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處世智謀44例(上),一例一故事,一例一智慧

國學書院0108 發佈 2019-12-22T10:21:16+00:00

01、擇木而處,李斯佐秦建偉業02、功崇惟志,劉備勵志成梟雄03、當仁不讓,林則徐義禁鴉片04、功遂身退,范蠡遭遙成巨富05、兔死狗烹,韓信不信釀悲劇06、功成不居,張良徹悟淡名利07、急流勇退,范睢全身離相位08、大智若愚,崔巨倫脫身全節09、假痴不癲,司馬懿奠定帝業10、因利

01、擇木而處,李斯佐秦建偉業

02、功崇惟志,劉備勵志成梟雄

03、當仁不讓,林則徐義禁鴉片

04、功遂身退,范蠡遭遙成巨富

05、兔死狗烹,韓信不信釀悲劇

06、功成不居,張良徹悟淡名利

07、急流勇退,范睢全身離相位

08、大智若愚,崔巨倫脫身全節

09、假痴不癲,司馬懿奠定帝業

10、因利制權,陳平放浪避呂后

11、韜晦之計,朱棣佯瘋守王位

12、明哲保身,王翦戀物不戀權

13、難得糊塗,隰斯彌不伐樹本

14、思不出位,李■機敏應高宗

15、深藏不露,崇禎計除魏忠賢

16、自有肺腸,劉秀施計廢皇后

17、三年不鳴,楚莊王一鳴驚人

18、能屈能伸,韓信忍胯下之辱

19、忍辱含垢,陸遜排眾克蜀軍

20、以屈求伸,張禹佯退謀私利

21、以迂為直,賈似道退寸進尺

22、兼聽則明,唐太宗廠開言路

1、擇木而處,李斯佐秦建偉業

  【原典】

  李斯生於戰國末年,年輕時當過小官,對當時現實和自己的處境很不滿,一心想建功立業。他經常看見在廁所中覓食的老鼠,遇見人或狗就慌忙逃竄,樣子顯得十分狼狽。再看糧倉中的肥鼠,自由自在地偷吃糧食,沒有人去打擾。

  李斯由感嘆得到啟發,發現人要像糧倉之鼠,才能為所欲為,自由自在。

  他到齊國去拜荀子為師,專門學習治理國家的學問。

  學成之後,李斯仔細分析了當時的形勢。楚王無所作為,不值得為他效力。其他幾國勢單力薄,也成不了大氣候。他感到只有秦國能有所作為,於是決定到秦國去。

  臨行前,荀子問李斯去秦國的原因,李斯回答說:「學生聽說不能坐失良機,應該急起直追。如今各國爭雄,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時機。秦國想吞併六國,統一天下,到那裡去正可以干一番大事業。人生在世,最大的恥辱是卑賤,最大的悲哀是窮困。一個人總處於卑賤貧窮的地位,就像禽獸一樣。

  不愛名利,無所作為,不是讀書人的真實想法。所以我要去秦國。」荀子對此大加讚賞。

  李斯剛到秦國時,並不得志。後來相國呂不韋發現李斯博覽群書,加以重用,李斯才有了接近秦始皇的機會。

  這時秦始皇正想一統天下,李斯趁機向他獻計說:「凡是成大事業者,都應抓住時機。秦國在穆公時雖然強盛,由於時機不成熟,沒有完成統一大業。自孝公以來,王室衰微,諸侯爭霸,各國連年打仗。現在秦國國力強盛,大王英明,消滅六國像除灶塵一樣容易。這正是完成帝業,統一天下的大好時機。如果錯過機會,等各國強大並聯合起來後,那時雖有黃帝的英明,也難以吞併天下了。」

  秦始皇聽了這些話十分興奮,馬上提拔李斯為長史,按他的謀略派謀士刺客到各國去,用重金收買各國大臣名士,收買不了的就刺殺。與此同時,又派出名將率重兵以武力威脅,迫使各國就範。

  在十年時間內,李斯輔佐秦始皇消滅了六國,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

  他因此為秦始皇所器重,官位上升到了丞相。

  【新說】

  李斯不愧是識時務者,當然屬俊傑之列。他的英明應該說首先是認識了他自己。人的才分和志向有大小高下之分,個人在社會群體之中適合於擔當什麼角色,既有客觀的原因,更有主觀的原因。主觀的原因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長處和弱點,個性和氣質,才能與志向,從而作出正確選擇。李斯所受到的啟發是很有點意思的,不是常人所想的做君主或臣僕,做將軍還是士兵,而是做不為人齒的老鼠:是做茅廁之鼠,還是做倉稟之鼠。總而言之是鼠輩。

  這個說法有多麼難聽,從實用主義的觀點來看,李斯首先找到了自己所屬的座標,而且非常準確。

  然後才是選擇棲息之所或者主人的問題。擇木而處的原則也充分體現了實用主義和機會主義的原理:一方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場合和主人;另一方面是抓住時機,投其所好,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無論從上述哪個方面來看,李斯的言行都為「擇木而處」作了絕佳的註解。他做得對,做得及時,最後成功了,地位在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典源】

  擇木而處:語出《左傳·哀公十一年》:「(孔子)命駕而行,曰:『鳥則擇木,木豈能擇鳥?』」《三國演義》第三回:「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李斯佐秦建偉業:事見《吏記·李斯列傳》。

 

2、功崇惟志,劉備勵志成梟雄

  【原典】

  亂世出英雄。奏末中國政治和社會的大動盪,推出了眾多英雄豪傑,最著名的是三分天下的曹操、劉備、孫權三人。

  劉備於公元221 年正式稱帝,國號漢,建都成都,從一介寒士發展成擁有巴山蜀水的一代帝王。這同他自幼立志扭轉乾坤有密切關係。

  他是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家境貧寒,同母親一起以販鞋織席為生。

  他雖然出身寒微,卻不墜青雲之志,待人寬厚,好結交豪俠人物。

  劉備身處朝政腐敗、災禍頻仍的時代。為了建立自己的軍隊,他不顧清貧,弄到了招兵買馬的錢,靠著兩名販馬致富的商人的資助,拉起了一支隊伍,與關羽、張飛結拜為兄弟,從此在政壇上初露頭角。

  劉備被呂布打敗後,一度投奔曹操,但始終一心想著東山再起。他借討伐袁術之機,帶兵離開曹營,試圖聯合袁紹抗曹。再度失敗之後,劉備屈居於袁紹門下,不久又投奔劉表,寄居荊州。

  一連串的挫折,使劉備對自己無所作為的境況倍感痛苦。有一天,劉備上廁所時見自己大腿長了不少肉,頓時感慨萬千。劉表問其中原因,劉備說:

  「過去身不離馬鞍,大腿的肉都消失了。現在不再騎馬作戰,大腿又長出了肉。像這樣歲月流逝,老之將至,但功業未成,因而悲從中來。」

  在荊州期間,劉備認識到了要得天下,必須羅致一批人才。於是他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政,並廣招荊楚志士,一時間龐統、馬良、陳震、何朗、蔣琬等俊傑都來投奔。這些人日後為輔佐劉備建功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從此,劉備元氣復甦,日漸兵強馬壯。劉表死後,劉備到了武漢、九江一帶駐防。他聽從諸葛亮的建議,與東吳結盟抗曹,在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扭轉了被動挨打的局面。

  占據荊州為劉備建立蜀漢政權奠定了基礎。劉備隨後引兵入蜀,奪取了益州和漢中,自立為漢中王,不久便建立了蜀漢帝國。

  【新說】

  有志者,事竟成。這是古訓。劉備的事跡為這一古訓作了充分的註解。

  志,有燕雀之志與鴻鵠之志的分別。前者安於眼前利益得失,不思進取高飛,隨遇而安;後者志在青雲,欲上九天攬月。這兩者不可同日而語,不可調和。

  不言而喻,要想成就大事業,首先得有鴻鵠之志,說得俗一點,就是要有野心,有抱負。沒有這一前提,一切都無從談起。野心可有,卻不能成為野心家。真理往前走半步,就變成謬誤了。

  有了鴻鵠之志,需要切實地去實現。這裡面就包含了更多的學問:識人,用人,了解社會和時勢,選取恰當的方法,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等等。如果只說不做,「志」就成了空談,成為妄想。俄國作家岡察洛夫筆下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奧勃洛摩夫,此君每天醒來躺在床上,腦子裡總會冒出些奇思異想。

  想來想去老是賴在床上不起來,時光就在幻想和慵懶中蹉跎了,心懷大志者不可重蹈覆轍。

  有鴻鵠之志,還要經得起挫折磨難。劉備剛出道時,屢戰屢敗,以致長時間寄人籬下,飽嘗艱辛。關鍵在於他始終不屈服,始終不墜青雲之志,終成大業。世上從來沒有一帆風順的事情,更何況要出人頭地成就大事業。以為立下壯志,萬事皆成,同樣是妄想。

  道理如此,可資借鑑的先例不可勝數。

  【典源】

  功崇惟志:語出《尚書·周官》:「功幸惟志,業廣惟勤。」

  劉備勵志成梟雄:事見《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3、當仁不讓,林則徐義禁鴉片

  【原典】

  林則徐是清代嘉慶年間進士,擔任過浙江杭嘉湖道、江蘇按察使、江蘇巡撫等官職。在任期間,他清正廉潔,秉公執政,關心民眾疾苦。他擔任湖廣總督時,曾監修水利,親自察看工程,整頓鹽務,取締了私鹽,受到了廣泛的讚譽。

  當時外國鴉片肆虐中國,身為湖廣總督的林則徐義憤填膺,決心禁絕鴉片對中國的毒害。他發布了禁菸政令,在漢口、武昌和長沙等地設立禁菸局,收繳菸具,研製戒菸藥方,取得了顯著成績。同時,他還上書朝廷,說明不禁絕鴉片,國家將日益貧窮。人民將日益虛弱,「數十年後,中原幾無可以禦敵之兵,且無可以充餉之銀」。

  道光皇帝■寧被林則徐的義舉所感動,專門召他進京,多次同他討論禁菸事宜,並委任他為欽差大臣關防,赴廣東禁菸。臨行前,林則徐對前來送行的親朋好友說:「死生命也,成敗天也。如果對國家人民有利,我不能袖手旁觀忍受當面的侮辱!」

  林則徐不顧反對派的阻止,置禍福榮辱於度外,到廣州後馬上宣布禁菸決心:「鴉片一日不絕,本大臣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終始。」他召見了外國商人,嚴厲斥責他們的罪行,逼迫他們交出鴉片。他還傳訊了英國大煙販顛地,包圍顛地的商館,終於迫使外國商人交出了鴉片。

  1839 年6 月3 日至25 日,林則徐來到虎門海灘,親自監督銷毀鴉片。

  他叫人在海灘高處挖了兩個十五丈的方池子,先引水入池,把鹽加進去制或滷水,將煙土切成塊投入池中浸泡,然後再放入石炭燒化。等到海水退潮時,打開池外的出水涵洞,讓被毀的鴉片和池水一起隨水流入海中。

  虎門銷煙是中國禁菸運動的偉大勝利,也是林則徐當仁不讓、不辱使命的結果,自此揭開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

  【新說】

  「仁」指正義的事,應該做的事。當仁不讓,是說遇到正義之事或應該做的事,要積極主動地去做,不謙讓,不推託,勇於負責。

  大凡正義之事,都無利可圖。一般人總是趨利避義,只要無利可圖,便作壁上觀,既不關心,也不會挺身而出。至於小人之流,不僅如此,遼可為了謀私利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來。

  其實,大仁大義往往同大利大益有聯繫,即使個人可能無利可圖,但於家於國於民有利有益。林則徐禁菸,對他個人有什麼好處?他的挺身而出,堅決果斷,是為了大仁大義,對他來說當然在所不辭,而實際效果卻對國家人民大有好處。

  當仁不讓需要有獻身精神。士可殺而不可辱,士可殺身以成仁。其中境界是貪圖蠅頭小利之輩難以理喻的。荊柯刺秦的壯舉,震撼人心,義垂千古,可歌可泣。秦檜苟且偷生,賣國求榮,遭萬世唾罵,遺臭萬年。

  當仁不讓也要敢做敢當。該自己做的,決不推辭;該自己承擔的責任,要勇於承擔。

  正義之師是不可戰勝的,正義之事必將成功,正義之士必是以天下為己任的。

  【典源】

  當仁不讓:語出《論語·衛靈公》:「當仁不讓於師。」

  林則徐義禁鴉片:事見《林則徐集》及《中國近代史》。

 

4、功遂身退,范蠡遭遙成巨富

  【原典】

  范蠡作為越國大夫,輔佐越王勾踐二十多年,功勳卓著。

  早在勾踐三年,越王聽說吳王夫差正日夜練兵要來攻打越國報父仇,便想先發制人,主動出兵討伐吳國。范蠡苦苦勸阻,勾踐不聽,結果被困會稽山。生死存亡關頭,勾踐向范蠡認錯,並求教解圍的辦法。范蠡獻計委曲求全,以圖東山再起。

  求和成功回國後,越王要把整個國政託付給范蠡,范蠡對越王說:「帶兵打仗文種不如我,治理國政我不如文種。」把治國大權讓給文種,自己卻主動爭取去吳國作卑賤的人質,受盡屈辱,兩年後才回到越國。

  回國後,范蠡又輔佐越王勵精圖治,轉弱為強,後來終於大敗吳軍,困吳王於姑蘇山。當吳王派使者前來求和時,范蠡勸越王毋忘當年會稽之恥,不許求和。結果,吳王自殺,越國取得了徹底勝利。

  勾踐滅吳後大封功臣,范蠡被封為上將軍。但范蠡卻帶領家人乘舟浮海,離開越國到齊國去,改名換姓過起平民生活來了。他從齊國給文種去一封信說:「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為人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歡樂。先生為何還不離去呢?」後來文種果然被越王賜劍自殺。而范蠡因為已經離去了,反而被越王賞會稽山周圍三百里地為范氏所有。

  范蠡在齊國海濱自食其力生活,因為賢達而聲名遠播,齊國人又要請他為相。他堅辭不受,再次遠走高飛經商,號陶朱公,成為當時天下第一的億萬富翁。

  【新說】

  老子說:「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深諳天道,功遂身退,可以說是明智得很。

  這種明智從哲學上說,是基於對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物極必反,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走上頂峰以後,就會向相反的方向的發展。所謂樂極生悲,世上沒有不散的筵席,都是說的這個道理。

  這種明智從政治上說,是基於對政治本質的認識。政治與權力互為表里,在某種意義上說,政冶就是權力之爭。一旦功高蓋主,使主上的權力受到威脅,就難免有殺身之禍,成為權力的犧牲品。

  這種明智從人際上說,是基於對越王本性的認識。「越王長頸鳥喙,可與共患難,不可與共歡樂。」真是入木三分。其實,古往今來,又何止是越王如此!

  這種明智從人生觀上說,是基於一種見好就收,豁達大度的胸懷。當范蠡在齊國聲名遠播,齊國人又要請他為相時,范蠡喟然而嘆說:「居家則致干金,居官則至卿相,此布衣之極也!久受尊名不祥。」於是還相印,散財產,悄然而遠走高總之,范蠡的認識不僅較文種深刻,也高過後世的韓信等眾多以悲劇結局的英雄豪傑,使他能全身而退,逍遙成巨富,瀟洒終人生。

  當然,這遠遠不止是一個認識問題。就認識來說,文種、韓信等也多少有知,韓信被劉邦抓住時就曾說過「免死狗烹,鳥盡弓藏」之類的話。因此,關鍵是行動上能否割捨。說到底,還是: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你能忘得了嗎?

  【典源】

  功遂身退:語出《老子》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范蠡逍遙成巨富:事見《史記·越王勾踐世家》。

 

5、兔死狗烹,韓信不信釀悲劇

  【原典】

  韓信自從得到蕭何的保舉被劉邦拜為大將後,「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助劉邦一舉平定三秦,打開了東進的通道。接著又東奔西逐,南征北戰,滅魏,破代,平趙,取燕,定齊,南摧楚軍二十萬。戰功赫赫,威震天下。項羽派武涉面見韓信,指出劉邦貪慾奸詐,背信棄義,不可信賴,希望韓信叛漢與楚講和,自立為王,原劉、項三分天下。韓信認為劉邦不會虧待自己,沒有接受武涉的遊說。韓信的謀士蒯通又反覆分析天下大勢,指出韓信譽滿天下,功高震主的危害,並以越王勾踐與范蠡、文種的故事為例,引出「野獸已盡而豬狗烹」的歷史教訓,勸諫他自立為王,以免滅楚後被漢王所「烹」。

  韓信猶豫不決,不忍心叛漢,又自認為勞苦功高,漢王終究不會害自己的。

  於是謝絕了蒯通的勸諫,蒯通因此而裝瘋做巫師去了。

  垓下會戰,項羽被滅。劉邦做了皇帝,韓信被封為楚王。

  項羽部將鍾離昧過去與韓信有交情。項羽死後,鍾離昧逃至韓信處,韓信不忍叛友而收留起來。劉邦因此而忌恨。第二年,有人密告韓信謀反,劉邦趁機採納陳平的計謀,假託游雲夢澤,要求諸王會集於陳縣,實際是想襲擊韓信。韓信知道劉邦是為鍾離昧而來,便與鍾離昧商量對策。鍾離昧自知難保,自殺身亡。韓信提著鍾離昧的頭去晉見劉邦,劉邦命令武士把他捆綁起來。韓信這時才說:「果然像別人說的那樣啊!『狡兔死,良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現在天下已經平定,我自然該被烹殺了!」

  劉邦說:「有人告你謀反。」於是把他弄上囚車,帶回洛陽,雖赦免不殺,但降為淮陰侯。

  韓信終於明白了,劉邦的確是容不得自己的才能。於是他經常請病假不上朝,成天牢騷滿腹,鬱鬱寡歡。

  後來,陳■反叛。劉邦親自率兵討伐。韓信稱病不隨劉邦去,卻悄悄派人與陳■聯繫,準備襲擊呂后和太子,與陳■遙相呼應。不慎被門人告密。

  呂后與相國蕭何謀劃,騙得韓信入宮,派武士捆縛而斬首。臨死前,韓信仰天長嘆,痛悔沒有聽從蒯通的話。

  就這樣,一代蓋世英豪,不僅自己被斬首,而且還被誅連三族,斬盡殺絕。

  【新說】

  兔死狗烹,韓信不信終於釀成了自己的悲劇。

  在韓信的一方面來說,這是悲劇;在漢高祖的一方面來說,卻是智謀。

  雖然這種智謀是不得已而為之:過河拆橋,奪得天下後便誅滅功臣勛將。

  為什麼如此狠毒,如此翻臉不認人?

  還是政治鬥爭,權力鬥爭在作怪。蒯通說得好:「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道理其實很簡單。天下未得時,大家都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而一旦奪得天下,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在分享勝利果實,權力再分配時,很容易發生或明或暗的矛盾鬥爭,這也就是「打天下易,坐天下難」的道理所在。

  漢高祖深諳個中三昧,所以,他不僅誅滅了韓信的三族,還殺掉了彭越、英布等一大批異姓王。

  其實,又何止是漢高祖如此。前有越王勾踐,後有明太祖朱元璋,等等,等等..

  所以,與其說韓信遭遇的是個人悲劇,不如說是歷史的悲劇,社會的悲劇。

  【典源】

  兔死狗烹:語出《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范蠡遂去,自齊遺大夫種書曰:『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韓信不信釀悲劇: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6、功成不居,張良徹悟淡名利

  【原典】

  張良原本是戰國時韓國人,他祖父和父親都是韓國貴族。秦國消滅韓國後,張良一直圖謀恢復韓國,結交刺客,曾在博浪沙伏擊秦始皇,沒有成功。

  他逃亡到下邳,遇到黃石公,得到《太公兵法》,悉心研讀,以圖復仇。

  秦末農民戰爭爆發後,張良率眾投奔劉邦。不久,他遊說項梁擁立韓國貴族成當上了韓王,他任韓司徒。後來韓王成被項羽所殺,張良又投奔了劉邦,成為重要謀士。他協助劉邦直攻秦國都城咸陽,一路上迭出妙計,斬將奪宮,最後輕取咸陽城。

  張良經常給劉邦講《太公兵法》。在楚漢戰爭期間,張良在鴻門宴上與項羽、項伯周旋,使劉邦得以脫身。他建議劉邦不要立六國的後代,以免留下後患,並建議劉邦順從韓信的意思,將韓信封為齊王,以調動他攻楚的積極性。張良勸劉邦乘勝追擊項羽,使項羽兵敗後自刎於烏江。

  張良扶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之後,權衡利弊,選擇關中作為王朝的定都之地,贏得了心心歸附。在賞封功臣時,劉邦叫張良自己選擇齊地的三萬戶作為食邑,但張良沒有接受,並說只要有一塊小小的地盤就足夠了,把它當作同劉邦會面的地方,要它為封地,也完全是表達對劉邦的知遇之恩。

  張良認為,他滅秦復仇的目的已經達到,由平民官至列侯,一切都滿足了。他想到自己年老多病,目睹了彭越、韓信等功臣結局悲慘,又聯想到范蠡、文種復興越國後逃生留死的歷史教訓,深怕重蹈覆轍,因此不貪一時之榮,不圖一時之利。

  從此以後,張良淡泊名利,拋棄人世紛爭,修性養心,專心研習黃老之學。

  【新說】

  不用多說,建功立業是眾多志向高遠的人所嚮往並為之奮鬥的事情。那麼,功成之後呢?不外乎這麼一些情景:居功自傲,功成不居,貪得無厭。

  居功自傲似乎順理成章,因為功績卓著,無人能與之攀比,老子天下第一。於是,可以為所欲為,飛揚跋扈,驕橫專制,目中無人。然而,這類人往往不得善終:或者被貶謫,或者遭彈劾,或者受千人所指,或者反過來遺臭萬年。結果,功勞成了累贅和陷阱;為了功名,最後又受功名連累,正如木匠戴枷,自作自受。

  貪得無厭者甚為可鄙。大概他們建功立業本來就是為了撈取什麼,一旦功成名就,有了資本,就張開血盆大口,見什麼吃什麼,見什麼吞什麼,一律不加選擇。殊不知,吃下去和吞下去的東西,也有他們消受不了的時候,那時再來吐,就已經來不及了。下場可想而知:身敗名裂。

  功名本來就是身外之物,既看重,又不看重,當是最佳的態度。看重,是因為活一輩子總得做點什麼,為國家,為社會,為家人,為自己,總得用某些行為和結果來證明自己活著的價值。功名不過就是起了這麼一種證明作用而已。

  不看重,是因為悟透了人生的哲理,人生一世,當赤條年來去無牽掛,活的是心靈的自由和自在,而不是受身外之物拖累、糾纏。還因為得到的越多,失去的也越多。不貪不占,不矜不持,也許更受人景仰。這應是最大的收穫。

  所以,功成不居,不僅是一種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的策略,也是一種體現了人生境界的德行。

  【典源】

  功成不居:語出《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張良徹悟淡名利:事見《史記·留侯世家》。

 

7、急流勇退,范睢全身離相位

  【原典】

  范睢用「遠交近攻」的策略說動秦昭王后,被秦昭王拜為客卿。以後又為秦昭王出謀劃策,廢黜了專權的宣太后,驅逐了把持朝政的穰侯、高陵君、華陽君、涇陽君等人,維護了昭王的絕對權威。昭王於是拜范睢為相國,封應地,號為應侯。

  范睢做了相國後,更是屢建奇功,成為秦昭王最信任的人。他得志不忘故人,保舉把他從魏國帶來秦國的王稽做了河東太守,又保舉在魏國救過他的鄭安平做了將軍。

  後來,鄭安平帶領兩萬人投降了趙國,王稽也犯了通敵罪被殺頭。根據秦國的法令,舉薦者也應治罪。雖然秦昭王考慮到范睢的功勞很大沒有治罪,但范睢自己心裡感到不自在。

  這時,燕國人蔡澤來到了秦國。他為了能夠見到范睢,先託人在范睢面前說了一番激怒他的話:

  「燕國來了一位說客蔡澤,非常能言善辯。他說如果他一旦見到昭王、昭王一定會不重視你並奪去你的相位。」

  范睢決定見一見這個不速之客。

  蔡澤見到范睢後,氣宇軒昂,談吐不同凡響,范睢不得不服。蔡澤對范睢說:

  「人們常說,太陽運行列中天便要偏西,月亮圓滿便要虧缺。物盛則衰,這是天地間的自然規律。你現在功勞很大,官位到了頂點,秦王對你的信任也無以復加,正是退隱的好時機。這時退下來,還能保住一生的榮耀,不然的話,必有災禍。這方面的教訓是很多的。想當年,商鞅為秦孝公變法,使秦國無敵於天下,結果卻遭到車裂而死的下場。白起率軍先攻楚國,後打趙國,長平之戰殺敵四十萬,最後還是被迫自殺。又如吳起,為楚悼王立法,兵震天下,威服諸侯,後來卻被肢解喪命。文種為越王勾踐深謀遠慮,使越國強盛起來,報了夫差之仇,可是最終還是被越王所殺。」

  范睢聽後不禁聳然動容。蔡澤稍稍停了一會兒又說:

  「這四個人都是在功成名就的情況下不知退隱而遭受的禍患。這就是能伸而不能屈,能進而不能退啊!倒是范蠡明白這個道理,能夠超脫避世,做了被人稱道的陶朱公。我聽說,以水為鏡,可以看清自己的面容,以他人為鏡,可以知道自己的禍福。《逸書》說:『成功之下,不可久處。』你何不在此時歸還相印,讓位給賢能的人,自己隱居山林,永保廉潔的名聲,應侯的地位,世世代代享受榮耀呢?」

  蔡澤的話終於說服了范睢。於是,他待蔡澤為上客。過了幾天,范睢向秦昭王介紹了蔡澤,說服昭王拜蔡澤為相國,自己託病歸還了相印。

  就這樣,范睢急流勇退,全身離開了相位。

  【新說】

  蔡澤的一番話真正是唇槍舌劍,直插聽者心臟,即便是你我在座,聽了後恐怕也得丟盔卸甲,俯首就擒了。難怪得范睢要讓相位於他!

  問題是他的確說得有道理。

  如果不急流勇退,等待自己的將只有付出生命。而且,付出生命事小,半生奮鬥,一世英名也往往隨之付諸東流事大。

  歷史是人寫的,像商鞅、白起、吳起、文種,以及後世的韓信等人算是運氣好的了,雖不得善終,但總算青史有名,後代流芳。還不知有多少因不得善終而湮沒於歷史的沉跡之下,名不見經傳的英雄豪傑啊!

  從智謀上說,急流勇退是一種迴避,避開矛盾激化的可能性,避開那種必然會造成的令人痛心的局面。

  從個人來說,就是在一生奮鬥到頂點,眼看著要走下坡路時戛然而止,斷然結束自己的輝煌生涯,全身而退。

  【典源】

  急流勇退:語出宋·蘇軾《贈善相程傑》:「心傳異學不謀身,自要清時閱■紳。火色上騰雖有數,急流勇退豈無人!」

  范睢全身離相位:事見《史記·范睢蔡澤列傳》。

 

8、大智若愚,崔巨倫脫身全節

  【原典】

  北魏時的崔巨倫,曾任■州的別將。殷州被起義軍攻破,起義軍首領葛榮聽說他很有才學,有心想起用他,而崔巨倫本人卻一心想逃掉。當時恰逢五月初五,葛榮召集手下所有的臣僚,命令崔巨倫賦詩。崔巨倫心中早已打定主意,於是他擺出一副認真的樣子,想了一陣子,然後便一本正經地當眾朗誦起來:「五月五日時,天氣已大熱,狗便呀欲死,牛復吐出舌。」當場聽得所有人都哄堂大笑,譏諷崔巨倫「有才」,葛榮也打消了起用他的主意,崔巨倫因而得免。

  崔巨倫立刻逃走。他暗中找到幾個不怕死的志士,乘著夜色向南而去。

  然而不巧的是,途中他們遇到了敵人的巡邏騎兵,要對他們進行盤查。大家面臨險境,不免有些緊張。這時崔巨倫很鎮靜地對大家說,「寧可往南走一寸而死,豈能往北走一尺去求生。」他的話堅定了大家的信心,也穩住了大家的緊張情緒。於是崔巨倫冷靜地迎上前去,向騎兵謊稱道:「我們是奉了葛榮的命令往南去執行任務的。」敵人問:「可有命令在手?」崔巨倫迅即掏出一份東西遞了過去。敵人舉起火把照明,準備細看文書。就在這時,崔巨倫趁著敵人沒有注意他時,猛地拔出身邊的佩劍,砍死了敵人首領。其餘的敵人被這突如其來的舉動完全嚇住了,待反應過來後便倉皇逃命而去。於是,崔巨倫和志士們得以脫身,終於逃到南邊去了。

  【新說】

  一個人擁有高智商、強能力,固然是件好事,可以說,這是上天賜予的一種良好天賦。有了它,便可以在社會生活諸如外事、兵戰、商貿、人際關係等等之中如魚得水,遊刃有餘。

  而一個低智商、低能力的人毫無疑問的是生存競爭中的弱者。

  然而,由於事物的複雜,環境的變異,社會生活往往又不是單一的,在某些時候,利與弊會不知不覺地轉換。這樣,就要求我們必須隨時以清醒的頭腦時時注意了解自己,掌握對方和周圍環境,掂量你的利你的弊,而不是一味地以一般經驗辦事。

  《陰符經》說:「性有巧拙,可以伏藏。」它告訴我們,善於伏藏是致勝的關鍵。一個不懂得伏藏的人,即使能力再強,智商再高也難戰勝敵人。

  而伏藏的內容又可分為兩層:一是藏拙。這是一般意義上的伏藏,也是最常用的。藏住自己的弱點,不給對方乘虛而入的機會,露出自己的長處,給對方以有力的威懾。而另一種,也是更高明的即「藏巧」。一個人過於顯露出自己高於一般人的才智,往往會使自己不利,甚至招來殺身之禍,這樣的例子在歷史上不少。因為這樣可能使敵方容易摸情虛實,提前準備好防範措施和對策,或者觸動某些人如妒忌等不便說明的心理。某報曾載一小故事說,同有兩位才學相當的秘書常為某領導擬文稿。甲秘書的文稿因常有瑕疵,要領導改動後才被採用,乙秘書的稿子卻總是無須改動便被採用,然而提升得快的卻是甲秘書。雖然這則故事在某種意義上可說是一樁笑話,但我們卻不難體會出伏藏之妙的甲秘書的苦心。

  又有如哈姆雷特的裝瘋賣傻,方得以保全性命,報殺父之仇。

  崔巨倫的逃脫正是因他深深認識到自己的才學在當時的情況下帶給他的只是不利,所以以愚人的姿態出現,騙過了敵人。

  所以說,凡成大事者,少有不精於此道者。人們說的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便是這個道理。

  【典源】

  大智若愚:語出宋代蘇軾《東坡集·卷二十七·賀歐陽少師致仕啟》:

  「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崔巨倫脫身全節,事見《魏書·崔巨倫傳》。

 

9、假痴不癲,司馬懿奠定帝業

  【原典】

  魏明帝曹睿死時,太子曹芳尚小,因此拜託三朝元老的司馬懿和曹氏大將軍曹爽輔佐少主。

  少主繼位後,朝政由司馬懿和曹爽共同掌管,開始幾年相安無事。

  後來,曹爽提拔任用了一批親信,又加強了自己在軍隊的勢力。他的智囊何晏,鄧■、丁謐等人給他出謀劃策,利用太后的力量來排擠司馬懿,自己卻日益專權,獨攬朝政。司馬懿於是請病假不參與政事。

  司馬懿越是消極退讓,曹爽及其黨羽就越是飛楊跋扈,就連皇上也不放在他們的眼裡了,大有取而代之的勢頭。

  司馬懿雖然請病假在家,但其實是心中有數的,也在略地里作應變準備。

  曹爽越來越急於篡權,但又始終對司馬懿有所畏忌,不知他是真的生病了呢還是假裝。這時正好曹爽的親信之一李勝要到荊州去任職,曹爽便乘機叫他去司馬懿家裡辭行,以觀察司馬懿的情況。

  曹爽的這些舉動怎麼瞞得過曾長期和諸葛亮鬥智的司馬懿呢?

  李勝到司馬懿家裡時,司馬懿正在床上躺著。見李勝到來,叫兩個侍女扶他起身。侍女拿衣服來給他披,他伸手去接,竟然抖抖索索地把衣服落在了地上。又指指自己的口,表示口渴。侍女端來稀粥,他自己不能端碗,要侍女一口一口地喂,米湯順著嘴角流下,弄得滿下巴滿胸都是。李勝看著他的邋遢相不禁皺皺眉頭,告訴他說,自己要去荊州任職了,今天特地來辭行。

  司馬懿聽了有氣無力地說:

  「怎麼,你要到并州去嗎?并州靠近北方少數民族,你可要小心啊!」

  李勝糾正說:

  「不是并州,是我的家鄉荊州。」

  司馬懿又說:

  「你的家鄉是并州嗎?」

  李勝哭笑不得,只好耐著性子再作糾正。司馬懿這才說:

  「哦,是荊州!我真是老糊塗啦,連耳朵都不中用了。為國立功就全仗你們喔!」

  李勝真是不耐煩和他羅嗦了,匆匆告辭後便去向曹爽報告說:

  「司馬懿那老頭兒尸居餘氣,精神和軀殼都像是已經分家,離死不遠了。」

  第二年春天,皇帝去城外掃墓祭祖先,曹爽及其兄弟都陪同一起去。司馬懿等他們一出城,便立即調兵起事、占領了曹爽的軍營,奪了兵權。並率軍出城迎接皇帝,歷數曹爽及其黨羽的罪過,要求皇帝下旨廢除了曹爽兄弟的一切職務,後來又治罪處斬,徹底除掉了曹氏黨羽。

  司馬懿除掉曹爽後做了丞相,獨攬朝政。他死後又由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先後專權,到孫子司馬炎時,終於取代曹魏政權而做了西晉皇帝,並追認司馬懿為晉宣帝,司馬師為晉景帝,司馬昭為晉文帝。

  【新說】

  顧名思義,假痴不癲就是假裝呆痴但並不瘋狂,或者說是外表呆痴而內心卻時常清醒。再說得簡單一點,就是聰明人裝糊塗。

  聰明人為什麼要裝糊塗呢?

  老子說:「大巧若拙。」

  孔子說,「寧武子那個人,在國家政治清明的時候便聰明能幹,在國家政治黑暗的時候便裝糊塗了。他那聰明能幹是別人趕得上的,他那裝糊塗的本領卻是沒有人能趕得上的。」(《論語·公冶長》)

  那可真是難得糊塗了。

  這種假痴不癲,這種難得糊塗,其實也就是一種韜晦之計,是一種故意示弱以麻痹敵人的以退為進,以柔克剛之木。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假痴不癲也有苦肉計的成分在內,它使人的意志受到壓抑,身心受到折磨,像越王勾踐那樣,替吳王夫差嘗糞便診病,真是令人噁心之極。

  所以,痴呆也不是隨隨便便可以裝得的。要麼是苦大仇深,要麼是形勢所迫,要麼就是特別具有隱忍的功夫。

  【典源】

  假痴不癲:「三十六計」第二十七計:「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靜不露機,雲雷屯也。」

  司馬懿奠定帝業:事見《晉書·宣帝紀》。

 

10、因利制權,陳平放浪避呂后

  【原典】

  陳平曾以謀略協助劉邦建立西漢王朝,因此被劉邦封為曲逆侯,漢惠帝劉盈死後,呂太后上台,呂氏開始專權。

  陳平這時雖然擔任丞相,但內心對呂后肆意專權十分不滿。他知道呂后忌恨有才能的大臣,而自己的文武才能遠在其他大臣之上,應該躲避呂后的鋒芒,保住丞相地位,等待時機削弱呂氏的權力。

  從此,陳平假裝放浪形骸,整天沉溺在美酒女人之中。到上朝的時候,他唯唯喏喏,從不明確發表意見,表現出一副痴愚的樣子,以免引起呂后討厭,雖然位高權重,卻百事不管。

  後來,呂后打算將呂姓的人立為王,徵求陳平等人的意見,生性直爽的王陵回答說:「高祖曾經殺白馬訂立盟約,規定凡是不姓劉的人當王時,天下人應聯合起來討伐。現在立呂姓的人為王,是違背先帝的誓約。」呂后大怒。

  陳平的回答卻令呂后喜笑顏開:「以前高祖平定天下之後,便擁立姓劉的子弟為王,現在是太后當政,想立姓呂的子弟為王,沒有什麼不可以的。」

  呂后對王陵的話懷恨在心,剝奪了他的丞相大權,降職為太傅。王陵於是請求返回故鄉,以生病為由辭去官職,在家裡閉門不出,直到死在家中。

  陳平受到呂后重用,呂后的妹妹呂■對此十分不滿,不斷在呂后面前詆毀陳平,說他「當丞相不管事,白天喝好酒,晚上玩女人。」

  陳平知道此事後,心中暗喜自己表演得不錯,而呂后越發對陳平沒有戒心,竟對他說:「俗話說女人小孩的話千萬聽不得,我們這樣的關係,完全不要害怕呂■的讒言。」陳平繼續表演下去,呂后日益欣賞他的「忠厚」,又是封王又是封侯,以表示恩寵。

  然而,呂后一死,陳平便與周勃共同策劃,剷除呂氏勢力,誅殺呂產、呂祿等人,平定了諸呂叛亂。陳平和周勃擁立漢文帝劉恆,恢復了劉氏天下,他們兩人任丞相。

  【新說】

  西漢眾多大臣中,最為足智多謀者,當數陳平。當年輔佐高祖劉邦時,頻出奇計。後來大權在握,又能審時度勢,不僅不濫用權力,而且設法制止了權力被非分之徒篡奪。其中原因,正在於陳平悟透了「因利制權」四個字。

  權力的確可以為人帶來眾多方便與好處,自古至今都是人們欲求的重要對象之一。人說錢可使鬼,權力也可使鬼,它的誘惑是難以抵擋的。

  然而,正如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一樣,權力可使人野心膨脹,也可使人死無葬身之地。呂后越名分而專權,風光一時,恣肆一時,而其下場卻是遺臭萬年。

  掌握在手中的權力,並不是一個可以隨意使喚的奴婢,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絕對的腐敗導致身敗名裂。因此,如何運用權力,大有文章可做。根據實際需要和不同的利害情況,靈活地運用權力,便叫做「因利制權」。

  它所依據的是有利無利的原則。有利,則及時適當地加以運用,如陳平與周勃共除呂氏勢力;無利,則暫時迴避,以圖東山再起,捲土重來,如陳平佯裝放浪痴愚。

  頂風開船,要付出加倍的力量和代價,風向順利時,不及時張帆順風而駛,機遇就將擦肩而過,悔之晚也。

  【典源】

  因利制權:語出《孫子·計》:「計利以聽,乃為之勢,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也。」

  陳平放浪避呂后,事見《史記·陳丞相世家》。

 

11、韜晦之計,朱棣佯瘋守王位

  【原典】

  明成祖朱棣精明幹練,是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子,朱元璋在世時,被封為燕王,鎮守北平。朱元璋死後,由於長子早死,便立長孫朱允■為帝,即建文帝。

  建文帝知道朱棣對沒有當上皇帝心懷不滿,暗中派人監視朱棣的舉動,不久,朱棣的護衛官倪諒到南京向建文帝告密,說朱棣的手下於諒和周鋒等人謀反。建文帝下令將兩人抓到南京斬首,並下詔書責怪朱棣。

  朱棣知道這事後開始裝瘋,經常在鬧市中大叫奔跑,搶別人的酒食,口中胡言亂語,有時睡在地上整天不醒。監視他的人去看他,他在大熱天圍著火爐打抖說:「冷極了!」他在宮廷中還口中含枚到處遊逛,見到他的人都信以為真。

  長史葛誠是建文帝的心腹,他向監視朱棣的張■、謝貴告密說:「燕王根本沒有病,你們千萬別懈怠。」當朱棣派人去朝廷辦事時,兵部尚書齊泰逮捕了使者,使者供出了朱棣準備發動政變的消息。

  齊泰馬上下令逮捕朱棣手下的官員,讓謝貴等人伺機殺掉朱棣,要葛誠等人作為內應,並密令一直受朱棣信任的張信將朱棣活捉。

  張信得到命令後,再三猶豫,最後決定挽救朱棣,於是去他的住所講明真情。開始時,朱棣假裝中風,不能說話,後來知道事情真相,才覺得非同小可,立刻向張信下拜說:「是您救了我一家人啊!」

  朱棣立即著手準備起兵,這時,削奪朱棣爵位、逮捕官員的命令傳到,謝貴、張■派兵包圍了燕王府,逐宅抓人。

  第二天,朱棣宣布病癒,讓官員們前來朝賀,他設下伏兵,派人去請謝貴、張■來抓人。等到所有人都列齊了,朱棣以擲瓜為信號,伏乒衝出來逮捕了謝貴、張■等人,朱棣站起來說:「我哪裡有病,全是你們這幫奸臣逼出來的!」他下令將謝貴等人斬首。

  接著,朱棣舉兵攻占了北平城,安撫軍民,並上書以征討齊泰等人為名,直奔南京討伐建文帝。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王位,成了明成祖。

  【新說】

  「韜」原來的意思是劍、弓的外套;「韜晦之計」,是說故意將才華掩藏起來,收斂鋒芒,使別人不注意自己。

  首先得真有才華,才談得上掩藏的問題。真正的愚蠢和假裝出來的愚蠢,表面上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只有當偽裝被扯下以後,真面目才會顯露出來。

  裝瘋賣傻是常見的偽裝之一,也最容易騙人耳目。朱棣大熱天烤火,渾身顫抖,是需要表演天才的,要不然,他早上斷頭台了。

  什麼時候取下偽裝?那得依具體情況而定。寶劍一旦出了鞘,就要用來殺人。偽裝一旦撕破,真面目暴露無遺,就得立即以新的角色採取行動。這個時候出現猶豫,後果就糟啦。

  偽裝自己是一場很有趣的遊戲,站在主動者的立場,有意識地玩捉迷藏,愚弄對手。

  【典源】

  韜晦之計:語出《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玄德也防曹操謀害,就下處後園種菜,親自澆灌,以為韜晦之計。」

  朱棣佯瘋奪王位:事見《明史·成祖本紀》。

 

12、明哲保身,王翦戀物不戀權

  【原典】

  公元前224 年,秦國老將王翦率領六十萬秦軍討伐楚國,秦始皇親自到灞上為王翦大軍送行,王翦向秦始皇提出了一個要求,請求秦始皇賞賜給他大量土地宅院和園林。

  秦始皇很不明白王翦的意思,不以為然地說:「老將軍只管領兵打仗吧,哪裡用得著為貧窮擔憂呢?」

  王翦回答說:「當國王的大將,往往立下了赫赫戰功,卻得不到封侯。

  因此,趁著大王還寵信我的時候,請求大王賞給我良田美宅,好作為我的子孫的家產。」

  秦始皇聽後覺得這點要求微不足道,便一笑了之。

  王翦帶領軍隊行進到幽谷關,心裡還惦記著地產的事,接連幾次派人向秦始皇提出賞賜地產的要求。

  王翦手下的將領們見他率乓打仗還戀戀不忘田宅,覺得不可思議,便問他說:「將軍如此三番五次地懇請田宅,不是做得太過分了嗎?」

  王翦答道:「不對,秦王這個人生性好猜疑,不信任人,現在他把秦國的軍隊全部讓我統領,我不藉此機會多要求些田宅,為子孫們今後自立作些打算,難道還要眼看他身居朝廷而懷疑我有二心嗎?」

  第二年,王翦率領的軍隊攻下了楚國,俘獲楚王負芻。秦始皇十分高興,滿足了王翦的請求,賞給他不少良田美宅,園林湖池,將他封為武成侯。

  王翦的兒子王賁也是秦國將領,他率軍先後攻下了魏國、燕國的遼東和齊國,被封為通武侯。他們父子兩人都只要求財物,不求權力,秦始皇終於明白了他們的心思,寬容了他們的請求,並加以重用。

  【新說】

  身處你死我活、激烈競爭的漩渦之中,誰敢說自己能夠永遠穩坐釣魚船,做不倒翁?在那種場合中,真的是亂鬨鬨你方唱罷我登場,人們一個個像烏眼兒雞一樣,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哪個沒有一副狼心狗肺?

  所以,身處其中的真正聰明人,善於想方設法保護自己,躲避陷阱,繞開虎口狼窩。尤其是位高權重者,每每成為眾矢之的,樹大招風,爬得越高,跌下來就越慘,不是身敗名裂,就是殘廢癱瘓。古往今來,有多少人能明辨此理而及時自救?

  既已捲入漩渦中,唯有自救的人才能得救,在這種境況下,自救是個永恆的主題。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上帝,善於弄潮的弄潮兒,知道如何在風口浪尖上搏擊,而又不致被浪頭捲走,既可進,又可退,遊刃有餘。

  保全自己,不等於苟且偷安,苟且偷安之輩只知營營苟苟,得過且過。

  保全自己,是為了不被別人吃掉搞垮,能在角逐中保持有利地位,遇上風頭,及時迴避,更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

  所謂「明哲」,是對自己的處境、行為、目的有深刻的了解,對各種不測事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隨形勢、人事的變化決定行為方式。雖然不以整人害人為目的,但在必要時,為了保全自己,應該毫不猶豫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以攻為守,避免被動。

  保全自己,還要忌諱貪。貪圖不該屬於自己的權力、地位、名譽、財物,必然招來是非爭鬥,平添多餘的糾葛,使爭鬥更加激烈難分。倘本身就是貪婪之徒,又另當別論。

  【典源】

  明哲保身:語出《詩經·大雅·丞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風夜匪解,以事一人。」

  王翦戀物不戀權:事見《史記·白起王翦列傳》。

 

13、難得糊塗,隰斯彌不伐樹本

  【原典】

  齊國的隰斯彌到大臣田成子的家去拜訪,田成子請隰斯彌登上他家的陽台,遠眺四方。

  他們向東西北三方遙望的時候,一片遼闊,可以看到很遠的地方,而且景致都非常優美,但只有南邊,那個地方大樹參天,蔥鬱茂盛,擋住了田成子家的視線。而那裡正是隰斯彌住的地方。對於這一點,田成子沒有向隰斯彌說任何話,但是用意卻是很清楚的,隰斯彌已敏感地察覺到了。

  隰斯彌回家後,就開始思慮起來,他想,田成子是齊國的實權人物,得罪不得,為了要討他的歡心就必須伐掉樹木。於是隰斯彌就安排工人砍伐大樹,但是,當工人砍了兩三下時,隰斯彌突然又改變了主意,要工人停下來不要再砍了。家臣都覺得奇怪,便問他原因。

  家臣問:「剛才那麼急著要砍伐那些樹,現在又決定不砍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隰斯彌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有一句諺語說:『知道淵中之魚的人是最不幸的。』你想想看,田成子內心懷著極大野心要篡奪齊國的大權,他當然是隨時提防著別人,怕別人看透了他的心思。如果我讓他知道我已察覺了他內心的企圖,他是決不會放過我的。如果我把樹木伐掉,他就會清楚他的心理活動被我掌握了,要知道能夠察覺對方沒有說出來的,是很危險的。現在我留下那些樹不伐就沒有什麼了。」

  家臣聽了恍然大悟。於是,那些大樹便留下來了。

  【新說】

  這樣看來,人真是很有必要在某些時候裝一裝糊塗。

  裝糊塗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三點:一是裝糊塗可讓敵人掉以輕心,然後可以乘機出擊敵人,讓敵人在措不及防之下敗績;二是可以在險惡的環境下保全自身性命;三是可以拒絕自己不情願的事,而不會太得罪對方。

  糊裡糊塗的人頭腦不清醒也不精明,當然對於那些精明強幹的人來說是毫無威脅可言的。那麼也不會把其放在眼裡了。聰明的人會利用這個竅門,不糊塗而裝糊塗,最後制敵取勝。

  魏國大將軍曹爽與太尉司馬仲達爭權之際,仲達借曹爽派人來探聽虛實之際,裝作中風,身體無力、頭腦不清。於是曹爽斷定司馬仲達已經老邁而無威脅了,便大為安心。仲達隨即著手搞垮曹爽的策略,後來打倒了曹爽,將其誅殺,獨專政權。

  人的強弱,不獨在體力,還在於智謀。仲達裝糊塗而並不糊塗,以假糊塗來迷惑對手,最後制敵取勝,而曹爽自以為聰明,結果敗在糊塗人的手下。

  世人都嘲笑劉禪昏庸暗愚,「樂不思蜀」。後主劉禪真的沒有亡國之恨,樂而忘本嗎?其實不然,此情此景沒人不流淚的,而劉禪咽淚裝歡只是一種保身之策罷了,倘若不如此的話,恐怕性命也會難保啊。

  當一個人的命運完全操在他人之手時,遇到上述情況,有兩種選擇,其一顧名節,不為瓦全而為玉碎;其二含垢忍辱,委屈求全。

  晉朝詩人阮籍以喝酒大醉數天從而拒絕了當權者司馬氏對其女兒的提親,司馬氏雖然殘酷暴戾,但也無法。

  所以,能察顏觀色固然是件了不起的事,而學會糊塗就更了不起。

  【典源】

  難得糊塗:語出《宋史·呂端傳》:「太宗欲相端,或曰:『端為人糊塗。』太宗曰:『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決意相之。」金代元好問詩《送高信卿》:「萬事糊塗酒一壺,別時聊為鼓嚨胡。」

  隰斯彌不伐樹木,事見《韓非子·說林上》。

 

14、思不出位,李■機敏應高宗

  【原典】

  李■是唐代初年的大將,原名徐世■,參加過瓦崗軍,失敗後投奔唐朝,任右武侯大將軍,封曹國公,賜姓李,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而改單名■。

  唐高宗李治即位後,李■任司空,為人機巧,行事謹慎。

  高宗李治想立太子,由於王皇后沒有兒子,武則天卻有便向大臣們徵求意見。

  尚書右僕射褚遂良提議說:「王皇后是世家之女,是先帝為陛下娶的,先帝臨終前拉住陛下的手對大臣們說:『我的好兒子好媳婦,現在託付給你們了。』陛下聽到過這話,至今如在耳畔,沒有聽說王皇后有什麼過錯,怎麼能輕易將她廢除了呢?陛下如果一定要變更皇后,懇請好好選擇天下的望族,何必要選武氏呢?武氏曾經跟隨過先帝,這是眾所周知的,天下眾人的耳目,怎麼能遮擋得住呢?」

  韓瑗、來濟也上書李治,力主不選武則天,但高宗聽不進去。

  後來,高宗問李■的看法,李■生性乖巧,心想這個關鍵時刻超越自己本分發表意見,可能招來殺身之禍,廢立皇后成功與否,都與性命有關。同意廢除王皇后,要是不成功,就將得罪王皇后,不同意廢除王皇后,如果武則天被選中,無疑是自投羅網。

  李■左思右想,含糊其辭地對高宗說:「這是陛下的家事,有什麼必要問外人呢?」

  高宗聽了這話便下定決心,將褚遂良降職為潭州都督,馬上廢除王皇后和肖淑妃,下令將武則天立為皇后。

  武則天當上皇后之後,任用大臣許敬宗排斥打擊不同意擁立她為皇后的大臣,長孫無忌、褚遂良、韓瑗等一批人,或者被貶逐,或者被誅殺。李■卻因為應付巧妙,避免了禍及自身,並且受到重用,負責審理長孫無忌等人的案子。

  【新說】

  思不出位,要求說話辦事不要超越自己的名分地位,該說該做什麼,不該說不該做什麼,都以自己的職責為限,謹慎穩重,這是處事精明老練的表現之一。李■可說是精明老練之輩,他的一句「這是陛下的家事」,堪稱絕佳妙語,包容量極大,在不卑不亢的情況下將「球」踢了回去。

  精明老練同投機取巧、阿諛奉承是兩回事。在事情微妙棘手之時,只有高智商者才能巧妙應付,或者為避免引火燒身,或者為留有迴旋餘地,或者為擺脫糾葛紛爭。

  人世間,官場上,競爭中,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弄權逞威、明爭暗鬥的事經常發生,如同家常便飯。敢於仗義直言,不怕同惡勢力抗爭,精神固然可敬,但是,在有些情況下作這種無謂的犧牲,並不可取。明知是以卵擊石,倒不妨退避三舍、保存實力,待機再圖發展。

  君子不在其位,便不謀其政。越權插手,越俎代庖,饒舌多嘴,不是招人忌恨,便是招惹是非。這種人與仗義直言者又不同,他們因超越名分地位而引火燒身,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

  洞明世事,體察人情,隨機應變是思不出位的前提;小心謹慎,如履薄冰,是思不出位的保證。恰當地運用這一謀略,可以有效地保護自己不受無謂的傷害。

  【典源】

  思不出位:語出《周易·艮》:「兼山,艮,君子以思不出其位。」

  李■機敏應高宗:事見《舊唐書·高宗紀》。

 

15、深藏不露,崇禎計除魏忠賢

  【原典】

  明熹宗朱由校自幼喪母,由奶媽客氏撫養長大。但是,客氏是個行為不檢點的女人,勾引十六歲的熹宗與之淫亂。後來,她又同大權在握的太監魏忠賢私通,兩人狼狽為奸,騙取了熹宗的信任,內外勾結,專權枉法,把持了朝廷政治。

  他們在朝廷中專橫跋扈,排斥異己,形成了一股力量不小的惡勢力。東林黨人為了伸張正義,彈劾魏忠賢,遭到殘酷迫害,幾乎被趕盡殺絕。

  熹宗病死後,由於沒有兒子,王位便由他弟弟朱由檢繼承,這就是明思宗,即崇禎皇帝。魏忠賢失去靠山後,內心恐懼。東林黨人再度起來彈劾魏忠賢,崇禎深知魏忠賢作惡多端,民憤極大,但考慮到剛剛即位,不便馬上動手清洗受熹宗任用的老太監。

  崇禎心裡有數,不露聲色,魏忠賢假心假意要辭掉「東廠」的職務,崇禎堅持不同意。大臣楊所修、楊維垣指責太監崔呈秀企圖篡位,主事陸源登等人也上書彈劾魏忠賢,崇禎全都假裝不知道,嘉興人錢嘉征上書列舉了魏忠賢的十大罪狀,讀起來令人髮指。

  這時,崇禎見朝野上下一心反對魏忠賢,覺得時機已到,於是將他招來,在朝廷上當眾宣讀錢嘉征的信,令魏忠賢萬分恐懼。他用重金收買信王府太監徐應元去求情,遭到拒絕。

  崇禎下令把魏忠賢的一切權力削去,貶謫到安徽鳳陽,然而,魏忠賢去鳳陽時,竟用上千匹好馬和八百壯士護送他搜刮來的財寶。崇禎得知後大怒,下令將他抓回北京斬首,魏忠賢畏罪自縊,崇禎又下令戮屍。

  接著,崇禎大張旗鼓地清洗了魏忠賢的黨羽,將他的侄子、侄孫和客氏的兄弟、兒子處死,客氏被笞死,崔秀呈等太監被斬首。東林黨的名譽得到了恢復,被關押的人被釋放復職。

  【新說】

  深藏不露需要表演才能:瞎子吃湯圓,可心裡有數。拿出來表演的,不過是為了愚人耳目,真功夫卻不可告人。或者裝瘋,或者裝啞,或者裝傻,或者裝不知道。宗旨只有一個,那就是掩藏真實目的;要求也只有一個,即逼真,使旁觀者深信不疑。

  既是演戲,除了演技之外,頂要緊的是自信。自信自己會成功,自信自己確能愚人耳目,自信自己演技勝人一籌。這樣,演起戲來才會面不改色心不跳,沉著冷靜,應付自如,仿佛完全進入了角色。

  不善表演者切莫輕易嘗試這一謀咯,否則,馬腳一露,後果不堪設想。

  真功夫不可告人,自有其理由。有時是時機不成熟,必須像獵人一樣耐心潛伏著,等待獵物出現。有時是為了讓對手充分表演,完全徹底地暴露出他的全部招數,然後再抓住其要害給予致命打擊,讓他領略後發制人的厲害。

  有時是為了麻痹對手,使他驕傲輕敵,以為對手軟弱無能,趁其不備而攻殺之。有時是為轉移對手的注意力,讓他奔東邊去,而自己卻在西邊出擊。

  所以,為了有效地打擊對手,首先要有效地隱蔽自己、保護自己。過分善良的人往往不懂得這一點,以為天下人都同自己一樣善良,結果,以善良待人,反被邪惡傷害,成了邪惡的犧牲品。即使不以打擊對方為目的,為了不遭對方打擊,也不應天真善良地將自己暴露無遺,毫無還手餘地。

  善良誠可愛,善於在險惡世道中保存這份善良,則更為可貴。

  【典源】

  深藏不露:語出《老子》第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崇禎計除魏忠賢:事見《明史·莊烈帝紀》。

 

16、自有肺腸,劉秀施計廢皇后

  【原典】

  東漢光武帝劉秀的再婚夫人郭聖通,原來是西漢景帝劉啟七世孫劉揚的外甥女。當年劉秀起兵南陽時,曾被王郎的軍隊打敗,於是投奔了擁有十萬大軍的劉揚,以圖發展。劉揚很看重劉秀的才能,但提出要劉秀娶他的外甥女郭聖通,才肯接納他。劉秀為了得到暫時庇護,便答應了這門婚事。然而,劉秀實際上早就同他的同鄉美女陰麗華結成了夫妻。

  後來,劉秀登上了皇帝的寶座,由於他奪取天下靠了劉揚的軍隊,只得將郭聖通立為皇后,將她的親生兒子劉疆立為太子。但是,陰麗華貌美受寵,劉秀對她舊情難忘,況且他在領兵出征時,也常將陰麗華帶在身邊,過了多年後,劉秀發現陰麗華所生的兒子劉陽比劉疆更能幹,便萌發了廢后易儲的念頭。

  不過,劉秀考慮到自己的名聲,還不敢公開廢黜皇后另立,於是想方設法尋找正當理由,以便名正言順地這麼做。

  郭聖通十分妒忌劉秀寵愛陰麗華,也對劉秀偏愛劉陽十分不滿,因此與劉秀作對,經常故意違反他的旨意。這樣做正好讓劉秀抓住把柄,郭皇后就成了劉秀下手的對象。

  這時,宮中教習、殿中侍講是劉秀心腹。他深知劉秀的心思,便告經劉秀謹慎從事,以避免天下人的非議。劉秀接著以「懷執怨懟,數違教令,不能撫循他子,訓長異室」為理由,廢黜郭皇后,另立陰麗華。為了減少非議,劉秀有意將郭皇后次子封為中山王,擴大了封地,使這一事件淡化。

  劉秀還讓郅惲規勸劉疆主動請求讓位,劉疆自己也知道太子之位難保,被迫聽從郅惲的建議,「奉養母氏,以明聖教」,一再請求讓出太子之位。

  劉秀假裝不同意劉疆的請求,推讓再三才答應。緊接著,劉秀正式將劉陽立為太子,並封為東海王。

  【新說】

  千萬別以為這裡說的「肺腸」是腸肝肚肺等內臟,而是說的「心思」。

  「自有肺腸」則是說另有心思,另有與人不同的想法。故事中的劉秀便是「另有心思」,即想廢黜名正言順的皇后,另外冊立皇后,最後終於達到了目的。

  誰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心思:每個人的想法和心思都不一樣,這個不用多說。自有「肺腸」,總是在某件事成了既成事實,而大多數人都認同這一事實的情況下,當事人產生了另外的想法,或者可以叫做「另有圖謀」。

  這種圖謀往往是在一段時間當中不可告人,在它成為事實之前,除了極個別心腹之外,必須保密,甚至要不惜手段製造假象,掩蓋真實目的。因此,保密便成了至關重要的環節。能否最後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保密是否成功。

  陰謀詭計大多都可算作自有肺腸,因為它們不可告人,總在暗中進行,經常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並且時常暗伏殺機。但是,並非所有的自有肺腸都可歸入陰謀詭計之列,比如荊柯刺秦,則是出於天下大義,代表了眾多民眾的心聲,必須秘密地進行以保證成功。也就是說,作為計謀,自有肺腸是中性的;君子可以運用,小人同樣也可以運用。

  所以,自有肺腸不同於包藏禍心,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與眾不同的見解和個性,表現了不甘苟同既成事實而想有所改變。差別只在於為此採取行動的動力是受道義的支配,還是受私慾的驅使。

  【典源】

  自有肺腸:語出《詩經·大雅·桑柔》:「自有肺腸,俾民卒狂。」

  劉秀施計廢皇后:事見《後漢書·光武帝紀》。

 

17、三年不鳴,楚莊王一鳴驚人

  【原典】

  春秋時,楚成王先立了兒子商臣為太子,後來又想改立另一個兒子職為太子。商臣在老師潘崇的幫助下殺了父親而自立為國君,英楚穆王,而潘崇則以太師的身份壟斷了國家大權。

  穆王在位十二年後死去,兒子侶縷承王位,即楚莊王。

  楚莊王即位後,三年不理國家大事,整天吃喝玩樂,花天酒地。還發出詔令說:

  「我討厭那些自以為是地勸諫國君的人。現在我當了國君,有了國家,誰敢來勸諫我,一律判處死刑,絕不赦免!」

  滿朝文武官員都害怕被殺頭,竟然真沒有人敢去勸諫。楚莊王也就樂得醉生夢死了。

  後來,有一個大臣叫伍舉的去見楚莊王。

  楚莊王左手抱著鄭國的美女,右手抱著越國的美女,坐左鐘鼓樂器中間欣賞音樂。見到伍舉進來也不鬆開抱美女的手,只是懶洋洋地問伍舉有什麼事。

  伍舉說:

  「臣下聽人說了一個謎語,百思不得其解,所以來請教大王,看大王是不是能夠猜得出來。」

  楚莊王一聽是猜謎,一下子就來了勁,叫伍舉趕快說給他聽。

  伍舉於是說:

  「楚國山上,有隻大鳥;一停三年,不飛不叫。這是只什麼鳥?」

  莊王聽了回答說:

  「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

  伍舉聽了莊王的回答後吃了一驚:是啊,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看來,莊王心中是不數的。

  但莊王並沒有因此而振作起來,反而更加奢侈淫逸。

  終於又有一位大臣忍不住了。這位大臣叫蘇從,他不像伍舉那樣去打謎語,逗圈子,而是直言相告要去勸諫莊王。

  莊王問他:

  「你難道沒有聽見詔令?難道不怕死嗎?」

  蘇從回答說:

  「臣下當然聽見了大王的詔令。不過,捨棄我的生命而使大王明白一些道理,這正是我的願望!」

  莊王聽了立即起身相迎,請蘇從坐下慢慢說。

  從此,莊王停止了奢侈淫逸、醉生夢死的生活,開始親自治理國政,重用伍舉和蘇從,殺了數百個過去的官員,提拔了數百個新的官員。從用人到各項制度實行全面改革,勵精圖治,上下精神振奮,老百姓衷心擁護,當年就滅了庸國,隔一年打敗宋國,再隔一年又討伐陸渾的少數民族,直打到洛陽,陳兵向周天子示威。

  就這樣,楚莊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那可真是一鳴驚人【新說】

  三年不飛,一飛沖天;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說得多好啊!

  後世人多注重的是一飛沖天,一鳴驚人,把它作為有志者事竟成一類的激勵之辭。不過,一飛沖天,一鳴驚人實際上是效果,是結局,是那耀人眼目的成功的一瞬。從智謀的角度來說,更注重的,更耐人尋味的,卻是那三年不飛,三年不鳴的箇中秘密。

  以楚莊王的故事而論,他之所以三年不飛,三年不鳴,當然不是不知道飛,不願意鳴,而是基於自己立身為國君的現狀,基於潘崇專權後楚國朝廷陳陳相因、積重難返的實際情況而不得不如此。這一點,只需從他理政後殺數百個過去的官員這一事實來看就是非常清楚的了。

  很明顯,楚莊王下詔拒諫其實就是要看一看有沒有真心來功諫的臣下;以死相威脅就是要看一看有沒有真正不怕死的忠臣;奢侈淫逸、醉生夢死就是要故意顯示自己胸無大志,看哪些大臣肆無忌憚,把一切敗德惡行暴露無遺,看哪些大臣潔身自好,居污泥而不染。

  忠奸分明,邪正清楚後,才能夠施行大手術,全面整頓,全面改革,經大亂而達到大治。這就是三年不飛,三年不鳴的箇中秘密:不飛是為了一飛沖天;不鳴是為了一鳴驚人。

  看來,即使是貴為國君,有時候也不得不來一點韜晦之術啊!

  有趣的是,這種韜晦之術還不只是楚莊王一人使用,據《史記》記載,比楚莊王晚兩百多年的齊威王幾乎採用了一模一樣的手段使齊國大治,稱霸天下幾十年,淳于髡去勸諫齊威王的謎語正是伍舉的謎語,而威王的回答也與莊王一模一樣。

  【典源】

  三年不鳴:語出《史記·楚世家》:「(伍舉)曰:『有鳥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鳴,是何鳥也?』莊王曰:『三年不蜚,蜚將沖天;三年不鳴,鳴將驚人。』」

  楚莊王一鳴驚人:事見《韓非子·喻老》、《呂氏春秋·重言》、《史記·楚世家》等。

 

18、能屈能伸,韓信忍胯下之辱

  【原典】

  漢初的淮陰侯韓信是一位叱吒風雲的戰將,為漢王朝的建立立下了赫赫戰功。雖然最後被呂后誅滅,但畢竟是一位蓋世英豪。

  就是這位叱吒風雲的蓋世英豪,早年卻忍受了不少奇恥大辱。

  韓信本是淮陰人,出身貧寒。既不能被推舉做官吏,又不會從事生產或做生意賺錢、所以,常常到熟人家裡去混飯吃,這些人家都不喜歡他。

  他曾經多次投靠在鄰鄉的一個亭長家裡求食,一連幾個月。亭長的妻子很討厭他,於是很早就起床把飯做來吃了,等韓信到吃飯的時間去時,已沒有飯了。韓信當然知道是怎麼回事,從此便再也不去亭長家。

  韓信到淮陰城的河邊去釣魚,有幾位老大娘在那裡漂洗絲綿。其中有一位老大娘見韓信到了吃飯時間還坐在河邊,一副飢腸轆轆的樣子,知道他沒有飯吃.便把自己帶來的飯分給他吃。此後一連數十天都是如此。韓信非常感動,向老大娘道謝說:

  「我將來一定加倍報答您!」

  老大娘卻生氣地說:

  「誰希罕你的報答呢?一個堂堂男兒漢卻養不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憐才給你飯吃!」

  當時,淮陰城有個年輕屠戶很看不起韓信,他輕蔑地對韓信說:

  「別看你身材高大,又喜歡帶刀佩劍,其實你是個膽小鬼!」

  韓信不予答理。那年輕屠戶又當眾侮辱他說:

  「怎麼你不吭聲呢?難道你不承認嗎?那好,如果你不是膽小鬼,就刺我一刀;要是你不敢刺我,那就承認你是膽小鬼,從我的胯下爬過去吧!」

  韓信把那年輕屠戶看了好一會兒,又想了一想,居然真的低頭俯身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那人哈哈大笑,滿街的人也都嘲笑韓信,認為他膽小怕事。

  後來,項梁率兵起義,韓信拔劍從軍,但一直沒有什麼名氣,項梁兵敗後,韓信又跟隨項羽的部隊,也只做到郎中官。他多次向項羽獻成都沒有得到採納。當漢王劉邦率兵進入蜀地時,韓信從楚軍中逃出來投奔了漢軍。開始仍然沒有得到重用,只做了一個管理糧倉的小官。後來終於得到蕭何的賞識,被蕭何全力保舉給劉邦做了大將。從此一舉成名,為劉邦打下了半壁江山。

  垓下會戰徹底打敗了項羽後,劉邦封韓信為楚王。韓信到達封地,找到當年曾分給他飯吃的那位老大娘,賞給黃金一千兩作為報答。又找到那位亭長,只賞給他一百錢,對他說:「你是個小人,做好事有始無終。」最後,他召來那位曾讓他受到胯下之辱的屠戶,不但不殺他,反而還任命他為楚國中尉,並對將領們說:

  「他是一個壯士。當時他侮辱我時,我難道真的不敢殺他嗎?不是的。

  但我殺了他就不能成名,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了,所以我忍辱而達到了現在的境地。我真該謝謝他啊,他磨練了我的意志!」

  【新說】

  「知行知止唯賢者,能屈能伸是丈夫。」(宋·邵雍)

  能屈能伸,即在不得志時能承受屈辱,克制忍耐,在得志時能施展抱負。

  韓信就正是這佯一個寫照,所以,稱得上是一位大丈夫。

  一般說來,能屈能伸不像是智謀,而更體現出一種器度,一種素質。但從韓信的自白來看,從孔子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衛靈公》)

  來看,能屈能伸也仍然是一種智謀,一種投資痛苦,回收時間較長的智謀,甚至還可以說是人生的一大智謀。

  這種智謀的功夫在一個「忍」字。

  所謂「心字頭上一把刀,遇事能忍禍自消。」

  忍得一時之氣,免卻百日之憂。

  只有忍辱才能負重,只有忍才能屈,只有屈才能伸。正如韓信自己所說,沒有當年忍胯下之辱,哪有後來的齊王楚王?哪有後來的淮陰侯?

  同樣的,勾踐沒有當年忍會稽之辱,忍入吳之辱,哪有後來的臥薪嘗膽,興越滅吳呢?

  所以,《周易·繫辭》說:「尺蠖之屈,以求信(伸)也;龍蛇之勢,以存身也。」尺蠖的屈退是求得伸進;龍蛇的蟄伏是為了保存自身。

  這就是能屈能伸的道理所在。

  【典源】

  能屈能伸:語出《越絕書·外傳紀策考》:「(文)種善圖始,(范)

  蠡能慮終,越承二賢,邦以安寧。始有災變,蠡專其明,可謂賢焉,能屈能伸。」

  韓信忍胯下之辱:事見《史記·淮陰侯列傳》。

 

19、忍辱含垢,陸遜排眾克蜀軍

  【原典】

  公元221 年,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奪回被東吳奪去的戰略要地荊州, 出兵攻打東吳。東吳的孫權派人求和,遭到劉備拒絕。為此,孫權任命年僅三十八歲的陸遜為大都督,率領五萬兵馬迎戰。

  第二年初,劉備的軍隊水陸並進,直抵夷陵,並在長江南岸設置了幾十處兵營,聲勢十分浩大。陸遜見蜀軍士氣高漲,又占據了有利地形,便堅守陣地,拒不出兵交戰。當時東吳的一支軍隊在夷道被蜀軍包圍,要求陸遜增援。陸遜不肯出兵,並對眾將說,夷道城池堅固,糧草充足,等我的計謀實現,那裡自然會解圍的。

  陸遜手下的將領見主將既不攻擊蜀軍,又不援救夷道,以為他膽小怕戰,都很氣憤,眾將領中有的是老將,有的是孫權的親戚,他們不願聽從陸遜的指揮。於是,陸遜召集眾將議事,他手按寶劍說:

  「劉備天下知名,連曹操都畏懼他。現在他帶兵來攻,是我們的勁敵,希望諸位將軍以大局為重,同心協力,共同消滅來犯敵人,上報國恩。我雖然是個書生,但主上讓我擔任大都督統率軍隊,我當恪盡職守。吳主所以委屈諸位聽從我的調遣,是因為我還有可取之處,能夠忍受委屈,負擔重任的緣故。軍令如山,違者要按軍法從事,大家切勿違抗。」

  陸遜這一席話,把眾將領都鎮住了,從此再也不敢不聽從他的命令了。

  陸遜打定主意堅守不戰,時間長達七八個月,直到蜀軍疲憊不堪,他才利用順風放火之計,終於取得最後的勝利。

  【新說】

  忍辱含垢是一種計謀,也是一種勇氣。

  任何事都不可能一帆風順,總是有起伏,有高低潮。遭遇曲折之時,應該平靜地接受這種現狀,冷靜地等待,等待時機到來,這樣才能顯出一個真正英雄的長遠眼光、全局觀念和寬闊胸懷。

  歷史上,趙武靈王曾經為了趙國的生存進行服裝改革胡服。就改革而言,只能向好的方面改進,而這裡的改革卻是向不如自己的蠻人的服裝靠近,實質上是在倒退,而且是全國性的。這對趙國來說,無疑是一種國辱,但是面對比自己強大的敵人,又有什麼辦法呢?如果盡全國之力與強敵決一死戰,那心定是生靈塗炭,恐怕還要亡得早些。所以,不如暫時含垢忍辱,以侍日後崛起。比較起來,進行服裝「改革」為上策,但這決非救國的長久和根本之策。

  繼而又想到了司馬遷能夠忍辱含垢而得以完成輝煌的《史記》,越王勾踐能夠忍辱含垢而得以報仇雪恥..所以,必要時也得忍辱含垢啊!

  【典源】

  忍辱含垢,語出班昭《女誡·卑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苦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陸遜排眾克蜀軍:事見《三國志·吳書·陸遜傳》。

 

20、以屈求伸,張禹佯退謀私利

  【原典】

  張禹是西漢時成帝劉騖的經師,他為了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利祿,採用以退為進的手段,利用成帝對他的敬重,成功地達到了目的。

  漢元帝劉■死後,太子劉騖即位,張禹因為做過太子的老師,被聘為主管奏章文書的尚書事。當時,成帝的舅父平侯王鳳任大將軍,輔政掌權。張禹為了避開王鳳的鋒芒,藉口有病辭官回家。

  成帝還年幼,非常害怕張禹離開身邊,請求他留下來。成帝給了張禹一百斤黃金,以及祭牛和醇酒,派御醫去為他看病,讓廚師為他準備飯食,並派使者前去慰問。

  張禹知道成帝不忍自己離去。心裡有了底,便開始上朝辦公。後來,他代替王商當了六年宰相,但由於王商十分專橫,張禹又以病為由請求歸家。

  成帝重賞張禹之後同意了他的請求。

  回到家之後,張禹買了大量田產。他還同成帝的舅舅王根爭地,由於成帝的偏愛,以張禹獲勝告終。為了讓自己女婿蕭咸當上官,張禹又向成帝說情,成帝便將蕭咸提拔成了弘農太守。張禹的小兒子沒有封官,每到成帝去看張禹時,他都把小兒子叫到身邊來,成帝就在張禹的床邊將他的小兒子提拔為黃門郎給事中。

  後來,連續三年遇上嚴重的天災人禍,外戚王氏專權,官員百姓上書成帝,認為災禍是由王氏造成的。成帝也認為是這樣,為此專門去請教老師張禹如何處理。

  張禹想到自己年紀大了,子孫勢單力簿,為爭地同成帝舅舅王根鬧翻了,因此害怕王氏給自己找麻煩。他對成帝說,春秋時期兩百多年,發生過多次日蝕、大地震、諸侯互相殘殺和外族入侵中原等天災人禍。它們都不是人為造成的。因此,皇帝應該與官員百姓同禍福,不要聽信讒言。張禹是暗示成帝不要誅王氏。

  成帝信了這番話。王氏得知張禹為他們說話,對張禹有了好感。張禹因此更加受到成帝和外戚的寵幸。

  【新說】

  蜷縮起身子,藏起鋒芒,夾起尾巴,倒退幾步,這些玩權術者們常用的手法,都是為了東山再起,捲土重來,為了獲取更多的東西。這些手法很能使一些人,特別是心裡很少轉彎的人,被迷惑住。

  稍微留心一下就會發現,貓兒時常懶洋洋若無其事地很舒服地躺在地上打盹兒。這時,老鼠自以為是地以為天下是自己的了,放心大膽出洞來遊行覓食。就在老鼠不慌不忙自鳴得意之時,貓兒一個鯉魚打挺躍起猛撲,老鼠頃刻就成了貓兒的口中餐。

  以屈求伸簡直與這一幕相似之極。

  蜷縮起身子時,兩眼總在悄悄滴溜溜亂轉,尋覓起身直腰時怎麼行動。

  點頭哈腰作謙卑狀時,內心深處一直在盤算如何變本加厲地撈回來。往後退卻時,總是瞄著更遠的地方,尋思怎麼衝過去。看似輕鬆、卑賤、認輸、讓步、誠懇、憨厚、虔誠、友好等等的背後,是極其緊張的等待、謀劃、報復、攫取、反擊、不服氣等等心理。

  這就是以屈求伸:在情況對自己不利之時,不逞強,不硬拼;躲避鋒芒,製造假象,施放煙幕,然後磨刀霍霍,時機一到,立刻衝出去殺他個回馬槍!

  不只是察顏觀色,審時度勢,權衡利弊的問題。不只是表演技巧,找準時機的問題。也不只是耐心等待,不露馬腳的問題。更有挖空心思,養精蓄銳,心狠手毒的問題。還有總結教訓,揚長避短,出奇制勝的問題。

  【典源】

  以屈求伸:語出《周易·繫辭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張禹佯退謀私利:事見《漢書·張禹傳》。

 

21、以迂為直,賈似道退寸進尺

  【原典】

  賈似道是南宋大臣,在他的扶持之下,趙■繼承宋理宗趙昀之位,當上了皇帝,即宋度宗。趙■是個昏君,只知享樂,無才治國,便把國家大事託付給賈似道。自此,賈似道以周公自喻,趙■稱他為師臣。

  趙■登位之初,賈似道使出幾個下馬威,以便將趙■長期控制在股掌之中。

  料理完理宗趙昀的後事之後,賈似道暗中派遣心腹呂文德向朝廷謊報軍情,稱蒙古人南下進攻下沱。

  趙■聞訊大驚失色,立即召賈似道出山處理朝政。這一著使賈似道輕而易舉地獲得了「太師」稱號,並被封為魏國公。

  然而,賈似道並不以此為滿足。不久,他又以回家體養為名,暗中要挾趙■。趙■信以為真,每天派人到賈似道家中傳旨四五次,竭力挽留,並每天十多次派人送去各種賞賜。使者害怕皇帝的要求不能實現,竟然每天夜裡守候在賈府門外。

  見這些做法仍召不回賈似道,只得再授予他特權,准許他三天上一次朝,在靠近西湖的葛嶺賜給他一所住宅、把他送到那裡去體養。賈似道又進一步達到了目的。

  從此他五天上一次朝,辦公地點竟在西湖的船上,完事後也不去宰相辦公的地方,把要處理的政事交給心腹,其他宰相只是掛名。

  當時的人嘲諷說:「朝中無宰相,湖上有平章(指賈似道)。」後來賈似道又多次以離職來要挾趙■,而趙■每次都涕淚挽留,一直到獲得十天一朝的特權。每次退朝時,趙■都離座目送賈似道走出宮廷,然後才坐下。

  賈似道憑藉「離職」這一法寶,不斷攫取特權,一時權勢鼎盛,將宋度宗趙■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股掌之中。

  【新說】

  「迂」,意即曲折。「以迂為直」,是說迂迴曲折,轉彎抹角地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自己的目的不便於表明,或者達到目的有障礙時,便採取這一謀略。

  賈似道的目的是控制皇帝和朝政,這個目的自然不可告人。他以退為進,退是假象,是手段;進是實質,是目的。退一步、進兩步;再退一步,再進兩步,層層推進,逐漸達到預定目標。

  之所以要迂迴曲折,主要是為了掩蓋真實目的,製造假象,迷惑對手。

  因此,真實目的越隱蔽越好,一旦被識破,便可能使計謀流產。

  不可操之過急,凡事欲速則不達。要有耐心,放長線,釣大魚。要有戰略眼光,不斤斤計較一分一厘的得失。

  迂迴曲折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隨機應變。以退為進只是方法中的一種。

  可以聲東而擊西,製造錯覺和假象,將對手的注意力轉移之後進而取之。也可以剝筍似的層層逼近,掃除外圍障礙,使核心暴露孤立,最後迫使對手認輸投降。還可以先暫寄對手籬下,取得對手信任,一旦羽翼豐滿,便取而代之,反客為主。還可以退而結網,臥薪嘗膽,積蓄力量。十年之後報仇也不算晚。目的不同,手段也隨之變化。

  【典源】

  以迂為直:語出《孫子·軍爭》:「軍爭之難者,以迂為直,以患為利。

  故迂其途而誘之以利,後人發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計者也。」

  賈似道退寸進尺:事見《宋史·賈似道傳》。

 

22、兼聽則明,唐太宗廠開言路

  【原典】

  公元626 年,李世民先發制人,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太子李建成, 齊王李元吉和他們的兒子。李淵只得承認既成事實,立李世民為太子。過了兩個月,又把皇位傳給李世民,自己稱太上皇。

  李世民即位的第二年,改年號為貞觀。貞觀年間(627—649 年),李世民勵精圖治,採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結果使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榮興旺景象,這就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

  廣開言路,虛心納諫是李世民治理朝政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

  李世民即位之初即專設諫官,要求隨時跟在自己左右。並要求三品以上官員入朝議事,都必須有諫官一人參加,做到有失必諫。大理少卿孫伏伽多次在小事上勸諫,李世民不但不怒,反而予以嘉獎,升為諫議大夫。如此一來,大臣們都知無不言,毫無忌諱。於是言路廣開,「直諫」、「忠諫」成為風尚。

  尤其是諫議大夫魏徵,更是以敢於「犯顏直諫」著稱。前後陳諫二百餘事,多次勸李世民以隨亡為鑑,居安思危。李世民談到魏徵時說:

  「魏徵常常不怕得罪我而直言相勸,目的是不讓我做錯事。所以我非常敬重他。」

  有一次,李世民問魏徵:

  「當皇帝的怎樣才會明智清醒,怎樣就會愚昧糊塗?」

  魏徵回答說: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也就是說,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才會明智清醒,偏信一方面的話就會愚昧糊塗。」

  李世民請魏徵說下去。魏徵於是舉例論述說:

  「從前堯帝詳細詢問老百姓,所以知道民生疾苦。舜帝聽取多方面的意見,所以治水無能的官員不能蒙蔽他,相反,秦二世偏信宦官趙高一人的話,結果在望夷宮被他殺害。梁武帝偏信朱異的話,沒有及早攻打侯景,結果被侯景攻陷台城,憂憤而死。又如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本已動盪不安,虞世基卻不讓煬帝知道情況,煬帝也照樣尋歡作樂,結果終於被身邊的人殺死。

  所以,做皇帝的能夠廣泛聽取和接受多方面的意見,就不會被一兩個大臣蒙在鼓裡,就會知道下面的情況,從而明辨是非,作出正確的決策。

  李世民聽後說:

  「是啊!」

  從此更加注意廣開言路,傾聽多方面的意見。

  【新說】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這是領導的藝術,其思想由來已久。

  《管子·君臣》:「夫民別而聽之則愚,合而聽之則聖。」意思就是不要偏聽個別人的意見,而要綜合聽取多方面的看法。

  《荀子·不苟》說:「公生明,偏生暗。」其實也是同樣的意思。

  到漢代王符《潛夫論·明暗》,這意思表達就更清楚了:

  「君子所以明者,兼聽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所以,魏徵實際上是引用的《潛夫論》里的話來告誡唐太宗,而不是他個人別出心裁的發明。

  從智謀的角度來說,兼聽則明實在是很有道理的。尤其是作為領導者,無論你是國家元首還是公司老闆,都很容易被手下的人,特別是親近的左右手所蒙蔽、操縱。你不聽他們的話當然不行,那要他們幹什麼呢?但是,如果你只聽他們的話,偏信他們的意見,那你可又得當心了。事實上,作為親信,他們最怕的就是你傾聽別人的意見。而你正應在信任他們的前提下,多聽聽各方面的看法,以免閉目塞聽,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兼聽則明也就有了權術的性質了,屬於智謀的範疇。

  【典源】

  兼聽則明:語出《資治通鑑·唐紀八》:「上問魏徵曰:『人主何為而明,何為而暗?』對曰:『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唐太宗廣開言路:事見《舊唐書·太宗紀》、《新唐書·太宗紀》、《資治通鑑·唐紀》等。

圖文均來自網絡

關鍵字: