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檢腫瘤標誌物都正常,為什麼卻發現癌症晚期?

腫瘤醫生張國玲教授 發佈 2019-12-22T09:10:22+00:00

近期接診的一位腸癌患者,45歲,半年前,單位體檢發現一切都正常,腫瘤標誌物也沒有異常的。直到出現頻繁腹痛、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出血,吃了幾天藥都不見好轉,才想到來醫院檢查,卻發現是腸癌。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都健康體檢的習慣,一些正規的用人單位每年也會組織一次體檢。腫瘤標誌物檢測是體檢中常見的一項檢查,很多人很看重腫瘤標誌物的結果,卻忽視相應影像檢查,直到確診癌症,才忍不住抱怨:為什麼體檢腫瘤標誌物都正常,還是得了癌症?

  近期接診的一位腸癌患者,45歲,半年前,單位體檢發現一切都正常,腫瘤標誌物也沒有異常的。直到出現頻繁腹痛、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出血,吃了幾天藥都不見好轉,才想到來醫院檢查,卻發現是腸癌。經問診,這位患者有腸癌家族史,對腫瘤標誌物不敏感,所以檢測沒反應出體內的腫瘤,這種情況下,體檢只關注腫瘤標誌物是遠遠不夠的。

腫瘤標誌物正常不一定沒有腫瘤

  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誤區,腫瘤標誌物正常就代表就沒有腫瘤,其實不是的。腫瘤標誌物正常,不能排除沒有腫瘤。由於腫瘤存在特異性,有的腫瘤一直不會表現為腫瘤標誌物升高,有的腫瘤標誌物在疾病早期正常,而到了中晚期才會發現異常升高。

  比如,原發性肝癌腫瘤標誌物AFP超標僅達70%到90%,還有20%左右的原發性肝癌患者的AFP低於參考值。有的人對腫瘤標誌物的敏感度比較低,單一靠腫瘤標誌物檢查也不是不能排除癌症的。所以,癌症的篩查,不能僅依靠腫瘤標誌物指標,而忽略了其他檢測指標的綜合診斷,就算腫瘤標誌物指標正常,也有存在患癌的可能性。

腫瘤標誌物異常不一定是腫瘤引起的

  如果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超標,也不一定是由腫瘤引起的。除了腫瘤,導致腫瘤標誌物異常的疾病有很多,比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均可造成AFP、CA199、CEA等腫瘤標誌物升高。所以,AFP升高不都是因為都肝癌。而且,良惡性腫瘤均可導致腫瘤標誌物異常,也不一定都是惡性的。

腫瘤標誌物檢查的臨床作用

  1、高危人群的癌症篩查

  對於癌症的高危人群,比如腫瘤家族史、肝硬化、有吸菸飲酒、不良生活習慣者,這類患者的癌症風險比較搞。定期檢查腫瘤標誌物對高危人群有篩查作用,比如慢性肝炎、肝硬化可以檢測甲胎蛋白,攝護腺腺瘤患者可以檢測攝護腺特異性抗原,慢性胃病患者可以檢測胃蛋白酶原。

  2、輔助診斷各種腫瘤

  比如AFP對原發性肝癌具有特異性診斷價值,幾乎所有的原發性肝癌患者的血清AFP檢測都是異常的,檢測腫瘤標誌物有助於腫瘤的確診。

  3、預測腫瘤的復發或轉移

  結直腸癌治療後,如果複查發現血清CEA升高了,即使沒有臨床症狀,但仍有可能是癌症復發或有轉移,敏感性比X光片和腸鏡還高。

  4、幫助評估治療的效果

  癌症治療後,腫瘤標誌物的變化也反映了治療效果的好壞,二者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溫馨提示:體檢發現腫瘤標誌物正常,也不代表沒有腫瘤,建議高危人群定期做有針對性的防癌篩查。如果體檢腫瘤標誌物升高,則一定會要引起重視,需要CT、超聲波、MR或PET/CT等檢查進一步確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