒問題,B肝表面抗原水平,也是篩選是否能夠換用干擾素的最重要條件之一。

以3000為界限,B肝表面大於3000的,一般不考慮用干擾素治療;而小於3000甚至小於1500的患者,是可以嘗試在口服抗病毒藥達到一定效果之後,換用長效干擾素的,有望取得B肝表面抗原轉陰,也就是達到功能性治癒的結果。

因此,前面說的那位患者朋友,顯然已經基本接近了臨床治癒的目標。

龍大夫的溫馨提醒

在對B肝表面抗原水平的監測過程中,如果抗原水平長期、持續的下降,強烈提示B肝自愈或者治癒的可能。

建議每隔1年或一年半檢查一次B肝表面抗原滴度,以判斷病情的變化,或者,確定是否可以用長效干擾素進一步治療,以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

@健康真相官

碼字不易,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用,歡迎點讚、評論、轉發、收藏及讚賞!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點擊右上角關注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