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要為孩子奠基終身發展

光明網 發佈 2020-04-07T06:34:17+00:00

當然,這也照亮了我國基礎教育努力的一個方向——奠基學生終身發展,引導學生「七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創新。

【知與行】

作者:唐江林(中學正高級教師、四川省校長協會原副會長)

這場疫情帶給了全社會壓力和挑戰,也帶給了我國基礎教育審視和提高自身的機會:為什麼個別學生缺乏自控力,無法有效自主學習,依賴性太強,生活沒有規律,缺乏身體鍛鍊……這值得我們基礎教育界認真思考解決。當然,這也照亮了我國基礎教育努力的一個方向——奠基學生終身發展,引導學生「七個學會」——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創新。

學會做人,做一個擔當責任的好人

在大疫來臨之際,有一群最美逆行者。鍾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以及四萬多名來自全國的白衣天使,到疫區搶救生命,拉開了中國科學而專業的病毒阻擊戰;有一群守護的人,數以萬計的白衣戰士、公安幹警、社區幹部、志願者以及24小時不離崗的水、電、氣、油等平凡崗位的一線工作者,他們也是生命的守護人;有一群幫扶的集體和個人,他們第一時間將醫療物質、醫務用品、生活用品、錢及食物送到武漢,送來了人間的大愛。這一群群人,都是重德行,有力量,有良知守正義的好人,他(她)們就是基礎教育學段學生應該學做的擔當責任的好人。這一切,都是應試教育考不出來的,我們的學校要教導引領學生們學做這樣的人。

學會學習,自主高效的學習

首先要找准學習方向而不追逐時尚。這次疫情再次提醒我們戰勝疫魔最有力的武器還是科學,是數學、化學、生物、醫學實驗以及基礎人文學科,是掌握這些學科的科學家、醫護工作者,而不是追逐一時熱門的人、不是追求享受的人;其次,要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這次疫情影響下,沒有老師的引領、輔導、監督甚至作業批改,學生當中就會出現習慣好、自律性強、學習動力足的同學越來越好,習慣差、自律性弱、學習動力不足的同學越來越下滑;從某種意義上講,疫情讓我們更加認識到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學校更急需培養學生們自主高效的學習能力和習慣,只有學會學習,才能終身受益。

學會健體,健康是一切的根基

健康是王道。目前的疫情讓全社會越來越意識到個人身體素質的重要、免疫力的重要。能不能把病毒堵住、消滅,即使感染了,能不能康復,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自身免疫力,這提醒大家:要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現在基礎教育學段學生的健康狀況令人擔憂——近視率越來越高,力量和肺活量越來越差,「胖墩」越來越多,某種程度上已經關係到國家戰略安全。而此前,有的學校為了應試甚至取消了「三操」和體育課,這無疑是本末倒置。好在,現在一些高校加強了對入校學生和離校學生的體測,中考體育占分比例也越來越大,才引起了社會、家長和學生本人的廣泛重視。基礎教育學段學生養成健體的習慣,掌握一、二項運動技能,不僅自己和家庭受益,更不給他人添麻煩,能安全度過疫期,是人生幸福的基礎。

學會審美,提升修養

美是人之為人的神器。世界從來不缺美,而缺的是審美的眼光。人上一百形形色色,真善美,假醜惡,無時不存在於這個大千世界。基礎教育要培養學生善於在大生活、大場景、大奮爭中尋找美,審視美的能力。這次抗疫中,有不顧個人安危、剪掉自己的秀髮衝上一線的醫護人員,有為生命堅守陣地的交警,有為生命爭分奪秒修建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建設者,有為生命奔波不停的快遞小哥,有千里迢迢從國外運送抗疫物資的海外華人……他們雖然平凡,但是,他們是這個時代最美、最善良、最可愛的人。讓基礎教育學段的學生學會在現實中、生活中、災難中透視美與丑、善與惡,才能終身走「美」的道路,有「美」的價值追求。

學會勞動,完善能力

抗疫期間,十四億人響應國家號召「靜宅」在家。但一個多月來沒有停電、停水、停氣,超市堅持營業,白衣戰士一線戰疫,環衛工人讓城市乾淨,垃圾清運處理日夜不停。醫務藥品、食品源源不斷送到疫區,確保城市正常運轉,確保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這些「正常」的背後,有無數勞動者、志願者、專業人士付出的辛勤勞動。目前,黨中央審時度勢,號召統籌積極防疫和復工復產,數以億計的勞動者又奔赴工作崗位。勞動者是美麗的,勞動致富是光榮的,勞動所得是合理的。可是,也有一些學生勞動觀念淡薄,瞧不起勞動者,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從小沒有養成勞動的習慣。若遇突變,這些人的基本生存都有問題。因此,基礎教育一定要讓學生樹立「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的觀念,養成勞動的好習慣。從身邊的勞動做起,從家務做起,從學校勞動做起,體驗勞動的快樂,為人生奠定幸福的基礎。

學會生活,腳踏實地

疫情改變了人們日常的生活方式,只能宅在家裡。此前,外出可以叫「的士」,吃飯可以叫「外賣」,清潔衛生可以叫「保潔」,理髮可以到理髮店,在疫情來臨之際幾乎都「停擺」了,人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迎來了大考。這個寒假是本世紀歷史上最長的假期,有的學生卻因為有了大把的時間而不會自我管理,或者與手機遊戲為伴,或者與電視為伍,「黑白」不分、晨昏顛倒,生活沒有規律;有的因為父母不能回家照顧自己,只能天天啃方便麵,時間一長,身體垮了,形象差了,生活能力的欠缺暴露無遺。這場「大考」讓我們知道:學生學會獨立生活,學會管理時間,學會自控,對其未來發展、未來生活以及抗擊災難有多麼重要。基礎教育學校除了抓分數,更應抓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

學會創新,銳意進取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這次抗疫,創新一直伴隨著戰疫而推進。阻擊方式創新,一千多萬人口的武漢「封城」前所未有;四萬多醫護人員馳援湖北前所未有;一個多月出了七個升級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前所未有;科研人員日夜攻關研製疫苗,這種創新研究速度前所未有;大規模的遠程會議、線上教學學習等方式應運而生。目前,這些創新確保了這場戰疫取得階段性勝利。基礎教育學段的學生是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應當學習這些創新精神,主動養成良好的創新思維習慣;適應戰疫的需要,主動創新學習方式、生活方式,克服「唯分數、唯升學、唯文憑、唯論文、唯帽子」「五唯」頑瘴痼疾。學校應創新多元評價導向,讓各類創新人才脫穎而出,形成陶行知先生所描繪的「處處是創造之地,時時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這樣生動的創新氛圍。

基礎教育是學生的「儲值」階段,而不是一個「變現」階段。奠基學生終身發展質量高低如何,這些通過學校日常的考試和分數是衡量不出來的。通過這次抗疫,我國基礎教育如果透視到這些短板,就能照亮前進的方向——奠基學生終身發展,堅定不移地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健體,學會審美,學會勞動,學會生活,學會創新;克服應試教育的短板,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最終更好地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光明日報》( 2020年04月07日15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